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1.03.16
新研究指出,擁有抗體可降低感染COVID-19的風險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1期
去(2020)年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許多研究仍在進行中。
COVID-19
抗體
癌症
疫苗
2021.03.16
新冠疫苗陸續在全球接種,那兒童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1期
COVID-19疫情在全球已持續超過一年,儘管藥廠已開發出成人用的COVID-19疫苗,且也嘗試根據成人施打疫苗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兒童疫苗的臨床研究,但目前仍沒有供兒童或青少年使用的COVID-19疫苗上市。
兒童
新冠長期症狀
疫苗
免疫反應
COVID-19
2021.03.01
病毒蛋白、藥物篩選與老藥新用 臺灣的疫情研究現況
作者 / 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避開知識的...
615期
報章媒體上常看到國外在疫情研究上的突破,但其實臺灣的研究團隊在這部分也下了許多功夫。成大教授莊偉哲利用「蛋白質修飾」的專長,不僅製造出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新冠病毒棘蛋白,還改善了穩定度,能幫助病毒抗體、快篩與...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蛋白質
棘蛋白
免疫系統
雙硫鍵
莊偉哲
王慧菁
黃琤
2021.03.01
病毒現形吧!未來還有哪些檢測病毒的「新招式」?
作者 / 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
615期
病毒檢測可謂抗疫的第一步,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臺灣又有哪些能檢測出病毒的新招?不論是結合酵素免疫分析法與質譜儀的ELiMSA、能抗細菌與病毒的生物晶片和奈米塗層技術,或是應用拉曼光譜進行病毒檢測的方法,都是...
COVID-19
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
酵素免疫分析法
質譜儀
病毒
抗體
蛋白質
腺苷
病毒檢測
徐丞志
張家靖
張健忠
2021.03.01
AI與深度學習也能成為防治疫情好幫手
作者 / 謝育哲/本刊主編。
615期
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在未來將能成為醫師會診時的得力助手。做為模擬人類嗅覺的電子鼻,可以檢測細菌所產生的氣味,甚至能長時間監測上呼吸道患者的病情變化狀況;另外,胸部X 光攝影是確認患者是否罹患肺炎等疾病的手段。...
COVID-19
電子鼻
嗅覺
人工智慧
石英晶體微天秤法
氣味
深度學習
X光
肺炎
X光攝影
X光照片
林哲偉
盧鴻興
2021.03.01
從疫情防堵到全民皆兵,科學為我們服務了什麼?
作者 / 郭羽漫/本刊前編輯,目前為文字與聲音工作者。
615期
在COVID-19的疫情下,雖然臺灣防疫成績斐然,受疫情影響較小,但仍需戒慎恐懼,以防可能面臨的疫情擴散威脅。對於學生而言,校園是病毒可能的傳播場所,改以線上遠距教學或觀看課程錄影的模式,雖然少了與老師真實面對面...
COVID-19
防疫
遠距教學
醫療
社區傳播
科普教育
張葶葶
周碩彥
賴以威
2021.02.18
COVID-19疫苗,孰優孰劣?
作者 / 編輯部
470期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在2021年1月26日確診人數衝破一億關卡,然而許多國家的疫情狀況仍沒有減緩,每分每秒都有人因此喪失性命。
COVID-19
疫苗
臨床試驗
數據
2021.02.18
呼吸器下的感染危機 劍橋團隊用DNA快速找出感染源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0期
COVID-19在全球肆虐,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億人,許多重症病患不得不倚賴呼吸器和抗生素,來爭取戰勝病毒的可能性。
COVID-19
呼吸器
續發性感染
聚合酶連鎖反應
抗生素
病原體
2021.01.20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0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其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將近一週年時,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交了數萬人之臨床實驗...
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病
新冠病毒
疫苗
疫苗臨床試驗報告
輝瑞
莫德納
牛津疫苗
2021.01.18
COVID-19病毒蛋白能穿越血腦障壁,很可能會感染腦部
作者 / 陳亭瑋。
469期
在去(2020)年成為焦點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些患者會出現中樞神經相關的症狀,像是腦霧(brain fog)、突發性疲勞(fatigue)、嗅覺與味覺喪失、頭暈嘔吐等情況,新研究揭露了可能的原因。
COVID-19
中樞神經
病毒
棘蛋白
血腦障壁
外套膜
免疫系統
2021.01.18
美國從駱駝分離出COVID-19的奈米抗體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國際持續嚴峻,且接二連三地有不少國家爆發第二波疫情,各國科學家無不為了疫苗開發努力。
COVID-19
奈米抗體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SARS-CoV-2
2020.12.31
讓免疫系統再次偉大!mRNA疫苗會是COVID-19的救世主嗎...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人...
613期
mRNA疫苗是一種新型態的傳染病預防疫苗,有別於一般傳統疫苗的做法,mRNA疫苗會把一段人工設計好,且可轉譯出病毒蛋白質片段的mRNA載體,包裹於特殊設計的奈米載體中,再將其送入人體細胞內。奈米載體會在細胞中釋出該...
免疫系統
生物
mRNA
疫苗
COVID-19
mRNA疫苗
2020.12.01
社交距離可能增加年長者的孤獨感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為防範COVID-19疫情延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是政府在防疫政策宣導上重要的一環,但這也加深了人與人「心」之間的距離。
COVID-19
社交距離
社交網絡
心理健康
2020.12.01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
作者 / 傅詩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生醫所博士,喜愛文學創作,...
612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勢洶洶,全球累計病例數也在今(2020)年10月突破4000萬人。面對疾病,臺灣人民做了萬全的防疫工作,有趣的是諸如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措施,不僅防堵了疫情在臺灣蔓...
COVID-19
傳染病
免疫力
全民防疫
傳染途徑
疾病
2020.11.15
開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作為食品與醫藥的篩檢工具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7期
近年,食品微生物帶來的食物中毒事件仍偶有發生,所以在製造、加工、儲存及運送過程中,防止食品受到病原體汙染仍應受到重視,而檢測正是確保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工作。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
食品微生物檢測
基因
COVID-19
藥物
病理學
聚合酶連鎖反應
2020.11.15
從數學模型證實臺灣抗疫成效
作者 / 編輯部
467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利用數學模型證實臺灣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抗疫成功的關鍵作為,盼提供世界各國相關協助與經驗分享。
數學模型
COVID-19
基本傳染數
防疫
傳染病防治
公共衛生
生技醫療
2020.10.15
瘟疫下的醫學研究-是新聞下的產物,還是造福人群的良...
作者 / 賴昭正/前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
466期
經過幾萬年的進化,人類成了地球上的萬物之靈,建立了「人定勝天」的自信。然而,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瘟疫爆發,相信會讓很多人重新思考著這個問題,小,竟然會被一個「不倫不類」病毒搞到天翻地覆:去、...
病毒
COVID-19
流行病學
醫學
醫學研究
數據
羥氯奎寧
藥物
2020.10.15
治療COVID-19的潛力藥物瑞德西韋專利在臺灣遭遇公眾審...
作者 / 林殷如/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專利師。
466期
自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截至今(2020)年9月,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3000萬人,死亡人數接近百萬人。全球科學家莫不全力尋求更快更準確的篩選試劑、治療COVID-19病徵的候選...
COVID-19
瑞德西韋
專利權
醫藥品專利
藥物
2020.09.01
無味的世界 新冠病毒如何造成嗅覺失常?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嗅覺喪失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症狀之一,但為什麼病毒會造成此現象仍是一個謎團,在今(2020)年7月,來自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團隊有了一項新發現。
COVID-19
ACE2蛋白
嗅覺
感覺神經元
2020.08.15
空汙程度的變化將影響太陽能發電效率
作者 / 編輯部
464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科學家,日前針對印度德里(Delhi)的空氣汙染對太陽能電池輸出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空氣汙染降低後,該地日照量上升,進而提高太陽能發電的輸出量。
空汙
太陽能
霧霾
COVID-19
2020.08.15
血型可能影響COVID-19的患病風險與程度
作者 / 編輯部
464期
2020年6月2日medRxiv期刊一研究指出,血型的不同可能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風險有關;與A型血相比,O型血對COVID-19可能更具保護力,罹患嚴重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的風險也較低。
血型
嚴重呼吸衰竭
全基因體關聯分析
COVID-19
免疫系統
棘蛋白
2020.08.01
科技大補帖 5G只是商場上的戰爭,更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作者 / 林貞妤/曾任TRI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現為知識力...
608期
現代生活已離不開行動通訊,去(2019)年以來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話題不斷,商用戰相繼在全球開打,不僅美國、韓國率先商用化,臺灣也在今(2020)年2月21日完成5G競價,在國際間...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
中美貿易戰
疫情隔離政策
COVID-19
基礎建設端
2020.07.15
美研究發現更多可阻斷SARS-CoV 2感染人體的分子
作者 / 編輯部
463期
近來,全球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肆虐,科學家也正努力研發可行的藥物與疫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日前篩選出可抑制病毒複...
COVID-19
候選分子(candidate molecules)
病毒
RNA聚合酶
核苷酸
三磷酸鹽
2020.07.15
國衛院選定DNA疫苗平台作為新冠病毒疫苗開發主軸
作者 / 編輯部
463期
去(2019)年底全球爆發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各國除傾力於防疫工作,也希望能盡快找到可用的疫苗。
COVID-19
疫苗
DNA疫苗
免疫反應
2020.04.01
當冠狀病毒遇上人類—從特性與歷史說起
作者 / 施信如、郭瑞琳
604期
近年來,有許多新型冠狀病毒興起,不僅侵襲人類,更危及人們的生命。而面對這些新興病毒沒有專家,人們只能戒慎恐懼,藉由歷史脈絡和科學知識,了解它並找出可以讓人類生存下去的法則。
科學月刊
604期
封面故事
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SARS-CoV-2
武漢肺炎
SARS-CoV
MERS-CoV
跨宿主傳播
棘蛋白
醣膜蛋白
外套膜蛋白
核鞘蛋白
胞吞作用
2020.04.01
當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內的免疫風暴與致病機轉
作者 / 謝世良/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教育部國家...
604期
在面對外來病菌時,體內的免疫系統能幫助人們在遭受侵襲時第一時間作用與反應。然而,近期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卻會讓體內的免疫系統失控,產生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細胞激素風暴
免疫系統
棘蛋白
巨噬細胞
2020.03.01
面對病毒,到底哪種效果好? 簡介居家消毒常用藥品
作者 / 王渝溥∕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現為化工材料研發員、...
603期
近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肆虐,讓人們更加重視個人和居家環境的衛生和消毒。能進行消毒藥品種類不少,但各種化學藥品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險性,如何使用才能兼顧殺菌效果和安全呢?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防疫
消毒
消毒劑
酒精
漂白水
次氯酸水
2020.03.01
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603期
去(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市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至今已在全球擴散,造成數萬人遭感染,數千人因而死亡。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COVID-19
病毒
肺炎
2020.02.01
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解析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去(2019)年12月底,中國爆發不明原因肺炎。一開始的消息指出,患者多為湖北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者與採購人員,而當時許多媒體也暫時以「武漢肺炎」來稱呼這個疾病。直到今(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才...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COVID-19
2020.02.01
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我們目前知道什麼...
作者 / 廖英凱、 雷雅淇、羅佩琪、陳亭瑋
458期
去(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國武漢出現,在今(2020)年1月初經過全基因組定序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關於2019-nCoV的相關臨床統計、病理研究與...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2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