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歷史不再沉默 科學揭露1932 年烏克蘭大饑荒的隱藏死亡人數
2025.04.01
歷史不再沉默 科學揭露1932 年烏克蘭大饑荒的隱藏死亡...
作者 / 談茉莉 | 醫學碩士、營養學學士, 一名獨立研究員、溫...
664期
歐洲第一間人口統計研究所成立於烏克蘭,1918年,幾位科學家在烏克蘭一連串戰爭導致的政治局勢動盪和經濟崩潰時期,成立烏克蘭國家科學院(Ukrai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現改名為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烏克蘭飢荒人口統計人口重建
3C 產品的幕後推手 薄膜過濾技術
2025.04.01
3C 產品的幕後推手 薄膜過濾技術
作者 / 吳思恩 | 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鄭東文 | 淡...
664期
薄膜過濾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支持半導體製程的幕後關鍵角色,它默默地守護著每一種化學品的純度、每一滴超純水的潔淨、每一口無塵室的空氣,讓我們手中的電子設備可以順暢運作,帶給我們便捷又安全的環境。
半導體晶圓光刻薄膜過濾技術
AI 可以預測颱風路徑嗎?AI 模式帶來的氣象預報變革
2025.04.01
AI 可以預測颱風路徑嗎?AI 模式帶來的氣象預報變革
作者 / 黃椿喜 | 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發展大數據...
664期
雖然AI 天氣預報在颱風路徑等全球範圍的大尺度天氣系統中,預測能力已迎頭趕上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然而針對更小區域定點、定量的預測,如局部地區的強降雨與強風等,預測能力仍明顯不足。
AI颱風氣象預報盤古模式
哀號、咯咯聲、鼾聲、吱吱聲和鳴叫
2025.04.01
哀號、咯咯聲、鼾聲、吱吱聲和鳴叫
作者 / 艾列克.克申鮑姆(Arik Kershenbaum)
664期
你可能認為蹄兔只有五個音符可運用,那麼歌曲想必會不斷重複,但並非如此。這兩個例子只是五的十四次方中的其中兩例,也就是說,可能出現的組合超過六十億種。
蹄兔語言分貝噪音
FRC— 不只是機器人,更是創新與競技的極限挑戰 MORE THAN ROBOTICS
2025.04.01
FRC— 不只是機器人,更是創新與競技的極限挑戰 MORE ...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664期
臺灣史上第一次2025 FRC 國際級臺灣區域賽於3 月8日至9 日在新北市工商展覽中心圓滿落幕,吸引來自全國及波蘭、夏威夷、澳洲、菲律賓等橫跨四大洲37 支隊伍參賽,超過1200 名觀眾到場觀賽。
FRC機器人臺灣區域賽STEM
中研院成功研發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協助淨零轉型
2025.03.26
中研院成功研發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協助淨零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雖然目前的成果仍屬於小面積元件階段,但研究團隊已經在規劃進一步的發展。下一步將致力於最佳化製程、擴大元件面積、提升元件穩定性,並開發更適合量產的製造方法。團隊也積極與產業界合作,期望加速技術商業化的進程。
太陽能疊層式設計再生能源永續發展
國研院突破性血栓研究技術 獲CES創新獎肯定
2025.03.26
國研院突破性血栓研究技術 獲CES創新獎肯定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這項研究成果是由跨領域團隊共同完成,包括國研院動物中心的研究人員以及來自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東華大學的學者。「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能夠使用雷射光在微流道中的任一位置誘導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
血栓心肌梗塞雷射晶片模擬
仿生3D列印技術新突破 可複製跟蜘蛛絲一樣細的纖維結構
2025.03.26
仿生3D列印技術新突破 可複製跟蜘蛛絲一樣細的纖維結...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目前研究團隊正專注於開發能夠應用於半導體製造的精細微結構,它的優勢在於能製造出傳統半導體工藝無法實現的精密結構,尤其是在需要微米級精度的元件製造過程中。透過持續改進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期望能為半導體產業帶來...
3D列印嵌入式列印溶劑交換半導體
大腦中的飽食開關 科學家發現控制進食停止的關鍵神經元
2025.03.26
大腦中的飽食開關 科學家發現控制進食停止的關鍵神經...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實驗結果顯示,當這些神經元被活化時,實驗小鼠會顯著減少食物攝入量;更有趣的是,這種抑制作用為漸進式,而不是突然發生,與我們日常體驗到的飽食感完全吻合。
神經元空間分子分析肥胖治療糖尿病治療
突破性的量子記憶體技術 臺、美跨國團隊開啟二維材料新紀元
2025.03.26
突破性的量子記憶體技術 臺、美跨國團隊開啟二維材料...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9期
這項研究專注於探索單層半導體材料的特殊物理特性。傳統的鐵電材料在縮小至奈米尺度後,將無法保持電極化的特性。而本次研究團隊則透過特殊設計的場效電晶體結構,發現單層二硫化鉬材料在超低溫和高磁場環境下
量子記憶體單層二硫化鉬半導體量子態
節能保育的水資源政策 環境部強化汙水管理與綠色轉型
2025.03.26
節能保育的水資源政策 環境部強化汙水管理與綠色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官方及民間長期執行汙水處理及水質監測的努力下,目前臺灣的河川汙染總長度已從2002年的396.2公里縮減為74.6公里,去年的嚴重汙染測站數更從66站降至7站,為歷史新低。汙水處理廠轉型工作開始執行後,期望未來能持續改善...
汙水處理綠色轉型厭氧汙水處理減碳
臺灣團隊赴歐出席無人機展 提升載重續航力開拓商業應用
2025.03.26
臺灣團隊赴歐出席無人機展 提升載重續航力開拓商業應...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今(2025)年2月臺灣團隊更首度參加德國杜塞道夫(Düsseldorf)舉辦的歐洲無人機系統展(XPONENTIAL Europe 2025),團隊共有25家廠商、83位代表,包括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胡開宏、嘉義縣長翁章梁及經濟部產...
無人機物流無人機人工智慧國防
搭載先進光學技術 臺、日合作立方衛星順利完成取像任務
2025.03.26
搭載先進光學技術 臺、日合作立方衛星順利完成取像任...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這次升空的旺來衛星則是一項國際合作計畫,由TASA與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航太系ISSL實驗室、日本太空新創公司ArkEdge Space及Space BD共同研發。TASA負責光學遙測酬載,也就是對地球表面進行拍攝與觀...
國家太空中心TASA旺來衛星計畫6U立方衛星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2025.03.26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去偏頭痛一直飽受汙名,許多人僅將偏頭痛視為心理疾病的症狀,或者由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疼痛,甚至認為患者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宣稱自己頭痛。因此當時患者多求助於心理或精神科醫師,醫界也僅將偏頭痛看作一種比較嚴重的...
偏頭痛頭痛肽CGRP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險
2025.03.26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往許多以基因資料庫為基礎所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事實上都僅適用於大部分歐洲人,在因紐特人等少數族群身上,準確性只剩下一半左右,可以說這些人群的健康福祉長期受到隱性忽視,甚至可能曾遭受誤診。
演化錯配瓶頸效應因紐特人隱性遺傳疾病
科技報導 2025年3月號(519期)目錄
2025.03.20
科技報導 2025年3月號(519期)目錄
作者 /
519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引領益生菌創新浪潮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徐丞志專訪
2025.03.19
引領益生菌創新浪潮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519期
雷文虎克的創辦人徐丞志,本身其實是臺大化學系的教授。談及創業契機,他回憶道,「我到臺大任教時,時任副校長(後來的科技部長)的陳良基曾說:『不要只想著發表論文,許多研發成果是先展現對人類的實際影響力後才被重...
腸道菌腸道環境益生菌益生質後生元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2025.03.19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作者 / 編輯部
519期
訓練LLM需要使用龐大素材,現今網路資料如洪流,各公司如何從中擷取有用的材料?是否會衍伸著作權問題?合理使用的界線又該劃在哪裡?
AILLM大型語言模型著作權
讓大型語言模型蓬勃發展 資料與技術的開放、協力、自主
2025.03.19
讓大型語言模型蓬勃發展 資料與技術的開放、協力、自...
作者 /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519期
DeepSeek-R1模型的發展告訴我們,建構大型語言模型的硬體與能源投資成本,有機會不再是高不可及。如何取得可開放使用、後設資料完備且來源清楚的高品質資料集,關係到大型語言模型能否「平民化」(democratization)。
LLM安娜典藏庫著作權數位歐洲計畫
如何創造城市礦源? 循環經濟的鋰離子電池再回收技術
2025.03.19
如何創造城市礦源? 循環經濟的鋰離子電池再回收技術
作者 / 王復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519期
鋰離子電池市場可預期將隨著電動車與儲能需求上升而持續蓬勃發展,對應的是廢棄量劇增將對未來環境帶來巨大負擔。加上全球市場壁壘與國際政經關係的複雜考量下,擁有資源的高度自主性將會是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
鋰離子電池電池回收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城市礦產
谷歌會喝掉我家用的水嗎?《血汗AI:為 人工智慧提供動力的隱性人類勞工》
2025.03.19
谷歌會喝掉我家用的水嗎?《血汗AI:為 人工智慧提供...
作者 / |詹姆斯.默登(James Muldoon)、馬克.格雷厄姆(...
519期
隨著競爭對手國家尋求利用人工智慧的潛能,並成為這項新科技發展的領導者,建構人工智慧將對地緣政治產生重要影響。美國與中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已讓所有其他國家的投資相形見絀。
人工智慧水電資源消耗環境問題關鍵礦物
科學月刊2025年3月號(663期)目錄—臺灣之光
2025.03.18
科學月刊2025年3月號(663期)目錄—臺灣之光
作者 /
663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科學」到底是什麼?
2025.03.11
「科學」到底是什麼?
作者 / 二間瀬敏史
663期
科學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活動,它滿足了人類基於理性與邏輯思考的知識好奇心。對科學而言,對事物的客觀看法、合乎邏輯的思考方式、認清世上沒有絕對的正確,並永遠接受錯誤的可能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科學實驗自然科學人文科學
畫中有話 拉海爾畫中的數學寓意
2025.03.11
畫中有話 拉海爾畫中的數學寓意
作者 / 劉柏宏
663期
拉海爾一幅值得關注的作品是《幾何的寓意》,是他以古希臘三學(文法、邏輯、修辭)與四藝(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為主題,替法國文學家塔勒曼(Gédéon Tallemant)於巴黎住處所創作的繪畫作品之一。
拉海爾畢氏定理幾何金字塔
命從口入 八個關於嘴巴的冷知識 68 永續未來 帶你走進口腔生理學
2025.03.11
命從口入 八個關於嘴巴的冷知識 68 永續未來 帶你走進...
作者 / 林嘉澍
663期
口腔功能,實際上是提升健康福祉乃至維繫生命的關鍵角色,若說「命從口入」恐怕也不過分吧!希望透過以上幾則口腔趣談,能讓讀者稍微感受到百年來許多學者不斷探究口腔功能的努力與貢獻。
口腔口腔生理學中樞神經系統敏感牙齒
水下生物汙垢問題的新解方? 受蛙皮啟發的仿生抗汙塗層
2025.03.11
水下生物汙垢問題的新解方? 受蛙皮啟發的仿生抗汙塗...
作者 / 薛涵宇
663期
從大自然到仿生、科學至工業應用,這個由青蛙皮膚啟發的創新塗層為解決水下生物汙垢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未來或許能應用於更多領域,值得令人期待。
青蛙嵌段共聚物BCP微相分離現象
地球內部不平靜? 從葉蛇紋石的熱導率解讀中層地震的發生
2025.03.11
地球內部不平靜? 從葉蛇紋石的熱導率解讀中層地震的...
作者 / 謝文斌
663期
目前地球科學家對地球內部複雜的岩石礦物組成、地震波速構造、熱化學構造與演化歷史等基本性質所知仍非常有限,還需要透過不同學科的通力合作,結合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地球動力學以及高溫高壓地球物質特性等專業,才能...
葉蛇紋石地震波地幔岩板塊
讓汙水處理更加節能環保 多工耐操的完全氨氧化菌 Comammox
2025.03.11
讓汙水處理更加節能環保 多工耐操的完全氨氧化菌...
作者 / 吳哲宏
663期
PN-A 技術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例如減排補貼或研發資金投入,讓技術進到商業化應用,而未來市場需求的增長也將吸引更多投資,進一步加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
汙水處理完全氨氧化菌硝酸鹽SDGs
櫻吹雪的浪漫 臺灣櫻花的原生魅力
2025.03.04
櫻吹雪的浪漫 臺灣櫻花的原生魅力
作者 / 羅億庭 | 本刊編輯
663期
每年冬末春初之際,全臺瘋賞櫻似乎已成為一種傳統。近年來,臺灣各地大量種植的櫻花,大多屬於引進的外來品種。像是你我都耳熟能詳的八重櫻、染井吉野櫻跟河津櫻。
櫻花原生種櫻花福爾摩沙櫻台農4 號-白鈴
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嗎?
2025.03.01
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嗎?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美國團隊於2023 年將至今被視為最大的外太空採集樣本――貝努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近期則發現樣本中含有合成DNA 及RNA 的基本骨架――含氮鹼基(nitrogenous base)。
含氮鹼基嘌呤嘧啶DNARNA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