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10-15IPBES發布《外來入侵物種評估報告》 全球至少60%生物因外來入侵物種而滅絕 502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羅億庭

外來入侵物種對全球構成的嚴重威脅經常被低估或忽略,直到人們發現牠們對社會、經濟、環境造成影響,此時往往為時已晚。今(2023)年9月,聯合國轄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發布了《外來入侵物種評估報告》(Assessment Report on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their Control)。這份報告由來自49個國家的86名專家,參考超過1萬3000篇文獻並耗時約四年半完成,詳細說明外來入侵物種對於全球自然、經濟、糧食、健康構成的威脅,可說是迄今為止對於全球外來入侵物種最全面的評估。
 
根據報告中的統計,藉由人類活動引入而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外來物種超過3萬7000種,且數量仍在持續上升,其中更有超過3500種是有害的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嚴重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之外,全球動植物滅絕事件有約60%生物完全或部分由外來入侵物種導致;更有至少有1215個原生物種因218種外來入侵物種影響而滅絕。在經濟影響方面,該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每十年至少會增加四倍,在2019年的經濟損失甚至已超過4230億美元。
 
儘管並非所有外來物種都會變成對當地環境具有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有許多外來物種在過去是出於對人類的利益而特意引入,但在IPBES發布的報告中,那些成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生物對於生態系、人類的影響相當巨大,約有85%外來物種會對原生物種造成負面影響,如北美河狸(Castor canadensis)與太平洋牡蠣(Magallana gigas)改變了棲地與生態系統。其中也有約80%的外來入侵物種影響了糧食供應鏈,像是歐洲濱蟹(Carcinus maenas)影響當地的牡蠣養殖、似殼菜蛤(Mytilopsis sallei)對印度的漁業資源造成嚴重損害;布袋蓮(Pontederia crassipes,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的蔓延則使得非洲維多利亞湖的漁業資源減少。
 
除了糧食之外,約85%的已紀錄外來入侵物種對人們的健康也造成威脅,包含引發瘧疾、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登革熱的外來入侵物種,如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i)等。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和海洋使用變化的擴大、人口變化等,都可能導致全球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增加。即使人類不引入新的外來物種,已經建立領地的外來物種也有可能會繼續擴大牠的生活範圍,並將領地擴散到新的國家和地區。此外,氣候變遷也將使情況更加惡化,例如一些外來入侵植物可能與氣候互動而導致火災更頻繁發生,而野火就會進一步使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目前人們針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應對措施仍不足,儘管有80%的國家在該國生物多樣性計劃中設定了與管理外來入侵物種有關的目標,但只有17%的國家制定出專門解決外來入侵物種的法律或法規;甚至有45%的國家並未將資源投入於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這可能增加鄰國物種入侵到該國的風險。那麼要如何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呢?該報告強調,可以藉著更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方法預防外來物種在未來入侵,以及牠們可能造成的影響。一些目前已被採取的行動,包含嚴格執行邊境生物安全管制和進口管制等預防措施在許多情況下都相當有效,像是過去澳洲政府在貨船上發現褐翅椿象(Halyomorpha halys)時,就當即拒絕該貨船入境,成功阻止了褐翅椿象傳播到澳洲本土後可能對當地農作物和園藝業造成的威脅。這也證明了做足準備、早期發現、快速反應可有效降低外來物種定居的速度。
 
而針對一些族群較小、擴散慢,或是生活在如島嶼等孤立生態系統中的外來入侵物種,「根除」是具有成本效益且較為成功的一種方式,例如在法屬玻里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就使用此方法成功根除了玄鼠(Rattus rattus,又稱大鼠)、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此外,在陸地、封閉水域或水產養殖系統中也可以依當地情況採用生物防治,像是在加拿大的藍淡菜(blue mussels)養殖場中就成功遏制了亞洲外來種柄海鞘(Styela clava)擴散。至於植物生物防治方面,在亞太地區引入會使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產生銹病的真菌天敵(Puccinia spegazzinii)的防治成效良好,成功率大於60%。
 
IPBES表示,此份報告希望能傳遞的最重要訊息之一是目前在應對外來入侵物種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暗示著當前採取的防治行動是可行的。防治重點在於國與國之間、國家內部,以及和生物安全相關的各個部門(包括貿易和運輸),都需要對外來入侵物種有所行動。此外,跨部門的一致性政策和法規、政府單位承諾和資源投入、公眾意識和參與,如宣傳「檢查、清潔、乾燥」、開放且可互通的資訊系統,以及填補關於外來入侵物種的知識空白同樣也相當重要。

 

 

布袋蓮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Adobe Stock)
 

新聞來源
1. IPBES Secretariat. (04 September, 2023). Media Release: IPBES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ssessment. IPBES. https://www.ipbes.net/IASmediarelease.
2.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2023年9月5日)。IPBES外來入侵種報告與台灣外來入侵種現況線上記者會 新聞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https://smctw.tw/1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