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防曬乳成分「二苯甲酮- 3」為什麼會傷害珊瑚和海葵?
2022.06.01
防曬乳成分「二苯甲酮- 3」為什麼會傷害珊瑚和海葵?
作者 / 編輯部
630期
過往許多論文皆指出,防曬乳中的某些化學成分會傷害珊瑚,近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找出其中一項可能的原因。二苯甲酮- 3(oxybenzone)的化學結構使它能夠吸收紫外線,防止對皮膚細胞的傷害,是一...
防曬乳化學成分珊瑚二苯甲酮-3化學結構紫外線皮膚細胞海葵真蕈珊瑚自由基珊瑚白化共生藻生態系統
為什麼會看見「華」?雲的光影魔術秀
2022.06.01
為什麼會看見「華」?雲的光影魔術秀
作者 / 江秉城/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走路常常不看路,以抬...
630期
當光線穿過一顆水滴時會發生繞射,呈現明暗相間的同心圓光環圖形,此時光環中心較亮,愈往周圍愈暗。而當太陽光或月光穿過很多水滴(雲)產生繞射後,便會形成我們所看到的「華」。
光線水滴繞射日華月華月亮光暈大氣光學現象彩色光暈波長光學現象月虹
再次看見「甜甜圈」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密銀河系中心的「巨獸」
2022.05.13
再次看見「甜甜圈」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密銀河系中...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630期
2019年4月第一張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讓黑洞從神秘且難以想像的概念中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這僅僅是廣大宇宙中的一個黑洞,我們能否看見其他黑洞?
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室女座M87星系人馬座A星Sgr A*銀河系黑洞諾貝爾物理學獎大質量緻密天體中研院
前所未見的奇異太空泡泡
2022.05.01
前所未見的奇異太空泡泡
作者 / 編輯部
629期
抬頭仰望夜空時,我們可以看見閃爍的星點;如果進一步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還能發現外太空的星體正在不停地活動,例如行星碰撞、恆星燃燒、氣體及塵埃的化學反應等。
天文學巨大泡泡太空物體無線電波環奇異無線電環星系黑洞恆星宇宙衝擊波無線電波
微孢子蟲來襲 入侵種螞蟻的惡夢
2022.05.01
微孢子蟲來襲 入侵種螞蟻的惡夢
作者 / 編輯部
629期
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是指由人類引入而因此破壞當地生態的外來物種,例如臺灣的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其實不只是臺灣,入侵種螞蟻在世界各地都造成了危害,除了被咬到的地方會疼痛過敏之外,牠們還...
螞蟻入侵種螞蟻生態外來物種紅火蟻黃褐瘋蟻經濟生態微孢子蟲菌絲宿主細胞
飛多遠算是到「太空」?太空疆界與太空拓展史
2022.05.01
飛多遠算是到「太空」?太空疆界與太空拓展史
作者 / 劉正彥/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專業領...
629期
去(2021)年7月11日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搭乘自家太空船,首次飛至離地表86公里高的地球中氣層頂,結束後平安返回地球。九天之後,2021年7月20日,美國藍色起源(Blue Origin)...
太空科學太空船太空氣態電漿態太陽磁場太陽風地球磁場作用高層大氣太空計畫太空疆界
當太空中有太多衛星,會造成哪些問題?
2022.04.15
當太空中有太多衛星,會造成哪些問題?
作者 / 編輯部
484期
2015年初,馬斯克(Elon Musk)首度宣布SpaceX公司將於太空中部署低地球軌道通訊衛星,發展覆蓋全球的網際網路,揭開了星鏈(Starlink)計畫的序幕。
太空通訊衛星網際網路星鏈計畫太空垃圾太空站安全天文學
全世界都能收得到信號!SpaceX星鏈計畫的野心與挑戰
2022.04.15
全世界都能收得到信號!SpaceX星鏈計畫的野心與挑戰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84期
2015年1月,馬斯克(Elon Musk)在西雅圖一場未對媒體公開的活動中,首度宣布SpaceX公司將發展低地球軌道通訊衛星,以建構一個部署於太空的網際網路,自此揭開了「星鏈」(Starlink)計畫的序幕。
SpaceX公司通訊衛星衛星太空網際網路星鏈計畫太空垃圾地面天文觀測光害暗星星系太空安全商業太空利益
南極北極同時出現「熱浪」?動植物生態受哪些影響?
2022.04.15
南極北極同時出現「熱浪」?動植物生態受哪些影響?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4期
全球氣候變遷的現象受到世人矚目,而最脆弱也最令人擔心的區域,莫過於南北兩極了。今(2022)年3月,在南極洲與北極同步出現了一個破紀錄的現象:兩地同時出現「熱浪」,分別高出當地的當月平均氣溫30℃與47℃。
氣候變遷熱浪南極北極大氣科學大氣系統大氣層河流阿德利企鵝炸彈氣旋極區生態暖化
臺大團隊破解水域生態系的因果關係與回饋機制,開創永續管理的整合網絡思維
2022.04.15
臺大團隊破解水域生態系的因果關係與回饋機制,開創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4期
隨著氣候變遷、生態棲地受破壞,生物多樣性也常被認為進入了岌岌可危的「第六次大滅絕」,亟待保育。然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態系功能」諸如生產力、生物量、資源運用效率等有哪些實質上的影響,一直都是環境與生態永續...
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生態系功能藻類多樣性海洋營養鹽交叉收斂映射氮鹽磷酸鹽環境變遷生態系統
亞馬遜雨林的「韌性」正在漸漸下降?
2022.04.01
亞馬遜雨林的「韌性」正在漸漸下降?
作者 / 編輯部
628期
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的韌性(resilience)會下降嗎?「韌性」一詞最早於1973 年由生態學者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提出,用以描述某個生態系統在遭遇到自然干擾或人為干擾,例如地震或野火等天災,...
亞馬遜雨林韌性生態系統地球之肺植被系統氣候系統溫室氣體
丈量宇宙幾何: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
2022.04.01
丈量宇宙幾何: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
作者 / 林彥興/現就讀清大天文所,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28期
歐洲太空總署預計於明年發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歐幾里德」,用以研究暗物質及暗能量。宇宙誕生之初,宇宙的溫度、密度、壓力非常高,且物質分布均勻,僅有微小的密度差異。但在重力的影響下,有些地方的密度越來越高,形...
宇宙暗物質暗能量歐幾里德弱重力透鏡重子聲學震盪重力星系物質能量重力透鏡效應
臺美印跨國合作人造衛星 將進行太空天氣觀測
2022.03.15
臺美印跨國合作人造衛星 將進行太空天氣觀測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3期
今(2022)年2月14日上午8時29分,由臺灣、美國、印度跨國共同合作開發的INSPIRESat-1立方衛星,於印度的達萬太空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順利發射升空。
立方衛星人造衛星衛星次系統微型電離層探測儀雙孔X光太陽頻譜儀太空產業
秘魯發生史上最大規模漏油事件 衝擊當地海洋生態
2022.03.15
秘魯發生史上最大規模漏油事件 衝擊當地海洋生態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3期
今(2022)年1月15日,數千桶原油從煉油廠洩漏到秘魯海濱小鎮安孔(Ancón)的海灘上。雪上加霜的是,位於1萬300多公里外的東加(Tonga)海底火山猛烈噴發,強烈的海浪席捲了海岸線,加速石油汙染。
石油秘魯海洋睿爍能源生態無人機洋流漁業國家替代能源
窺探可見光以外的宇宙多波段天文觀測
2022.03.04
窺探可見光以外的宇宙多波段天文觀測
作者 /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
627期
根據量子力學,光子能量越高則頻率越高,因此不同能量的光,位在電磁頻譜的不同波段。若要觀察宇宙星體或相關資訊,便需要利用能偵測特定波段的天文望遠鏡。
量子力學光子宇宙星體天文學可見光太陽光同步輻射高能粒子蟹狀星雲銀河系
什麼是溫泉?臺灣溫泉的特徵與分布大解密!
2022.03.03
什麼是溫泉?臺灣溫泉的特徵與分布大解密!
作者 / 宋聖榮/任教於臺大地質科學系,也曾為美國布魯克海汶...
627期
溫泉是指地底下自然湧出,水溫高於當地年平均溫度5°C的泉水。根據學者托德、拉莫羅、唐納等人的定義,水溫高於38°C即為溫泉。而臺灣的溫泉則需為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溫度為30°C以上,且泉質符合特定條件者。
溫泉冷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地質性質物理性質氯化物泉硫酸鹽泉碳酸氫鹽泉
韋伯望遠鏡成功完成部署 預計半年後開始展開宇宙探索
2022.02.15
韋伯望遠鏡成功完成部署 預計半年後開始展開宇宙探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去(2021)年12月25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的亞利安5號運載火箭(Ariane 5)搭載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建造的韋伯望遠鏡(Webb telescope),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20分從法屬圭亞那的蓋...
宇宙韋伯望遠鏡天文望遠鏡光學儀器紅外光可見光紫外線亞利安5號拉格朗日點L2
世界首例跨斷層地震光纖 開啟新一代臺灣地震觀測與災害研究
2022.02.15
世界首例跨斷層地震光纖 開啟新一代臺灣地震觀測與災...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2期
臺灣位於地震活躍的環太平洋火山帶,且橫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公分的速度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使得臺灣的地震活動十分頻繁。
地震環太平洋火山帶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921大地震米崙斷層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光纖地震觀測技術車籠埔斷層鑽井
火星隕石的有機物從哪來
2022.02.01
火星隕石的有機物從哪來
作者 / 編輯部
626期
1984 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發現了一顆隕石,並將其命名為「ALH84001」(Allan Hills 84001),而它也是目前已知從火星射向地球最古老的發射物。
隕石隕石分析歷史事件火星有機分子無機物有機碳地球化學蛇紋石化作用火成岩碳酸化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2022.02.01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作者 / 戴夏飛/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行星...
626期
• 洞察號探測器於2018 年11 月成功登陸火星,主要任務為研究火星的內部構造。
火星太陽系行星類地行星徑向結構地核磁場地震波地球
東加海底火山爆發
2022.01.21
東加海底火山爆發
作者 / 編輯部
今(2022)年1 月15 日,位於太平洋的東加王國附近海底的洪加湯加-洪加哈派火山(Hunga Tonga-Hunga Haʻapai),發生火山噴發事件。其實早在去(2021)年12 月20 日,該處就已出現並持續多日的火山活動,到了今年1 月...
火山火山爆發東加東加王國洪加湯加-洪加哈派火山Hunga Tonga- Hunga Haʻapai努瓜婁發海嘯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
2022.01.15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81期
元宇宙(metaverse)技術的逐步成熟,給教育界、醫療界、投資界等領域帶來許多興奮與期待。但是我們也應該要對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元宇宙虛擬世界程式碼法律物理定律VR頭盔主流媒體資訊
地震報告怎麼慢了?揭開製作地震報告的神祕面紗
2022.01.04
地震報告怎麼慢了?揭開製作地震報告的神祕面紗
作者 / 陳達毅/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課長,致力於發展氣象...
625期
•地震定位不只能求得震源的位置(經度、緯度、深度),也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時間。 • 定位的過程中,會先猜測震源的位置和發生的時間,再分別用兩種方法計算震波從震源傳遞到每一個地震站的時間。 • 「理論震波走時...
地震地震定位自動化地震定位系統P波S波震源震波地震規模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落幕,新的減碳協議真能防止全球氣溫升高?
2021.12.14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落幕,新的減碳協議真能防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0期
今(2021)年11月13日,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承諾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更頻繁地更新各國減碳進展,並為...
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工業化減碳行動能源化石燃料
對流層往上跑!氣候變遷導致對流頂層逐漸升高
2021.11.30
對流層往上跑!氣候變遷導致對流頂層逐漸升高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全球暖化使得世界各地氣候出現變化,同時造成了極地的冰川消退及海平面上升。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現象外,地球的大氣其實也隨著暖化而出現改變。
全球暖化氣候對流層頂氣溫環境對流層平流層天氣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2021.11.30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作者 / 林彥興、黃子權
624期
曾經令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地球可能面臨來自太空的威脅之一。為了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擊,NASA 的DART 探測器,將衝撞小行星並觀察後續變化。DART 探測器搭載一架口徑20.8 公分的相機,且使用離子推進器作為動力,再...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探測器DART任務小行星卡特琳娜巡天計畫迪莫佛斯
傳輸全球洋流的心臟:南大洋
2021.11.02
傳輸全球洋流的心臟:南大洋
作者 / 吳依璇/臺灣大學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
623期
有別於屬於表面洋流的黑潮,南大洋一直都在全球海洋中底層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是全球經向翻轉環流中,匯集三大洋海水並和大氣交互作用的地點。南大洋中最重要的南極繞極流帶動其他海流,並造成了南大洋特殊的環境。...
海洋海流三大洋南大洋洋流系統邊緣海南極繞極流水團艾克曼傳輸赤道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2021.10.19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作者 / 許晃雄/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
478期
今( 2 0 2 1 )年8月9日,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IPCC)公布由第一工作小組完成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第一冊(AR6...
IPCC AR6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溫室氣體2050淨零排放
血、汗、淚加上太空塵埃,開發超抗壓的宇宙混凝土
2021.10.01
血、汗、淚加上太空塵埃,開發超抗壓的宇宙混凝土
作者 / 編輯部
622期
你知道搬一塊磚頭到火星,要花費多少錢嗎?答案是——200萬英鎊左右。 這樣的天價高到令人卻步,也大大限制了人類未來在火星上建造移居地的可能。使得我們可能要開始考慮在外星球的實地資源勘測和利用(in-situ...
科學月刊人類血清蛋白火星實地資源勘測和利用AstroCrete混凝土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2021.10.01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作者 / 許晃雄/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
622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年8月,公布了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IPCC AR6),指出工業革命後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自2000 年以來,溫室氣體排放與暖化不斷加速,更使得全...
科學月刊評論IPCC AR6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溫室氣體2050淨零排放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