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01
毛毛細語 一根根毛髮串起人類演化史
作者 / 張若愚│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現就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
669期
頭髮,這看似日常、甚至在炎夏裡令人煩惱的特徵,實則蘊藏著人類演化、基因調控與文化意義的多重故事。從非洲大草原的烈日下為祖先遮蔽熱能,到今日成為健康、審美與身分認同的象徵,一根根髮絲串連起我們與過去的連結,...
毛囊
毛髮
演化
人類播遷史
2025.07.15
新階級社會《創新之後:當水電技師、護理師與維修工程...
作者 / 李.文塞爾(Lee Vinsel)、安德魯.羅素(Andrew L. ...
523期
社會上也迫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霍德凱維奇感嘆道:「這麼說有點殘酷,如今我們養出了一批找不到工作、也不會有人想要的大學工科畢業生。但他們也從來沒想過要去當稱職的技術人員。」
技術斷層
職業聲望
高等教育
STEM教育
2025.07.01
臺灣稀土的危機與轉機 城市採礦啟動永續經濟
作者 / 李政翰 | 現為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專任教授。
667期
除了開發資源化技術外,臺灣未來若想避免特定國家造成國際壓力,則可嘗試與其他國家建立多元化的稀土供應來源,透過國際合作降低供應風險,例如與非洲國家進行資源外交,討論稀有金屬開發與購買事宜。此外,也可推動替代...
稀土
高科技產業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2025.07.01
解決方案還是雙刃劍? 全球暖化時代中的AI角色
作者 / 葉欣誠 | 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
667期
凡事總是一體兩面,在我們讚嘆AI 帶來的便利時,也要思考背後是否有潛在的限制或是危害。已有研究指出在2030 年前,AI 可以讓製程、能源管理、物料使用等智慧化,協助減少全球10%的碳排放,這相當於整個歐洲的排放量。但...
AI預測
氣候變遷
淨零排放
傑文斯悖論
2025.06.01
從自駕車到健康照護 毫米波雷達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
作者 / 林昇洲 |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電機博士,專長包括...
666期
毫米波雷達是各類通訊感測層的重要裝置,也在各種智慧化產品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毫米波雷達不只會持續在軍事、航太、自駕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也將大幅提升我們日常生活的安全與便捷。
毫米波雷達
訊號處理
都卜勒效應
傅立葉轉換
2025.05.01
AI 的中文翻譯之辯 智力與智慧的差異
作者 / 陳碩甫 | 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所...
665期
臺灣學術界和政府各部門卻將AI 翻譯成人工智慧,造成與AW 的概念混淆。雖然已有一些國內研究者不贊同將AI 翻譯為人工智慧,但皆未論及與AW 概念混淆。
人工智慧
AI
AW
LLM
2025.04.01
毅力不忍、保持開放態度還是要放棄 這是我們能控制的...
作者 / 編輯部
664期
你是否曾有這種經驗:在做一件事情時,熱忱驅使你沒日沒夜地投入,失去熱忱時卻決定放棄?這是否能用生理反應解釋呢?近日,科學家發現這些行為或許都跟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神經傳導
基因工程技術
血清素
GABA
2025.04.01
從科幻到現實 AI機器人打造 3D 列印橋
作者 / 蔡俊鐿 |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工學博士,結構工程技...
664期
荷蘭啟用3D 列印及機器人技術打造的橋梁,為未來開啟了另一種人工智慧建造方式,可在沙漠、極地、外太空、星球等惡劣施工環境直接現場列印,是3D列印橋最主要的優勢之一。
3D列印
建築
橋梁
土木工程
2025.04.01
3C 產品的幕後推手 薄膜過濾技術
作者 / 吳思恩 | 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鄭東文 | 淡...
664期
薄膜過濾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支持半導體製程的幕後關鍵角色,它默默地守護著每一種化學品的純度、每一滴超純水的潔淨、每一口無塵室的空氣,讓我們手中的電子設備可以順暢運作,帶給我們便捷又安全的環境。
半導體
晶圓
光刻
薄膜過濾技術
2025.02.25
興大打造真實反映汙染狀況的地下水採樣器 已被納入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地下水汙染一直是環境保護中相當具挑戰性的議題之一,因為它不僅影響飲用水安全,更可能對農業灌溉、工業用水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危及人類的健康與生態系統。
地下水汙染
環境工程學
環境保護
質譜儀
2025.01.20
安全、低成本的「迷你核電廠」臺灣適合使用小型模組化...
作者 / 葉宗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
517期
隨著全球能源使用走向低碳化,同時又必須滿足能源自主性、穩定供電的需求,僅依賴發展風電與太陽光電其實無法同時滿足上述條件,而可作為基載電力來源的充足水力、地熱資源則僅有極少數國家擁有。
永續能源
核子反應爐
淨零碳排
2024.12.12
引領「科技爆炸」的幕後推手 鋰離子電池
作者 / 陳瑋駿 | 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
660期
鋰離子電池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大家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也促進了網路文化的誕生。為了表彰與紀念改變全世界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發展至此已經逐漸看到電池容量的極限
鋰電池
能量密度
充電電池
2024.12.12
921大地震開啟的 震前電離層前兆研究
作者 / 劉正彥 |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
660期
長時間大量統計研究某一地區地震與TEC 變化的關係,可以獲知該地區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的特徵,包含異常極性、異常領先地震天數、異常持續時間、異常出現於一天中的時段等。
集集地震
車籠埔斷層
電離層
2024.12.05
排碳有價時代來臨 碳費如何讓臺灣減碳?
作者 / 謝秉志 |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
660期
透過碳費制度三子法的協助,可以讓企業明確知道臺灣已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只要企業能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不僅可實質減少碳排,還可以少繳碳費,利己又利國。
碳費
減碳
碳費三子法
2024.11.14
藍相液晶製程突破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反向電致形...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5期
藍相液晶是一種具有三維光子晶體特性的特殊軟性材料,能夠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這種獨特的性質使它在多個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光電工程學系
液晶
反向電致形變
2024.10.21
臺大研發「自驅動穿戴式裝置」可運用於智慧醫療、運動...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4期
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林宗宏研究團隊提出了一項創新解決方案,利用人體自身產生的能量來驅動穿戴式裝置,讓裝置在不需外部供電的情況下仍可運作,為智慧醫療帶來嶄新的契機。
穿戴式裝置
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
奈米發電機
2024.10.14
何設計太空軌道? 探索宇宙的成敗關鍵
作者 / 蕭富元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658期
由於太空軌道的設計需要精確數學計算,以及深入的物理理解,在此過程中的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任務失敗、經濟損失,甚至是成為在軌運行衛星和太空環境的潛在威脅。
太空軌道
拋物線
拉格朗日點
2024.10.07
金屬材料的全新概念 突破極限的高熵合金 清華大學材料...
作者 / 張樂妍 | 本刊主編
658期
「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從製程去改善鋁合金、鋼鐵合金的性能,但總是感覺遇到了瓶頸。」葉均蔚說道,「那個時候,我覺得傳統的合金設計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由於看不見合金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這種困境促使他開始思考,到...
高熵合金
材料科學
清華大學
2024.10.07
以「異質」觀念設計機械性質更強的高熵合金
作者 / 陳奕嘉 | 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童書毅 | 中興...
658期
高熵合金是一種充滿潛力的新材料,將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有望在許多應用上取代傳統材料。本篇文章將討論高熵合金的機械性質,以及如何透過各種方法將高熵合金的強度進一步提升。
高熵合金
機械性質
FCC
BCC
2024.10.07
製造結構穩定、循環壽命長的電池 高熵氧化物的多樣化...
作者 / 潘珏樺 | 就讀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碩士班,...
658期
高熵材料的概念從合金為起點,目前已擴展到氧化物、碳化物、矽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領域,且應用廣泛。本文主要會聚焦於高熵氧化物的結構、性質與應用。
高熵氧化物
電池
電解質
2024.10.07
更輕、更強韌、CP 值更高 超越傳統超合金的高熵超合金
作者 / 葉安洲 |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教授。英國劍...
658期
超合金(superalloys)指的是耐熱度超過一般不銹鋼,且常態工作溫度為此材料熔點60%以上的合金。它的種類根據主要成分可分為鐵基、鈷基、鎳基三大類。
高熵超合金
立方結構
降伏強度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9.16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作者 / 楊洪中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
512期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在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屢次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挑戰,「以自然為本/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
淨零排放
碳匯
NbS
2024.09.02
強化太空天氣預報 監測電離層狀態的福衛三號和福衛七...
作者 / 李奕德/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博士,推動臺灣太空天氣...
657期
從地球表面100 公里以上,直到整個太陽系,甚至是延伸到人造太空飛行器可以到達的範圍,都能夠稱作「太空環境」。起初,人們覺得太空中的空氣極為稀薄,應該不會有任何現象發生。但隨著各種觀測儀器的發展,再加上科學家...
太空天氣預報
福衛三號
福衛七號
太空風暴
太空天氣
2024.09.02
觀察地震前的電離層異常前兆 福衛三號和福衛五號的電...
作者 / 劉正彥/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測...
657期
透過地光和地磁場的異常現象,讓地震學家可以推測在大地震前,地震的能量可能以「前震」,也就是振動機械能的形式在震前釋放,或以電場、磁場、電磁波(光、熱)等電磁能的形式洩漏。其中,電磁能往往可以強烈且遠距傳播...
福衛三號
福衛五號
電離層
地震
2024.08.01
利用碳捕捉與封存 啟動臺灣碳中和作戰
作者 / 謝秉志/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
656期
大家也許有這樣的考試經驗,在複選題作答時,選對選項時可以得到一些正分,但答錯選項時會扣分(得到負分),當答對的分數(正分)跟答錯的分數(負分)相抵銷之後,這一題居然拿到零分(分數被正負相抵)。我們如果把這...
碳中和
直接排放
間接排放
碳費
碳經濟時代
電力
二氧化碳
CCS
除碳技術
負碳
2024.07.15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511期
1960年代的深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孤兒院裡,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大舉入侵。在當年接種了尚在試驗階段RSV疫苗的嬰幼兒保護力結果出爐:此疫苗不僅沒有抗RSV病毒感染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COVID-19
死病毒疫苗
T 細胞
冠狀病毒
棘蛋白
抗感染
基因工程
2024.07.01
從日航羽田機場起火事件 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抗火效用
作者 / 鄭泗滄/成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兼任教授,專長為複合材...
655期
今年1月2日,編號為MA722、隸屬於日本海上保安廳羽田基地的DHC8-Q300小型飛機,在羽田機場跑道上準備起飛時,被正在降落的日本航空公司(簡稱日航)空中巴士(Airbus)A350客機撞擊。爾後兩臺飛機雙雙起火,海上保安廳機...
日本
羽田機場
碳纖維複合材料
火災
鋁合金
CFRP
環氧樹酯
飛機
2024.06.15
ChatGPT到底在「想」什麼? 科學家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的能力逐漸被肯定,但它的內在運作模式仍然是個謎。為了探究此謎題,科學家開始採取「逆向工程」的方法,應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
人工智慧
心理學
神經科學
逆向工程
機器學習
神經網路
LLM
2024.06.01
機器人為什麼跑不過動物?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人類對於機器人的研究已進行數十年,投入了數百萬美元的研究資金,但至今仍無法創造可以像動物般行走於崎嶇陸地、即使失去一條腿也能行動的機器人。
機器人
仿生
動物
整合控制
硬體
工程
«
1
2
3
4
5
6
7
8
9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總數:26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