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新藥臨床試驗簡介
2013.03.01
新藥臨床試驗簡介
作者 / 作者/歐盈全、歐盈如;譯/王惟芬
519期
新藥臨床試驗是探討新的藥物對病人的風險效益,並取得有意義平衡的最後一個新藥科研階段。本文介紹臨床試驗各個執行階段,以及如何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過程。內容包括臨床試驗的科學、執行及法規面向,生物標誌...
新藥新藥研發臨床試驗藥物臨床試驗試驗計畫書FDA
生而邪惡還是大腦生病?
2013.03.01
生而邪惡還是大腦生病?
作者 / 江建勳/任職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19期
都是邪惡基因惹的禍?
2013.03.01
都是邪惡基因惹的禍?
作者 / 黃貞祥/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519期
在科學界,這起重大槍擊案也引起另一場爭議,因為有遺傳學家將破天荒地試圖把槍手藍札的DNA作全基因體定序,找出血液中是否含有「邪惡基因」,導致他犯下這起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重大槍擊案遺傳學全基因體定序邪惡基因基因變異阿茲海默症侵略性行為
新藥的研發流程概論
2013.03.01
新藥的研發流程概論
作者 / 鄧哲明/台大醫學院。
519期
新藥研發,由實驗室發掘新成分、評估作用機轉、量化生產、劑型設計、動物毒理試驗、臨床試驗到上市應用於治療,平均費時十年以上,本文介紹研發的過程。
醫藥衛生科技新藥開發藥物發展歷史阿司匹林青黴素藥物研究
綜談高速化合物篩選
2013.03.01
綜談高速化合物篩選
作者 / 宋政勳/任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519期
高速化合物篩選是一個系統,有一套標準操作程序,將許多儀器和軟體整合起來,以便快速且準確的從大量的化合物中挑出有活性的化合物,以此為基礎,提供藥物化學家後續修飾結構之用。
高速化合物藥物動力學標靶蛋白質液體處理機設備軟體微量盤式分析儀
新藥研發中的實驗動物運用
2013.03.01
新藥研發中的實驗動物運用
作者 / 廖俊旺/任教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
519期
實驗動物專指人為繁殖的脊椎動物,具有明確的品系及特殊遺傳特性,供給人類作為研究、測試及教材之用。牠們對於人類與動物的健康與福祉之增進,包括在生物醫學、新藥開發、農業及環境安全各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均有重大的...
實驗動物藥物動力學臨床試驗醫藥研究動物模式癌症
對稱中的不對稱─胚胎發育的不對稱控制
2013.02.01
對稱中的不對稱─胚胎發育的不對稱控制
作者 / 蘇怡璇/任職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518期
在兩側對稱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體內左右兩側不同的訊息分子,各自開啟不同的下游基因,最後導致內部器官左右不對稱的發育。
自然界器官胚胎內臟轉位症脊椎動物
從分子生物學的定義談起
2013.02.01
從分子生物學的定義談起
作者 / 黃彥鈞/就讀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蔡有光/...
518期
本文介紹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與應用,分子生物學是「結合遺傳學和生物化學,橫跨生物和化學兩領域的科學。」
分子生物學 DNA RNA 蛋白質
尋找保護性的基因突變:為什麼有人不會得阿茲海默症?
2013.02.01
尋找保護性的基因突變:為什麼有人不會得阿茲海默症?
作者 / 周成功/任教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518期
許多遺傳性疾病都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胺基酸序列改變,使得蛋白質功能喪失而得病。但有沒有人會因為攜帶了特定的基因突變,反而不容易罹患特別的疾病?
基因突變胺基酸序列老年失智症膜蛋白神經細胞阿茲海默症β amyloid
從細胞的角度看珊瑚白化
2013.02.01
從細胞的角度看珊瑚白化
作者 / 洪明昌/任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陳鳴泉/任...
518期
珊瑚礁的美麗與價值舉世聞名,但氣候變遷促使珊瑚白化不斷產生、擴大,同樣也為世人所擔心!本文將詳述在細胞學上,珊瑚白化途徑的了解程度。
珊瑚 珊瑚白化 細胞
新的人類冠狀病毒
2013.02.01
新的人類冠狀病毒
作者 / 許家偉/業餘科普撰稿人
518期
冠狀病毒 病毒 蝙蝠
細菌改變宿主行為
2013.02.01
細菌改變宿主行為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18期
共生菌可能影響動物的行為與生長,本文藉由多種例子進行探討與介紹。
細菌 病毒 共生菌 微生物學
癸巳談蛇—蛇與人之間
2013.02.01
癸巳談蛇—蛇與人之間
作者 / 杜銘章/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518期
蛇在現代社會中,往往與狡詐等負面印象連結,然而在古文明的人類社會中,蛇大多被認為與創世者或祖先有關。呼應蛇年,本文介紹蛇的文化形象轉變與怕蛇的心理原理。
蛇 古文明宗教 怕蛇
生物醫學研究的大明星—幹細胞
2013.01.01
生物醫學研究的大明星—幹細胞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17期
幹細胞可用於研究及治療疾病,然而由於其源自胚胎,故爭議不斷。山中伸彌的研究,突破了有關的倫理議題,使得罕病之治療透露了新的曙光。
幹細胞誘發性多能幹細胞再生醫學人類胚胎免疫系統
科學詞彙探索—花的相關名詞及衍生詞義
2013.01.01
科學詞彙探索—花的相關名詞及衍生詞義
作者 / 郭朝禎/任職台灣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517期
「語言」除了方便我們溝通,也是人類文化與大自然知識的寶貴紀錄。本文將從希臘文和拉丁文字根爬梳人類對花的認識與想像。
詞彙開花植物種子植物花冠花萼
想念野蠻的自然,但寄希望於新人類
2013.01.01
想念野蠻的自然,但寄希望於新人類
作者 / 蔡孟利
517期
人似乎難以抵抗的演化,演化論也是牽起生物學各學門的思考軸線,本文提供對於《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這本書詳實的導讀。
演化論 生物學 演化 達爾文
美麗珊瑚另類用途—珊瑚製藥的研究與發展
2012.12.01
美麗珊瑚另類用途—珊瑚製藥的研究與發展
作者 / 蘇瑞欣/任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吳淑黎/任教國立高...
516期
美麗的珊瑚不只對於海洋環境平衡有重要的影響,還能進一步拿來製藥,本文旨在揭露其奧秘。
珊瑚 製藥 海洋
【大家談科學】另類塞翁失馬—經由蝙蝠叮咬或可對抗致死性狂犬病
2012.12.01
【大家談科學】另類塞翁失馬—經由蝙蝠叮咬或可對抗致...
作者 / 郭永斌/長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516期
狂犬病致死率極高,是當局極力阻擋的疾病,最新研究發現蝙蝠蝙蝠叮咬可能可對抗致死性狂犬病。
狂犬病 蝙蝠 病毒
【生物醫學新發現】孔雀羽毛與光子晶體
2012.12.01
【生物醫學新發現】孔雀羽毛與光子晶體
作者 / 資劍、劉曉晗/任教上海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516期
始於二十世紀中葉的微電子革命,帶來了積體電路、晶片、電腦、移動電話這些連小學生都耳熟能詳的東西,深刻地改變了人類從生活到科技的方方面面,使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其核心就基於能操縱電子流動的半導體材料。
光子晶體 孔雀 色素色 結構色
【生物醫學新發現】別太乾淨了!
2012.12.01
【生物醫學新發現】別太乾淨了!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16期
工業革命後,衛生習慣逐步改善,青少年過敏症狀則節節攀高。是否當幼年生長環境太乾淨,將提高日後過敏病的機率呢?
過敏 公共衛生 免疫學 流行病學
現代藥物標靶—G蛋白偶合受體之研究解析
2012.12.01
現代藥物標靶—G蛋白偶合受體之研究解析
作者 / 金克寧/任職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
516期
萊夫科維茲和克比爾卡解開了「G 蛋白偶合受體」的內部運作機制,這些知識將有助於研發能準確以這些受體為標靶的更有效藥物。
化學 藥品 標靶藥物 G蛋白偶合受體
反轉細胞命運—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
2012.12.01
反轉細胞命運—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
作者 / 陳彥榮/任教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周成功/任教長庚...
516期
戈登與山中的研究,推翻過去認為已分化細胞命運決定的路徑,細胞能再度初始化,對再生醫學及生技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細胞分化 幹細胞 細胞核 胚胎
遇熊.育熊──「黑熊媽媽」黃美秀的尋熊記
2012.11.01
遇熊.育熊──「黑熊媽媽」黃美秀的尋熊記
作者 / 連以婷/本刊編輯
515期
從山林到人群、從研究到保育,黃美秀一生為台灣黑熊付出,對她來說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卻改變了整個台灣黑熊的命運。
台灣黑熊 熊 生態保育
進入幹細胞的知識大門
2012.11.01
進入幹細胞的知識大門
作者 / 管永恕/任教台大生化科學研究所
515期
近期幹細胞與臍帶血進入大眾視野,本書將介紹幹細胞科技的應用範圍。
幹細胞 臍帶血 生物學 醫學
台灣之光與美麗海葵—同步輻射在海洋生物研究的應用
2012.11.01
台灣之光與美麗海葵—同步輻射在海洋生物研究的應用
作者 / 彭紹恩/任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515期
同步輻射如何幫助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做珊瑚與海葵的共生現象研究呢?本文將進行詳細介紹。
珊瑚 海葵 共生現象
數不盡的昆蟲資源— 食用昆蟲(Ⅰ)
2010.08.01
數不盡的昆蟲資源— 食用昆蟲(Ⅰ)
作者 / 朱耀沂/台灣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
488期
昆蟲可以吃是人盡皆知的事,不論東方或西方,早在兩、三千年前就有人類食蟲的紀錄。為什麼吃昆蟲?因為昆蟲不但生長快、容易取得,營養價值也高。雖然不同昆蟲種類的成分有很大差異,不過大致而言,昆蟲含有高量的水溶性...
食蟲食用昆蟲
糧食危機.土壤篇 土壤品質—農產品安全的關鍵
2010.03.01
糧食危機.土壤篇 土壤品質—農產品安全的關鍵
作者 / 陳尊賢/任教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483期
土壤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唯有良好的土壤品質才能確保作物品質。土壤一旦無法發揮功能,將使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亮起紅燈。
土壤土壤品質農業
台灣公衛史的大勝利——B型肝炎防治與肝炎病毒研究
2010.01.01
台灣公衛史的大勝利——B型肝炎防治與肝炎病毒研究
作者 / 羅時成/任教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
481期
台灣過去約有八成民眾皆感染肝癌的致病因——B型肝炎病毒,幸而學界、醫界等有志之士,努力不輟地投入B肝防治與肝炎病毒研究,不僅大大地降低了B肝發生率,也使得台灣因這場肝炎聖戰享譽國際。
公衛B型肝炎肝炎病毒生技
一九七四年諾貝爾得獎主簡介
1974.12.01
一九七四年諾貝爾得獎主簡介
作者 / 編輯部
60期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三位學者分享,他們是75歲的柯勞特(Albert - Claude)、57歲的杜武(Christian R. de Duve)和61歲的帕萊德(George Palade)。
諾貝爾獎生醫獎 細胞科學
  • «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