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2
3
4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器官晶片藥物開發
以Google搜尋趨勢分析傳染病流行及疫苗接種趨勢
2024.09.23
以Google搜尋趨勢分析傳染病流行及疫苗接種趨勢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513期
Google搜尋趨勢(Google trend)分析具有評估傳染病流行趨勢的潛力,若能確認這些數據與官方單位監測報告之間的相關性,將有助於我們以快速、簡便又經濟的方式預測傳染病疫情及流行範圍,為疾病的早期管制爭取時效,預防...
Google trend傳染病流行疫苗接種
「漁電共生」一地二用 實現淨零排放和ESG
2024.09.16
「漁電共生」一地二用 實現淨零排放和ESG
作者 / 陳哲俊/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專案副研究員
512期
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是一種兼顧再生能源又維持養殖漁業生產的模式,在實現淨零排放和實踐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永續發展等各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
漁電共生淨零排放再生能源環境保護ESG一地二用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2024.09.16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2期
現階段日本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研發安全性尚不明確的「基編水產品」。此類由稅收補貼形成的集體利益集團,被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團體戲謔稱為「基因組編輯共構集團」。本文接下來將討論這類做法牽涉到哪些爭議...
基因編輯基改鮭魚基因改食品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風險
2024.09.16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風...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512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之一。
阿茲海默症APOE4早期評估
中央大學發現蘇力菌藥理新機制有助於抗瘧疾藥物研發
2024.09.16
中央大學發現蘇力菌藥理新機制有助於抗瘧疾藥物研發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2期
近期,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王健家研究團隊在基因轉譯領域取得了新突破,為抗瘧疾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線索,研究成果刊登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他們發現蘇力菌比其他細菌多攜帶...
中央大學蘇力菌.抗瘧疾藥物HF衍生藥物
揭祕發育過程中的大規模細胞死亡 中研院團隊發現「鐵死亡觸發波」機制
2024.09.16
揭祕發育過程中的大規模細胞死亡 中研院團隊發現「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生物在生長、發育時,細胞會快速增生並分化為生物體內的各種組織與器官。但科學家自19世紀以來,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細胞增生的過程中會伴隨大規模的細胞死亡。近期來自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昇宏的研究團隊,發現...
中研院大規模細胞死亡鐵死亡觸發波
神經細胞也愛揪團? 陽明交大團隊觀察到神經元集體活動現象
2024.09.16
神經細胞也愛揪團? 陽明交大團隊觀察到神經元集體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過去科學家只能依賴植入電極進行零星的電訊號觀察。林貝容在新聞稿中提到,觀察中間神經元就彷彿大海撈針,有時候一個月僅能記錄到一顆細胞,且也沒辦法研究細胞之間的互動。而團隊這次的發現,是科學家首度在活體動物的...
陽明交通大學神經元中間神經元
臺大研究團隊以精準電刺激技術緩解原發性顫抖症症狀
2024.09.16
臺大研究團隊以精準電刺激技術緩解原發性顫抖症症狀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從原發性顫抖症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本次研究團隊長期深耕於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並在有關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及頻率調控研究上取得領先世界的成果
臺灣大學原發性顫抖症生醫產業
受昆蟲導航能力啟發 荷蘭團隊開發能自 主回家的微型機器人
2024.09.16
受昆蟲導航能力啟發 荷蘭團隊開發能自 主回家的微型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荷蘭臺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觀察了螞蟻如何以視覺識別環境,並將環境線索與步數計算能力相結合,最終得以安全回家的策略。團隊以此基礎為啟發,替微型、輕型機器人建立了一種自主導航策略。
微型機器人昆蟲自主導航視圖記憶
白令海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有毒藻華
2024.09.16
白令海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有毒藻華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知毒素會在蛤蜊和貽貝身上累積。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我們仍必須進一步了解藻華的毒素如何透過食物鏈傳播,毒素也很有可能累積在白令海峽地區的高階獵捕者。
白令海峽有毒藻華鏈狀亞歷山大藻單細胞生物
抵禦外敵的小小戰士 植物免疫系統的溝通訊號
2024.09.09
抵禦外敵的小小戰士 植物免疫系統的溝通訊號
作者 / 林靖閔/臺大醫工系學生,於中研院進行植物免疫研究,...
657期
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透過噴灑植物胜肽增強植物免疫訊號,可以幫助植物抵抗病原體的攻擊,降低農作物的損失。除了幫植物找到最強的防禦藥物外,我們也可以仔細聆聽它們所釋出的警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植物先天免疫反應植物胜肽植物訊號
火星上的古代微生物線索
2024.09.02
火星上的古代微生物線索
作者 / 編輯部
657期
雖然至今仍未找到外星生物,但最近科學家發現牠們可能曾經存在於火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發現一塊岩石,其中可能蘊藏...
火星古代微生物毅力號外星微生物
培養肉罐罐即將在英國上市!
2024.09.02
培養肉罐罐即將在英國上市!
作者 / 編輯部
657期
寵物食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已有研究指出,寵物食品產業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幾乎和菲律賓等國家相當;所需要的土地利用面積則等同於兩個英國的大小。許多業者嘗試以實驗室培養的肉品來解決寵物飼料的環境問題。
寵物食品培養肉胺基酸培養
被完美保存的三葉蟲化石
2024.08.01
被完美保存的三葉蟲化石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由法國普瓦捷大學(University of Poitiers)、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摩洛哥的高阿特拉斯山脈(High Atlas)採集到良好地保存在火山灰且擁有五億多年歷史的...
三葉蟲法國普瓦捷大學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外骨骼軟組織電腦斷層掃描虛擬X光切片生物演化
動物大腦的演化之謎
2024.08.01
動物大腦的演化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近期一篇刊登於《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動物的大腦與身體質量呈對數曲線關係,且不同哺乳動物的大腦質量演化趨勢也有所差異,其中僅有靈長目(Primates)、囓齒目(...
哺乳動物大腦身體質量演化靈長目囓齒目食肉目系統發生學人類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風險
2024.08.01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656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 之一。
阿茲海默症基因神經退化失智症老化斑塊星狀膠質細胞異構體同型合子高齡社會
斑馬魚的重生?脊椎動物的肌肉發育新機制 中研院副研究員陳振輝專訪
2024.08.01
斑馬魚的重生?脊椎動物的肌肉發育新機制 中研院副研...
作者 / 張樂妍/本刊主編
656期
在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陳振輝實驗室的顯微鏡底下,一條經過全身肌肉染色的斑馬魚(Danio rerio)仔魚(larvae)靜靜地躺著。在觀察仔魚細胞時,學生(Uday Kumar)發現牠的肌肉組織偶爾出現異常孔洞,一小...
斑馬魚肌肉細胞增生肥大脊椎動物肌肉纖維細胞分裂細胞增生
改寫生命密碼的剪刀手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2024.08.01
改寫生命密碼的剪刀手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德塔...
656期
生物用DNA承載遺傳訊息,基因改造(genetically modified)也就是人為修改DNA序列。而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奬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就是目前最方便與精確的基因改造方式。  
基因編輯DNACRISPR/CAS9農作物育種稻米馬鈴薯基因改造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2024.07.15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511期
1960年代的深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孤兒院裡,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大舉入侵。在當年接種了尚在試驗階段RSV疫苗的嬰幼兒保護力結果出爐:此疫苗不僅沒有抗RSV病毒感染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COVID-19死病毒疫苗T 細胞冠狀病毒棘蛋白抗感染基因工程
為什麼有些人不易受感染? 解讀免疫系統遭遇新冠病毒的早期反應
2024.07.15
為什麼有些人不易受感染? 解讀免疫系統遭遇新冠病毒...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1期
新冠病毒(SARS-CoV-2)從2019年開始在全球肆虐,但為何有些人容易被感染、有些人則不會?荷蘭癌症機構(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林德博姆(Rik Lindeboom)研究團隊,近期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對未...
新冠病毒防疫措施免疫學感染鼻咽拭子先天性免疫抗原呈現細胞早期免疫反應
臺大團隊發現大腦感知疼痛的神經機轉
2024.07.15
臺大團隊發現大腦感知疼痛的神經機轉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1期
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痛呢?我們所認知的「痛覺」其實會受到個人的認知、情緒狀態所影響。而在心理學上,「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一詞,就是指患者明明獲得的是無效治療,但因為他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感覺到症狀...
臺灣大學痛覺安慰劑效應磁振造影杏仁核皮質運算模型神經科學慢性疼痛
解析細菌鉀離子通道蛋白結構 揭開抗生素與神經疾病治療新契機
2024.07.15
解析細菌鉀離子通道蛋白結構 揭開抗生素與神經疾病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1期
「離子」在細胞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參與了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物質運輸等各種生命活動。如果細胞內外的離子濃度失衡,將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亂甚至危及生命。例如細胞內鈉離子濃度過高時會使細胞膨脹、破裂;當鉀...
離子細菌鉀離子滲透壓電解質中興大學中研院電子顯微鏡膜蛋白
臺灣小米種原入「末日種子庫」 有助於守護糧食安全、文化永續
2024.07.15
臺灣小米種原入「末日種子庫」 有助於守護糧食安全、...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1期
在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的推動下,臺灣研究團隊於5月29日將第一批、共計170種珍貴臺灣小米種原,在確認皆具備發芽活性後,送入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以維繫小米的基因多樣性,創下...
臺灣小米末日種子庫中央大學中央大學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北極農業遺產生物多樣性
Donanemab獲美國FDA顧問支持 有望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另一種藥物選擇
2024.07.15
Donanemab獲美國FDA顧問支持 有望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1期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獨立顧問小組於今(2024)年6月10日一致投票支持禮來公司(EliLilly)研發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新藥「Donanemab」,他們認為此藥物安全有效,...
DonanemabFDA禮來公司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澱粉樣蛋白斑塊斷層掃描生活品質
量身訂製的抗癌武器? 「個人化癌症疫苗」的進展
2024.07.15
量身訂製的抗癌武器? 「個人化癌症疫苗」的進展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1期
近年來,個人化癌症疫苗(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在腫瘤治療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療法利用患者自身腫瘤組織的特徵來製造疫苗,訓練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殘留的癌細胞。最新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它可能為癌症治療...
個人化抗癌疫苗腫瘤治療mRNA疫苗免疫反應黑色素瘤肺癌演算法抗原
猛獁象的墳場遺跡
2024.07.01
猛獁象的墳場遺跡
作者 / 編輯部
655期
近期,科學家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凍土發現一處「猛獁象墳場」,包含至少156 頭猛獁象(mammoth)的骨骸和史前人類的遺址,並揭示人類與猛獁象可能存在互動關係。  
猛瑪象史前人類骨骸墳場西伯利亞捕獵
基因編輯改變光合作用
2024.07.01
基因編輯改變光合作用
作者 / 編輯部
655期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團隊透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增加水稻的基因表達和光合作用活性。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PsbS(...
加州大學CRISPR水稻基因光合作用育種基因轉殖
細菌利用噬菌體 攻擊競爭者
2024.07.01
細菌利用噬菌體 攻擊競爭者
作者 / 編輯部
655期
有一種常見的假單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 變異株經常在農地出現,但它在沒有耕作的土地上 卻不是優勢物種。來自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研究團隊原本想探究此現象,卻意外地發 現了另一驚人的事實...
假單胞菌美國猶他大學噬菌體基因體病原體尾粒抗生素
臺灣人工放流魚苗的威脅、管理與挑戰
2024.07.01
臺灣人工放流魚苗的威脅、管理與挑戰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655期
日本為了振興沿岸漁業,於1960年代提出栽培漁業的理念,並於1963年設立了縣營栽培漁業(stock enhancement)中心,1977年成立國營中心,目標是確保日本漁業的永續發展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日本沿岸漁業栽培漁業永續發展人工流放基因汙染種苗流放水產養殖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