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14.04.01
描繪開花植物授粉過程基因表現
作者 / 編輯部
532期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趙光裕副研究員研究團隊以開花植物為研究對象,成功描繪出植物花粉管於雌蕊體內生長時的基因表現機制。
開花植物
基因
雌蕊
基因表現機制
花粉管
分子細胞學
2014.04.01
新型高強度水凝膠
作者 / 編輯部
532期
日本東京大學開發出一種高強度之「水凝膠」(hydrogel),將來有機會應用於再生醫學。
水凝膠
再生醫學
高分子物質
2014.03.01
從單胞藻到腦神經細胞
作者 / 李志昌/任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
531期
單胞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大小約10μm (1 μm = 10-6 公尺),一種淡水中常見的單細胞藻類。
單胞藻
腦神經
離子通道
感光蛋白質
去極化反應
神經細胞
2014.02.01
溶於水又不溶於水的細胞膜
作者 / 蔡孟利/任教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530期
一個細胞所展現的生命現象,基本上可以視為一連串化學反應於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在有組織、有次序的發生過程中所呈現之總合表現。
細胞
細胞膜
疏水性作用力
磷脂質
2014.02.01
馬年說馬
作者 / 巫紅霏/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0期
馬原分布在歐亞大陸的草原,經過5000多年的馴養,已與人類的生活和歷史密不可分。
馬
甲骨文
草食性哺乳動物
野馬
家馬
阿拉伯馬
2014.02.01
與古人類學大師的初次相遇─肯亞李奇會館
作者 / 張克明、盧國賢/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蔡佩穎/台...
530期
2011年蔡錫圭教授組團前往李奇會館,蜜芙李奇教授親自解說館藏的古人骨與動物化石,其親切的態度與對工作的熱誠,讓大家留下深刻且難忘的回憶。
古人類學
古生物
化石
李奇家族
2014.02.01
人類智力探密
作者 / 周鑑恆/任教萬能科技大學光電系。
530期
筆者學習物理,但對演化生物學有興趣,常思索一個問題:人類何以這麼聰明?
演化生物學
人類
智人
智力
大腦
2014.02.01
細菌生病與關鍵技術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0期
細菌是高明的微生物,能侵入動植物的細胞,然而它們是否也會生病?
細菌
微生物
細胞
細胞核
遺傳物質
免疫系統
演化
2014.02.01
全球首例 人工心臟移植成功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醫療技術的重大突破──全球首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由法國Carmat公司設計的全自主人工心臟,在法國喬治龐畢度醫院成功植入病患胸腔內。
醫療
心臟
人工心臟
免疫系統
2014.02.01
植物的決斷:成長或防禦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英國劍橋植物科學中心的科學家發現,植物利用固醇類激素來決定繼續生長或是防禦,來度過嚴苛的環境挑戰。
植物
固醇類激素
蛋白質
病原體
2014.02.01
農試所研發北蟲草 引領生技業新里程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農業試驗所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藥用真菌「北蟲草」,其保健成份中以蟲草素(cordycepin)最為珍貴。北蟲草與冬蟲夏草同屬於麥角菌科、蟲草屬,功能相似。
真菌
北蟲草
蟲草素
健康食飲
2014.02.01
科學家解開殺傷萬人的早期霍亂基因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用最尖端的技術,首度將19世紀霍亂菌株中的基因進行完整定序。
霍亂弧菌
基因
醫療
病毒
2014.02.01
特異基因 導致心臟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組特殊基因,非常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若排除年紀、肥胖、吸煙等危險因子,當這組基因發生異常,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常人38%。
基因
特殊基因
心臟病
基因檢測
高風險族群
心血管疾病
2014.02.01
紓解傷痛的植物成份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一種稱為延胡索的紫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所萃取出的「去氫紫堇球鹼」(dehydrocorybulbine, DHCB)可望用於治療發炎性疼痛以及神經痛。
延胡索
去氫紫堇球鹼
草藥植物
神經痛
慢性疼痛
2014.02.01
新種螃蟹小琉球現蹤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羅柳墀博士的研究團隊,日前在屏東小琉球潮間帶發現世界新物種── 慕迪琉球蟹(Thusaenys mutiliouciou),屬於極罕見的臥蜘蛛蟹科螃蟹。
慕迪琉球蟹
臥蜘蛛蟹科
潮間帶
2014.01.01
如何引導跨領域合作能力的學習
作者 / 蔡孟利/任教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529期
「跨領域合作」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例如現今廣受重視的新興生技產業,對於工程技術的依賴與日俱增,其所牽涉之資訊、電機、機械及材料等工程技術的複雜及深入程度,已非一般僅具生物或醫學專業能力的工作者所能負荷...
跨領域合作
科技
科學
通識課程
2014.01.01
西班牙再啟複製滅絕山羊計畫
作者 / 編輯部
529期
滅絕動物可起死回生!西班牙研究團隊過去曾努力複製已滅絕的野山羊,因為技術未成熟而失敗。當地科學家宣布將進行第二次複製,盼重現在2000年滅絕的庇里牛斯山羊。
庇里牛斯山羊
子宮
滅絕動物
胚胎
細胞
細胞核
2014.01.01
新型藥物療法 可望治療多種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29期
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對小鼠的研究,開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藥物。
藥物
蛋白質
基因突變
疾病
2014.01.01
墾丁發現新種螢光蕈
作者 / 編輯部
529期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生施雨伸,進行墾丁國家公園區內螢光蕈分類調查研究時,發現一小型的螢光蕈,經由形態及DNA序列比對,確定為世界新種,命名為墾丁小菇(Mycena kentingensis)。
螢光蕈
墾丁小菇
螢光小菇
菌絲
菌傘
2014.01.01
情緒起伏大 非關更年期
作者 / 編輯部
529期
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女性體內雌激素的變化,與情緒的起伏沒有關聯。
雌激素
更年期
合成激素
激素替代療法
荷爾蒙
黃體酮
情緒
2014.01.01
阿茲海默氏症研究的展望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29期
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可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中大腦組織死亡的化學物質,被推崇為對抗阿茲海默氏症戰爭上的「轉捩點」。
阿茲海默氏症
大腦
細胞
普里昂疾病
神經退化
神經元
疾病
2014.01.01
多能性幹細胞
作者 / 陳彥榮/任教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529期
器官移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捐贈者不足以及道德爭議,若能獲得一個有效充足又安全的細胞來源,將可大幅推進再生醫學的進度與普及。
細胞
幹細胞
體細胞
分化能力
多潛能幹細胞
全能性幹細胞
多能性幹細胞
醫療
免疫系統
2014.01.01
毛囊幹細胞
作者 / 王維宏、范邁儀/就讀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林頌然...
529期
毛髮是哺乳動物身上小而美的器官,其內特有的毛囊幹細胞源自於表皮,在毛囊形成後提供毛髮週期生長的細胞來源,也能夠分化出皮脂腺和表皮。
毛囊
幹細胞
皮脂腺
去氧核醣核酸
溴化去氧尿苷
2014.01.01
時光機奇幻旅程〜給我「組織工程」
作者 / 徐善慧/任教台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529期
利用可分解材料做成組織的長相,種入適當的細胞,細胞順著材料的形狀長出後,便有可能造出理想的組織。
可分解材料
脂肪組織,間葉幹細胞
組織
細胞
2014.01.01
接種牛痘技術探源
作者 / 何子樂/前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
529期
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天花病在地球上絕跡的喜訊。歷史上對付這個令人萬分畏懼的流行症,以接種牛痘作為預防措施是最重要的里程碑。
天花病
牛痘
醫學
細菌
免疫力
2013.12.01
細胞的貨運系統—抽絲剝繭囊泡運輸歷程
作者 / 許英昌/任職英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8期
囊泡為細胞中負責運送物質的貨運司機,他們該怎麼協調?怎麼交貨?目的地在哪裡?都是一門大學問。
神經傳導物質
細胞
神經細胞
蛋白質
囊泡
核糖體
現代細胞生物學
酵母菌
基因
2013.12.01
交大跨國研究團隊 解開灰黴菌致病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歷經兩年,由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與生物科技學系主任黃憲達教授、生物資訊研究中心林豐茂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大學海翎金教授所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首度成功解開灰黴菌攻破植物免疫防線的機制。
灰黴菌
植物
免疫系統
灰黴病
疾病
濕度
致病機轉
真菌
小分子RNA
2013.12.01
狸貓換太子 偷懶杜鵑鳥的欺騙伎倆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眾所周知杜鵑鳥一向不築巢也不育雛,而是讓其他鳥類代勞。最近科學家發現牠們還有另一項讓世人唾棄的特性──騙子一枚。
杜鵑鳥
鳥類
山鷦鶯
鬣鷹
雀鷹
貝氏擬態
天擇機制
2013.12.01
見蛇自生恐懼 助靈長類演化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為什麼人看到蛇會產生極大恐懼?科學家以猴子做研究,發現看到蛇的時候,大腦會產生威脅警訊。
靈長類
蛇
演化
猴子
大腦
丘腦枕
恐懼反應
視覺注意力
2013.12.01
中華菊頭蝠體內SARS病毒 推翻中介宿主認定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研究指出,在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類似SARS的致命冠狀病毒,且毋須經由中介動物宿主,便可直接對人體細胞受器造成感染。
病毒
中華菊頭蝠
SARS冠狀病毒
SARS病毒
細胞受器
蝙蝠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資料總數:158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