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文章專區
2025-05-15
東京大學研發仿生血管系統 讓人造雞肉的大小突破過往限制
521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陳亭瑋
培養肉
人工循環系統
中空纖維
微型錨點結構
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餐桌上可能會出現一道特別的美食——實驗室培養的雞肉。最近,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的竹內昌治研究團隊就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成功培養出一塊約莫雞塊大小的實驗室培養肉(lab-grown meat),為未來的食品科技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現階段,全球已經有少數幾個國家開始允許販售培養肉產品,例如新加坡和美國已經核准了部分培養雞肉產品的銷售。隨著培育技術不斷進步,我們可能很快就能在市場上看到更多種類的培養肉產品。不過在此之前,要讓培養肉長得更大、更接近「真實」,科學家還面臨許多挑戰。
研究團隊培育的這塊人造雞肉的尺寸長7公分、寬4公分、厚2.25公分,重量達11克。這個尺寸在餐盤上看起來或許不大,但在實驗室培養肉的領域中已經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市面上許多實驗室培養肉產品都是由小塊肉片拼接而成,或者需要添加植物性原料,才能製成最終產品。
那麼,研究團隊是如何開發出這個麥克雞塊大小的培養肉?關鍵在於他們開發出的「人工循環系統」(artificial circulatory system)。在自然界中,血管負責將營養和氧氣輸送到身體各處的組織。研究團隊模仿這個原理,設計出一個由中空纖維(hollow fiber)組成的生物反應器系統(bioreactor system)。這些纖維就像微型的人工血管,能夠均勻地將營養物質和氧氣輸送到正在生長的組織中。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還在系統中加入了特殊的微型錨點結構(microfabricated anchors),這些結構能夠引導細胞的排列方向,使培養出來的肌肉組織更接近天然肉品的結構。透過主動灌注(active perfusion)營養的方式,這些培養出來的雞肉不僅在蛋白質表現和肌節(sarcomere)形成等方面表現優異,在口感和結構上也更接近真實的雞肉。
為了讓這項技術更具實用性,研究團隊還開發一套機器人輔助系統(robot-assisted system),用於協助組裝這些生物反應器。這項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為未來的大規模生產培養肉開啟新方向。
雖然這項研究成果令人振奮,但我們距離在餐桌上享用這種實驗室培養肉還有一段距離。竹內昌治研究團隊目前使用的材料還不符合食品級標準,研究團隊也尚未對成品進行品嘗測試。然而這項技術的意義也不僅限於食品領域,團隊指出,這個培養系統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從細胞農業到再生醫學都有潛在的應用價值。未來,將不只用於生產實驗室培養肉,還可能應用在大型組織工程器官的製造上。
新聞來源
1. Jones, N. (2025 April 16).
Winner, winner, lab-made dinner! Team grows nugget-sized chicken chunk.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227-4#ref-CR1
.
2. Nie, M.
et al.
(2025). Scalable tissue biofabrication via perfusable hollow fiber arrays for cultured meat application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5月號/2025 第665期:蜜蜂
特別價
$266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