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3-01別被自己給嚇到啦─動物也認得鏡子裡的自己嗎? 591 期

Author 作者 郭家銘/有些事還是不要知道太多的好,本刊編輯。

對著鏡子森77的貓──
喵星人難道認不得自己?

還記得筆者的貓,第一次透過傢俱看自己的倒影時嚇到炸毛,甚至不斷對裡面的「敵人」哈氣,搞得全家人啼笑皆非。這還不打緊,一次想跟貓咪用自拍模式合影,牠竟使出喵喵拳攻擊手機螢幕,彷彿在對裡面那隻貓示威著。然而隨著日子過去,貓咪也逐漸習慣家裡那一隻隻「陰魂不散的貓」,該說牠已經認得自己了,還是把那些貓影都當成盟友呢?

喵星人可愛的一舉一動,對應到人類身上就顯得無聊了些。從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到搭電梯時整理儀容,人們總能充分運用鏡子的映射功能來調整自己的外表,這種能夠「認出自己」而非將其誤認為是他人的能力,行為學家管它作自我辨認(self-recognition)。除了讓人類在照鏡子時不會疑神疑鬼外,自我辨認能力對認知、情緒與社會互動的發展也有一定助益。

 

你身上好像有東西……
去照照鏡子吧你!

說到自我辨認,就不得不提起1970年心理學家加洛普(Gordon G. Gallup)所發展的鏡中測試(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 MSR)。古典的MSR會先將受試動物麻醉,並在牠們身上做一些無法輕易察覺的記號,待動物甦醒後將其帶到鏡子前,如果牠們能透過鏡子看到自己身上的記號並試圖觸摸或檢查,便可判定牠們不會把鏡中的影像認成其他動物。

不過,由於該測驗涉及視覺搜尋、部分視知覺技巧與動作靈巧度等發展要求,有近65%的人類幼兒要到18個月大時才能通過這項測驗,甚至更晚。除了人類外,截至去(2018)年為止所累積下來的研究顯示,包含猩猩、大象、海豚及鴉科在內的許多動物最終都能通過該測試,然而當中出現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通過測驗的動物裡,並未出現哺乳類與鳥類以外的脊椎動物,如魚類與兩棲類。

在鏡子前悠游漫舞,魚兒也懂孤芳自賞?

科學家開始好奇,究竟是這些動物不具備自我辨認的能力,還是現有的測驗方式無法顯示出牠們在這方面的表現?比較一下人與魚的認知技巧,許多研究均表明兩者相當接近,如橫帶豬齒魚(tuskfish)被發現具備工具使用(tool use)的能力、斑馬魚(zebra fish)能展現類情節記憶(episodic-like memory)等,甚至還有部分魚種具有社會性。聽起來,這樣的認知複雜程度,理當也應具備自我辨認的能力才對吧?

近日,《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一研究提到,透過對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的觀察,發現其於測試期間會在鏡子旁遊蕩、對鏡子張嘴示威或在鏡子前駐足;此外,透過鏡子看到標記時,牠們會嘗試把它刮下來,對透明無色或未出現在鏡中的標記則沒有特殊反應。該篇研究作者將裂唇魚面對鏡子的種種反應,解釋成通過測試的證據,並表示這種魚可能跟人類一樣具有自我辨認的能力。

所謂認知,是人說了算嗎?

不過,這樣「人性化」解釋測試結果是否恰當,仍存在許多爭議,好比說:猩猩的測試結果與意義是否可以拿來與鳥類比較?跨族群所發生的等效行為,其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es)〔註一〕是一樣的嗎?某些動物(如蝙蝠)暴露於鏡子前所產生的反應,是否為一種自我導向行為(self-directed behaviour)〔註二〕?或許一直到我們成為一隻貓、一隻鳥或一隻魚之前,這些問題都不會有真正的答案,畢竟站在人類的角度解釋動物行為的意義,本身就有失客觀。

〔註一〕認知過程是以既有知識創造新知識的過程,其涵蓋許多具體與抽象的認知處理技巧。
〔註二〕以人類為例,自我導向行為指的是一種自我決定的特質,使人可根據情境要求調整行為,以實現個人的目標與價值。

延伸閱讀
Masanori Kohda et al., If a fish can pass the mark test,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sciousness and self-awareness testing in animals?, PLOS Biology,2019 ∕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