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如何避免拖延症?試試別設定截止時間吧
2021.11.30
如何避免拖延症?試試別設定截止時間吧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 你是屬於高效率、快速解決事情的人嗎?抑或是把事情常常拖到最後死線(deadline),在火燒屁股的狀況緊急完成呢?
日常生活拖延症時間截止時間線上調查研究時間基準
對流層往上跑!氣候變遷導致對流頂層逐漸升高
2021.11.30
對流層往上跑!氣候變遷導致對流頂層逐漸升高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全球暖化使得世界各地氣候出現變化,同時造成了極地的冰川消退及海平面上升。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現象外,地球的大氣其實也隨著暖化而出現改變。
全球暖化氣候對流層頂氣溫環境對流層平流層天氣
天生的建築師,一窺蜘蛛織網時的腿部運動
2021.11.30
天生的建築師,一窺蜘蛛織網時的腿部運動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就算沒看過蜘蛛,也應該看過蜘蛛網吧?蜘蛛網複雜又優雅的幾何結構,吸引著許多科學家想了解這背後的精妙之處,也對於能夠織出這些幾何結構,但大腦卻相對來說較小的蜘蛛感到好奇。
蜘蛛蜘蛛網幾何結構金蛛科蜘蛛紅外線夜視攝影機大腦精神藥物
經歷自然災害後,夫妻感情會暫時變好?
2021.11.30
經歷自然災害後,夫妻感情會暫時變好?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當發生自然災害後,人與人之間是否患難見真情?
自然災害哈維颶風伴侶夫妻伴侶新婚夫妻婚姻滿意度壓力關係日常生活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之謎
2021.11.30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
作者 / 陳志成/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專長為痠痛...
624期
1980 ~ 1990 年代,科學家發現有一群痛覺神經對「辣椒素」特別敏感,令我們能產生熱、痛等感覺。而這個被稱為「辣椒素受體」的分子,開啟了痛覺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序幕。美國生理學家朱里雅斯透過功能性分子選殖方法,成...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TRPV1離子通道辣椒素受體痛覺神經功能性分子選殖方法機械力夾
公民科學助攻 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2021.11.30
公民科學助攻 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作者 / 採訪撰稿|謝宜蓉 2014 年一頭栽入太平洋擔任海上解說...
624期
在臺灣,公民科學早已在陸地上深根多年且蓬勃發展,而海洋環境的公民科學則處於萌芽階段。為了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海保署於今年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將過往科學家收集...
海洋公民科學數據松海洋保育海龜鯨豚在地守護計畫海洋資料庫海保署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 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2021.11.30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 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作者 / 陳正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美國普林斯...
624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半,頒發給了真鍋淑郎與哈斯曼兩位氣象學家。20 世紀初,氣象學家開始研究如何運用物理定律描述天氣系統的發展,進行天氣預報。隨著觀測與計算科技的進展,氣象學家逐步建構以理論為基礎的地球...
諾貝爾物理學獎全球暖化氣候二氧化碳冰河期卑爾根學派氣象預報天氣系統
盤根錯節的疆域 崇山峻嶺與深淵幽谷交織的複雜系統
2021.11.30
盤根錯節的疆域 崇山峻嶺與深淵幽谷交織的複雜系統
作者 / 陳宣毅/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
624期
義大利物理學家帕瑞希,多年來利用場論的方法及電腦模擬,研究複雜系統的統計物理。他的研究對於許多複雜系統如自旋玻璃、最佳化問題、生物演化、神經網路等議題有重大貢獻,甚至也影響了計算科學、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
帕瑞希諾貝爾物理學獎統計物理場論團體社會網路磁偶極自旋玻璃系統磁矩排列
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 不對稱有機催化
2021.11.30
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 不對稱有機催化
作者 / 陳榮傑、邱奎維
624期
酵素或有機金屬化合物,是我們常用來驅動「不對稱反應」的催化劑。但考量到酵素可能會變性或失去活性,其應用範圍較有限;而有機金屬化合物,則容易造成環境汙染或具有毒性。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斯特和麥克米倫拓展了...
諾貝爾化學獎不對稱有機催化酵素有機金屬化合物鏡像異構物藏茴香香芹酮掌性硼烷不對稱合成
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的因果推論革命
2021.11.30
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的因果推論革命
作者 / 楊子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
624期
確認因果關係,是科學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能在實驗室驗證理論預測,因此學者們大多只能藉由觀察性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經濟學家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等人,提倡各種「因果推論」方法,讓研究...
因果關係經濟模型經濟學需求法則因果推論社會科學變數隨機試驗相關性工具變數自然實驗
自然實驗分析勞動市場 勞動經濟學
2021.11.30
自然實驗分析勞動市場 勞動經濟學
作者 / 田維華/成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624期
過去的經濟理論提到,提高最低工資將會增加失業率。但在經濟學家卡德利用自然分析、差異中的差異法,分析美國新澤西州及賓州兩地的速食業者,當新澤西州最低工資調漲之後的就業人數變化後,發現最低工資的提高並不會造成...
諾貝爾經濟學獎卡德勞動經濟學統計實證分析自然實驗失業現象差異中的差異法勞動市場勞動需求量勞動供給量
牛頓如何想出第一運動定律?
2021.11.30
牛頓如何想出第一運動定律?
作者 / 姚珩/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博士,專長物理史哲與...
624期
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在今日對人們來說習以為常,但其實該定律並非由牛頓最先寫下,而是科學界經過多年的醞釀與轉變才逐漸形成。從古希臘時期的「自然運動」,中世紀的「衝力」,伽利略的「圓慣性」,到笛卡兒的「固有力」...
牛頓牛頓第一定律亞里斯多德衝力慣性圓慣性伽利略外力作用
奪命死神或親密好友?細菌與人的相處之道
2021.11.30
奪命死神或親密好友?細菌與人的相處之道
作者 / 楊倍昌/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624期
細菌是許多疾病的元兇,但由於它過於微小,直到19 世紀末人們才發現這個沉默的死神。歷史上,英國內科醫師斯諾利用倫敦街道地圖,說明霍亂感染源的案例;英國外科醫師李斯特,推斷開刀手術病人傷口敗血症是由微生物所引...
細菌疾病黑死病耶爾辛氏鼠疫桿菌空間推理醫學霍亂公共衛生
太陽餅可以沒太陽,但螢光貼紙居然也不是螢光?
2021.11.30
太陽餅可以沒太陽,但螢光貼紙居然也不是螢光?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24期
在鑑識科學中,物質的「螢光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破案幫手,只要透過適當的光源,例如紫外光照射,藥品、尿液、唾液等人體體液,都能夠發出螢光反應,讓證據無所遁形,迅速方便又不會破壞證據。而這些分子之所以能發出螢光...
螢光反應共軛結構激發態電磁波熱力學分子波長伍德沃德定則官能基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2021.11.30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作者 / 林彥興、黃子權
624期
曾經令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地球可能面臨來自太空的威脅之一。為了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擊,NASA 的DART 探測器,將衝撞小行星並觀察後續變化。DART 探測器搭載一架口徑20.8 公分的相機,且使用離子推進器作為動力,再...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探測器DART任務小行星卡特琳娜巡天計畫迪莫佛斯
「夢幻藍招潮」的身分與 「擁劍」之謎
2021.11.30
「夢幻藍招潮」的身分與 「擁劍」之謎
作者 / 施習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主持無脊椎動物研...
624期
背甲漂亮又鮮豔的「藍色招潮」,是英國博物學家亞當斯在 1847 年記錄於航海日誌中的一種招潮蟹。牠的生態習性包括個體會群聚在許多黑泥的河岸區、炎熱白天低潮時會出來覓食;而「擁劍」則是中國古書中常被提及的招潮蟹。...
招潮蟹藍色招潮擁劍擬屠氏管招潮甲殼類藍背甲生態習性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演化出神狀態意識科學腦造影功能性磁振造影神經網路神經科學去個人化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探究噁心又獵奇的科學知識
2021.11.30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探究噁心又獵奇的科學知識
作者 / 陳琝樺/中山女中三年級。
624期
當路旁發生交通事故時,你是否曾經忍不住引頸觀看?或是當救護車駛過家門時,立刻打開窗戶一探究竟。明知接下來可能會遭受到怵目驚心的震撼,但大眾往往會依照著本能慾望尋求解答。同樣地,看恐怖片、閱讀懸疑小說、挑戰...
人類認知科學人性幻覺幻聽幻想睡眠癱瘓症隱形蟲觸覺寄生蟲妄想症大腦睡眠
奇怪的動物知識增加了
2021.11.30
奇怪的動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陳采言/曉明女中二年級。
624期
你是否想過,動物排尿的速度與什麼因素有關?答案是:與動物尿道的長度與寬度有關。雖然大人的膀胱容量大於小孩,但較快的流速和較大的尿道截面積,會使兩者的排尿時間趨於一致。而或許你可以進一步思考,動物形狀對驅動...
動物物理學動物行為砂魚蜥鯊魚鱗演化仿生學生物學科學
香氣採集者
2021.11.30
香氣採集者
作者 / 多明尼克.侯柯(Dominique Roques)
624期
波斯人深愛玫瑰,一千多年來,玫瑰一直是波斯歷史與文化的一部份,也深植人民內心。
波斯人波斯歷史玫瑰泰姬瑪哈陵伊斯蘭文化土耳其
第一屆台灣顯微攝影大賽圓滿落幕 期許明年更加盛大
2021.11.30
第一屆台灣顯微攝影大賽圓滿落幕 期許明年更加盛大
作者 / 元利儀器
11月27日,2021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於OLYMPUS PLAZA TAIPEI大稻埕旗艦店舉行頒獎典禮,同時現場展出8位得獎者的優秀作品,展現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由元利儀器主辦、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協辦的2021 Taiwan顯微攝影...
元利儀器顯微攝影顯微攝影競賽OLYMPUS2021Taiwan顯微攝影競賽
「海有問題 我來分析」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動
2021.11.29
「海有問題 我來分析」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
作者 / 採訪撰稿|馬琬淳、陳毅龍、林承勳
624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近年來建置iOcean海洋保育網,號召民眾回報海洋生物目擊資訊,藉此建構臺灣海洋生物資源的大數據。而民間也有許多團體,以公民科學方式累積多年海洋保育相關數據。海保署希望透過公開...
數據松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動海保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iOcean鯨豚海豚海龜
COVID-19口服藥能否終結疫情?莫納皮拉韋的臨床數據解析
2021.11.16
COVID-19口服藥能否終結疫情?莫納皮拉韋的臨床數據解...
作者 / 編輯部
479期
自去(2020)年年初開始,我們已經默默與病毒共存了近兩年,從一開始的害怕、恐懼,到現在各國都在陸續施打疫苗,藥品的研究也取得新進展。
病毒莫納皮拉韋COVID-19口服藥物疫苗AI專利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皮拉韋
2021.11.16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9期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是一款名稱來自雷神之錘(Mjölnir)的藥物,能降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五成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可望成為第一款對抗疫情的口服用藥。
新冠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三期臨床試驗RdRp藥理機制反鏈RNA變異株RNA病毒葉克膜核苷酸雷巴威林鹼基副作用病毒複製
《變人》劇情起點:人工智慧可以作為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嗎?DABUS案在各國與臺灣的最新進展
2021.11.16
《變人》劇情起點:人工智慧可以作為專利申請的發明人...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79期
2018年,人工發明家計畫(Artificial Inventor Project)團隊以泰勒(Stephen L. Thaler)作為申請人,以其開發的AI「DABUS」完成發明的「食品容器」(Food Container )與「吸引增強注意力的裝置和方法」(Devices and ...
人工智慧專利法發明人自然人DABUS行政訴訟法律法律定義智慧財產
生活中的AI應用:淺談人臉偵測原理及衍伸的倫理議題
2021.11.16
生活中的AI應用:淺談人臉偵測原理及衍伸的倫理議題
作者 / 吳昆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計畫...
479期
在科技爆發的時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生活。AI技術表示能夠讓機器具有類似人類的智慧,可用來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工作效率等。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攝影機為例,這些攝影機...
人工智慧哈爾小波轉換哈爾特徵積分圖皮膚物件偵測技術YOLOv4COVID-19隱私權人臉偵測
盲人摸象看軟體,程式碼是財產,還是……?
2021.11.16
盲人摸象看軟體,程式碼是財產,還是……?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79期
過去這幾十年間,手機軟體逐漸吃掉了計算機、鬧鐘、指南針、數位相機、GPS導航、電子字典等物品,軟體/程式碼正在吃掉全世界,而如果我們的社會只停留在將軟體視為財產與工具,將忽略掉許多重點。
軟體財產網路法律地平線電子會計系統非同質化代幣言論自由資訊人權程式語言數學定理認知戰
誤解核能與輻射,則傷害健康與環境
2021.11.16
誤解核能與輻射,則傷害健康與環境
作者 / 林基興/中央大學通識助理教授。
479期
為何核電廠常被報導有事故發生?因媒體喜歡「小事化大」。舉例來說,首先今年4月,日本宣布兩年後要將福島核電廠廢水排放入海,媒體掀起輿論一片嘩然。其實,自然界有多種放射性元素,水即含極微量氚(Tritium, 3H),並...
核電廠非核家園核四核能發電核能風險福島事故車諾比事故輻射核廢料能源政策
「重視當下」或「延遲享樂」?為什麼我們會做出莽撞的決斷 -《樂觀者的遠見》
2021.11.16
「重視當下」或「延遲享樂」?為什麼我們會做出莽撞的...
作者 / 比娜.文卡塔拉曼(Bina Venkataraman)
479期
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走開,什麼時候該繼續。 ──唐.許利茲(Don Schlitz),〈賭徒〉(The Gambler) 肯尼.羅傑斯(Kenny Rogers)演唱
樂觀者大眾文化棉花糖實驗米歇爾環境成長環境文化生理特徵文化規範群體
中研院研發抗體雞尾酒療法 對抗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潛力股
2021.11.16
中研院研發抗體雞尾酒療法 對抗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潛力...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9期
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的迅速傳播,導致目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仍在世界各地大流行。儘管疫苗陸續問世,且施打、供應也持續進行,但病毒仍不斷變種、蔓延,持續感染人們。
新型冠狀病毒病毒中和抗體RNA病毒單株抗體人類嵌合型抗體雙抗體雞尾酒療法
  • «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