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2-01科學喵喵 不馴常的貓 590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集敏感和孤寂於一身,執著日常中的字字珠璣,本刊主編。
「喵~」,在天還未亮的冬日清晨,走在無人的街道上,待想快速穿越天橋, 到達馬路另一頭的河濱公園慢跑時,被橋下一聲突如其來貓叫聲所吸引。走近一看,是隻黃色虎斑貓,蜷在角落正瑟瑟發抖,透漏著飢寒交迫的眼神。忘了當初慢跑的目的,隨即找尋就近的便利超商,購買貓罐頭後匆匆回到橋下,餵食飢腸轆轆的牠。

運動過後,旭日也已東昇,漫步回住處,走近門口、拿出鑰匙欲旋開門,便聽到門的另一頭傳來細微的喵叫聲, 打開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隻趴在沙發上、想從映著落地窗灑進客廳的一抹陽光中,尋求一絲冬日暖和的白色金吉拉(chinchilla)。走到飼料櫃前,金吉拉隨即跳下沙發,亦步亦趨地跟在腳邊,等待著屬於牠的食糧。

現代人將貓視為寵物是數千年來馴化的結果,文獻顯示,現代家貓皆是由至今還存在於中東沙漠中的小型、黃褐色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後代。而最早的馴化紀錄可追溯至西元前9500年、在現今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Cyprus)的遺址中所發現埋葬在人類旁的貓墳墓,代表古埃及人嘗試將貓培育成可愛、親近人類的家貓。從考古文獻中也可發現古埃及人對貓的喜愛更是不在話下,若家中所飼養的貓過世,飼主會剃掉一邊眉毛以示哀悼,而蓄意殺貓則會被處以死刑。

西元前1700年,貓開始被人們帶上船以消滅囓齒動物,如老鼠。自此,貓便跨越地中海,逐漸被廣為飼養。西元200年,北歐的丹麥人也有飼養貓的跡象,考古學家在此時期的火葬遺骸中,發現帶有洞孔的貓踝骨,推測當時的人們將此做為護身符配戴。西元8世紀,維京人則因其溫暖的毛皮和具有消滅老鼠功用而飼養,貓毛皮在此時期也成為一項能賣得高價的珍品。

然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考古學家卻在這段馴化的歷史中,發現一件特別的事情。研究人員從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長期至丹麥各地考古所採集的遺址、數十袋混合各種動物骨骼的麻布中,挑出所有貓遺骸,包含頭骨、股骨和脛骨等。隨後,研究人員將其收集並分類,發現這些遺骸橫跨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晚期至17世紀末,所涵蓋的年代超過 2000年。

一般而言,物種會隨著馴化體型逐漸變小,不過,在使用電子卡鉗將遺骸一一測量與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自維京時期(Viking Age)開始,貓的體型便隨時間推移而增加。相較於維京時期的貓,現今的家貓體型也顯著增加16%。

儘管此研究只針對在丹麥地區生活的貓,或許不能代表世界其他地區的貓。 不過,1987年一項德國的研究中也支持這項結果,透過貓遺骸的量測,發現中世紀時期的貓體型小於現今家貓。

研究人員表示,此改變可能是食物量增加和生活條件產生改變等因素。由於中世紀時期人口成長、城鎮不斷擴大,大量的垃圾堆積造成囓齒動物的增加,使貓在食物取得上更為容易。另外,從中世紀晚期至今,貓也漸漸從具捕鼠功能的動物轉變為依靠人類餵養、受到良好照顧的寵物。因此,在減少狩獵活動和食物無虞之下,使牠們的體型越來越大。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貓馴化的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是由於吃得多或其體內的基因產生改變導致體型變得更大。並且,認為若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未來或許需要從遺骸中的DNA分析和不斷改變的飲食型態著手,才能釐清馴化背後的真相。

讀到這裡,順手摸著躺在地板上慵懶的金吉拉,不禁想著會不會有一天在人類的「悉心呵護」下,體型逐漸趨近其他貓科動物,應該不會……吧?

延伸閱讀
1. Emily Underwood, Viking cat skeletons reveal a surprising growth in the size of felines over time, Science, 2018/12/18.
2. Bitz-Thorsen and Gotfredsen,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in Denmark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ize since the Viking Age, Danish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 7: 241-25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