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3.01.16
「基因編輯」屬於基改作物嗎?看各國法規如何影響基因...
作者 / 潘怡君/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493期
2012年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genome editing)的出現,讓科學家可以更隨心所欲的編輯基因。基因編輯技術有多種應用可能性,對各種生物產業包含醫學、植物、畜牧、漁業的未來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基因編輯
植物育種
DNA
基因轉殖
農業
GMO
2023.01.16
為角膜失明患者帶來新曙光—人工角膜
作者 / 賴泓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角膜移植中...
493期
傳統上,角膜失明的病患可以透過角膜移植(corneal transplantation)重獲光明。本文將介紹角膜移植的基本概念與人工角膜的各種特性。
感官
視覺
角膜
角膜移植
上皮層
前彈力層
基質層
後彈力層
內皮細胞層
人工眼角膜
膠原蛋白
生物工程技術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
COP15
愛知目標
臺灣
政策
自然正成長
公民科學
保育
2023.01.16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心血管疾病長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的前段班,溫差大的秋冬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即便我們知道動脈粥狀硬化(attherosclerosis)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 危險因子,但科學家目前對於心血管系統中的力學環境仍所知甚...
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狀硬化
血管
血管分子生物工程
紐蛋白
分子標靶
磷酸化
2023.01.16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肥胖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地區成人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而肥胖也與許多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有密切關係。
胖
慢性病
口型蛋白
脂肪酸
預防醫學
2022.12.26
為什麼蚊子總是叮我?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蚊子可能是許多人最討厭的動物之一,即使在黑暗中,牠依舊能夠根據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和身上帶有的氣味,找到我們的確切位置。然而也有些人特別受蚊子「歡迎」,當一群人一起到郊外踏青,明明大家都穿短袖,為什麼老是只...
蚊子
二氧化碳
皮膚
細菌
微生物菌叢
2022.12.26
精子游泳也講求團體合作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我們每個人都打敗了無數的對手後才來到這個世界⸺當千百萬顆精子在子宮中游動時,唯有最快抵達卵子的那顆精子,才能孕育出一個完整的生命。
精子
卵子
子宮
人類
陰道
子宮頸
2022.12.26
貓(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在乎你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你有養過貓嗎?那想必你曾有過被貓忽略的經驗,或者明明在呼喚牠,貓咪卻常常沒什麼反應。別太灰心,雖然貓的表現方式不如狗明顯,但這並不表示貓不在乎你。
貓咪
動物行為學
環境壓力
聲調
2022.12.16
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將有解方?陽明交大團隊找出相關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全球有近30%的人深受慢性疼痛影響。在慢性疼痛的狀態下,大腦感覺系統從身體不斷接收輸入的疼痛訊號,長期下來將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以及焦慮、憂鬱、社交問題,進一步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慢性疼痛
憂鬱
腦神經迴路
體抑素細胞
普瑞巴林
2022.12.16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的特定突變能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疫情至今已延燒快三年,即便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獲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但人們還是相當好奇是不是真的有不被感染的「天選之人」存在。
COVID-19
天選之人
白血球抗原
特定突變
抗體
HLA基因
2022.12.13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20年初開始大流行,疫情不只對於身體健康有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從疫情本身造成的擔憂與焦慮,到各國採取許多疫情控制的措施,如關閉學校與商業活動、要求維持社交距離等都影...
COVID-19
心理健康
自殺風險
焦慮
憂鬱
傳染病
社會
2022.12.13
中山大學攜長庚醫院研究 證實長期吸入PM2.5恐致肝、...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細懸浮微粒「PM2.5」是重要的空氣指標之一,定義是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懸浮微粒。
PM2.5
肺臟
致癌物
肝功能指數
腎臟
早期病變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氣喘
肝臟
2022.12.05
來自恆春的意外「鯨」喜 -科博館臺灣鯨魚化石挖掘團...
作者 / 羅億庭/挖不了化石,就寫一寫化石,本刊編輯。
637期
今(2022)年5月,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帶領的團隊,在恆春地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在歷經「地獄般」的三個多月後,終於成功將整具化石從地層中挖掘出來。
鯨魚
化石
藍鯨
大翅鯨
化石挖掘
古生物
科博館
臺灣古生物
臺灣鯨魚
鯨魚化石
2022.12.01
鯨魚一天吞食多少塑膠微粒?
作者 / 編輯部
636期
濾食性的海洋大型生物包含鬚鯨、部分鯊魚、魟魚等,會透過游泳時張大嘴巴、過濾海水中的小型生物進食。
海洋生物體
鬚鯨
鯊魚
魟魚
塑膠微粒
加州洋流
塑膠微粒
藍鯨
長鬚鯨
座頭鯨
2022.12.01
利用蛋白淨化海水
作者 / 編輯部
636期
最近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發表在《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期刊的最新研究表示,研究人員利用蛋白製作一種氣凝膠(aerogel),成功過濾海水中的鹽類和塑膠微粒。
氣凝膠
鹽類
塑膠微粒
蛋白
海水
製造技術
淨化海水
2022.12.01
暗黑章魚的投擲大戰
作者 / 編輯部
636期
俗稱「暗黑章魚」(gloomy octopus)的雪梨章魚(Octopus tetricus)有一種名副其實的詭異行為。
暗黑章魚
雪梨章魚
章魚
虹吸管
投擲行為
2022.12.01
探索人類起源的無盡之旅 威爾遜與帕波的師生傳承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德塔...
636期
帕波(Svante Pääbo)憑藉重現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獨得今(2022)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帕波可說是古代遺傳學領域的開創者,而這位充滿話題的傳奇人物當然也有師承,其中又以生物學家威爾遜(Allan Wilson)影響最...
尼安德塔人
DNA
非洲單地起源說
免疫學
威爾遜
帕波
演化遺傳學
2022.12.01
Y染色體的消失 將導致疾病與死亡?生為男性不幸的宿命
作者 / 嚴宏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聘講座教授。
636期
2013 年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女性平均壽命約為70.4 歲,男性則少了約4 歲;歐盟的女性壽命約為83 歲,男性則約為77.2 歲。從數據中顯示,即使歐盟的人民生活水準和公共衛生程度高,再加上醫療技術水準先進,使整體平均壽命...
Y 染色體
性染色體
疾病
阿茲海默症
2022.11.17
基因編輯技術 在水產養殖生物精準育種的應用及發展
作者 / 龔紘毅/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臺灣水產學...
491期
農產品、水產養殖生物的「育種」,可透過傳統育種和新興的育種等不同方式。
基因編輯技術
水產動物育種
基因編輯水產動物
遺傳技術法案
精準育種
2022.11.17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91期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
次世代疫苗
初代疫苗
新舊次世代疫苗
數據
BA.1次世代疫苗
雙價疫苗
2022.11.17
大藥廠的無形之手,決定了你會買什麼藥?《醫藥幽靈》
作者 / 瑟吉歐・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
491期
在裝配行銷示意圖的右下角有一個標示為「疾病」的 小圖。如同其他所有小圖上標示的元素一般,疾病也能被形塑與調整,藉以打造出一個更強大又更能獲利的市場。
醫療
病患
疾病
藥物行銷
女性主義
心理健康
疾病意識
憂鬱症
2022.11.17
將人類細胞植入老鼠大腦中「人鼠混合大腦」帶來治療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植入老鼠大腦中的「類人腦」(brain organoid)會對老鼠產生哪些影響?近期一項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巴斯卡(Sergiu Pasca)的研究,將類人腦結構移植到新生小幼鼠的大腦中,創造出一個...
類人腦
神經元
體感覺皮質區
腦細胞
老鼠
人類
2022.11.17
中央大學團隊發現Thg1酵素的雙重功能 找到小腦萎縮症...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疾病,主要是因為小腦、脊髓、腦幹退化萎縮導致。 也因為小腦掌管了人體重要的平衡功能,當小腦產生病變時通常會使得患者的運動及平衡失調。
小腦萎縮症
酵素
Thg1
核糖核酸
多胜肽鏈
胺基酸
GTP
tRNA
2022.11.17
臺師大跨國團隊證實 親子共讀可以強化早期語言發展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1期
科學上普遍認知嬰幼兒大腦在生命早期所受到的刺激會影響後續的學習發展。然而,養育嬰幼兒的家長應該要做什麼,才能提供足夠的「刺激」呢?
嬰幼兒大腦
刺激
認知神經科學
親子共學
大腦預測訊號
腦部
2022.11.17
生態系統也會「相變」?科學家用物理學概念理解複雜的...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1期
人體的消化系統是複雜且多樣的生態系,在腸道間各種 菌種的競爭、互動,也與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達成平衡。 複雜的生態系統在大自然間也所在多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熱帶雨林與珊瑚礁皆孕育了眾多生物、互動複雜又難懂的生態系...
消化系統
生態系統
免疫系統
微生物培養
臨界點
生物多樣性
抗生素
2022.11.17
以人工智慧輔助大腸鏡篩檢 辨識大腸瘜肉準確度高達...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近日由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三方共同合作的「大腸鏡即時 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獲得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醫材許可,可望藉由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大腸癌
臨床經驗
病灶特徵
腺瘤偵測率
瘜肉
2022.11.03
老鼠:你癢?那我也抓一下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你曾在看到別人抓癢時,皮膚也不自覺地開始發癢嗎?群居動物常透過觀察和複製同伴的行為來判斷或適應環境變化,被稱作社會傳染行為(socially contagious behavior)。
群居動物
社會傳染行為
神經傳導訊號
神經節細胞
大腦
2022.11.03
細菌內孢子的電訊號復活術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有些細菌在遭遇難以生存的環境時會生成內孢子(endospore),以停止所有生命現象並進入休眠狀態,等待適合的環境再重新恢復生理機能。然而,它們其實並不只是在「休眠」。
內孢子
代謝反應
生理機能
電化學訊號
病原體
休眠
太空任務
外星生物
2022.11.03
古希臘人早就發現偏頭痛預兆!揭開偏頭痛的未解之謎
作者 / 劉姿婷/陽明交通大學藥理所博士,因為喜歡問為什麼而...
635期
中古世紀時,人們對偏頭痛的想像與治療帶著濃厚的迷信色彩,例如用放血或頭部穿孔術(trepanation)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
視覺障礙
單側頭痛
症狀
2022.10.15
肝癌免疫療法的成效如何評估?陽明交通大學從「糞便細...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0期
腸道菌叢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在近幾年來受到許多研究者關注。除了腸道菌之外,糞便中的細菌同樣也是研究重點。
腸道菌叢
糞便細菌
免疫療法
厚壁菌門
擬桿菌門
毛梭菌
韋榮氏球菌
普雷沃氏菌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資料總數:153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