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2.01
發現全新天文現象的雙重喜悅 天體物理學家羅瑞默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子翔/畢業於師大地科系,現為師大科教所...
650期
快速電波爆(fast radio burst, FRB)是一種持續時間極短,但具有瞬間高強度的電波訊號,最早在2006年被觀測發現。去(2023)年天文學界重要的邵逸夫天文獎,就頒發給發現快速電波爆的三位學者貝爾斯(Matthew Bailes)...
羅瑞默
邵逸夫天文獎
快速電波爆
脈衝星
色散量測
天文
2024.01.01
海水淡化新選擇! 以類澱粉蛋白纖維去除海水鹽分
作者 / 許世宜/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
649期
極端氣候已造成全球性的乾旱與缺水問題。在全球人口增長下,飲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的需求都不斷增加,水資源短缺問題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民生和經濟發展核心議題。地球表面有70%被海水所覆蓋,因此有許多國家正在積...
類澱粉蛋白纖維
海水淡化
分子馬達
生物相容
前驅蛋白
彈性模量
生物啟發
2023.12.29
閱讀理解策略實作!帶領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有意識的閱讀...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50期
為了幫助學生更有策略的掌握自然科學文本,臺中市私立立人高級中學與《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合作,於112學年度第1學期七年級「科學素養」課程中安排三週的科學閱讀課程,由前國教署中區閱讀團隊老師莊惠銓擔任講師,帶...
科學
科學課程
科學閱讀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閱讀理解
理解監控
立人高中
2023.12.20
以科學跨學科!在新興國小陪學生讀懂科學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隨著天氣漸冷,學期也逐漸來到後半階段,正是校慶、團聚的重要季節。在這個月份,《科學月刊》星火相傳再度回到苗栗縣頭份市新興國小,與四年級的孩子們一起閱讀科學、探索跨域可能。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教育
科學
新興國小
2023.12.01
不被認可的研究道路 mRNA疫苗的故事
作者 / 林柏亨/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648期
在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情況下,你可以堅持一條路多少年呢? 今(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頒給了對mRNA疫苗研究上的重大貢獻者⸺卡里科(Katalin Karikó)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大部分讀者可能在兩位得主...
mRNA
疫苗
莫德納
輝瑞
BNT
COVID-19
卡里科
魏斯曼
2023.12.01
被刮花的材料會自己撫平傷痕? 能自我修復的高分子材...
作者 / 高憲章/任職於淡江大學化學系,負責「化學遊樂趣」計...
648期
大部分人在買手機時,總是會順便買個保護貼和防撞殼。一方面可以保護手機在摔飛的時候不變成廢鐵,另一方面也防止日常使用時被磨損、刮花。但如果手機能夠自動修復表面被稍微刮到的小紋路,搞不好使用裸機的人會變多,原...
自癒高分子
聚合物
擴散
自我修復
共價鍵
自由基
航太
建築
2023.11.15
當生成式AI走入教育現場,對學生將帶來危機或轉機?
作者 / 編輯部
503期
ChatGPT於去(2022)年底問世,這類文字生成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對人文社會領域的各個層面都帶來新的影響。儘管目前生成式AI的應用仍有諸多限制,但它具有的無窮潛力依舊可以使人文社會領域產...
ChatGPT
人工智慧
大型語言模型
教育現場
人文社會
2023.11.01
回到案發現場!運用在犯罪偵查的鑑識齒科學
作者 / 李承龍/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博士,卡達警官...
647期
讀者是否對鑑識科學感興趣?這是一門結合了各種科技和專業知識的新興學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犯罪案件和身份認定的問題。鑑識科學的範疇非常廣泛,從指紋、DNA、火災、文書、槍彈、藥物到微物跡等,都有相關的鑑識方...
鑑識科學
鑑識齒科學
咬合
犯罪現場
人別鑑定
科技
DNA鑑定
2023.11.01
不得不正視的生態危害 外來入侵種「玻璃魚」
作者 / 曾煒甯/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學生;丁禾/清華大學生...
647期
「已入侵外來種」一直都是臺灣生態環境的熱門議題,例如天上飛的家八哥、白尾八哥、黑領椋鳥、白腰鵲鴝,陸地上的綠鬣蜥、斑腿樹蛙、海蟾蜍,或是生活在水裡的小盾鱧(又稱魚虎)、鬍子異形、大理石紋螯蝦等,皆是近幾年...
玻璃魚
蛙副雙邊魚
雙邊魚
外來種
入侵
日月潭
小盾鱧
2023.10.15
選擇大學科系的削去法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502期
寓言一 客人愈來愈少,◯◯牛肉麵店的老闆決定把招牌換成××牛排館以增加競爭力。為顧及員工生計而不裁員;為樽節開支,因此不增加人手;為維持現金流量,所以牛排館與牛肉麵店無縫接軌。 顧客:「老闆,我點的是...
大學
系所
學位學程
專任師資
開課狀況
升學
2023.10.11
無風不起浪?|臺灣囡仔太平洋寫作航班學生作品
作者 / 陳繹/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你有搭船出海的經驗嗎?若你的答案是有的話,你肯定越過了許多道浪。它們形狀各異,或大或小。有的像潛游的巨大鯨魚,暗自伏著海面,有的則旋轉跳躍,如同一隻隻的活潑海豚。我們航向其中,上下浮動,好像坐上一台刺激的...
科學寫作
賞鯨
寫作航班
星火相傳
花蓮
多羅滿賞鯨
花蓮
科普寫作
飛旋海豚
2023.10.11
飛旋海豚・印象|臺灣囡仔太平洋寫作航班學生作品
作者 / 蔡定瑾/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那優美的身姿、華麗的轉體、顯眼的背鰭,告訴我們牠們的身世正與解說員說明的無誤:就是飛旋海豚!
科學寫作
賞鯨
寫作航班
星火相傳
花蓮
多羅滿賞鯨
花蓮
科普寫作
飛旋海豚
2023.10.01
光電場不是石虎的庇護所 破壞生態的不當開發將造成石...
作者 / 陳美汀/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現任台灣石...
646期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近年來相對受到較多關注的保育類物種之一,石虎族群面臨威脅的相關議題也受到極大關注。其中,各種開發所產生的棲息地減少、破碎化和族群隔離是最根本也是影響最重大的威脅。此外,慣...
石虎
光電場
淺山區域
路殺
農地種電
自動相機
苗栗竹森案
圍網
2023.10.01
可愛模樣背後的生存隱憂 水獺家族的演化之旅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46期
從近年在日本造成話題、轟動社群的寵物家族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圖一)到僅分布於臺灣金門,行蹤鬼祟神祕、保育呼聲四起的歐亞水獺(Lutra lutra),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對這群鬼靈精怪的水獺家族們產生好奇。透過一篇...
水獺
海獺
生殖隔離
異域種化
棲地利用
瀕危物種
2023.10.01
探索快速電波爆之謎 中研院天文所所長彭威禮專訪
作者 / 林彥興/畢業於清大天文所,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46期
今(2023)年國際知名的學術獎項「邵逸夫天文獎」頒發給貝爾斯(Matthew Bailes)、羅瑞默(Duncan Lorimer)和邁克勞克林(Maura McLaughlin)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2007年發現快速電波爆(fast radio burst, FRB)―...
快速電波爆
FRB
中央研究院
彭威禮
BURSTT
色散
脈衝星
2023.09.15
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遭遇卡關?臺灣再生醫療發展面臨的爭...
作者 / 廖秀蓉/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員;張至宏/亞東...
501期
再生醫療在臺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新興領域,主要透過再生醫療製劑和再生醫療技術,利用細胞的再生功能來治療疾病和修復組織損傷。為管理此類醫療實施,2019年修訂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
再生醫療
異體幹細胞
細胞庫
再生製劑
細胞治療
2023.09.15
全球首款RSV母嬰疫苗有望核准使用?RSV疫苗的最新研究...
作者 / 周彥宏/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中...
501期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為負股RNA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病毒具有外套膜(envelope),表面有兩個主要的醣蛋白——F蛋白質(fusion protein)與G蛋白質(attachment...
母嬰疫苗
RSV
腺病毒
臨床試驗
2023.09.01
突破醣化學瓶頸 合成醣分子的高效新方法
作者 / 張峻瑋/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浼憓/德國...
645期
醣類(carbohydrates)為細胞表面上重要的生物分子,以複雜的結構形成特異的分子辨識,主導諸多重要功能,例如蛋白質的折疊、細胞間的訊號傳遞、細菌與病毒的感染媒介、調控疾病的生成與進展等。此外,醣科學對醣類疫苗...
醣分子合成
醣苷化
變旋異構物
酵素合成
有機合成
GlycoComputer
醣疫苗
2023.09.01
以假亂真 仿生細胞時代即將來臨?
作者 / 陳玟嘉/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研究助理;吳亘承/臺灣...
645期
生物科技蓬勃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生物大分子的蛋白質和核酸藥物的研發,為癌症、免疫疾病或傳染性疾病帶來新世代的治療方式;作物改良帶給市場高產量又易栽種的農產品,解決了糧食短缺的議題;仿生...
仿生細胞
生物材料
合成生物學
基因編輯
原型細胞
2023.09.01
透過光、熱、電改變液晶材料排列 調節室內明暗變化的...
作者 / 林宗賢/中山大學光電系講座教授,研究光學、液晶、先...
645期
炎炎夏日,你是否曾看過路人在室內戴著一般眼鏡,但到了室外就搖身一變、成為太陽眼鏡的變色鏡片呢?若是這樣的功能可以與家中的窗戶、落地窗結合,是否就能讓人們待在室內,但仍可以因為光線的明暗變化、穿透與否,在享...
智慧窗戶
液晶材料
各向異性
主客效應
偏振
折射
2023.08.15
清華推出全臺第一輛無人駕駛電動賽車 全面挑戰歐洲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0期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創立的清大賽車工廠於今(2023)年6月發表第七代學生方程式賽車「TH07」,為全臺灣第一輛無人駕駛的電動賽車。這輛TH07目前已取得了德國、捷克、瑞士、匈牙利、荷蘭以及克羅埃西亞的學生方程式...
清華大學
無人駕駛
電動賽車
2023.08.01
臺灣比國外更嚴重? 氣候變遷全面衝擊生物多樣性
作者 / 邱祈榮/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臺灣大學...
644期
在歷經全世界科學家多年的論辯後,全球氣候變遷已是不爭的事實,關鍵僅在於變遷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哪些地方是災害熱區。去(2022)年底出版的2022年聯合科學報告《2022團結在科學之中》(United in Science 2022)指出,...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降雨
四季改變
極端氣候
颱風
森林
花期
高山
2023.08.01
「綠豆」生「南亞」,之後往哪去? 破解綠豆的傳播路...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644期
小麥與大麥起源於中東,稻米起源於長江流域,玉米起源於中美洲,這些是生物學家已經證實的農作物起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農作物在被馴化之後如何擴散到世界各地,又為什麼產生如此多樣的形態?除了人類傳播之外,有沒有...
綠豆
南亞
東亞
中亞
語源學
遺傳學
環境
型態
天工開物
齊民要術
2023.07.11
生活無處不科學!星火相傳豐富學生暑期學習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暑假第一周,《科學月刊》便應英明國中曾雍雯老師之邀,入校分享科學表達的重要訣竅,配合學校既有架構,藉由科學閱讀心得寫作、科學影片製作等兩大主題課程,提供學生滿滿創作能量。
星火相傳
教案
科學表達
科普影片
科學閱讀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英明國中
寫作
寫作比賽
2023.07.07
ChatGPT時代下,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探索運算思維?
作者 / 黃怡寧/在臺師大科學教育博士班中努力奮鬥的生活科技...
643期
教育部頒布的108課綱資訊科技課程要點中,規劃了演算法、程式設計、資訊科技應用等主題。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的崛起,某些能力⸺如「寫程式」的需求比重產生了顯著的傾斜,那麼現行...
ChatGPT
生成式AI
探究
實做
運算思維
108課綱
資訊科技課程
2023.07.06
「綠豆」生「南亞」,之後往哪去?破解綠豆的傳播路徑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小麥與大麥起源於中東,稻米起源於長江流域,玉米起源於中美洲,這些是生物學家已經證實的農作物起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農作物在被馴化之後,如何擴散到世界各地,又為什麼產生如此多樣的形態?除了人類傳播之外,有沒...
生物地理
綠豆
農作物
適應
馴化
歷史
氣候
2023.06.15
星火相傳前進國小!誰說小學生看不懂《科學月刊》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豬肚,豬肚其實是豬的胃...」台上的孩子滔滔不絕的分享黑白切小吃,甚至能正確指出相對應的器官位置,這並不是家政課,而是一堂科學閱讀分享課,孩子們所參考的內容,正是來自《科學月刊》598期〈...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教育
科學
新興國小
黑白切
2023.06.01
提升影像解析度 追上電子顯微鏡的擴展晶格層光顯微鏡...
作者 / 王月廷/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生。陳壁彰/中央...
642期
自從英國發明家虎克(Robert Hooke)於17 世紀製造出第一架光學顯微鏡,並將軟木塞切片在顯微鏡底下一格格的構造命名為「細胞」後,就此開啟了人類微生物學與細胞學的研究。19 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阿貝(Ernst Abbe)與...
綠色螢光蛋白
可見光
光損害
2023.05.09
真的假的!?星火相傳前往國境之南,帶領學生辨別資訊...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五月上旬,《科學月刊》「星火相傳科學閱讀表達計畫」前往恆春,與恆春工商學生分享「辨別真假訊息」,此次講座不僅是《科學月刊》首次踏入國境之南,也是初次跨越科學領域,與技職專業學生互動、交流,為同學帶來不同的...
星火相傳
恆春工商
科學表達
講座
科學閱讀
科普寫作
閱讀
寫作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屏東大學
假新聞
偽科學
2023.04.19
科月融入教案!帶學生回顧原子模型架構之演進!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科學閱讀表達計畫」於2月開跑後,陸續在各校點燃星火。除了入校講座、教師工作坊等實體活動外,亦提供合作學校當月新刊及過往電子檔,讓《科學月刊》的文章,也能成為教師備課的好幫手!
星火相傳
教案
科學表達
科普影片科學閱讀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V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資料總數:31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