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阿茲海默症不再無藥可治?新藥Lecanemab的機制與展望
2023.04.18
阿茲海默症不再無藥可治?新藥Lecanemab的機制與展望
作者 / 陳韻如/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
496期
在臺灣大於65歲的年長族群除了關切自己的身體健康之外,更害怕罹患失智症(dementia)。一旦得到失智症,將使自己的人生經驗記憶全面崩壞,也會為照護者帶來生活上的諸多困難與不便。
阿茲海默症Aβ蛋白胜肽類澱粉蛋白假說Lecanemab
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2023.04.18
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作者 / 張博宇/目前專研於高能高密度電漿、電漿推進、核融合...
496期
太陽透過核融合產生能量,提供我們日常所需的能源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然而,即使超過了半個世紀、投入大量資源,物理學家仍常常笑說:「永遠只剩下30年就可以實現核融合發電。」
核融合反應能量核分裂反應NIF
博士生人數年年下降,改革該從何著手?
2023.04.18
博士生人數年年下降,改革該從何著手?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6期
去(2022)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 Act),挹注高達132億美元的資金,積極發展半導體研究及生產力提升,維持國家科技發展的優先順位。
博士學術訓練經濟心理健康職涯發展改革
腦部植入物的過去與未來《手術的發明》
2023.04.18
腦部植入物的過去與未來《手術的發明》
作者 / 大衛.史耐德(David Schneider)
496期
十九世紀傑出的科學家對震顫、癲癇、偏頭痛和腦部感染提不出任何解釋。拉蒙卡哈繪製了自己所能看到的神經路徑圖。承繼於他之後的一波神經科學家,則使用電極來確定神經細胞發射訊號的模式,但更需要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哺...
腦部神經科學神經細胞阿茲海默氏症戈耳狄俄斯之結視丘下核賽柏格化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6屆 期許推動更多女性投入科學領域
2023.04.18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6屆 期許推動更多女性投入...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496期
為表彰臺灣女性科學家在學術上的成就,臺灣萊雅公司於2008年起和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共同主辦「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藉以表揚臺灣女性科學家的卓越貢獻。此頒獎典禮截至今(2023)年已邁入第16年,表揚傑出獎及新秀獎共計...
癌症登月計畫臺灣女科學家天文學高科技
以科技克服醫療貧富差距 如何讓MRI在中低收入國家更普及?
2023.04.18
以科技克服醫療貧富差距 如何讓MRI在中低收入國家更普...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6期
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氫離子在磁場的作用下產生的共振訊號,分析並判讀資訊後獲取生物體的影像,目前已被廣泛用於許多醫院的高級影像檢查,對於許多外科手術的術前檢查十分重要。
科技醫療貧富差距MRI中低收入國家
科學家宣告完成果蠅幼蟲的「大腦地圖」
2023.04.18
科學家宣告完成果蠅幼蟲的「大腦地圖」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6期
大腦神經元(neuron)的互相連結與活動方式被稱為連接組(connectome),了解連接組的連接方式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理解大腦的功能與運作方式;就像要修理或設計電路,必須要先認識電路零件的連結。
大腦神經元大腦地圖線蟲神經元果蠅中樞神經
成大團隊驗證「夸克解禁錮」現象 逐步拼出量子色動力學的拼圖
2023.04.18
成大團隊驗證「夸克解禁錮」現象 逐步拼出量子色動力...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6期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在2012年宣布他們發現了俗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上帝粒子夸克膠子量子色動力學
聯合國《公海條約》能挽救逐漸下降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嗎?
2023.04.18
聯合國《公海條約》能挽救逐漸下降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嗎...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6期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於紐約時間上(3)月4日晚間宣布通過《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這份條約是繼40年前聯合國通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後,...
聯合國《公海條約》海洋生物多樣性公海氣候變遷
當代最具討論度的AI?ChatGPT爆紅的原因與三大爭議
2023.03.31
當代最具討論度的AI?ChatGPT爆紅的原因與三大爭議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自從去(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後,至今各領域、各層面對於ChatGPT的討論依然熱烈。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三個針對ChatGPT的嚴重批評,釐清主要問題所在。
常民AIAIChatGPT資訊幻覺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偏見人類價值
ChatGPT風潮下 幾個值得重視的生成式AI發展隱憂
2023.03.31
ChatGPT風潮下 幾個值得重視的生成式AI發展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在著相當嚴重的後果。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式AI人工智慧倫理OpenAIAIGC人工知識論信賴問題
無法呼吸的海洋  海洋缺氧將如何影響海中生物?
2023.03.25
無法呼吸的海洋 海洋缺氧將如何影響海中生物?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與海洋熱浪(marine heat waves)是氣候變遷下常見的海洋變化,許多研究者與社會大眾也較為關注這兩項議題。不過有些科學家 認為海洋缺氧(ocean deoxygenation)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更顯...
海洋酸化海水大青鯊海洋生態系統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新進度與爭議
2023.03.15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新進度與爭議
作者 / 編輯部
495期
去(2022)年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 27)在長達14天的討論後,終於願意正視一項被忽略30年的議題——建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為受全球暖化衝擊最大...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經濟援助
史上最漫長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有哪些成就與爭議?
2023.03.15
史上最漫長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有哪些成就與...
作者 / 許晃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
495期
歷經14天的激烈討論與漫長折衝,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以下簡稱COP 27)終於在展延兩天、與會國成員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於去(2022)年11月21日結束,宣示被忽略了30年...
COP 27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氣候變遷日本墨西哥卡達多哈巴黎協議減碳化石燃料
阻礙創新與競爭,醫藥領域的「專利叢林」如何讓便宜藥物難以突圍而出?
2023.03.15
阻礙創新與競爭,醫藥領域的「專利叢林」如何讓便宜藥...
作者 / 董詩凡/何美瑩專利師事務所專利師。
495期
去(2022)年夏天美國聯邦政府轄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US-FDA)與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宣示將打擊現有以「僅為額外的明顯變...
專利叢林醫藥領域小分子藥生物藥策略性專利累積
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閉幕之後,臺灣生物多樣性工作該如何推展?
2023.03.15
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閉幕之後,臺灣生物多樣性...
作者 / 李玲玲/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495期
任何關心生物多樣性現況與未來的讀者都需要了解《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的內容與它的發展。這份在1993年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目前有196個成員(締約方),它們共...
生物多樣性CBDCOP 15國際公約
壽命愈來愈短的電子產品 被廢棄後去了哪?《垃圾之書》
2023.03.15
壽命愈來愈短的電子產品 被廢棄後去了哪?《垃圾之書...
作者 / 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ński)
495期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二○一八年人類產出了五千萬噸的電子垃圾。這是增長最迅速的廢棄物種類,每年上升百分之三到五。這些垃圾的價值估計高達625億歐元。遺憾的是,僅有百分之二十被回收再利...
垃圾廢棄物垃圾文化人類
ChatGPT可以被列為論文作者嗎?學術期刊發布相關使用規則
2023.03.15
ChatGPT可以被列為論文作者嗎?學術期刊發布相關使用...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5期
去(2022)年11月OpenAI發布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聊天機器人ChatGTP,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掀起了一波運用AI協助寫作的浪潮。ChatGPT屬於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可以協助編寫出流暢的...
人工智慧ChatGPT社群媒體科學論文學術寫作
發展AI偵測石綿屋瓦 成大資源系遙測團隊獲三項國家獎項肯定
2023.03.15
發展AI偵測石綿屋瓦 成大資源系遙測團隊獲三項國家獎...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5期
臺灣早已禁用石棉建材,但過往使用的石棉建材仍舊存在,在環境中會對大眾帶來健康的隱患。成功大學工程學系組成調查團隊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進行影像辨識,建置「戶外含石綿建材空間分布管理系統」,將石棉...
石棉建材機器學習地理資訊系統石棉
COVID-19確診後遺症不只「長新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也提高
2023.03.15
COVID-19確診後遺症不只「長新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也...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5期
肆虐全世界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確診者康復之後,某部分人會因此罹患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19,又稱長新冠),像是呼吸道症狀、胸悶胸痛、疲倦、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睡眠等問題,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COVID-19新冠長期症狀免疫系統免疫學
透過衛星收集重要災區影像 福衛五號協助土耳其地震救災
2023.03.15
透過衛星收集重要災區影像 福衛五號協助土耳其地震救...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上(2)月6日,土耳其靠近敘利亞邊界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8的強震,在強震後的多次餘震更導致災情擴大。臺灣搜救隊在強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前往災害現場進行救援任務,在瓦礫堆中搜尋生還者。
衛星災區影像福衛五號土耳其地震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材質生醫支架 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
2023.03.15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材質生醫支架 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在我們的眼球中,角膜(cornea)、網膜(omentum)或視神經(optic nerve)等構造都布滿了相當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這些視覺相關神經受損,依目前的醫療技術仍難以成功修復,僅能依靠長期且頻繁使用昂貴的眼藥水治療,即...
角膜網膜視神經神經組織麩胺酸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人工角膜神經修復
以奈米結構光觸媒轉化二氧化碳  有望成為減碳解方
2023.03.15
以奈米結構光觸媒轉化二氧化碳 有望成為減碳解方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近日以硫化錫(SnS)/石墨氮化碳(g-C3N4)的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CH4),在奈米結構光觸媒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奈米結構光觸媒二氧化碳減碳
暗能量來自黑洞嗎?科學家首次發現的證據與爭議
2023.03.15
暗能量來自黑洞嗎?科學家首次發現的證據與爭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暗能量(dark energy)與宇宙膨脹的相關性吸引著當今許多科學家研究,期望能解開宇宙間最大的科學謎團。近期一個跨國研究團隊量測了古老、休眠的星系,發現黑洞的增長速度超乎預期,且此現象與愛因斯坦 (Albert...
暗能量宇宙廣義相對論黑洞真空能量
不一定是監視氣球!探空氣球的各種不同任務
2023.03.15
不一定是監視氣球!探空氣球的各種不同任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今(2023)年2月4日,美國政府在南卡羅萊納州海岸擊落了一顆疑似來自中國的監視氣球(surveillance balloon),此舉加劇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緊張的政治局勢,也促使美國官員加強以雷達搜索其他高空中的不明飛行物體。
氣球探空氣球監視氣球
WHO放棄調查COVID-19起源的第二階段計畫
2023.03.15
WHO放棄調查COVID-19起源的第二階段計畫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了解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最初究竟是透過什麼媒介感染人類,對於防範未來有可能爆發的疫情至關重要。但根據《自然》(Nature)期刊 在今(2023)年2月14日的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
馬堡病毒於非洲爆發  各國研究團隊相繼測試相關疫苗
2023.03.15
馬堡病毒於非洲爆發 各國研究團隊相繼測試相關疫苗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上(2)月13日,中非的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爆發了首例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感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截至2月 13日的說明,他們檢驗了位於該國東部基埃-恩特姆省(...
馬堡病毒伊波拉病毒 疫苗赤道幾內亞流行病學
水資源危機正在惡化 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2023.02.17
水資源危機正在惡化 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4期
在地球面臨的多種危機中,「水資源」是目前最為急迫的危機之一。據統計,2020年全球約有20億人無法獲得乾淨的飲用水,甚至有17億人沒有基礎的衛生設施可使用。
地球水資源永續管理
美國白宮將今年訂為「開放科學年」  預計推動多項行動增進開放科學的發展
2023.02.17
美國白宮將今年訂為「開放科學年」 預計推動多項行動...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4期
為了推動開放科學與公平研究,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在今(2023)年1月宣布今年為「開放科學年」(Year of Open Science)。
開放科學科學研究公共取用計畫學術誠信
保存、管理你的研究資料 為什麼我們需要關心研究資料儲存庫?
2023.02.16
保存、管理你的研究資料 為什麼我們需要關心研究資料...
作者 / 編輯部
494期
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研究資料管理(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RDM)?在進行研究時,無論是個人獨立研究、小型或大型計畫、跨領域長期研究,都會收集並產生大量的研究資料,因此關於這些資料的保存、管理、日後取用等課...
研究資料管理研究資料資料資料儲存庫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