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5-09-15呼吸道感染可能喚醒沉睡的癌細胞 525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羅億庭

過往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部分乳癌倖存者的肺部可能潛伏著長期處於休眠狀態的癌細胞,而近期一篇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指出,常見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新冠併發重症(COVID-19)或流感,可能會將這些沉睡的細胞「喚醒」,進而導致癌症復發。

過往科學家就曾發現有些癌細胞會潛伏於人體組織內,像是在乳癌倖存者身上就發現潛伏的癌細胞出現引發復發和轉移,因此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找出促使這些細胞覺醒的原因。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edicine)癌症生物學家德格雷戈里(James DeGregori)團隊,透過基因改造讓小鼠產生與人類相似的乳癌腫瘤,並在牠們的肺部等組織中留下休眠的癌細胞。隨後,再讓這些小鼠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流感病毒。

結果顯示,僅僅幾天之內,原本處於休眠狀態的癌細胞大量增殖,甚至形成轉移性病變。但研究人員也發現,導致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並非病原體,而是免疫系統在應對感染時釋放出的關鍵分子——介白素-6(interleukin-6, IL-6)。若缺乏IL-6,小鼠體內休眠癌細胞的增殖速度就明顯下降。此外,在IL-6喚醒癌細胞後,免疫系統中的部分輔助T細胞竟然還會反過來保護這些癌細胞,使它們不被免疫系統清除,顯示癌細胞能「操縱」免疫防禦系統來保護自己。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大型資料庫數據,發現感染 COVID-19的癌症患者,他們的癌症相關死亡風險明顯增加,且風險最高的時間點出現在感染COVID-19後的數個月內,與小鼠實驗中癌細胞快速甦醒的現象相符。

德格雷戈里將這個過程比喻為「餘燼效應」——感染COVID-19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每一次呼吸道感染都像是讓火焰短暫燃起,雖然火焰會熄滅,但卻留下許多「餘燼」,大幅增加未來癌症復燃的可能性。

科學家過往大多認為,慢性發炎(例如抽菸或老化造成的發炎)可能使休眠癌細胞甦醒。這項新發現則首次揭露了呼吸道感染與癌症復發之間的潛在關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癌症生物學家埃格布拉德(Mikala Egeblad)認為,這項研究結果或許能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方向。例如已有醫師在嚴重COVID-19患者身上使用抑制IL-6的療法,未來也可能測試這類藥物是否能降低癌症復發風險。

在更多相關研究結果出爐之前,科學家也建議癌症倖存者應盡量避免呼吸道感染,接種新冠與流感疫苗,並採取額外的防護措施以預防癌症復發。

新聞來源
Kozlov, M. (2025 Jul. 30).‘Sleeping’cancer cells in the lungs can be roused by COVID and flu.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