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2-15充滿野心的Plan S 徹底顛覆傳統學術出版生態 506 期

Author 作者 邱炯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主編

早在2018年9月,歐洲科研機構便組成了一支負責資助與執行研究的國際組織「cOAlition S」,而他們的核心倡議計畫則稱為Plan S〔註〕。該計畫藉政策說帖號召學者與研究贊助機構,全面推動全球學術出版品「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運動。cOAlition S先以學術期刊為目標,積極向資訊提供者,也就是學術出版者施壓,但此連番舉措卻也激起營利性學術出版機構的反彈聲浪。
 
本文將介紹去(2023)年Plan S最新且大膽的出版策略內容觀察報告,可預期這份報告在今(2024)年上半年將是探詢學者回饋的關鍵期,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對學術版社群及學術生態將有絕對且極大的影響,可視為學術出版革命風潮的起點。本文同時深度觸及更多問題的相關背景陳述,以及評論該政策作為下凸顯出的許多疑義,引此作為反思。
 

〔註〕有關Plan S的執行內容,可參考以下資訊:https://www.leru.org/files/Plan_S.pdf

 

cOAlition謀略下的Plan S倡議

根據Plan S的計畫內容,自2020年起,凡獲得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或者歐盟旗下政府公部門機關研究資助所產生的研究成果,理應於合規的OA期刊或平臺上公開發表。其他重要的原則還包括:大學等贊助機構必須營造良好和透明的政策環境,並承擔支付期刊投稿費用,同時必須協力監督執行情況以符合規範。Plan S也重視OA典藏庫的運作,不樂見「複合式」(hybrid)OA出版繼續存在,希望期刊出版機構未來不再有混雜文章訂閱免費或付費的雙重策略。為此,cOAlition S也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以實現Plan S揭示的主要原則,從2021年起更要求所有由歐盟旗下國家、國際研究委員會資助機構所提供的公共或私人資助下的研究產出,都必須發表於OA期刊或OA平臺上,或是立即不受限制地透過OA典藏庫提供使用。
 
去年10月,Plan S進一步宣布了一項更激進且足以顛覆傳統學術出版生態的大計畫。首先主要的宣示性目標就是達成「鑽石OA」模式——作者與讀者皆不需為創作發表與閱讀使用而支付任何費用;其次,放手由學者取回對學術期刊出版程序與成果的自主控制權,換言之,學者有權決定何時、何地、用什麼樣的方式公開自己首次發表的研究著作,並且推動「開放同儕評閱」(open peer review, OPR)機制。〔註〕
 

〔註〕OPR機制的開放式平臺通常包括:公開作者與評閱者身分、公開評閱報告內容、開放讀者參與、開放作者與評閱者之間互動、公開待評閱(預審)稿件預印本資料庫、公開終版評論意見、評閱與出版發行脫鉤等特性。

 
Plan S的新訴求,可能會深深影響傳統學術出版方式。如果推動成功,未來的學術發表將不再由期刊出版機構完全決定著作是否可以問世(被刊登)或公開(依出版社編輯規則與機制而為)。同時也改變了期刊出版機構的營運與獲利模式,這些出版商將成為不折不扣的「編輯出版服務」供應商,不應再掌控「出版正式發行」的主導權,它的獲利來源僅仰賴於稿件編輯排版與處理稿件提交等流程的服務與勞務所得。這些訴求將一改過去學術出版的商業模式,昔日學術出版產業茁壯的原因,肇始於學術機構不諳出版業務,故而向外尋求資源和仰賴商業出版機構協助;最終學術出版反客為主、商業壟斷與嚴重的出版實力失衡,長久以來要脅及困擾學術機構,直到近20多年來OA運動的覺醒才得以緩解。
 

激進的學術出版變革——開放同儕評閱與新型態編輯職務

而為何前面會描述Plan S相當激進呢?從Plan S所揭示的其他文獻中可發覺,Plan S之所以提出公開同儕評閱過程內容原則,著眼於幫助作者改進論文品質,讓讀者能在閱讀論文時也納入評論意見,獲得更周延和客觀的資訊,思考論文的思辨過程與研究發現。在此情況下,出版者的角色將被限縮,而評閱工作原本就該是學者的職責所在,不應成為出版機構掌控學術出版的權責。
 
無疑地,Plan S結合OPR機制希望形成新型「學者導向」的生態系統,意味著未來學術期刊編輯業務應分別委由兩類各自獨立的職務角色:同儕評閱主編(peer review editors)以及典藏暨策展主編(curation editors)進行。前者僅是單純負責評閱程序的業務運作,不執掌稿件好與壞,或者「接受或退稿」的評斷與最終認定,他/她必須依據學者的評閱意見行事。而最終正式完成「出版發行」任務者,則是屬於「典藏暨策展主編」的權責,由他/她擔負稿件最後的篩選管理、編整典藏與傳播利用。
 
由於OPR的新機制,使得稿件所處狀態從同儕評閱的不同階段模式中獨立。不論是傳統的「先評閱後出版」(pre-publication peer review)或新興的「先出版後評閱」(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模式,以及OPR「開放式平臺」目的都是將稿件評閱工作與出版發行脫鉤(decoupled),評閱審查程序則是透過「與出版發行處所(期刊出版機構)不同的組織實體」所提供協助的評閱專用平臺〔註〕。因此這種將原本一條鞭式流程脫鉤的稿件評閱模式,不論是主編職務或是評閱出版平臺,分階段隔離的新思維將形成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學術出版形式。
 

〔註〕評閱專用平臺(例如Peerage of Science、Publons等),以及所謂的預審版本典藏庫的「資料庫連結文摘」又稱作Overlay journals。

 

革命尚未成功,改革還需妥協漸進

雖然cOAlition S提出的最終政策目標相當激進,但仍可看出它採取漸進式的策略,並沒有直接禁止學者投稿至向來被OA運動所抵制的期刊出版機構,以降低爭議和來自商業性的學術出版機構的反彈力道,最終達成非營利的科學出版模式。在「複合式OA」期刊刊登須以文章處理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作為「贖金」贖回著作自由,而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處理APC問題,現階段則以「轉型化協議」(transformative agreement),做為激進政策轉型中的妥協。自今年起,cOAlition基本上也不再於經濟上支持轉型化協議,儘管可能效益不彰、學術圖書館仍然有權利自行簽約協議,但是該組織企圖漸進升溫政策的態度,仍然值得關注。目前仍有大量的學者文章因為無法支應APC的高額費用,而被阻擋於「付費牆」(paywall)之外。付費牆無疑是一堵不夠透明、且造成阻礙流通的高牆,這也是為何cOAlition S設定目標力主推倒付費牆。細究策略與目標,舉凡推翻複合式期刊、APC和轉型化協議等延續都伴隨著執行上的高度爭議與風險,但從cOAlition S發布的策略可看出他們摒棄這些措施的信心。
 
值得玩味的是,cOAlition S的雄心是架構在歐盟成員國必須接受OA共識基礎上,現階段的激進策略目標是進一步利用OPR機制,將主導權轉移至學者身上。然而,OPR機制在所謂的「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架構下,實際上僅是屬於質性方法的評價系統之一環,實質意義上不等同於OA。
 
綜觀cOAlition S近年的訴求,主要在於兩個面向:強化OPR機制的實現,以及持續堅守OA價值,不受妥協措施的轄制。現階段這兩個目標仍然相對遙遠,甚至於有能力與出版社談判轉型化協議的圖書館,都屬於相對進步的強者。因此,此時學術出版的本質仍存在著許多立基點的不公平,讓OA難以推展。在完全實現Plan S提案的最終理想之前,cOAlition S建議可以先參考同於去年發表的「邁向負責任的出版」(Toward Responsible Publishing)三步曲:第一步由作者決定何時發布他們未經審查的文章;第二步讓作者決定何時公開他們的作品以供審查;第三步則是交由新角色的「典藏暨策展主編」來選擇已足以被公開發表的文章。
 
另外,為建立學者主導的學術傳播生態系,cOAlition S也同時提議資助機構未來應逐步解決研究經費與評價政策、財政支援、聚集社群力量等三項問題。cOAlition S所設定的最終目標:期待能移除對計量指標的依賴,而不需強調文章所屬期刊名稱的份量;必須依據出版機構的OPR服務品質內容的提供給予經費,以及建立一個結合全球學者所主導的學術傳播社群。
 

變革即將到來,實務仍有疑慮

cOAlition起因可歸納如下:
 
1.屢屢發現的學術誠信倫理與研究作假問題。
2.網路互動與多元或多樣性的需求。
3.學術傳播效能不彰,例如審稿延宕和退稿改投所造成重複審查的程序問題。
4.學術社群利害關係人的利益觀點未能全面顧及整個生態圈。
5.出版機構公正性受疑與壟斷所形成的「反商」情結。
 
這些事項已成為新時代學術現象,除非在未來有另一波來自商業出版集團的反挫(backlash)運動,而出現有別於cOAlition S的群體集體抗衡與抵制,否則很難撼動這波變革。
 
不過,這樣的學術出版變革在執行上存在著一些爭議或疑慮。此波變革中,Plan S結合了OPR的機制從預審本(pre-print)的公開,到正式受評閱、修正完稿、發表的程序裡,OPR機制中的「先出版後評閱」模式下,又該如何辨識首次研究發現者與理論奠基者的差異?當學界一昧追求推翻付費高牆、解決期刊危機的同時,誰又有合理服眾的能力來支撐學術出版產業的永續發展?此外,「學術專書」即是另一個明顯被遺忘的例子,Plan S報告早已提醒學術期刊僅為首要改革對象,但未來學術專書出版仍有類似的問題留待解決,只是此刻暫且不提罷了。cOAlition S認為學術界必須有充分「賦權」予作者決定自己著作學術傳播的途徑和方式,免去人為障礙困境來優化出版環境,因此學術專書也不應例外。
 
考慮到此,我們若以同樣的思維審視目前臺灣學術機構與政府單位對於學術專書「出版前送審」的要求,便顯得與cOAlition S的相關開放理念極為扞格不入。許多人文社會學者窮盡多年精力完成的專書篇幅都遠超過期刊文章篇幅,卻可能陷於更嚴厲的同儕評閱與編輯程序而難以自主與如期出版,此時回歸「先出版後評閱」乃是學術專書合理的模式,而不應該要求「先評閱後出版」的獎勵制度。
 

結論與反思-激進變革的危機與不確定性

最後,在討論此類牽涉廣泛的議題時,還需要考慮社群中的不同利害關係人各自的立場與觀點,否則就容易產生一種另類的偏狹本位主義,而難以宏觀看待整個社群利益。但是,究竟該如何定義「學術(出版)社群」與「學術出版的利害關係人」?「學術社群」意義上若包括學術圖書館,則學術出版社自應也臚列其中。如果單從學界,而不是從整體學術出版傳播生態系統與產業面來審視問題,這場變革將帶來更多問題。缺乏雙贏基礎的政策取向,以及無法擁有更高位階的視野引導下,這場大膽變革仍是充滿危機與不確定。
 
延伸閱讀
1. Ross-Hellauer, T. et al. (2017). Survey on open peer review: Attitudes and experience amongst editors, authors and reviewers. PloS one, 12(12), e0189311.
2. Liverpool, L. (2023). Open-access reformers launch next bold publishing plan. Nature, 623(7986), 238-240.
3. cOAlition S. (2023 October 31). Towards Responsible Publishing: Seeking Input from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a Draft Proposal from cOAlition S. https://www.coalition-s.org/wp-content/uploads/2023/10/Towards_Responsible_Publishing_we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