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購買科月
  • 訂閱科月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進階搜尋
  • 訂閱電子報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科技報導
  • 評論
  • 精選文章與其他
  • 活動訊息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電子顯微鏡:揭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2022.04.01
電子顯微鏡:揭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作者 / 路易吉.拉斯波里尼(Luigi Raspolini)/荷蘭賽默飛...
628期
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受限於光的波長,為了獲得更精細的影像,科學家利用電子束製造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光學顯微鏡的1000 倍之多,甚至可以達到奈米等級。電子顯微鏡主要分為SEM 及TEM 兩種。前者藉由電子...
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波長光電子電子源韓德森電子束減慢原子振動蛋白質新冠病毒光波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2022.01.15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日前,在南非發現的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被命名為「Omicron」,儘管各國緊急實施嚴格的新措施,試圖降低飆升的病例數,但非洲和歐洲各國仍抵擋不了Omicron變異株的侵襲。
新冠病毒變異株Delta變異株Omicron變異株重症率感染力抗體免疫系統T細胞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皮拉韋
2021.11.16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9期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是一款名稱來自雷神之錘(Mjölnir)的藥物,能降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五成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可望成為第一款對抗疫情的口服用藥。
新冠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三期臨床試驗RdRp藥理機制反鏈RNA變異株RNA病毒葉克膜核苷酸雷巴威林鹼基副作用病毒複製
來自海洋的藥物 蔡宗昌院長專訪
2021.11.01
來自海洋的藥物 蔡宗昌院長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
623期
海洋擁有許多珍貴的資源,用於對抗病毒的藥物,有一半皆取自於海洋生物。安泰醫院的蔡宗昌院長指出,從1950 年代起,科學家就已在加勒比海海綿中發現可用於藥物的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而到了現代,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對...
新冠病毒T細胞免疫中和抗體效價抗病毒藥物海洋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海洋藥物天然化合物摩爾定律
本土疫情風暴下,COVID-19傳播途徑、公衛防堵疫苗專利現況解析
2021.06.15
本土疫情風暴下,COVID-19傳播途徑、公衛防堵疫苗專利...
作者 / 編輯部
474期
自5月起,臺灣陷入本土疫情擴散的困境,期望透過三級警戒減少人員接觸傳播,控制疫情。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公衛疫苗三級警戒
研究顯示COVID-19會通過空氣傳播 應納入相關防疫措施
2021.06.15
研究顯示COVID-19會通過空氣傳播 應納入相關防疫措施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4期
去年疫情爆發之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不認同COVID-19會透過空氣傳播(airborne),甚至在社群媒體上駁斥此為假訊息,因此各國亦遵從其指引,向民眾主要宣導的防疫措施為「口罩」、「洗手」...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空氣傳播呼吸道疾病氣溶膠
一劑疫苗受幾種智財權的保護? 從印度與南非請求豁免聲明談起
2021.06.15
一劑疫苗受幾種智財權的保護? 從印度與南非請求豁免...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74期
2020年10月20日,作為COVID-19疫情最為險峻的國家,印度及南非對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疫苗智財智慧財產權南非印度專利權
用Google資料看人群移動與COVID-19傳播
2021.06.15
用Google資料看人群移動與COVID-19傳播
作者 / 傅涵/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474期
從今(2021)年5月中開始,臺灣陷入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社區感染,由雙北開始延伸至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呼籲大眾非必要勿外出、勿群聚,希望能減少人流移動、人群接觸來阻止疫情擴散。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疫情傳播GoogleAppleFacebook人群移動資料三級警戒
新冠病毒基因能否嵌入人類DNA爭議未平
2021.06.15
新冠病毒基因能否嵌入人類DNA爭議未平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4期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嚴峻,在臺灣也因確診病患急速上升,醫療量能吃緊。一般而言,確診病患必須在檢測不到病毒(Ct值34以上),才被認定不具傳染力。但是,我們卻經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有些患者的採檢結果「時陰時陽」或在...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基因DNAmRNA
只有1%接種新冠疫苗,日本真的準備好舉辦奧運了嗎?
2021.06.15
只有1%接種新冠疫苗,日本真的準備好舉辦奧運了嗎?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4期
原訂於去(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Tokyo 2020),因為新冠疫情延至今年舉辦。但眼下距離開幕式剩不到二個月,卻傳出日本確診數急遽上升,美國國務院更於上(5)月底將日本的旅行安全等級升為4級警戒「請勿前往」。儘管...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日本東奧東京奧運疫苗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
陽明交大跨國合作 開發COVID-19藥物篩選平台
2021.06.15
陽明交大跨國合作 開發COVID-19藥物篩選平台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4期
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已持續一年多,儘管英美各國已有多家疫苗上市,但所生產數量仍無法滿足全球急速蔓延的疫情。隨著臺灣疫情升溫,除了疫苗的開發外,開發COVID-19藥物也刻不容緩。近期,以國立陽明交...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藥物藥物篩選平台
成大發現肺泡表面蛋白重組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2021.06.15
成大發現肺泡表面蛋白重組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4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除了快篩檢測與施打疫苗疾病預防之外,各方研究團隊也透過分子生物學技術,針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帶來解方。近期,由成功大學教授王志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肺泡...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肺泡表面蛋白D重組片段肺泡表面蛋白D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
中藥清冠一號抗新冠病毒之基礎與臨床研究
2021.06.15
中藥清冠一號抗新冠病毒之基礎與臨床研究
作者 / 整理報導|劉姿婷
474期
COVID-19疫情對人類健康與社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促使各國竭力研發治療方針。我國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以中醫典籍《攝生眾妙方》中記載的「荊防敗毒散」為基礎,進行處方調整,研發10味藥材組成之新複方,命名為「臺灣...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中藥清冠一號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2021.01.20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0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其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將近一週年時,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交了數萬人之臨床實驗...
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疫苗試驗輝瑞莫德納牛津疫苗新冠肺炎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2020.12.15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作者 / 作者/劉姿婷。
468期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儼然成為全球最迫待解決的議題。在有效疫苗仍未可取得之際,抗病毒藥物為另一項有潛力的治療方針。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先導化合物虛擬實境主蛋白酶對位虛擬篩選配體
判讀肺炎徵狀的AI小幫手-MedCheX
2020.07.15
判讀肺炎徵狀的AI小幫手-MedCheX
作者 / 蔣榮先/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資訊長、成功大學資訊...
463期
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散播造成全球性的嚴重疫情,各大醫療院所與科研單位都在共同合作來防堵疫情擴散,在防疫的過程中,篩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胸腔X光(X-ray)亦是一項重要的檢查指標,用來判斷病患是否出現...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人工智慧自發性氣胸AI醫學影像胸部X光影像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新冠病毒疾病疫苗一定有解
2020.06.12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新冠病毒疾病疫苗一定有解
作者 / 張家榮/瑞寶基因研發處、國際事業處副處長
462期
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快速散播及流行,影響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它迫使邊界關閉、城市封鎖、學校與各公開場所主動關閉,並損害全球經濟、考驗人性,甚至影響到原本地球村的運行模式。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豬流行性下痢病毒棘蛋白細胞受器免疫反應傳統疫苗載體疫苗核酸疫苗蛋白質疫苗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2020.05.14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作者 / 郭家銘/本刊主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走到今日,臺灣在疫情防治上也有所進展。先前臺灣以圍堵、減災交互進行等非藥物介入處理疫情,雖說仍有軍艦群聚感染的事件發生,但在民眾廣泛配戴口罩的情況下,社區感染與死亡人數屢創新低...
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瑞德西韋免疫力羥氯奎寧快利佳干擾素胞吞作用肝臟細胞新冠肺炎
從新藥、疫苗開發到國際關係──與COVID-19疫情的時間賽跑
2020.05.14
從新藥、疫苗開發到國際關係──與COVID-19疫情的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近半年,臺灣與全球各地的科學家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盼能開發出有效的解方。
新冠病毒國際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
Taiwan Can Help──從冠狀病毒疫情看學術倫理與國際關係
2020.04.10
Taiwan Can Help──從冠狀病毒疫情看學術倫理與國際...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攻勢下,許多科學家與各領域專家正積極檢驗政策適當性、藥物與疫苗的效益等問題,過程中亦需對研究受試者進行持續追蹤。
新冠病毒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WHO防疫超前部署
從COVID-19復原便無後顧之憂?研究指出:病毒可能少量殘留
2020.04.10
從COVID-19復原便無後顧之憂?研究指出:病毒可能少量...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近日,在中國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表明,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患者的症狀消失後,病毒仍可能在體內留存至少兩週,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病毒咽喉拭子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病毒核酸檢測免疫力肺泡
中研院製成新冠病毒抗體 可望實行快篩檢測
2020.03.13
中研院製成新冠病毒抗體 可望實行快篩檢測
作者 / 編輯部
459期
中央研究院(以下稱中研院)本(2020年3)月8日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抗體試劑單一辨識性COVID-19合作平台快速篩檢工具核酸檢測
2019冠狀病毒病何時結束?以動力學模型估算「疫情結束日」
2020.03.11
2019冠狀病毒病何時結束?以動力學模型估算「疫情結束...
作者 / 徐丞志/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
459期
因為一個學生的疑問,徐丞志從化學課本中教過的反應動力學知識,嘗試推敲COVID-19的疫情走勢,並在2020年1月30日於個人臉書發表一篇以科學教育為出發點的文章,其中一個預測曲線因與後來官方公布的確診數字相當接近,引...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 化學動力 流行病學 SIR 模型 防疫 預測
追捕新型冠狀病毒的福爾摩斯?談張鋒的SHERLOCK試紙型檢測法
2020.03.11
追捕新型冠狀病毒的福爾摩斯?談張鋒的SHERLOCK試紙型...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一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459期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疫情持續延燒,相關各界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地進行。今(2020)年2月14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張鋒等人宣布,他們將一種運用CRISPR/Cas13a、...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 試紙 福爾摩斯 檢測 篩檢 CRISPR DNA COVID-19
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
2020.03.01
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603期
去(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市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至今已在全球擴散,造成數萬人遭感染,數千人因而死亡。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病毒肺炎
從個人防護到社區防疫,公衛專家怎麼想?
2020.02.24
從個人防護到社區防疫,公衛專家怎麼想?
作者 / 郭家銘/本刊編輯。
459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下稱臺大公衛)今(2020)年2月24日於臺大公衛學院大樓拱北講堂舉辦「抗COVID-19疫情說明會(第三週)」,根據疫情的數值模擬分析,解答各界對社區感染及各場所傳染資訊...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COVID-19 公衛 防疫 社區感染 行為學 隔離 檢疫
臺灣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株了,然後呢?
2020.02.01
臺灣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株了,然後呢?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458期
今(2020)年2月1日衛生福利部宣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臺灣某研究團隊已從患者檢體當中成功的分離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聽起來好棒棒,但是,具有病毒株,到底對疫病...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毒株COVID-19
NEJM論文證實了中國隱匿新冠肺炎疫情?
2020.02.01
NEJM論文證實了中國隱匿新冠肺炎疫情?
作者 / 廖英凱、雷雅淇、羅佩琪、陳亭瑋。
458期
隨著新一波2019-nCoV相關研究發布,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在中國武漢初期的傳播動力學〉(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新冠病毒武漢肺炎NEJM疫情COVID-19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