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19.08.01
住在蚜蟲體內的「鐘樓怪人」—談其生殖與發育
作者 / 張俊哲/臺大昆蟲系教授,讀過昆蟲系、農化系和生化所...
596期
植物天敵蚜蟲,會吸取植物汁液、傳播農作物的病毒,造成農業上的危害。因此,發現其生殖與發育之謎,有望能抑制繁衍,進而解決農作上的病蟲害。
蚜蟲
昆蟲
生殖
孤雌胎生
2019.08.01
模擬自然策略、設計永續發展─系統仿生學
作者 / 江佳純/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秘書長。
596期
1950年代晚期出現的仿生(biomimetics/bionic),研究生物之特性、結構與原理,進而研發出新機械或技術,以解決工程或生活上的難題。演化至90年代晚期,仿生(biomimicry)加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發展核心,希望消弭經濟發展...
仿生學
生態
生物
環境
科技
2019.08.01
共生、整合與循環─新農業仿生學
作者 / 方煒/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596期
農業,是人類離不開的產業之一,更是影響文明的關鍵。過去,大量的傳統農業活動影響環境和生態,因此,現今人類期望透過環境控制、循環經濟等技術平衡並永續,遂形成仿生農業。
仿生學
農業
仿生農業
人工光型植物工廠
魚菜共生系統
2019.08.01
結構、性質與功能─材料設計仿生學
作者 / 陳柏宇/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美...
596期
材料科學,涉及物質性質與各工程學領域的整合應用,其研究材料製備或加工、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三者間的相互關係。不過,面臨許多開發瓶頸下,人們開始將研究觸角伸至模擬大自然生物,仿效其生活中各項所用,遂發展出仿生...
仿生學
生物材料
纖維
元素
礦物質
結構性蛋白質
結構設計元素
2019.08.01
挖掘更多仿效生物的可能─紀凱容專訪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96期
世界上富含各式物種,且形貌、顏色、結構其各有自。然而,種間的差異性與適應環境有什麼關聯,各物種又是如何面對來自大自然的挑戰?因好奇物種形態變異的前因後果與演化的來龍去脈,釐清生物生存適應背後的物理法則,成...
仿生學
生物
力學
永續性
自然
紀凱容專訪
2019.08.01
醣類合成的魔術師—Auto-CHO系統
作者 / 許聞廉/中研院資訊所的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生物資...
596期
廣布在生物體的醣分子,在生物體上扮演著多重角色。不過,也因如此,其複雜性增加科學家在研究上的困難。所以,透過Auto-CHO系統,將能幫助學術界共同探究醣分子的合成方式以加速對醣分子的研究進展。
醣分子
一鍋式酵素合成法
程式化一鍋合成法
組合單元
2019.08.01
藥物開發的世外桃源—海洋天然化合物靈感解密
作者 / 宋秉鈞/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研究員。
596期
人類自古便懂的將植物拿來作醫療用途,使用藥用植物的歷史可說相當久遠。就在半個世紀前,科學家開啟藥物的大航海時代,海洋生物獨特的抗菌與防禦機制使海洋製藥成為可能。然而,尋找新興化合物的過程如何有效率又不對海...
藥用植物
醫療
海洋藥物
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
2019.08.01
世界上還有比鴕鳥更大的鳥類?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鴕鳥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鳥類生物,而過去考古學家曾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地區發現象鳥(Aepyornithidae)化石,為公認世上存在過最大的鳥類。近日,發表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的研究...
鴕鳥
巨型鴕鳥
股骨
化石
2019.08.01
不只是人類,昆蟲也有慢性疼痛?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當身體遭受損傷時,將可能導致難以痊癒的慢性疼痛(chronic pain)。目前已知生物對急性疼痛的知覺演化逾5億年,但人們對慢性疼痛的分子起源仍一無所知。近日,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團隊進行相關研究的...
昆蟲
慢性疼痛
2019.07.20
登革出血熱生成途徑有二,血小板釋出物成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近日,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與臺灣大學藥學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學者合作,發現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會刺激血小板產生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進而攻擊白血球,導致發炎。其後,...
登革出血熱
血小板
2019.07.18
電玩遊戲模擬如何應對動物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自去(2018)年中國地區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臺灣在疫情的保護措施上投入大量的經費與人力,雖目前尚未出現相關病例,但政府等機關仍舊不敢輕忽。因此,在面對隨時可能蔓延的疫情,加強生物安全議題措施刻不容緩,其中人類...
電玩模擬
動物疾病
2019.07.18
不需在腦中植入額外裝置 可隨「心」控制的機器人手臂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近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與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合作一款非侵入式機器人手臂,根據卡內基梅隆大學新聞,該產品不需在大腦植入任何裝置,即可透過心智加以控制。
機器手臂
腦機介面
2019.07.18
左右腦對聲音的反應大不同, 大腦處理語言的謎團可望...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近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一研究指出,大腦左右半球在聲音處理上的差異,可能肇因於其「線路」部署的不同。
腦
聲音處理
2019.07.02
往昔美味的再現,是否會成一場農業惡夢?從山竹進口談...
作者 / 林明瑩/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
595期
山竹,屬藤黃科藤黃屬,盛產於南洋熱帶地區,有「熱帶果后」的美名。可食用的白色內果皮口感特殊且鮮甜,更富含多種維生素,具營養價值。2003 年,因擔心泰國發生的果實蠅會隨山竹進口入侵臺灣,影響農業而禁止輸入。 多...
植物
果實蠅
山竹
檢疫制度
生態系統
2019.07.02
產品包裝決定你的購買意願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零食產品種類五花八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除了受到產品本身的口味影響,外包裝是另一個選購的重要因素。
零食
購買意願
情緒
情感連結
銷售量
2019.07.02
受盜獵侵害的非洲象面臨生存威脅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象牙在黑市極具價值,使得盜獵事件在非洲各地層出不窮,造成非洲象面臨生存危機。
非洲象
象牙
生存危機
2019.07.02
睡覺時照射人造光線將增加女性肥胖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睡覺時開夜燈或看電視看到睡著,相信都是人們日常中常有的經驗。然而,近期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NIEHS)的研究卻發現,這些人造光線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
肥胖
褪黑激素
賀爾蒙
睡眠
2019.07.01
從水神話談人們為何輕易相信偽科學?
作者 / 陳仁祥/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惟凱/東海大...
595期
從酸鹼體質、驗血神話到市面上層出不窮的神奇能量水,偽科 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究竟,其魔力是如何滲透日常,並得以擄獲人心?在包裹著美麗外衣的背後,賣的是什麼藥?希望藉此篇文章的探究和分析,讓讀者能窺知一二,遠...
酸鹼體質
偽科學
科學
司法
科學素養
思辨能力
2019.07.01
水生動物可以馴化嗎?魚類的馴化歷程與方法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學院水產養殖系、東京大學水產學科修...
595期
相較於哺乳類動物的馴化,魚類馴化的歷程較短,水產養殖甚至是上世紀末才開始發展的新興產業。對於魚類馴化的過程及方法,其馴化分級、與環境的關聯及水產養殖方法都是重要的過程。本文將以魚類馴化為主軸,抽絲剝繭,帶...
魚類
物種
水生動物
馴化
2019.07.01
大腦在熟悉動作技巧之餘也產生新的神經活動模式?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近日,由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研究人員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發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學習者在掌握某項新技能的過程中, 大腦會產生新的神經活動...
神經
大腦
恆河猴
神經活動模式
2019.07.01
人類運動耐力存在極限 馬拉松好手也難以突破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近日,《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指出,舉凡著名的鐵人三項(Ironman triathlon)競賽或環法自行車賽(Tour de France)等挑戰人類耐力極限的運動,似乎都有一個難以突破的檻。
馬拉松
運動
運動耐力
靜止代謝率
熱量
2019.07.01
抗老化也有年齡的限制?人體分子的「中年危機」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電腦需要編碼才能工作,人體也在生命早期被寫入「分子程式」, 完成各項工作。然而,這些程式會持續運作直至老死嗎?近日,《老化細胞》(Aging Cell)期刊一研究指出,先前已知促進長壽的關鍵分子程式,在生命中期後會被停...
老化
粒線體活性氧
非蛋白質編碼基因
2019.06.24
人工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轉換為液化燃料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利用水、二氧化碳及可見光成功將 二氧化碳轉化為液化燃料,可作為處理二氧化碳的全新方法。透過將二氧化碳...
人工光合作用
液化燃料
2019.06.24
全新雷射加速器 質子治療新方法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近年來,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是討論度最高的放射線治療選項之一,其方式是在癌性腫瘤中發射一道加速質子,通過照射並殺死癌細胞。這項治療的優勢在於其能精準定位癌細胞,將其殺死而不會傷害附近的正常細胞或器官。...
雷射加速器
質子治療
2019.06.21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應用 在倫理道德上有何挑戰?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50期
近幾年來,叢集有規律間隔的短迴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成為科 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其原為存於細菌的 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ity),現已發展為一種成...
基因編輯
CRISPR
倫理道德
2019.06.18
漸凍症發病機轉新發現 人類可望開發「解凍」標靶藥物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 所副研究員陳俊安與研究團隊日前實驗發 現,一種名為mir-17~92的微型核糖核酸 (microRNA)於正常四肢運動神經元裡表 現量極高,然而在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 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漸凍症
標靶藥物
2019.06.18
不只大腦有時鐘- 生物體其他器官亦有晝夜節律?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熬夜對肝不好,這些肝都 知道,然而,它們能對身體做出什麼調 整?近日,《細胞》(Cell)期刊一篇報 告,顯示,肝臟可能有獨立的晝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s)它能感應光照,並在 生物體熬夜「爆肝」時提出警訊,讓能多 正...
生理時鐘
晝夜節律
2019.06.03
咖啡飲用過量心血管疾病悄上門
作者 / 編輯部
594期
現代人生活忙碌,不論是早起上班或是熬夜工作,都免不了來杯咖啡提神,對抗整天找人下棋的周公。一天喝幾杯咖啡無傷大雅,但攝取太多就可能成為負擔。
咖啡
心血管疾病
咖啡因代謝基因
健康
2019.06.03
從動物行為觀察 狼似乎比狗更無私
作者 / 編輯部
594期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指的是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並對於群體的合作有重要影響。
社會行為
利社會行為
合作行為
動物行為
2019.06.02
一場如夢似幻的詐術—酸鹼體質
作者 / 林姵岑/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劉嘉怡/東海大學生命科...
594期
廣布人體的體液,包含血液中的血漿,其酸鹼值平均介於 7.35~7.45之間,即弱鹼性。而人體體質的酸鹼性,其實並不會因為多吃肉類、多喝鹼性水而改變,這只是一場假藉健康之名行詐欺之實的大騙局。
酸鹼體質
血液
紅血球
葉綠素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資料總數:158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