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5-11-01《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從 IKEA 到火山口,一趟勇往「植」前的全球採集之旅》
671 期
Author 作者
克里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
上加利利
「正念覺察」,意思是全心全意關注於此刻周圍的世界,有助於使心情平靜。至少我是這樣讀到的。說起來,這不就是現在的我嗎?我坐在上加利利一處層疊的岩石上,淸晰意識到周圍的世界。是的,我覺察到腳下橘棕色的道路沿溪流蜿蜒,繞行在絲滑翠綠的山間;山坡上鋪覆羊道,像網子也像葉脈;然後是野花——數以百萬計的野花——有如一灘灘陽光。正念顯然也能增進我們與自然的連結,這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好處。我的心理健康上一刻才急遽提升,因為我誤打誤撞遇見全世界最美麗的鳶尾花,此刻我正靜靜坐在它身邊。
拿撒勒鳶尾(Iris bismarckiana)挑戰我們對自然之美的認知,顚覆自然之美帶給我們的感受。它讓你納悶,人類幾百年來何必多此一擧:栽培、混種、插花裝飾,如此種種,樂此不疲,明明這種野鳶尾花自帶一股渾然天成的美,遠勝所有的人為培育:三片白色旗瓣向上彎出弧度,像是要抓取天空的藍;瓣上每一根細如游絲的花脈,都像用鉛筆勾勒至完美;旗瓣下方展開的香檳色中,閃著淡淡槍灰色,那是三片垂瓣,其花紋更是畫龍點睛——錯綜紛亂的圓點和十字散落,彷彿裹了層極細的鐵絲網。
「克里斯!這裡有更多,克里斯!」尤瓦在下方的岩脊大喊。尤瓦・薩皮爾(Yuval Sapir)是中東鳶尾屬植物首屈一指的專家,他帶我來到他的這片小小天堂。灰岩階上星星點點開著小黃花,我翻爬下去看,黃雲般的白芥子花(Sinapis alba)、 灰色的圓頂山丘和藍色的天空如畫框一般,框起五朵美不可言、身姿挺拔的鳶尾花;花上的三重對稱重複了五次,比我見過的一切還要美上十五倍。
下抵步道後 ,我發現一小畝扇唇倒距蘭(Anacamptis collina),這種花有堅毅的小臉,手伸得老高。它的上方屹立著一叢裂葉糙蘇(Phlomoides laciniata),這種長相自信的香草植物,有脫脂棉球般胖胖的花穗,薄荷似的花朵從中探頭窺看;用它煎煮的藥湯,在中東各地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此刻在我眼前的說不定正是上加利利地區古代農作栽培的遺跡。再往前走了一段,我蹲下來查看毛粉紅亞麻(Linum pubescens)人工合成色調似的粉紅花朵,它們就像長在地上的寶石。上方,一排排白色的多明尼加鼠尾草(Salvia dominica)的花朵熱切盛放,飄向雲霄。這個地方的植物豐富到讓人眼花,我感覺腦袋嗡嗡作響。
「心滿」(fullness of mind)是不是「正念」(mindfulness)的顚倒?正念講究專注於當下,心滿聽起來則像心緒滿到快要炸裂,心就要被吞沒。回想起來,也許比起正念,我更喜歡心滿的狀態。
戈蘭高地
「別去那裡,克里斯。地雷!」尤瓦在道路上大喊。
我慢慢後退三步。「好,所以走這裡?」我揚起下巴指指左方問。
「對。」他回答。於是我向左走。
山坡岩石嶙峋,眺望著遠方銀光靜寂的加利利海。圓丘上灑滿血紅的歐洲銀蓮花(Anemone coronaria)與凋萎後骨瘦如柴的多枝阿福花。這片土地自有一股沉靜,彷彿為世人遺忘,已由大自然悄悄收回。
大阿魏冒出岩縫,向天空彎彎曲曲伸出莖,粗細高度如一棵小樹,就像電線桿一樣結實。我向來很喜歡它們,和經常被用於烹飪的近親大茴香相比,它顯得更高大優美。十多株像十二使徒似的靜立在山坡上,同時,尙未長出花莖的幼株樣本構成一片酒瓶綠色、毛茸茸的綠洲,其中間雜著乾枯殘梗。
周圍的矮灌木叢粗糙多刺 。 這裡最刺的植物是風滾薊(Gundelia tournefortii),這個近似薊花的巨大生物有著乳白色的葉脈,駭人的棘刺在岩石上大大張開,看上去活像攀附岩壁的棘冠海星。尤瓦吿訴我,當地人會採食這種植物的嫩莖、嫩葉和花苞——看看這植物的外型,這還眞神奇。與風滾薊聯手的還有另一種裝甲精良的植物:敍利亞老鼠簕(Acanthus syriacus),它在較多雨的氣候帶被當作庭園植物,能長得綠葉繁茂;但在這裡,帶刺的葉子緊貼地面,令濃紫色和奶黃色的錐形花朵看上去大得不成比例。
令人格外興奮的發現是埃及癌草(Kickxia aegyptiaca),一種我以前沒遇過的植物,莖和葉都長了灰毛,摸起來粉粉的,像沾過麵粉。鋸齒狀莖的一側排列著奶油色、指甲大小的花朵,形狀像金魚草( 這種植物的遠親 ); 但從我這個角度看去,與其說像龍,不如說更像皺著眉頭的迷你法國鬥牛犬,只差多了條彎彎的長尾巴。
我們在山坡頂找到了此行的目的:黑鳶尾(Iris atrofusca)。
一朵花的美,決定於她的色彩、紋理、光澤,對吧?去掉光、去掉色澤,剩下的只有黑暗、空洞、陰影——正因如此,黑鳶尾還能保持這般美貌,著實令人讚嘆。她就像襯著草綠色紗網拍下的一張底片,因為過度曝光、因為我無法移開視線,而在我眼底留下殘像。多麼顚覆概念。我的相機閃光燈為這個均衡的景象帶來光線,在漆黑暗影中照出了紫色和灰色紋理,像揉皺的絨布;但花瓣基部的花心依然漆黑,周圍浮現蛛網似的細小斑點和脈紋,和拿撒勒鳶尾很像,只不過噴上了黑漆,看上去肅穆莊嚴、超凡脫俗。

書 名 |《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從 IKEA 到火山口,一趟勇往「植」前的全球採集之旅》
作 者 | 克里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
譯 者 | 韓絜光
出版社 | 一卷文化
出版日期 |2024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