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盼望與掙扎的多胞胎 社會學者與婦產科醫師視角交匯
2025.05.15
盼望與掙扎的多胞胎 社會學者與婦產科醫師視角交匯
作者 / 張慈媛/本刊編輯
521期
許多醫療文獻強調如何提升胎兒的安全率,甚至有清楚數字告訴我們,但卻沒有一篇研究說明女性多安胎一天,肌肉流失多少、會增加多少疾患風險。
孕婦胚胎多胞胎試管嬰兒
抗生素的替代治療方案在哪裡?
2025.04.15
抗生素的替代治療方案在哪裡?
作者 / 編輯部
520期
隨著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成為全球共通的健康威脅,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都積極展開因應策略,加強監測、強化衛生基礎設施,同時也積極開發新療法,期望降低抗生素濫用。
抗生素抗生素抗藥性細菌AMR
減緩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的全球前瞻策略
2025.04.15
減緩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的全球前瞻策略
作者 / 陳秀熙/臺灣大學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教授
520期
在中低所得國家推行「健康一體」應對AMR面臨的挑戰,比在高所得國家(high-income countries)更多,因為中低所得國家受到貧窮、腐敗和醫療系統問題的影響,例如清潔用水缺乏、衛生問題以及抗微生物藥物的可及性,使環境...
抗生素抗生素抗藥性微生物藥物AMR
整體大於個別的總和 物理學家福立克與凝態物理的日常魔法
2025.04.15
整體大於個別的總和 物理學家福立克與凝態物理的日常...
作者 / 張慈媛/本刊編輯
520期
「假如我們有量子電腦,我們可以做到很多現在做不到的事情,像是敘述分子、預測分子的行為。這對我們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我們目前沒有量子電腦。」
凝態物理晶體赫伯特鐵礦量子電腦
離合咒《凝態物理:從半導體、磁浮列車到量子電腦,看穿隱藏在現代科技背後的混沌、秩序與魔法》
2025.04.15
離合咒《凝態物理:從半導體、磁浮列車到量子電腦,看...
作者 / 菲利克斯‧ 福立克(Felix Flicker)
520期
想像按一下鈕,就能讓一塊水晶發光,又或者敲一下水晶,就能產生火花——這可不是奇幻小說的情節,現實世界裡,這些現象就是常用的LED燈還有火鍋店裡的打火槍。要了解這些特性從何而來,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凝態物理。
凝態物理晶體自旋冰相變
地球科學重大突破 氦與鐵在高溫高壓極端條件下形成化合物
2025.04.15
地球科學重大突破 氦與鐵在高溫高壓極端條件下形成化...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20期
特定條件下,氦能與鐵(Iron, Fe)形成穩定的化合物。這項重大發現不僅挑戰了我們對氦元素的傳統認知,更在解釋地核中氦同位素氦-3(helium-3)的儲存機制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氦化合物同位素繞射
讓羽球地墊更環保 臺科大電子墨水應用獲康寧創星家競賽首獎
2025.04.15
讓羽球地墊更環保 臺科大電子墨水應用獲康寧創星家競...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20期
在專業羽球賽事中,場地地墊更換頻繁的問題長期存在。傳統PVC地墊每片長15公尺、寬7.2公尺,重達400公斤,卻往往因贊助商更替而在使用一兩天後就必須替換。
電子墨水電子地墊系統聚氯乙烯PVC
人工心臟讓病患存活超過百日 BiVACOR為心衰竭帶來新希望
2025.04.15
人工心臟讓病患存活超過百日 BiVACOR為心衰竭帶來新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20期
一名澳洲男子成為全球首位攜帶全人工心臟(total artificial heart)存活超過100天的病患。這項成就不僅展現了醫療科技的進步,更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人工心臟心血管疾病磁浮技術轉子
不僅汙染環境 塑膠微粒還可能加劇細菌產生抗藥性
2025.04.15
不僅汙染環境 塑膠微粒還可能加劇細菌產生抗藥性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20期
近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研究提出了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發現,塑膠微粒不僅汙染環境,還可能加速細菌對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產生。目前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
環境汙染塑膠微粒抗生素抗藥性生物膜
第18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落幕 鼓勵學子展現自信
2025.04.15
第18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落幕 鼓勵學子展現自信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20期
第18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於上(3)月8日順利落幕,由臺灣大學電機系暨電信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廖婉君獲頒最高榮譽「傑出獎」,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黃彥婷及清華大學物理學系與天文研究所副教授...
女科學家臺灣大學電機系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清華大學物理學系
農試所產學研發洋桔梗橫式包裝 從保存到運輸提升切花競爭力
2025.04.15
農試所產學研發洋桔梗橫式包裝 從保存到運輸提升切花...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20期
除了國際知名的蝴蝶蘭及文心蘭, 來自臺灣的洋桔梗也廣受外國市場歡迎。洋桔梗主要產地包括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由於春天花期最盛時期正值媽祖誕辰,因此又稱為「媽祖花」。
外切花蝴蝶蘭洋桔梗保鮮液
中研院成功研發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協助淨零轉型
2025.03.26
中研院成功研發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協助淨零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雖然目前的成果仍屬於小面積元件階段,但研究團隊已經在規劃進一步的發展。下一步將致力於最佳化製程、擴大元件面積、提升元件穩定性,並開發更適合量產的製造方法。團隊也積極與產業界合作,期望加速技術商業化的進程。
太陽能疊層式設計再生能源永續發展
國研院突破性血栓研究技術 獲CES創新獎肯定
2025.03.26
國研院突破性血栓研究技術 獲CES創新獎肯定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這項研究成果是由跨領域團隊共同完成,包括國研院動物中心的研究人員以及來自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東華大學的學者。「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能夠使用雷射光在微流道中的任一位置誘導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
血栓心肌梗塞雷射晶片模擬
仿生3D列印技術新突破 可複製跟蜘蛛絲一樣細的纖維結構
2025.03.26
仿生3D列印技術新突破 可複製跟蜘蛛絲一樣細的纖維結...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目前研究團隊正專注於開發能夠應用於半導體製造的精細微結構,它的優勢在於能製造出傳統半導體工藝無法實現的精密結構,尤其是在需要微米級精度的元件製造過程中。透過持續改進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期望能為半導體產業帶來...
3D列印嵌入式列印溶劑交換半導體
大腦中的飽食開關 科學家發現控制進食停止的關鍵神經元
2025.03.26
大腦中的飽食開關 科學家發現控制進食停止的關鍵神經...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實驗結果顯示,當這些神經元被活化時,實驗小鼠會顯著減少食物攝入量;更有趣的是,這種抑制作用為漸進式,而不是突然發生,與我們日常體驗到的飽食感完全吻合。
神經元空間分子分析肥胖治療糖尿病治療
突破性的量子記憶體技術 臺、美跨國團隊開啟二維材料新紀元
2025.03.26
突破性的量子記憶體技術 臺、美跨國團隊開啟二維材料...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9期
這項研究專注於探索單層半導體材料的特殊物理特性。傳統的鐵電材料在縮小至奈米尺度後,將無法保持電極化的特性。而本次研究團隊則透過特殊設計的場效電晶體結構,發現單層二硫化鉬材料在超低溫和高磁場環境下
量子記憶體單層二硫化鉬半導體量子態
節能保育的水資源政策 環境部強化汙水管理與綠色轉型
2025.03.26
節能保育的水資源政策 環境部強化汙水管理與綠色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官方及民間長期執行汙水處理及水質監測的努力下,目前臺灣的河川汙染總長度已從2002年的396.2公里縮減為74.6公里,去年的嚴重汙染測站數更從66站降至7站,為歷史新低。汙水處理廠轉型工作開始執行後,期望未來能持續改善...
汙水處理綠色轉型厭氧汙水處理減碳
臺灣團隊赴歐出席無人機展 提升載重續航力開拓商業應用
2025.03.26
臺灣團隊赴歐出席無人機展 提升載重續航力開拓商業應...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今(2025)年2月臺灣團隊更首度參加德國杜塞道夫(Düsseldorf)舉辦的歐洲無人機系統展(XPONENTIAL Europe 2025),團隊共有25家廠商、83位代表,包括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胡開宏、嘉義縣長翁章梁及經濟部產...
無人機物流無人機人工智慧國防
搭載先進光學技術 臺、日合作立方衛星順利完成取像任務
2025.03.26
搭載先進光學技術 臺、日合作立方衛星順利完成取像任...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這次升空的旺來衛星則是一項國際合作計畫,由TASA與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航太系ISSL實驗室、日本太空新創公司ArkEdge Space及Space BD共同研發。TASA負責光學遙測酬載,也就是對地球表面進行拍攝與觀...
國家太空中心TASA旺來衛星計畫6U立方衛星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2025.03.26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去偏頭痛一直飽受汙名,許多人僅將偏頭痛視為心理疾病的症狀,或者由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疼痛,甚至認為患者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宣稱自己頭痛。因此當時患者多求助於心理或精神科醫師,醫界也僅將偏頭痛看作一種比較嚴重的...
偏頭痛頭痛肽CGRP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險
2025.03.26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往許多以基因資料庫為基礎所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事實上都僅適用於大部分歐洲人,在因紐特人等少數族群身上,準確性只剩下一半左右,可以說這些人群的健康福祉長期受到隱性忽視,甚至可能曾遭受誤診。
演化錯配瓶頸效應因紐特人隱性遺傳疾病
引領益生菌創新浪潮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徐丞志專訪
2025.03.19
引領益生菌創新浪潮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519期
雷文虎克的創辦人徐丞志,本身其實是臺大化學系的教授。談及創業契機,他回憶道,「我到臺大任教時,時任副校長(後來的科技部長)的陳良基曾說:『不要只想著發表論文,許多研發成果是先展現對人類的實際影響力後才被重...
腸道菌腸道環境益生菌益生質後生元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2025.03.19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作者 / 編輯部
519期
訓練LLM需要使用龐大素材,現今網路資料如洪流,各公司如何從中擷取有用的材料?是否會衍伸著作權問題?合理使用的界線又該劃在哪裡?
AILLM大型語言模型著作權
讓大型語言模型蓬勃發展 資料與技術的開放、協力、自主
2025.03.19
讓大型語言模型蓬勃發展 資料與技術的開放、協力、自...
作者 /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519期
DeepSeek-R1模型的發展告訴我們,建構大型語言模型的硬體與能源投資成本,有機會不再是高不可及。如何取得可開放使用、後設資料完備且來源清楚的高品質資料集,關係到大型語言模型能否「平民化」(democratization)。
LLM安娜典藏庫著作權數位歐洲計畫
如何創造城市礦源? 循環經濟的鋰離子電池再回收技術
2025.03.19
如何創造城市礦源? 循環經濟的鋰離子電池再回收技術
作者 / 王復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519期
鋰離子電池市場可預期將隨著電動車與儲能需求上升而持續蓬勃發展,對應的是廢棄量劇增將對未來環境帶來巨大負擔。加上全球市場壁壘與國際政經關係的複雜考量下,擁有資源的高度自主性將會是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
鋰離子電池電池回收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城市礦產
谷歌會喝掉我家用的水嗎?《血汗AI:為 人工智慧提供動力的隱性人類勞工》
2025.03.19
谷歌會喝掉我家用的水嗎?《血汗AI:為 人工智慧提供...
作者 / |詹姆斯.默登(James Muldoon)、馬克.格雷厄姆(...
519期
隨著競爭對手國家尋求利用人工智慧的潛能,並成為這項新科技發展的領導者,建構人工智慧將對地緣政治產生重要影響。美國與中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已讓所有其他國家的投資相形見絀。
人工智慧水電資源消耗環境問題關鍵礦物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國際登月任務里程碑
2025.02.25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藉由產學研合作,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及民間企業的技術協助,展現了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
太空科技DSRP太空儀器國際登月任務
興大打造真實反映汙染狀況的地下水採樣器 已被納入國家檢測標準
2025.02.25
興大打造真實反映汙染狀況的地下水採樣器 已被納入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地下水汙染一直是環境保護中相當具挑戰性的議題之一,因為它不僅影響飲用水安全,更可能對農業灌溉、工業用水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危及人類的健康與生態系統。
地下水汙染環境工程學環境保護質譜儀
以AI設計蛋白質 破解蛇毒血清製作難題
2025.02.25
以AI設計蛋白質 破解蛇毒血清製作難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8期
在醫療科技的發展歷程中,蛇毒血清的製作仍仰賴動物生產,是一直以來都難以突破的領域。最新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透過人工智慧設計的蛋白質,可以有效阻擋眼鏡蛇、蝮蛇等毒蛇的致命毒素,為困擾科學家已久...
血清蛇毒血清AI蛋白質設計
利用DNA奈米機器人調控生物膜 細胞生物學新突破
2025.02.25
利用DNA奈米機器人調控生物膜 細胞生物學新突破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8期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y of Stuttgart)第二物理研究所所長劉娜(Laura Na Liu)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可以利用DNA奈米技術來控制合成細胞中膜脂質(lipid membrane)形狀和通透性的工具,為合成生物學領域帶來...
DNA摺紙技術GUVsDNA奈米機器人藥物傳遞系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