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走過沒有學會的30個年頭— 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
2019.01.01
走過沒有學會的30個年頭— 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
作者 / 張景淞/願將知識的可愛善美,結緣世人。
589期
「你動行的投稿交出去了嗎?」「快了快了,老師改完就可以交了!」每到 12 月,走進大專院校的生物相關科系都可聽到類似的對話,原來是許多師生為了即將於寒假舉辦的「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努力燃燒青春、追趕實驗分...
動物行為生態研討會
相對論投影在詩人波心─ 看徐志摩寫相對論
2019.01.01
相對論投影在詩人波心─ 看徐志摩寫相對論
作者 / 簡宗奇/桃園市立南崁高中物理科教師。
589期
1920 年,詩人徐志摩在其內兄張君 勱的介紹之下看了一本關於相對論的書,自己又參考了一些文獻後寫下一篇名為〈安斯坦相對主義(物理界大革命)〉的文章,並在1921年4月15日刊登在梁啟超主編的《改造》雜誌上。作家梁錫...
相對論徐志摩
從「意外」中實現初衷-周慧泉專訪
2019.01.01
從「意外」中實現初衷-周慧泉專訪
作者 / 採訪/林翰佐 撰稿/陳其暐
589期
周慧泉心底曾有一個夢,她想要作為一名醫師,治癒許許多多的病人。特別是於臺大就讀期間,是否進入學士後醫學系的煩惱,一直在她的心中縈繞不去。後來,她思考,若藉由厚實自身的科學基礎,或許未來能對醫療有所幫助,於...
周慧泉專訪
來自半世紀前的數學預言
2019.01.01
來自半世紀前的數學預言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589期
半世紀前,《科學月刊》創刊號收錄王九逵教授〈數學探津兼論數學的形式主義〉一文(以下簡稱探津),是本刊物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有其歷史意義。該文一開始便以反喻的方式奉勸哲學家、科學家和文學家們不要閱讀本文,這和...
數學教育形式主義
興大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聯手 復甦瀕危食蛇龜
2019.01.01
興大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聯手 復甦瀕危食蛇龜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臺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因長期被盜獵且棲地受破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 EN)。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去(...
食蛇龜瀕危物種
中山大學與港務公司合作 力推港埠區塊鏈技術應用
2019.01.01
中山大學與港務公司合作 力推港埠區塊鏈技術應用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國立中山大學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港務公司)去(2018)年12月13日於高雄港史館,針對區塊鏈於港埠管理等應用舉辦「智慧港口論壇與工作坊」,除了邀集中山大學研發長周明奇、副教務長陸曉筠等行政主管和師生參...
區塊鏈技術智慧港埠區塊鏈e港通服務平台
錯認十幾年 科學家修正七員化合物結構
2019.01.01
錯認十幾年 科學家修正七員化合物結構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令人難以捉摸的七員環狀亞氨醚(seven-membered cyclic imino ethers),被懷疑因氣味與光譜數據誤導,使得研究員得到錯誤的分子結構,日前已被化學家修正過來。
七員化合物結構 核磁光譜
英科學家發現 天王星形成早期可能遭受撞擊
2019.01.01
英科學家發現 天王星形成早期可能遭受撞擊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去(2018)年7月,科學家發現天王星(Uranus)的地軸傾角近98度,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可謂是「躺著在轉」。近日,英國科學家提出解釋,認為過去天王星可能遭受撞擊。
天王星碰撞事件太陽系
模仿人類視覺 AI也能辨識物體
2019.01.01
模仿人類視覺 AI也能辨識物體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亨利•薩穆埃利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UCLA Samueli School of Engineering)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共同研究團隊近日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電腦視覺電腦AI視覺系統
全新安全可穿戴式感測器 協助早產兒追蹤健康狀態
2019.01.01
全新安全可穿戴式感測器 協助早產兒追蹤健康狀態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對於過早出生的嬰兒而言,早產兒發生關於神經運動及認知發育問題的機率較大。持續地追蹤與及早發現問題所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處理辦法。
感測器早產兒追蹤健康
機器手也能彈出簡單的樂句?被動運動模式的精妙演繹
2019.01.01
機器手也能彈出簡單的樂句?被動運動模式的精妙演繹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鋼琴演奏未來或許不再只是人類的專利。近日在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團隊發表於《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的研究,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製做出一隻機器手,且只要利用其手腕動...
機器手被動運動模式
全球移民人流預測 新模型讓人口遷徙推估更準確
2019.01.01
全球移民人流預測 新模型讓人口遷徙推估更準確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在當今人口攀升、日益擁擠的地球,人口流動對於國家的基礎設施及資源造成相當的壓力。移民人口流動的數據可提供政府進行規劃與應對措施,然而,就算是已開發國家相關數據的推估仍舊不夠精確。
移民人流人口遷徙
美科學家研發能阻斷 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成分
2019.01.01
美科學家研發能阻斷 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成分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本刊訊】近日,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醫學院研究團隊已研發出治療前列腺癌更有效的化合物,並將該研究發佈於近期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前列腺癌環狀類肽
星火點燃前的那一週 臺大論文造假案是怎麼開始報導的
2019.01.01
星火點燃前的那一週 臺大論文造假案是怎麼開始報導的
作者 / 蔡孟利/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45期
2016年11月,臺大爆發臺灣學術史上最嚴重的論文造假醜聞,實質涉案人員層級之高、牽連的研究機構之廣、造假持續時間之長均是前所未見。自此案爆發之初至2017年4月30日止,包含邀請外部稿件、讀者投書,以及總編輯具名,...
臺大論文造假案
智慧浴室距離我們還遙遠嗎?
2019.01.01
智慧浴室距離我們還遙遠嗎?
作者 / 顏碩廷/瑞愛生醫創辦人,交大電子博士,畢業後任職鴻...
445期
好萊塢電影《絕地再生》(The Island),描述複製人如何探究自我、追求自由的情節,劇情明快緊湊,令人印象深刻。片頭一開始,男主角麥奎格(Ewan McGregor)起床時先到廁所小便,在他眼前的螢幕立刻顯示「鉀含量超標,...
智慧浴室健康監護智慧馬桶
中研院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 開發合成醣分子軟體
2019.01.01
中研院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 開發合成醣分子軟體
作者 / 李依庭/科月主編。
445期
醣類(carbohydrate),又稱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3種元素構成,廣泛存在自然界,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不只是作為生物體的營養來源,醣類在生物體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像是儲存養分的肝糖、遺傳物質上的...
人工智慧演算法醣分子
2018未來科技展圓滿落幕 展出模式多元有趣
2019.01.01
2018未來科技展圓滿落幕 展出模式多元有趣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45期
科技部去(2018)年12月13~15日於臺北世貿三館舉辦「2018未來科技展(Future Tech Expo, FUTEX 2018),逾百項具科學突破與產業應用潛力的新興技術被展出。
未來科技展科技與生活AI 腦波意念情緒解碼機
科學月刊2019年01月號(589期)目錄—啟動 心智秘境
2019.01.01
科學月刊2019年01月號(589期)目錄—啟動 心智秘境
作者 /
589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科學歷史回頭望 航海家金唱片
2018.12.01
科學歷史回頭望 航海家金唱片
作者 / 謝育哲/生命是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新事物,追求真善美,...
588期
在一個晴朗無雲的日落海邊,海水隨著浪潮拍打著沙灘,你悠閒地散步著。突然,眼角的餘光發現海灘上似乎有著某樣物品,被海浪帶上岸,跟著潮來潮去的海水在沙中孤獨地躺著。定睛一看,原來是個瓶中信!
科學歷史航海家一號金唱片
科學出走 博物不驚魂
2018.12.01
科學出走 博物不驚魂
作者 / 李依庭/嘗試從每篇過往的扉頁中,念出成就一生的獨白...
588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勉勵人們在讀書之餘,也要試著走出家門,以增廣見聞,豐富生活。對於現代人而言,出國旅遊,可能是最近似於古人所云「行萬里路」的過程了。根據國際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博物館東京
科學腦波弱 遙控器是什麼復古的玩意? 未來可望透過腦波控制各種電子設備
2018.12.01
科學腦波弱 遙控器是什麼復古的玩意? 未來可望透過腦...
作者 / 郭羽漫/渴望透過腦波完成曬衣服工作的懶惰鬼,本刊編...
588期
今(2018)年11月初,三星(Samsung)公司於美國舊金山舉辦年度開發者大會(SDC),意圖為新開發的產品製作專門軟體,並在日前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the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神經修復...
遙控器腦波電子設備
以炭黑製作特殊電極 二氧化碳可望成工業燃料
2018.12.01
以炭黑製作特殊電極 二氧化碳可望成工業燃料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羅蘭研究中心(Rowland Institute)研究團隊研發1種利用可再生電力將二氧化碳(CO2) 轉換為一氧化碳(CO)的系統。日前《焦耳》(Joule)期刊發布,未來有機會將其它溫室氣體導入催化反...
特殊電極工業燃料二氧化碳
朱諾號回傳最新雲圖 近距離俯瞰木星之美
2018.12.01
朱諾號回傳最新雲圖 近距離俯瞰木星之美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美國太空總署(NASA)環繞木星的太空探測器「朱諾號(Juno)」於今(2018)年10月29日完成第16次的近距離飛行(Perijove 16),並為這顆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拍下一張美麗的雲層圖。
朱諾號雲圖木星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2018.12.01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長期以來,科學家多認為其可能來自充滿冰的彗星和小行星,然而近日《地球物理: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太陽形成後滯留於宇宙中的氣體與塵埃──太陽...
太陽星雲地球水
吸熱制冷二合一 新型態太陽能電池誕生
2018.12.01
吸熱制冷二合一 新型態太陽能電池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近年可再生能源相當受歡迎,如化石燃料 的替代品之一──太陽能。然而,大自然仍為人類提供另一種的選擇,它的功能與太陽能相反,卻也是相當強大的能量來源,那就是「外太空」。
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
拉布拉多犬的健康與毛髮顏色息息相關
2018.12.01
拉布拉多犬的健康與毛髮顏色息息相關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一般而言,拉布拉多犬(Labrador retriever)總共有3種顏色,分別是黃色、黑色及褐色。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最新研究顯示,褐色拉布拉多犬的預期壽命相較於另外2種顏色的同類較短。
拉布拉多犬健康毛髮
亞洲象數學能力出色 可能具有數量概念
2018.12.01
亞洲象數學能力出色 可能具有數量概念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過去研究顯示,即使許多動物無法利用語言陳述,卻具有與數字相關聯的能力。近期,根據1篇由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Sokendai)發表於《動物行為學》(Journal of Ethology)的研究顯示,亞洲象(Asian elephant)的數學...
亞洲象數學數量概念
吸菸仍然比久坐嚴重
2018.12.01
吸菸仍然比久坐嚴重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對現代人而言,「久坐」已習以為常,不論是在電腦前辦公的上班族,或在書桌前念書的學生,都無法逃離久坐的命運。過去曾有研究指出,久坐對於健康的影響猶如吸菸,然而這個影響真的有這麼嚴重嗎?答案似乎並非如此。
吸菸慢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
照射藍光可降低血壓
2018.12.01
照射藍光可降低血壓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根據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及德國杜塞道夫大學(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 Dusseldorf)發表於《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ative Cardiology)的合作研究顯示,人體暴露於藍...
藍光血壓
誰才能建議期刊撤稿?
2018.12.01
誰才能建議期刊撤稿?
作者 / 蔡孟利/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588期
臺灣大學不具自治該有的品格,教育部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科技部缺乏計畫管考的能力。今(2018)年10月1日,《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這本著名期刊中的1篇簡短撤稿聲明,可以作為這些事實的佐證。
期刊徵稿論文造假案
  • «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