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2
3
4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當生成式AI走入教育現場
2023.07.19
當生成式AI走入教育現場
作者 / 曾俊夫/渾名小黑老師,遊走於科技與教育間,性喜低調...
643期
ChatGPT 可作為學校課堂或自主學習的輔助工具,也能加入程式設計後作為特定學習情境的教學軟體。
ChatGPT人工智慧運算思維程式設計生成式AIGAI
爭取排名投入更多經費就有用嗎? 從日本下重本的菁英大學策略談起
2023.07.19
爭取排名投入更多經費就有用嗎? 從日本下重本的菁英...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9期
日本在學術研究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相當高,與以色列、南韓及瑞典等人口規模相似的國家並駕齊驅,每年常態性的投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3%在研究與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相較...
大學補助日本德國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學術研究
成大水利浮動風電載臺模型參賽 獲國際雙料獎項肯定
2023.07.15
成大水利浮動風電載臺模型參賽 獲國際雙料獎項肯定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9期
離岸風力發電(offshore wind power)是再生能源中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離岸浮動式風力發電機載臺更是讓離岸風發電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由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楊瑞源指導的學生團隊Orein,於今(2023)年5月...
離岸風力發電再生能源成大浮動風能
ChatGPT時代下,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探索運算思維?
2023.07.07
ChatGPT時代下,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探索運算思維?
作者 / 黃怡寧/在臺師大科學教育博士班中努力奮鬥的生活科技...
643期
教育部頒布的108課綱資訊科技課程要點中,規劃了演算法、程式設計、資訊科技應用等主題。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的崛起,某些能力⸺如「寫程式」的需求比重產生了顯著的傾斜,那麼現行...
ChatGPT生成式AI探究實做運算思維108課綱資訊科技課程
身處臺灣, 我們能否搭上生成式AI的浪潮?陳良基、張美珍專訪
2023.07.07
身處臺灣, 我們能否搭上生成式AI的浪潮?陳良基、張...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43期
生成式AI同時帶來了方便與衝擊,也讓我們被迫面對原本看似遙遠、由AI取代人類的故事情節。全世界都正在遭受這波浪潮奇襲,更何況是身處小島的我們。如何迎接浪潮,不被擊倒;或是乘上浪潮前端,迎風而立?我們邀請了前任...
生成式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科技產業臺灣
月球開發角力戰,哪個國家能拔得頭籌?
2023.06.15
月球開發角力戰,哪個國家能拔得頭籌?
作者 / 編輯部
498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壯舉。
美國阿波羅計畫月球阿提米斯計畫太空
人類泛基因組初稿發表 將有助於研究人類遺傳多樣性
2023.06.15
人類泛基因組初稿發表 將有助於研究人類遺傳多樣性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8期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初稿發布20多年後,人類泛參考基因體聯盟(Human Pangenome Reference Consortium,HPRC)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pangenome)...
人類基因組計畫泛基因組倫理議題
為什麼香檳裡的氣泡能穩定上升?
2023.06.01
為什麼香檳裡的氣泡能穩定上升?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你喜歡觀察氣泡飲料中流動的氣泡嗎?有沒有發現過香檳的氣泡會直線上升,但啤酒、碳酸飲料裡的氣泡卻不會?
氣泡飲料香檳流體力學氣泡鏈界面活性劑
口罩顏色也會影響 人們的心理認知?
2023.06.01
口罩顏色也會影響 人們的心理認知?
作者 / 羅億庭/口罩買太多用不完,本刊編輯。
642期
你還記得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最常戴的口罩是什麼顏色嗎?
COVID-19口罩口罩禁令色彩心理學透明口罩吸引力顏色心理認知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
2023.06.01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42期
春末夏初之際,溫度逐漸上升,人們也漸漸脫下了口罩。看著恢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城市樣貌,我們的生活似乎已回歸疫情前的日常,彷彿那場災難性的傳染病未曾出現。
COVID口罩防疫政策後疫情時代國際社會
確診後仍久病不癒?解析「長新冠」症狀和致病因子
2023.06.01
確診後仍久病不癒?解析「長新冠」症狀和致病因子
作者 / 齊嘉鈺/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
642期
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宣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為大流行疾病已經過了三年,全世界都在努力掙脫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帶來的威脅,讓生活能繼續往前走。
COVID-19長新冠新冠病毒內分泌免疫系統
跟你想的不一樣!漫長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3.06.01
跟你想的不一樣!漫長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作者 /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642期
防堵疫情的規定實施後,確實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但這些影響並非持續性,對不同類群的人們影響程度也不一。除了心理狀態,生活和發展上也發生負面影響,如老人退化加劇、孩童認知發展延後等,但其中也有正向的改變。疫...
COVID-19韌性心理狀態孩童發展生活
疫情下的群眾心理科學、假消息與陰謀論的共伴效應
2023.06.01
疫情下的群眾心理科學、假消息與陰謀論的共伴效應
作者 /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長期關心科學...
64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情形是「後常態科學」問題,容易助長假消息擴散。民眾在疫情時會選擇以意識形態而非科學知識判斷事態,容易掉入假新聞的陷阱,讓科學、假消息、陰謀論共伴發酵。防疫心理的形成機制複雜,我們應避免...
科學COVID-19後常態科學假消息群眾心理陰謀論共伴效應
走過COVID-19 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專訪
2023.06.01
走過COVID-19 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42期
2020 年,「記疫」團隊因科技部計畫誕生,希望能留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除了架設網站和社群媒體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緩和時舉辦座談會及書展,期望藉由線上...
COVID-19林文源專訪專訪臺灣疫情社會問題
狒狒之死,動物園的哪個環節出問題?
2023.06.01
狒狒之死,動物園的哪個環節出問題?
作者 / 林翰佐/本刊總編輯,主修動物學。
642期
春暖花開的3 月,臺灣上演著一齣「動物星球」般的實境連續劇:一隻來源不明的東非狒狒(Papio anubis)在桃園地區突然現蹤,在社會上引起一陣漣漪。
動物動物園狒狒動物脫逃事件《野生動物保育法》
核融合發電的文字遊戲
2023.05.16
核融合發電的文字遊戲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497期
去(2022)年底的兩大新聞,除了11月30日美國舊金山OpenAI公司提供了一款不但可以回答你任何問題、跟你聊天,還可以快速(以秒計)幫你寫散文、詩歌、文章的人工智能軟體ChatGPT外,再來就是核融合(nuclear fusion)了...
核融合物理強作用力氘原子核量子隧穿效應核融合發電淨能量
淨零轉型政策下,交通運輸部門的減碳解方?
2023.05.16
淨零轉型政策下,交通運輸部門的減碳解方?
作者 / 鄭祖睿/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
497期
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去(2022)年12月28日召開了「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記者會」,會中除了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更宣布12項淨零關鍵戰略的具體行動與措施,期望能達成2050淨零願景。
碳排放二氧化碳運輸部門貨物運輸減碳人本綠色運輸淨零轉型戰略淨零綠生活淨零
中山大學研究發現 降血糖藥Metformin 可降低發生肝癌風險
2023.05.16
中山大學研究發現 降血糖藥Metformin 可降低發生肝癌...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7期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為肝癌的一種,是全球常見的癌症第五名。過往的研究已經發現慢性B型肝炎(hepatitis B)、C型肝炎(hepatitis C)、長時間飲酒、黃麴毒素(aflatoxin)等風險因子與肝細胞癌的...
肝細胞癌降血糖藥Metformin肝癌C肝
意想不到的用途?陽交大團隊使用類澱粉蛋白淡化海水
2023.05.16
意想不到的用途?陽交大團隊使用類澱粉蛋白淡化海水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7期
近年來,臺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常面臨缺水危機,將海水淡化或許是缺水問題的其中一種解方。但即便如此,水利署在2021年緊急於新竹南寮設置的海水淡化機組仍供不應求,且鹵水排放也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
類澱粉蛋白海水極端氣候缺水纖維性蛋白質
臭氧導致PM2.5產生?中山團隊發現「水」可能是反應中的關鍵角色
2023.05.16
臭氧導致PM2.5產生?中山團隊發現「水」可能是反應中...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7期
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對人體的危害受到許多民眾關注。它的來源可分為原生性與衍生性——原生性指的是當它被排放到大氣時就已經是PM2.5;衍生性則是指它在被排放之初並非PM2.5,而是在大氣環境中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
臭氧PM2.5水水二聚體單萜烯氣候變遷
愛迪生獎名單公布 工研院5G基地臺智慧化管理系統榮獲金牌獎
2023.05.16
愛迪生獎名單公布 工研院5G基地臺智慧化管理系統榮獲...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7期
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1987年於美國創立,為表彰新產品、服務開發、市場行銷、人本設計、創新方面表現卓越的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更有「創新界奧斯卡獎」之名。
愛迪生獎智慧化管理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
塑膠汙染不能只靠回收解決 「全面減少塑膠生產」為何如此重要?
2023.05.03
塑膠汙染不能只靠回收解決 「全面減少塑膠生產」為何...
作者 / 張凱婷/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都市與社區規劃背景...
641期
塑膠汙染 回收 環境汙染 垃圾問題
讓人欲罷不能 巧克力背後的融化科學
2023.05.02
讓人欲罷不能 巧克力背後的融化科學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科學家成功解析了當我們將一塊巧克力放入口中後,它在口中發生的物理變化過程。
巧克力物理變化油脂物理機制
氣候變遷 使棒球全壘打率提升
2023.05.02
氣候變遷 使棒球全壘打率提升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今(2023)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WBC)於3 月21 正式落幕,本屆臺灣選手「國防部長」張育成和MVP 大谷翔平的精采表現也讓許多球迷熱血沸騰。
世界棒球經典賽張育成大谷翔平全壘打空氣密度
移動的人群將自發地形成隊伍
2023.05.02
移動的人群將自發地形成隊伍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你有在擁擠的人群中行走的經驗嗎?就像在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轉乘時一樣。
人群車道運動模式預測模型
未來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臺北市立美術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2023.05.02
未來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臺北市立美術館「未來身...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41期
最近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文字、藝術、計算等生成功能上出現跳躍性地進展,以AI 取代各種職業的未來可能已經近在眼前。
人工智慧AI 科技進化藝術品基因工程混合生命體生物多樣性
以理性描繪自然之美 科博館「科畫博物」特展
2023.05.02
以理性描繪自然之美 科博館「科畫博物」特展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沒有上過點圖課的生科人。
641期
從很久以前開始,科學家就嘗試透過各種方式留下眼前的景象,期望能藉由這些圖像記錄所見所聞。在15 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學習以科學的眼光重新認識萬物,詳細觀察各種事物的主體,並使用透視法、光影效果、正確的比...
科學科學繪圖藝術活體標本
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塑膠微粒的傳播、衝擊與海洋危機
2023.05.02
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塑膠微粒的傳播、衝擊與海...
作者 / 許瑞峯/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
641期
塑膠是由液化石油氣中的高分子單體成分再加入如塑化劑、穩定劑、抗氧化劑、染料、阻燃劑等添加劑後,加工固化交聯成形的聚合物。由於該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可塑、耐用性等特質,自從1850 年代被開發以來用途日益廣泛。
塑膠廢棄物塑膠微粒聚氯乙烯
吃到塑膠微粒會怎麼樣?飲食中塑膠微粒對健康的影響
2023.05.02
吃到塑膠微粒會怎麼樣?飲食中塑膠微粒對健康的影響
作者 / 蕭伊倫/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
641期
自19 世紀中葉發明第一種合成聚合物⸺賽璐珞(celluloid)以來,全球塑膠年產量逐漸增加,至2020年時每年產量已達3.67億噸,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民生和工業產品中。
食品塑膠微粒塑膠容器合成聚合物賽璐珞廢棄物
動物便便大調查!糞便微塑膠研究與環境汙染倡議
2023.05.02
動物便便大調查!糞便微塑膠研究與環境汙染倡議
作者 / Jenny Yeh/擔任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研究員,擁有環境政...
641期
調查研究一直是推動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據,綠色和平科學研究部門(Science Unit)針對不同環境議題嚴謹地研究分析,發布研究報告揭露環境問題,進而向執政者與利害關係人提出訴求並制定解方。
塑膠微粒公共政策塑膠吸管海洋動物塑膠汙染食物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