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成為英國文化底蘊的美妙幾何學 瓷器設計師 ─ 威廉‧德摩根
2022.02.01
成為英國文化底蘊的美妙幾何學 瓷器設計師 ─ 威廉‧...
作者 / 林家妤Sharkie Lin/因為數學成為斜槓青年,進行數學...
626期
德摩根(William De Morgan)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瓷器設計師,他多以奇妙的生物和花卉、蔓藤花紋作為創作題材,其作品的想像力非常豐富,並且深受伊斯蘭藝術與中東陶瓷設計的影響。這個特別的姓氏是否讓你覺得很熟悉呢...
德摩根瓷器設計藝術德摩根定律英國美術工藝運動幾何設計哈迪韋爾切克歐幾里得對稱圖樣形狀二維圖面數學文化
「熱」是什麼?從烤箱烘烤食物的過程 看熱科學
2022.02.01
「熱」是什麼?從烤箱烘烤食物的過程 看熱科學
作者 / 李明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機械工程博士,現任國...
626期
•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兩物體分別與第三個物體達到熱平衡時,此兩物體亦達到熱平衡。 • 根據能量守恆,熱力學第一定律說明系統中能量的變化,等於輸入系統的能量減掉系統輸出的能量。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的現象之...
熱力學熱平衡能量守恆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電磁波溫度熱能量
怎麼設計出一支疫苗?先從了解人體內的免疫機制開始
2022.02.01
怎麼設計出一支疫苗?先從了解人體內的免疫機制開始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 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 ...
626期
• 先天免疫系統的特色是反應速度快,通常是最早趕赴現場的免疫細胞們,主要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是嗜中性球、巨噬細胞等,且不具備記憶力。
免疫系統先天免疫後天免疫免疫細胞樹突細胞巨噬細胞抗體白血球嗜中性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
除了開冷氣外,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室內降溫?不如試試「白色塗料」吧!
2022.02.01
除了開冷氣外,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室內降溫?不如試試「...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6期
•當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質上時,會被吸收或反射,若光的能量被物質吸收後,很容易被轉換為熱能,然後以「熱」的形式離開。而物質的「能隙」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才有辦法吸收可見光,如果能隙太大時便沒辦法吸收可見光。
光輻射冷卻可見光全球暖化太陽光電磁波電磁波光譜波長無線電波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2022.02.01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作者 / 戴夏飛/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行星...
626期
• 洞察號探測器於2018 年11 月成功登陸火星,主要任務為研究火星的內部構造。
火星太陽系行星類地行星徑向結構地核磁場地震波地球
能量有辦法轉換成質量嗎?用「光」碰撞產生物質!
2022.02.01
能量有辦法轉換成質量嗎?用「光」碰撞產生物質!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26期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並不代表質量一定能完全轉換成等價的能量,僅反應在質能轉換的過程必須滿足質能守恆定律。在一般巨觀的系統中,並無法完全將質量轉換成能量。
質能方程式質量能量基本粒子量子電動力學光子電子惠勒過程康普頓散射成對煙滅
想讓孩子了解現代生命科學的意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基因怪獸:病毒工廠》桌遊
2022.02.01
想讓孩子了解現代生命科學的意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26期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無疑是當前世界的顯學之一。拜疫情之賜,現在臺灣社會對於「疫苗」、「免疫學」、「mRNA」等專有名詞顯得耳熟能詳,大家似乎都可以隨時來上一段見解,點評一番。
生命科學疫苗免疫學mRNA生命現象生物科技鹼基對分子生物學轉譯機制《基因怪獸:病毒工廠》桌遊遊戲
《翻轉你的數學腦:數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2.02.01
《翻轉你的數學腦:數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作者 / 斯蒂芬・布伊斯曼(Stefan Buijsman)
626期
你猜想得出接下來的故事。這個諷刺故事將各式各樣的職業都做了比較,每次的結論都是文士的工作最輕鬆。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清楚:「文士計算每個人都得繳的稅款,你忘不了他們的。」今天,這種工作的高下差異沒有那麼明顯,...
埃及數學數字系統數字美索不達米亞象形文字僧侶體符號分數貨幣計數
2022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ʕᴥ• ʔ
2022.02.01
2022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ʕᴥ• ʔ
作者 / 編輯部
625期
抽書書摘
科學月刊2022年2月號(626期)目錄—伴你走出憂鬱
2022.02.01
科學月刊2022年2月號(626期)目錄—伴你走出憂鬱
作者 /
626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東加海底火山爆發
2022.01.21
東加海底火山爆發
作者 / 編輯部
今(2022)年1 月15 日,位於太平洋的東加王國附近海底的洪加湯加-洪加哈派火山(Hunga Tonga-Hunga Haʻapai),發生火山噴發事件。其實早在去(2021)年12 月20 日,該處就已出現並持續多日的火山活動,到了今年1 月...
火山火山爆發東加東加王國洪加湯加-洪加哈派火山Hunga Tonga- Hunga Haʻapai努瓜婁發海嘯
博士班訓練為什麼重要?我們為何需要培養更多博士?
2022.01.15
博士班訓練為什麼重要?我們為何需要培養更多博士?
作者 / 編輯部
481期
「知識經濟」是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的經濟體系,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高技術的趨勢,而企業也會漸漸需要隨時獲取這些知識內容。
知識經濟經濟博士教育博士班訓練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2022.01.15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作者 /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481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
知識經濟風險投資創新博士班教育專題學術界
以科技取代白手杖與導盲犬:視障者的智慧戶外行動輔助系統
2022.01.15
以科技取代白手杖與導盲犬:視障者的智慧戶外行動輔助...
作者 / 王文俊/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481期
依據估計,全球視障人數將從2015年的36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15億以上,這些視障者的生活需要社會與政府的更多關注。最基本的戶外行動時,視障者最常採用白手杖或導盲犬協助,但是白手杖無法提供重要的訊息,例如障礙物位...
視障白手杖導盲犬戶外行動輔助系統障礙物行走導引視障者輔助系統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
2022.01.15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81期
元宇宙(metaverse)技術的逐步成熟,給教育界、醫療界、投資界等領域帶來許多興奮與期待。但是我們也應該要對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元宇宙虛擬世界程式碼法律物理定律VR頭盔主流媒體資訊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2022.01.15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1期
眾所皆知目前社群網路最大的平台臉書(Facebook),為遏阻違法或侵權的言論,會判定某些言論違反其「社群守則」而隱藏。不可否認,違法與侵權言論在社群網路上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不過有時候這些隱文的原則,似乎與政治或...
社群網路社群媒體臉書社群守則政治侵權言論演算法人工智慧AI治理AI倫理立法機構法律
用「奈米粒子」模仿冠狀病毒,製作更具保護力與安全性的肺炎疫苗 ——《研之有物》
2022.01.15
用「奈米粒子」模仿冠狀病毒,製作更具保護力與安全性...
作者 /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
481期
新冠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截至2021年11月為止,全球已有2.6億人感染,超過500萬人死亡。各國的科學家皆傾力投入疫苗研發,期望能以此對抗全球性流行傳染病。
胡哲銘奈米粒子新冠肺炎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活病毒免疫系統T細胞雙乳化法奈米醫學仿生冷凍電子顯微鏡科學教育
致命細菌新用途,炭疽毒素在動物實驗中展現止痛劑潛力
2022.01.15
致命細菌新用途,炭疽毒素在動物實驗中展現止痛劑潛力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1期
炭疽病(anthrax)主要是由於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感染所引起,最為人所熟知的症狀是侵襲肺部,或是在皮膚造成小膿皰或丘疹、最後潰爛形成黑色焦痂。
炭疽病炭疽桿菌微生物炭疽毒素痛覺中樞周邊神經系統神經元神經細胞分子貨物鴉片大腦水腫毒素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臺灣有哪些學校入榜?
2022.01.15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臺灣有哪些學校入...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481期
去(2021)年12月,由史丹佛大學約阿尼迪斯(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科技策略公司(SciTech Strategies, Inc.)總裁波亞克(Kevin W. Boyack)、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巴斯(Jeroen...
科學論文數據大專院校臺灣學術科學家
AI加入期刊審查,是福還是禍?
2022.01.15
AI加入期刊審查,是福還是禍?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自去(2021)年1月起,每一篇投稿到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旗下各期刊的論文,會在通過同儕審查(peer review)後、被期刊接受發表之前,再經過一次特別的檢查——利用人工...
人工智慧AI同儕審查論文人工智慧審查助手生命科學AI審查人工審查偽造技術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2022.01.15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日前,在南非發現的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被命名為「Omicron」,儘管各國緊急實施嚴格的新措施,試圖降低飆升的病例數,但非洲和歐洲各國仍抵擋不了Omicron變異株的侵襲。
新冠病毒變異株Delta變異株Omicron變異株重症率感染力抗體免疫系統T細胞
電磁也能幫助菇蕈蔬果保鮮 興大團隊榮獲國家農業科學獎
2022.01.15
電磁也能幫助菇蕈蔬果保鮮 興大團隊榮獲國家農業科學...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一般如果提到保鮮,我們通常都會聯想到把生鮮食材往冰箱裡頭放,希望能保持它的新鮮並延長最佳賞味期限。
保鮮生鮮食材冷藏化學藥劑物理加工技術電壓電流電子參數微生物儲藏環境農業科學架售期農產品
中研院協同陽明交大團隊 找出讓停止的心臟再次跳動的蠶絲蛋白
2022.01.15
中研院協同陽明交大團隊 找出讓停止的心臟再次跳動的...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人的心臟為什麼會跳動?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心臟的節律點(sinoatrial node)會放電,自發的電流使心肌收縮把血液打到全身。
心臟節律點電流心肌病竇症候群心律調節器蠶絲生物材料心肌細胞鈣黏蛋白心臟傳導疾病
輪班工作者夜間進食,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
2022.01.15
輪班工作者夜間進食,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1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祖先依照內生性的晝夜週期(circadian rhythm)而發展出的生活作息型態。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社會開始需要一些人力,投入在非朝九晚五的工作中。
晝夜週期輪班工作睡眠葡萄糖耐受性血糖下視丘合成代謝分解代謝第二型糖尿病
科技報導 2022年1月號(481期)目錄
2022.01.15
科技報導 2022年1月號(481期)目錄
作者 /
481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達爾文不是小獵犬號上的隨船專任博物學家
2022.01.05
達爾文不是小獵犬號上的隨船專任博物學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免所畢,學術研究領域從細胞生化到...
625期
• 達爾文大學畢業後,加入了小獵犬號的考察航程,這趟旅程也啟發了他未來的生物演化學說。 • 19 世紀時,英國大力推廣科學考察任務的航海計畫,艦上通常會有一名專任的博物學家隨行,而達爾文並非小獵犬號的隨船專任...
達爾文生物演化小獵犬號自然史博物學家航海計畫演化論護航艦響尾蛇號幽冥號
臺灣的「數學女鬥士」,首位臺灣女數學教授徐道寧
2022.01.05
臺灣的「數學女鬥士」,首位臺灣女數學教授徐道寧
作者 / 許世壁/清華大學1970 級大學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
625期
• 徐道寧是清華大學數學所的創辦人之一,更是臺灣首位女性數學博士。 • 徐道寧在清大授課時嚴格的邏輯訓練,對於學生之後以「反證法」證明數學定理而言非常重要。若在數學領域中無法使用反證法,將使數學論證寸步難行...
徐道寧教授數學數學教育教學工程數學點集論真值表函數數學符號
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2022.01.05
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25期
麻醉用的藥物其實自古就有,例如:酒精、曼德拉草(Mandragora)〔註〕、天仙子、大麻、鴉片等等;有些醫師為了減輕病人的疼痛,甚至連催眠也用上了。酒精的麻醉歷史最為古老,據說西元前三千年,人們就已經開始將酒精運...
麻醉藥物酒精曼德拉草鴉片醫學麻沸散外科手術草藥乙醚笑氣氧化亞氮麻醉史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2022.01.04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25期
‧AI雖然能協助遏止違法或侵權的言論,但一般大眾卻無法得知其評斷的機制,已於無形中造成傷害。 ‧AI的資料庫誤差,將造成演算法對文化或族群產生偏見等;而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因處理龐大的資料,常使研究者或AI的機構無...
社群媒體演算法人工智慧科技國際組織公民審議立法機關AI倫理AI規範
為什麼候鳥的羽毛顏色比較淺?
2022.01.04
為什麼候鳥的羽毛顏色比較淺?
作者 / 編輯部
625期
鳥類的羽毛具有保暖、保護色等功能,有些鳥的鮮豔羽毛也能幫助求偶,而對於需要長時間飛行的候鳥來說,羽毛還有個重要的用處——散熱。
鳥類羽毛候鳥氣候演化物種體溫
  • «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