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10.01
可愛模樣背後的生存隱憂 水獺家族的演化之旅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46期
從近年在日本造成話題、轟動社群的寵物家族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圖一)到僅分布於臺灣金門,行蹤鬼祟神祕、保育呼聲四起的歐亞水獺(Lutra lutra),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對這群鬼靈精怪的水獺家族們產生好奇。透過一篇...
水獺
海獺
生殖隔離
異域種化
棲地利用
瀕危物種
2023.09.01
汙水經處理後仍影響生態?
作者 / 編輯部
645期
汙水處理廠是現代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幫助清除廢水在排回自然環境前內含的農藥、清潔劑、有機溶劑等汙染物。然而,汙水處理廠從廢水中完全去除汙染物的能力可能有限。
汙水處理
無脊椎動物
環境
2023.09.01
極境生機 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
作者 / 黛博拉.庫雷莫(Deborah Cramer)
645期
將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訊息拼湊起來後,我們才知道,有機會留下生存紀錄的動植物相當稀少。有些生物具有堅硬的外殼或骨頭,可以承受歲月摧殘,但也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三能成為化石。時至今日,我們尚未發現過紅腹濱鷸的...
演化
紅腹濱鷸
化石
冰河期
亞種
鱟
2023.08.15
從科學數據的角度看見藻礁的真面目
作者 / 方力行/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500期
從1980年代臺灣的生態保育意識逐漸抬頭發展至今,有關生態保育能引起全國矚目、媒體爭相報導、政府增編鉅資,甚至還需要動用到全民公投的案子,至今只有一件,就是桃園大潭區中油公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所引起的「藻礁之爭...
藻礁
潮間帶
珊瑚
生態
全球暖化
珊瑚藻
2023.08.15
深海採礦時代來臨? 開採海底礦物與海洋生態之間的衝...
作者 / 編譯|羅億廷
500期
負責管理國際海底、海底相關資源、監督國際海底採礦活動的組織「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近期正在位於牙買加京斯敦(Kingston)的總部舉行會議,討論各公司是否可以開始於海底挖掘礦物、貴...
深海
採礦
國際海底
電動車
貴金屬
鈷結殼
海洋生物
氣候變遷
2023.08.01
水母激增、珊瑚白化! 海洋熱浪與海水酸化引發的生態...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44期
冬天變得愈來愈暖、夏天變得愈來愈熱,這是目前全球氣溫的趨勢。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幾乎可以確定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然而二氧化碳不只是一種溫室氣體,它同時也是一種酸性氣體。從亨利定律(Henry's law)已知水...
海洋熱浪
海水酸化
水母
珊瑚
白化
替代能源
固碳
二氧化碳
DMS
2023.08.01
「綠豆」生「南亞」,之後往哪去? 破解綠豆的傳播路...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644期
小麥與大麥起源於中東,稻米起源於長江流域,玉米起源於中美洲,這些是生物學家已經證實的農作物起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農作物在被馴化之後如何擴散到世界各地,又為什麼產生如此多樣的形態?除了人類傳播之外,有沒有...
綠豆
南亞
東亞
中亞
語源學
遺傳學
環境
型態
天工開物
齊民要術
2023.07.06
「綠豆」生「南亞」,之後往哪去?破解綠豆的傳播路徑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小麥與大麥起源於中東,稻米起源於長江流域,玉米起源於中美洲,這些是生物學家已經證實的農作物起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農作物在被馴化之後,如何擴散到世界各地,又為什麼產生如此多樣的形態?除了人類傳播之外,有沒...
生物地理
綠豆
農作物
適應
馴化
歷史
氣候
2023.06.01
竊錄魚說話 利用水下聲音監測海洋生態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海底對於人耳而言或許一片寂靜,不過對於水生生物來說,海裡可能連片刻的安靜都沒有!
水生生物
聲音
水下聲音資料庫
水下聽音器
海洋生態系統
珊瑚礁
2023.05.02
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塑膠微粒的傳播、衝擊與海...
作者 / 許瑞峯/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
641期
塑膠是由液化石油氣中的高分子單體成分再加入如塑化劑、穩定劑、抗氧化劑、染料、阻燃劑等添加劑後,加工固化交聯成形的聚合物。由於該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可塑、耐用性等特質,自從1850 年代被開發以來用途日益廣泛。
塑膠廢棄物
塑膠微粒
聚氯乙烯
2023.04.24
有生態資料又有問卷訪談,該如何管理研究資料?CIRES ...
作者 / 黃寶霈/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專員。
該如何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力量,讓綠能發展與在地的社會生態系統之間取得平衡?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永續研究
生態系統研究
動物資料
微氣候資料
社會系統研究
2023.03.25
無法呼吸的海洋 海洋缺氧將如何影響海中生物?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與海洋熱浪(marine heat waves)是氣候變遷下常見的海洋變化,許多研究者與社會大眾也較為關注這兩項議題。不過有些科學家 認為海洋缺氧(ocean deoxygenation)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更顯...
海洋酸化
海水
大青鯊
海洋生態系統
2023.03.15
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閉幕之後,臺灣生物多樣性...
作者 / 李玲玲/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495期
任何關心生物多樣性現況與未來的讀者都需要了解《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的內容與它的發展。這份在1993年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目前有196個成員(締約方),它們共...
生物多樣性
CBD
COP 15
國際公約
2023.03.02
COP 15 閉幕之後,臺灣生物多樣性工作該如何推展?
作者 / 李玲玲/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639期
任何關心生物多樣性現況與未來的讀者都需要了解《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的內容與它的發展。
《生物多樣性公約》
COP 15
國際公約
全球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生態系
2023.02.02
生物如何適應環境逆境?遺傳多樣性的起源與應用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638期
從撒哈拉沙漠到亞馬遜叢林、從熱帶雨林到溫帶針葉林、從臺灣的低海拔闊葉林到高海拔箭竹草原,自然環境具有非常高的多樣性,不同的環境也生存著適應當地的各種生物。
環境
生物
演化
核苷酸
生物多樣性
性狀
逆境
環境適應
遺傳
2023.02.02
老鷹的保育之路 幾近消失的黑鳶族群如何再次復甦?
作者 / 黃筠傑/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助理,受《老...
638期
黑鳶曾經普遍分布於臺灣各處,然而農藥與老鼠藥的大量使用,讓作為頂級掠食者的黑鳶族群的個體數量快速衰減。
黑鳶
動物棲地
老鼠藥
頂級掠食者
加保扶
2022.11.17
生態系統也會「相變」?科學家用物理學概念理解複雜的...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1期
人體的消化系統是複雜且多樣的生態系,在腸道間各種 菌種的競爭、互動,也與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達成平衡。 複雜的生態系統在大自然間也所在多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熱帶雨林與珊瑚礁皆孕育了眾多生物、互動複雜又難懂的生態系...
消化系統
生態系統
免疫系統
微生物培養
臨界點
生物多樣性
抗生素
2022.11.03
3000年前,人類就對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最近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在探索以色列的沙漠遺跡⸺所羅門王礦場(King Solomon's Mines)時,發現過去用來冶煉銅金屬的燃料⸺木炭,進一步研究更發現它的來源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
所羅門王礦場
木炭
相思樹
羅騰樹
銅工業
生態
2022.11.03
九個太陽要回來摧殘大地了嗎?氣候變遷下的熱浪變化
作者 / 駱世豪/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古代傳說中,后羿射下九個太陽讓地上的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古代的預言已經告訴我們,炎熱的氣候條件不利於萬物的生長。而在現今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另外九個太陽會復活嗎?以上雖是玩笑話,但今(2022)年歐洲國家就...
全球暖化
熱浪
阻塞高壓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生態浩劫
人體危害
2022.10.01
全球哺乳動物的食物網正在崩毀
作者 / 編輯部
634期
食物網,由捕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組成,愈複雜的食物網也提供愈多物種共存的方式,進而促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的穩定性。
食物網
捕食者
獵物
哺乳動物
生態系
物種
2022.10.01
來自海洋的警訊 阻止熱浪侵襲帶來的珊瑚白化危機
作者 / 王立雪/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組主任、副研究員。
634期
讀者知道什麼是「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s)嗎?海洋熱浪其實類似陸地上的熱浪,只是發生地點在海洋,也就是當地海洋溫度與過去平均海洋溫度相比,出現幾天甚至更久到數月以上的不正常高溫。
海洋熱浪
珊瑚礁
生態系
珊瑚
大數據
珊瑚白化
節能減碳
全球暖化
2022.10.01
外來種行道樹有害身體健康?外來樹種對臺灣生態的影響
作者 / 郭耀綸/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名譽教授。
634期
從荷蘭人帶來經濟樹種開始,明清、日治、臺灣光復後等時期都有人為引進外來樹種,作為景觀綠化的樹木。
外來樹種
小葉欖仁
黑板樹
肯氏南洋杉
景觀業
烏桕
含笑
可可椰子
銀合歡
2022.09.01
釀酒時的微生物魔法 增加葡萄酒 釀造風味的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3期
微生物是人類朋友裡最厲害的魔法師,尋常的食物在經過它們的發酵改造之後,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外形和香氣出現,變成不可思議的美食⸺釀酒就是這樣的魔法。
酵母菌
酒球菌
乳酸桿菌屬
片球菌屬菌種
微生物
花青素
二次發酵
酒精
蘋果酸
乳酸菌
2022.09.01
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
作者 / 陳貞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
633期
2019 年冬日,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巿場中瀰漫著一股另人不安的氣氛。12 月初,巿場員工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了不明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症狀包含發燒、乾咳、肌肉無力、呼吸急促、腸胃道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頭痛...
COVID-19
新冠病毒
類冠狀病毒
蝙蝠
冠狀病毒科
蹄鼻蝠
演化
基因重組
動物
2022.08.01
釀酒酵母的前世今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 中心副...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32期
釀酒酵母是與人類生活最相關的微生物之一,未馴化釀酒酵母的發現除了能提供食品應用,也拓展更多研究領域,例如釀酒酵母多樣性、起源地、生態特性、棲位。
專訪
釀酒酵母
發酵
酵母菌
單細胞生物
分子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殼斗科
橡樹
森林生態
棲位
2022.07.15
什麼是《歐洲綠色新政》?兼顧社會和生態的淨零新思維
作者 / 編輯部
487期
氣候變遷對於全球帶來嚴峻衝擊,世界各國也紛紛規劃「2050淨零排放」的因應策略。
氣候變遷
全球
2050淨零排放
歐盟
經濟社會發展
生態平衡
能源
經濟
建築
運輸
農業
生態
環境
歐洲綠色新政
2022.07.01
基礎科學 如何幫助我們控制疫情?
作者 / 張樂妍/若沒有科學家們研究生態,我們不會發現氣候變...
631期
讓我們將時間從今(2022)年倒轉至兩年多前:2019 年年底,中國武漢傳出不明原因的肺炎感染案例;2020 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了感染源-2019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基礎科學
基因序列
SARS-CoV-2
mRNA疫苗
冠狀病毒
中和性抗體
核糖核酸
mRNA疫苗
抗病毒藥物
2022.07.01
臺灣30年的淨零之路 能導向永續未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31期
今(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發會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宣示臺灣將在2050年時達到淨零排放,預計透過減少排放與吸收技術而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接近零。
淨零減碳
林業觀點
生態觀點
永續發展
天然氣
排碳量
燃煤
潔淨能源
核能
工業國家
產業
2022.07.01
打破男性主導的思維,原來陰莖遠不只是武器?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31期
無論你是誰、身處何方,即便在女性主義漸漲的現代,我們仍能從報章媒體、藝術創作,以及各項產品裡深刻體會到華人文化下父權主義的不對等氛圍。這件事情似乎和「陰莖」這項器官在生物交配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關。
女性主義
父權主義
陰莖
交配行為
攫握器
陽莖側葉
生殖系統
動物
生殖結節
2022.06.15
以「石墨烯」做為電極材料的超級電容儲能運輸車 提升...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6期
隨著2050全球淨零排放的時間愈來愈接近,使用電動車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公布的「全球淨零排放路徑圖」分析減碳的具體行動和時程,2030年電動車的市占比需高達...
2050全球淨零排放
電動車
電動載具
運輸載具
電容儲能運輸車
低碳化
鉛酸電池
石墨烯
綠能產業
碳排放
二氧化碳
農業發展
生態環境
«
1
2
3
4
5
6
7
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資料總數:22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