•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資料管理是綠島觀光與永續的解答嗎?
2025.11.15
資料管理是綠島觀光與永續的解答嗎?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當觀光人潮年年湧入綠島,我們是否還看得見那片原本絢麗的珊瑚礁?當地方經濟依賴觀光發展,又該如何與海洋生態共存?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綠島站 」(LTSER 綠島站)誕生了。研究團隊結合...
綠島珊瑚礁海洋生態生態觀測
以資料管理連結海洋、生態與人文 綠島的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2025.11.15
以資料管理連結海洋、生態與人文 綠島的長期社會生態...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高得愷/...
527期
綠島擁有豐富的海岸生態與廣闊的珊瑚礁聚落,每年吸引約30~40萬名遊客造訪,觀光業也因此成為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然而,龐大的遊憩人潮也對環境與生態系統帶來壓力。如何在維持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讓生態保育得...
綠島小琉球珊瑚礁觀光產業
狂犬病防治前沿 疫苗改良與免疫新策略
2025.11.15
狂犬病防治前沿 疫苗改良與免疫新策略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527期
世界上最早的狂犬病疫苗由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85年研製成功,它是由兔子脊髓乾燥均質液(homogenate)製備而成的不活化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此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活性減毒疫苗(live...
狂犬病疫苗mRNA血清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仰賴ChatGPT學習可能付出的代價
2025.11.15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仰賴ChatGPT學習可能付出的代價
作者 / 周成功/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退...
527期
ChatGPT的出現帶出了一種在學習中獲取資訊的全新方式,明顯與傳統Google搜尋引擎不同。Google根據使用者查詢的關鍵字,引導使用者到相關的網站;而ChatGPT則試圖通過「理解」人類語言表達的問題,再從龐大的資料庫尋找資...
GoogleChatGPT人工智慧認知負荷
《火新世:人類如何鑄成烈焰時代,未來將燃向何方》
2025.11.15
《火新世:人類如何鑄成烈焰時代,未來將燃向何方》
作者 / 史帝芬・派恩(Stephen J. Pyne)
527期
人類新發展的火力,首先加速了森林與草原向農田與牧場轉移,隨後經由強化農業生產,促使荒野地逐漸消失,並使邊際地區的人們退出。接著交通運輸系統的鋪設,使資源都能迅速連接到市場,也催生出因市場需求而進行的狩獵興...
火野火悖論化石燃料環境汙染
宇宙中的「超大質量暗星」?天文學家可能發現首顆「暗星」
2025.11.15
宇宙中的「超大質量暗星」?天文學家可能發現首顆「暗...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27期
來自美國柯蓋德大學(Colgate University)、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合作團隊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四個極為遙遠的天體,且它們的...
暗星暗物質氣體雲JWST
2025年10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2025.11.05
2025年10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作者 / 編輯部
670期
科學月刊2025年11月號(671期)目錄—科學繪圖
2025.11.01
科學月刊2025年11月號(671期)目錄—科學繪圖
作者 /
671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AI 協助修飾和生成的電子郵件可能令員工萌生不信任感
2025.11.01
AI 協助修飾和生成的電子郵件可能令員工萌生不信任感
作者 / 編輯部
671期
AI 工具興起後,許多人認為信件經過適度的 AI 修飾後可以增添專業感,但科曼團隊的研究指出,員工往往能察覺信件中的哪些內容是由 AI 生成,並解讀為誠意不足。因此科曼建議在撰寫公告類訊息時,可適度使用 AI 協助,但...
AI電子郵件商學院不信任
從頭髮看出慢性病孩童心理壓力徵兆
2025.11.01
從頭髮看出慢性病孩童心理壓力徵兆
作者 / 編輯部
671期
該研究追蹤 244 名患有 CPI 的加拿大孩童長達四年,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孩童頭髮皮質醇長期偏高;相較於其他皮質醇隨時間下降的孩童,這些數值偏高的孩童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症狀。由於頭髮屬於非侵入性、易收集的樣本...
皮質醇慢性疾病心理健康憂鬱
孤立火山島讓科學家一窺演化初期事件
2025.11.01
孤立火山島讓科學家一窺演化初期事件
作者 / 編輯部
671期
西之島是位於日本小笠原群島的火山島,近期東京都立大學植物學家高山浩司團隊針對當地採集的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進行基因分析。
西之島馬齒莧創始者效應基因分析
摩艾石像面臨洪水威脅已無法避免 研究團隊盼與地方社群共思對策
2025.11.01
摩艾石像面臨洪水威脅已無法避免 研究團隊盼與地方社...
作者 / 編輯部
671期
阿胡東加里奇(Ahu Tongariki)是位於智利拉帕努伊島(Rapa Nui,又稱復活節島)的祭臺,有 15 座摩艾石像(Moai)豎立其上。這些石像曾因內戰、地震及海嘯等因素損毀並經歷過重建。然而近期科學家透過電腦模擬發現,島...
復活節島帕努伊島摩艾石像氣候變遷
《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從 IKEA 到火山口,一趟勇往「植」前的全球採集之旅》
2025.11.01
《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從 IKEA 到火山口,一趟勇往「...
作者 / 克里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
671期
「心滿」(fullness of mind)是不是「正念」(mindfulness)的顚倒?正念講究專注於當下,心滿聽起來則像心緒滿到快要炸裂,心就要被吞沒。回想起來,也許比起正念,我更喜歡心滿的狀態。
正念覺察心滿黑鳶尾白芥子花
畫筆下的自然是「真實」的嗎? 從科學史看繪圖中的客觀性
2025.11.01
畫筆下的自然是「真實」的嗎? 從科學史看繪圖中的客...
作者 / 洪廣冀|於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取得博士學位,為臺灣大學...
671期
生物老師不滿意我的作品。她說:「你要先看看課本上的細胞圖呀,不是說你把眼前的景象畫出來就好,你怎麼知道你畫得對不對?」我覺得委屈。老師不是說要培養觀察的能力嗎?我盡全力把我眼前看到的東西都畫出來,這有什麼...
科學繪圖客觀性影像文字
生物學家的必修課 點線圖
2025.11.01
生物學家的必修課 點線圖
作者 / 文 ‧ 圖 | 蕭昀/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671期
而在古生物研究中,由於化石標本的姿勢往往相當扭曲,許多作者也會透過繪製想像復原圖來加強讀者對該物種的想像。
點線圖科學工筆繪圖昆蟲古生物
用圖像說土地的故事 地景與生態繪圖
2025.11.01
用圖像說土地的故事 地景與生態繪圖
作者 / 文 ‧ 圖 | 黃瀚嶢/生態圖文創作者,著有《沒口之河...
671期
地景(landscape)這個詞,直觀想像中,就是土地的外觀。那跟風景、景觀、地貌等用語是等同的嗎?不妨這樣理解,如果我們用美學的角度看待土地,多半會用風景、景色來描述;用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則會採用地形、地貌等指...
科學繪圖地景生態生物多樣性
植物學家的田野筆記 繪圖、觀察構成的旅程
2025.11.01
植物學家的田野筆記 繪圖、觀察構成的旅程
作者 / 文 ‧ 圖 | 胡哲明
671期
科學繪圖並不是今日才有的做法。早期的博物學家――無論是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在小獵犬號航行中描繪動植物,還是日本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在田野筆記裡畫下無數圖繪,都仰賴科學繪圖來建構知識。他們的素描至今仍...
科學繪圖田野筆記觀察紀錄
海面與畫面之下 科學繪圖師畫畫的時候在想什麼?
2025.11.01
海面與畫面之下 科學繪圖師畫畫的時候在想什麼?
作者 / 文 ‧ 圖 | 江勻楷/科學繪圖與生態插畫創作者,作品...
671期
攝影技術成熟前,大家的確仰賴繪畫記錄科學發現、傳播科學知識,尤其許多生物即使能製成標本,顏色與姿態也難以保存。隨著數位攝影普及和網路發達,影像資料已經唾手可得,需要繪製的科學資訊也有所轉變,愈來愈多科學繪...
科學繪圖生態繪圖學術期刊實驗設計圖
幾何意念的追求 達利超現實作品中的數學現實
2025.11.01
幾何意念的追求 達利超現實作品中的數學現實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671期
像我這樣一個自稱是真正瘋子的人,事實上是以畢達哥拉斯式的精確性在生活著並管理著自己。
達利超現實主義古典幾何正十二面體
讓生活更多采有趣, 讓生活更多采有趣, 談微生物的「發酵」魔法
2025.11.01
讓生活更多采有趣, 讓生活更多采有趣, 談微生物的「...
作者 / 真的生科隨筆|熱愛用巧克力開啟每一天,最大的夢想是...
671期
病原體固然無所不在,但只要具備足夠的知識,就懂得「改變微生物的生長環境」以避免病原體增生,甚至進一步增加對我們身體有益的微生物量。舉凡打掃環境、保持足部乾爽、睡前刷牙、規律睡眠等老生常談的衛教觀念,以微生...
發酵微生物比菲德氏菌灰指甲
金屬 × 有機物 魔框來襲: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 神奇的 MOFs
2025.11.01
金屬 × 有機物 魔框來襲: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 神奇...
作者 / 王晴安|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數資班。林昀潔|臺...
671期
儘管相關 MOFs 展現出多元應用價值,距離實用化還需面臨不少挑戰。首先,在實用的道路上,它的穩定性仍存在疑慮,因為許多 MOFs 在水相或高溫環境中易發生分解或結構崩解,反而限制了它的長期操作性能。
MOFs有機物ZIFMIL
我們能預測百年後的氣候嗎?揭開氣候模式的秘密
2025.11.01
我們能預測百年後的氣候嗎?揭開氣候模式的秘密
作者 / 王嘉琪|中國文化大學大氣與地質科學系教授,研究興趣...
671期
氣候模式結合了多個科學領域的知識與大量的運算資源,是目前人類研究氣候系統行為最可靠的工具。隨著模式技術的進步與全球合作的深化,科學家能更深入地探索氣候系統中各種交互作用 , 並評估人類活動對未來氣候可能造成...
氣候模式大氣模式海洋模式聖嬰現象
讓環境保育變成一門「有價值的生意」 生態服務給付
2025.11.01
讓環境保育變成一門「有價值的生意」 生態服務給付
作者 / 邱祈榮|專長於森林碳匯管理、生態服務評估、自然相關...
671期
近年來英國與澳洲相繼制定出與生物多樣性市場相關的法律,顯示從過去的補貼性、強制性與自願性為主的生態系服務給付機制,在政府政策的介入後,逐漸有更為明確的交易市場機制,讓給付稽核能夠更透明與有效。
碳匯碳市場生態系服務給付環境服務付費計畫
從觀看到內心 一場往心裡探索的對話
2025.11.01
從觀看到內心 一場往心裡探索的對話
作者 / 圖・文|編輯部
671期
生活就是科學講座於今(2025)年9月24日晚上舉行第三彈——「不停觀看,一場往內心探索的對談」,邀請了8月號「不停觀看」作者——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與認知神經科學家曾祥非來與民眾對談——當今不停觀看的我們,是如何被...
不停觀看社交軟體情緒短影音
航班升級再出航,科學繪圖探索「鯨」彩生活
2025.11.01
航班升級再出航,科學繪圖探索「鯨」彩生活
作者 / 郭正平|本刊專案負責人
671期
每年暑假 , 太平洋科學創作航班已經成為《科學月刊》的年度招牌活動。從 2023 年開始,「科學寫作航班 」與「 圖文創作航班 」相繼出航,透過專業講師和體驗課程,帶領來自全臺各地的中學生一起搭船尋鯨,並留下豐碩成...
星火相傳教育科學教育講座STEAM太平洋科學創作航班
科技報導 2025年10月號(526期)目錄
2025.10.15
科技報導 2025年10月號(526期)目錄
作者 /
526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AI 如何參與學術生產工作?
2025.10.15
AI 如何參與學術生產工作?
作者 / 編輯部
526期
伴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工具的應用愈來愈普及,學術界也開始討論,AI如何應用於學術生產工作?近日就有學者發現,有些人會使用AI工具協助論文撰寫及審稿工作;因應此作法,甚至有些論文內部被嵌入...
AI學術界論文學術期刊
當AI進入學術期刊審查
2025.10.15
當AI進入學術期刊審查
作者 / 劉雨如/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
526期
對於AI介入學術寫作與審稿,部分研究者持悲觀態度,認為AI同時撰寫與審稿恐形成「回音室」;另一些則較為樂觀,認為AI可先行篩檢投稿並提供摘要,再由編輯決定是否邀請審稿。同行評審數十年來少有變革,低效率與偏見等問...
AI學術期刊期刊審查新型態媒體
替代能源的專利思考:從氫能自動販賣機談起
2025.10.15
替代能源的專利思考:從氫能自動販賣機談起
作者 / 黃舒楣 / 翊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師
526期
在替代能源的各種技術中,專利數量最多的是基因工程生物相關的生物燃料領域,高達74萬多件。接下來是燃料電池,約46萬件,其後依序是太陽能約36萬件,以及風力發電約25萬件。從這些數據可以得知,不同替代能源技術的研發...
綠色能源替代能源能源轉型永續發展
矽谷的誕生:從晶片到新竹科學園區「生活就是科學」講座側記
2025.10.15
矽谷的誕生:從晶片到新竹科學園區「生活就是科學」講...
作者 / 張慈媛/本刊編輯
526期
1974 年,在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CA)任職的潘文淵返臺,與孫運璿等人確立發展積體電路的新興工業。1977年李國鼎訪美,特地拜訪特曼,受到他開創史丹佛園區的啟發,回國後推動新竹科學園區的...
半導體電晶體臺灣積體電路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