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17.03.01
父親的飲食習慣影響了後代?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粒線體遺傳,指的是當精子游向子宮進而與卵子結合時,精細胞的粒線體會被分解,因此子代都遺傳自母親粒線體的基因,又稱作母系遺傳,而只有極少部分物種為父系遺傳。
飲食習慣
粒線體遺傳
基因
2017.03.01
環境與基因間的非典型遺傳:為什麼會這樣?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67期
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在於,理解是什麼樣的機制可以在特定狀況下「標記」了某些基因而調節其表現,這種標記雖然不改變遺傳訊息,但可以讓這些標記伴隨著遺傳訊息傳遞到下一個子代,這些子代會因為這些標記而能適時地控制某些...
環境
基因
非典型遺傳
2017.02.22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作者 / 林翰佐/本刊副總編輯、陳其暐/本刊主編。
567期
2003年,受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的延攬下,賴明詔院士決定從任教30多年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微生物學系離開,回到臺灣肩負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一職。被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他,正巧碰上臺灣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傳染病疫情──嚴...
冠狀病毒
登革熱
科學教育
武漢肺炎
SARS
MERS
2017.02.01
改變美式足球的腦內震盪
作者 / 陳其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本刊主...
566期
每年的超級盃(Super Bowl)無非是美國最為狂熱的職業賽事之一(即將在2017年2月5日於德州休士頓舉行),作為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的冠軍賽,不僅帶來了高強度的比賽內容、球員所締造的種...
美式足球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tau蛋白
2017.02.01
工作壓力與癌症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當工作壓力大時,人們就習慣藉由吃喝玩樂來抒發壓力,但最新研究發現,若長期讓自己處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研究的11個癌症中,其中有5個有顯著關聯,分別是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以及非霍奇金...
工作壓力
癌症
生活
2017.02.01
操控上癮背後的渴望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吸毒,使人上癮,讓吸毒者無法控制大腦,進而被身體所支配,只能持續吸食才能減緩戒斷症狀。
吸毒
轉錄因子
依賴性記憶
伏隔核
Delta FosB
治療
2017.02.01
闌尾可能的重要功用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闌尾,是一個狹長的囊袋狀,連接到盲腸,由於容易發炎因此常透過外科手術切除。雖然一直以來其功能尚不清楚, 被認為是無用的退化器官,但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闌尾可能是儲藏腸道益菌的地方。
闌尾
腸道益菌
淋巴組織
免疫系統
器官
2017.02.01
表觀遺傳學是什麼?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66期
「你可以繼承DNA序列之外的一些東西。 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You can inherit something beyond the DNA sequence. That ‘s where the real excitement in genetics is now.)」華生(James D....
荷蘭
飢荒
公共衛生
遺傳學
2017.02.01
眼角膜上的力平衡
作者 / 王一中。顏家鈺。施博仁。賴歆儒。
566期
眼睛乃靈魂之窗,人類約有90%以上的外界感覺訊息是透過眼睛來取得, 而眼壓,又稱之眼內壓(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為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壁所施加的均衡壓力,在標準安全的眼內壓環境中,眼底視網膜的感光視神經系...
眼角膜
眼內壓
感光視神經系統
2017.02.01
同步輻射中心發現恐龍化石年代最久遠膠原蛋白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由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李耀昌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加速器光源,在1.95億年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 發現完整的膠原蛋白及赤鐵礦微粒聚晶 (Hematite),這是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
恐龍化石
膠原蛋白
分子指紋
2017.02.01
抗癌藥物具有化療與光療效果有效殺死癌細胞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癌症治療,現今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將腫瘤切除、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等,依照著癌細胞的擴散程度進行不同方式的治療。
抗癌藥物
光動力治療
化學治療
癌細胞
2017.02.01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器官被認定為是身體一個獨立的部分,且有維持生命的特定功能,像是心臟為一個肌肉器官,透過此器官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血液中氧氣以及養分。
器官
腸系膜
腹部
醫學
循環系統
2017.01.01
自認沒有節奏感?你的瞳孔有!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自己並沒有節奏感,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神經科學家表示: 就算你沒有節奏感,但是你的瞳孔會有!
節奏感
瞳孔
音樂
2017.01.01
為什麼癌細胞會在體內到處流竄?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癌症,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名詞,但更可怕的是其擴散速度之快,往往讓患者在進行一連串的治療後,卻發現癌細胞已悄悄地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因而致命。
癌細胞
脂肪酸轉位酶
高脂肪
2017.01.01
海馬與眾不同的秘密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海馬,一種不論是形狀或構造都與魚類天差地遠的水中生物,既沒有像魚的尾鰭與腹鰭也沒有牙齒,游泳方式也異於魚類,屬垂直游泳。
海馬
基因
演化學
2017.01.01
混種鳥群中鳥種間之合作關係
作者 / 陳炤杰/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565期
混種鳥群(混群), 是指多種不同的鳥類形成一個穩定的群體,一起活動覓食的現象。鳥類學家認為混群的形成與提高覓食效率及降低被天敵捕食有關。
鳥類
混種鳥群
覓食
2017.01.01
招潮蟹的求偶行為與感官陷阱理論
作者 / 陳昱玄/畢業於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現就讀東海大學生...
565期
當我們到海邊或濕地去踏青旅遊時,常常有機會可以看到招潮蟹(提琴手蟹)的蹤影,退潮後的雄蟹和雌蟹便會出現於泥灘地上覓食和求偶。看到成群的雄蟹在自己洞口揮動大螯時,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什麼雄蟹要揮動大螯?
招潮蟹
求偶行為
2017.01.01
透過合作創造共存榮的冠羽畫眉
作者 / 李圓恩/真理臺灣文學系、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畢...
565期
走在中海拔的森林中,常常就能聽見 「to meet you~to meet you~」這樣可愛的聲音在樹林中迴盪,牠就是臺灣27種特有種鳥類之一,屬於繡眼科(Zosteropidae),學名Yuhina brunneiceps,英名Taiwan Yuhina,別名稱為「冠...
繡眼科
冠羽畫眉
冠羽鳳鶥
鳥類
2017.01.01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作者 / 吳思恩、蔡鴻源
565期
隨著新穎材料的研發與尖端技術的演進,薄膜分離的功能日益卓越,應用的範圍也跟著拓展。簡單來說,薄膜過濾就是使用一個多孔介質阻擋原物料中的特定物質,讓其他物質通過。過濾中使用介質的材料與型態沒有任何限制,可以...
薄膜
過濾
殺菌
淨水
奈米濾材
海水淡化
口罩
PM2.5
2017.01.01
幹細胞繃帶能治療膝關節損傷
作者 / 編輯部
421期
半月板撕裂(Meniscal tears),大多因為膝關節扭轉的力量 (twisting)過大導致軟骨破裂的創傷。 在美國和歐洲,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會產生半月板撕裂受傷,並且在橄欖球、足球和籃球等激烈接觸的運動員身上特別常見,也...
半月板撕裂
幹細胞
關節
2016.12.01
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作者 / 李岳倫/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研所副研究員, 專長為癌症逆...
564期
「 To die or not to die:that is the autophagic question.」這是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克勒默(Guido Kroemer)博士一篇論文的標題,意思是「死亡還是生存,是自噬的問題」。的確,生死的奧秘,一直是人們終其一生想要追...
諾貝爾生醫獎
細胞自噬
2016.12.01
天氣會影響人們情緒?
作者 / 編輯部
564期
為什麼下雨天時心情會莫名煩躁?你可能認為是因為衣服、鞋子濕透而感到不舒服,但其實,可能是因為沒照射到太陽光所惹的禍。
天氣
情緒
2016.12.01
影響眼部退化的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564期
視網膜病變產生的老年性黃斑病變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是現代人最擔心的眼部老化問題之一, 也影響了美國超過1100萬人,主要因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影響在視覺上出現物體變形、變大或變小,視線模糊...
眼
視網膜
蛋白質
2016.12.01
烏賊會算術─烏賊的數感與風險評估
作者 / 楊璨伊╱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焦傳金...
564期
烏賊俗稱花枝,屬於頭足類生物,另外像是鸚鵡螺、章魚、魷魚等,也都同屬於頭足類生物。這個生物類群是無脊椎動物中腦神經系統最發達的,除了有高達數億顆的神經細胞,還有複雜的功能分區與網路連結。
烏賊
頭足類生物
數感應用
2016.12.01
殺蟲劑如何毒害蜜蜂幼蟲進而影響生存?
作者 / 彭繹栴/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碩士班畢業。楊恩誠/臺灣大...
564期
農業殺蟲藥劑的初衷是針對害蟲,然而,這樣的使用卻也會影響到益蟲——授粉者。在全球農業生產中,昆蟲授粉佔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又以蜜蜂對農業以及全球生態系統影響最深。在絕大部分需要昆蟲授粉的作物中,蜜蜂約佔...
殺蟲劑
蜜蜂
昆蟲
蜂群衰竭失調症候群
益達胺
2016.11.01
為什麼害怕牙齒治療?
作者 / 編輯部
563期
你是否有預約了牙醫掛號,放下電話後直到看診前都坐立難安的情況呢?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害怕牙科治療的遺傳相關證據。
牙科治療
遺傳
心理生理學
2016.11.01
造成偏頭痛的原因
作者 / 編輯部
563期
偏頭痛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擾,現今研究認為透過食物中的硝酸鹽經口腔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再轉化為能幫助降低血壓但卻會引起偏頭痛的一氧化氮,因此在大多數含硝酸鹽的心血管疾病藥物中,偏頭痛為其副作用之一。
偏頭痛
硝酸鹽
一氧化氮
微生物
2016.11.01
腸道內細菌如何協助我們對抗腫瘤?
作者 / 高祥豐/臺大醫學系畢業,在臺大內科及腫瘤內科接受完...
563期
惡性腫瘤都是醫學界一個難解的疾病。對於轉移性末期癌症,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可以有效的延長病患的生命,並增加生活品質。
惡性腫瘤
腸道細菌
免疫調節點抑制劑
2016.11.01
當鱈魚祖先搞丟了免疫系統中的MHC Class II 蛋白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本刊副總編輯...
563期
相較於大多數生命科學領域中研究啟蒙皆由原始物種的探索開始,免疫學明顯地是個特例。基本上,免疫學發展歸因於英國醫生金納(Edward Jenner)那個不明就裡且近乎大膽的牛痘接種嘗試,無意間開啟了人類19世紀初在生物醫...
鱈魚
免疫系統
演化
魚類基因
2016.11.01
街燈會驅使飛蛾演化嗎?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 ...
563期
人類的光害讓那些在夜間出沒的飛蛾錯亂地撞上光源,那麼飛蛾有沒有能力反制呢?
飛蛾
光害
演化
昆蟲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資料總數:155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