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2
3
4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精準癌症療法的進展與挑戰
2024.03.15
精準癌症療法的進展與挑戰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7期
科技的進步使精準癌症療法(precision cancer therapy)快速發展。這種新興醫療策略理論上是透過對癌症個別深入的了解,為病人量身定制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因應不同個體所出現的癌症症狀,提高治療效果並減少治療上的...
精準癌症療法腫瘤生物學精準醫學基因組類器官
中興大學研究揭示臺灣森林火災威脅漸增
2024.03.15
中興大學研究揭示臺灣森林火災威脅漸增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7期
臺灣的豐富常綠森林與濕潤氣候,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大規模森林火災發生的重要防護。然而,隨著氣候與生態環境的變化,臺灣的森林火災威脅似乎日益增長。一篇由中興大學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 USU)...
中興大學森林火災猶他州立大學氣候變遷植被林火預警
突破量子晶片瓶頸 中研院自製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研發超前達標
2024.03.15
突破量子晶片瓶頸 中研院自製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研發超...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7期
量子電腦具有超越目前超級電腦的運算潛力,因此全球許多先進國家都在積極投入量子電腦的研發。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在去(2023)年突破了量子晶片製程、控制以及量測等諸多瓶頸,並在10月份成功打造了臺灣自行研發和...
量子電腦5位元中研院極低溫CMOS產學合作垂直整合
可用於預測失智症發生的四種蛋白
2024.03.15
可用於預測失智症發生的四種蛋白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不斷尋找能在早期階段預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或是其他失智症狀的血液檢測方法,使人們可以及早應對疾病。 在近日一篇刊登於《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研究中,來自中...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中國復旦大學生物銀行蛋白質預測機器學習
CERN預計打造「超級對撞機」 產生更多希格斯玻色子供研究使用
2024.03.15
CERN預計打造「超級對撞機」 產生更多希格斯玻色子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正在推動一項大型計畫,預計耗資170億美元在法國和瑞士鄉村的地底建造一座長91公里超級對撞機——「圓形對撞機」(Future Circular Collider,...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對撞機希格斯玻色子CERN物理標準模型
Neuralink大腦晶片植入試驗 遭學界質疑缺乏透明度
2024.03.15
Neuralink大腦晶片植入試驗 遭學界質疑缺乏透明度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美國神經技術公司Neurolink主要的研究領域為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期望透過BCI記錄、解析大腦的活動,使嚴重癱瘓的人可以藉由思想控制電腦、機械手臂、輪椅等設備。在今(2024)年1月29日,知名...
Neuralink腦機介面BCI馬斯克大腦晶片美國國家衛生院神經元
京都大學研發首顆不會產生鋁顆粒的「木製衛星」
2024.03.15
京都大學研發首顆不會產生鋁顆粒的「木製衛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日本科學家打造了世界上第一顆由「木材」製成的微型衛星。這顆名為「LignoSat probe」的衛星由京都大學、住友林業組成的研究團隊以木蘭木(magnolia wood)打造而成。根據研究團隊過往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木製衛星京都大學木蘭木臭氧層鋁顆粒生物降解
《氣候法》上路周年成果不如預期 但社會共識逐步凝聚
2024.03.15
《氣候法》上路周年成果不如預期 但社會共識逐步凝聚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7期
上(2)月15日,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公告實施滿一周年。《氣候法》的首要目標是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而在去(2023)年三讀修法時,環境部(舊稱環保署,去年8月升格為部)原預計在半年內提出...
氣候法臺灣2050淨零目標環境部永續會氣候變遷行政院
中山大學獨創碳排測量儀 可即時量測養 殖漁塭的吸碳、排碳變化
2024.03.15
中山大學獨創碳排測量儀 可即時量測養 殖漁塭的吸碳、...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7期
臺灣的漁業繁盛且大多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區,根據農業部漁業署2021年的統計,在臺灣養殖歷史悠久、具有重要地位的虱目魚養殖面積超過7000公頃;在貝類養殖方面則以文蛤養殖為大宗,養殖面積達8000∼9000公頃。然而,占地球...
中山大學碳排測量儀養殖漁業虱目魚文蛤水氣平衡器
中央大學與日本民間太空公司SpaceBD合作 首次展開國際登月計畫
2024.03.15
中央大學與日本民間太空公司SpaceBD合作 首次展開國際...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7期
世界各國的新一波「重返月球」計畫近年來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去(2023)年印度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成功;日本小型月球探測器(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 SLIM)在今(2024)...
中央大學SpaceBD重返月球國際登月計畫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筑波太空中心
電動車技術大革命? 提供電動車動力的新型汽車電池
2024.03.15
電動車技術大革命? 提供電動車動力的新型汽車電池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為了因應電動車市場的快速增長,電動車的電池技術正在經歷一場重大革新。除了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外,各種新穎的電池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為電動車的動力來源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在去(2023)年宣布,他們...
電動車鋰電池固態電池人工智慧自動合成汽車電池
我所認識的李怡嚴老師:現代的儒家和墨家
2024.02.15
我所認識的李怡嚴老師:現代的儒家和墨家
作者 / 胡進錕/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兼任研究員和國立東華大學物...
今(2024)年1月5日,魯經邦先生用line傳訊息給我,他說李怡嚴老師在今天仙逝了,這個消息並不意外(九月初我已經得知李老師罹癌的訊息),但總覺得有些突然。有關李怡嚴老師的種種往事,乃在腦海中逐漸浮現。
李怡嚴科學月刊
「學者導向」的Plan S,能改革傳統學術出版生態嗎?
2024.02.15
「學者導向」的Plan S,能改革傳統學術出版生態嗎?
作者 / 編輯部
506期
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是近年來學術發展的趨勢,許多國家也都要求受到政府資助的研究必須將成果公開供大眾取用。2018年,歐洲科研機構組成了一支負責資助、執行研究的國際組織「cOAlition S」,他們發起的Plan S計...
學者導向Plan S開放取用開放科學學術出版
充滿野心的Plan S 徹底顛覆傳統學術出版生態
2024.02.15
充滿野心的Plan S 徹底顛覆傳統學術出版生態
作者 / 邱炯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教育...
506期
早在2018年9月,歐洲科研機構便組成了一支負責資助與執行研究的國際組織「cOAlition S」,而他們的核心倡議計畫則稱為Plan S〔註〕。該計畫藉政策說帖號召學者與研究贊助機構,全面推動全球學術出版品「開放取用」(...
cOAlition SPlan S學術出版 開放同儕評閱付費牆開放科學
「阿米亞app」以智慧農業應對氣候變遷 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
2024.02.15
「阿米亞app」以智慧農業應對氣候變遷 提升作物產量與...
作者 / 朱彥煒/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
506期
氣候變遷不斷帶來巨大挑戰,農業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 品質成為全球農業面臨的關鍵議題。氣溫變異、極端氣 候事件和水資源不足等因素,對農田環境都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威脅著糧食生產的穩定性,迫使我們重新思考 農業系統...
阿米亞app智慧農業中興大學水稻精準栽培低碳永續發展
功成身退的《科學月刊》共同創辦人 李怡嚴
2024.02.15
功成身退的《科學月刊》共同創辦人 李怡嚴
作者 / 劉源俊/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506期
李怡嚴教授於今(2024)年1月5日因肝癌與世長辭。《科學月刊》創刊時期的主要參與者相繼離開世間,也標誌了舊時代的過去與新時代的來臨。 李教授已經許久沒有公開露面。前幾年科學月刊社為慶祝50周年出品《從零到無限:...
李怡嚴科學月刊社林孝信
懷念怡嚴兄
2024.02.15
懷念怡嚴兄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06期
過去這一年走了好幾位同事和友人,令人非常不捨的一位,就是李怡嚴教授。 初識怡嚴兄是在1972年的《科學月刊》編輯委員會上。其後,每月的編委會都能聽到他對一些稿件所做的嚴格批評,和針砭當下科學教育及科技發展政策...
李怡嚴科學月刊中國文史科學史
懷念李怡嚴
2024.02.15
懷念李怡嚴
作者 / 高涌泉/任教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506期
我第一次正式與李怡嚴相見是在1987年夏天。那時我剛到清華大學物理系服務不久。有一天恰在教員休息室,他走進來,看到我,馬上對我自我介紹「我是李怡嚴」。他對於後進如此客氣,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其實他不用開口我也早...
李怡嚴科學月刊清大物理
緬懷恩師 卓爾不群的李怡嚴教授
2024.02.15
緬懷恩師 卓爾不群的李怡嚴教授
作者 / 魯經邦/清華大學物理學系1977級、物理研究所1979級畢...
猶記第一次對「李怡嚴」這個名字產生深刻的印象,是在考完高中聯考放榜後,1970年8月某日,看到報紙一則新聞,我國產生了第一位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班的石育民先生,指導教授就是李怡嚴先生。在那個年代...
李怡嚴科學月刊清大物理科學教育理論物理
助攻新興半導體材料 中山大學發展六吋氧化鎵單晶塊材製程
2024.02.15
助攻新興半導體材料 中山大學發展六吋氧化鎵單晶塊材...
作者 / 報導整理|陳亭瑋
506期
近年來,半導體新興材料推陳出新,氧化鎵(Ga2O3)更成為科研界的一大關注重點。這種材料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電動車、航太、通訊與能源等。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與臺灣應用晶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大尺寸氧...
半導體材料中山大學氧化鎵臺灣應用晶體公司正子斷層顯影次世代半導體
國衛院跨國團隊 發現登革熱新傳播模式
2024.02.15
國衛院跨國團隊 發現登革熱新傳播模式
作者 / 報導整理|陳亭瑋
506期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主要由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線斑蚊(A. albopictus)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典型的登革熱會造成突發性的高燒、頭痛、肌肉關節痛等症狀,如果先後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更...
國衛院登革熱共用針頭潛伏期
造成血液蛋白變化 科學家持續探索長新冠的病因機制
2024.02.15
造成血液蛋白變化 科學家持續探索長新冠的病因機制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6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過去幾年間對全球造成許多影響,在眾多症狀中最為長期,且仍在研究的長期新冠症狀(long COVID-19,簡稱長新冠)則出現在部分確診者身上。他們在感染後的數月甚至數年內仍持續存在例如...
長新冠COVID-19蛋白質生物標誌物補體系統人工智慧
將「世紀之毒」化為無害草酸 清大團隊解決戴奧辛汙染難題
2024.02.15
將「世紀之毒」化為無害草酸 清大團隊解決戴奧辛汙染...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6期
「世紀之毒」有解了嗎?俗稱世紀之毒的戴奧辛(dioxin)類化合物,包含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s)等多種化合物,由於毒性高、無色、無味且又難以分解,會長期存在於環境中對動植物、人體產生極大危害,...
戴奧辛POPs多氯聯苯草酸氫氧自由基降解落葉劑
清大、中興團隊突破傳統矽晶圓限制 讓電子元件在記憶體、電晶體間自由切換
2024.02.15
清大、中興團隊突破傳統矽晶圓限制 讓電子元件在記憶...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6期
當今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巨大挑戰,隨著計算速度不斷地提升及電子設備的縮小,開發出新的半導體電子元件勢在必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國科會)「Å世代前瞻半導體專案計畫」於上(1)月發布研究成果,由清華大學電...
清華大學中興大學矽晶圓記憶體電晶體電子元件國科會
2024CES閉展 工研院「人工智慧」創新產品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2024.02.15
2024CES閉展 工研院「人工智慧」創新產品吸引國際大廠...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6期
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在今(2024)年1月12日閉展。這場世界知名的電子產品和科技貿易展覽會每年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公司、業界專門人士參加。根據大會統計,今年的CES共吸引全球...
CES工研院人工智慧擴增實境醫療機器人智慧感測
Astrobotic「遊隼號」登月失敗 民營太空公司的下一步要怎麼走?
2024.02.15
Astrobotic「遊隼號」登月失敗 民營太空公司的下一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由美國民營太空公司Astrobotic製造的「遊隼號」(Peregrine),在今(2024)年1月8日搭乘「火神號」(Vulcan)火箭發射升空,目標是在2月23日軟著陸於月球表面進行月球探測。不過在發射後的數小時內,遊隼號就出現了燃料...
Asrtrobotic登月民營太空公司遊隼號NASA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是否會使具有抗生素 抗藥性的細菌變更多?
2024.02.15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是否會使具有抗生素 抗藥性的細菌...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6期
近期在《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報導,討論了對於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的兩大因子——氣候變遷、抗生素抗藥性細菌,究竟如何產生交互影響?氣候變遷的情況逐年加劇,極端氣候也使得暴雨災害出現得愈來愈頻繁。由於高濕度...
氣候變遷抗藥性細菌洪水抗生素廢水監控公衛設施
臺灣的離岸風電如何在地化發展?
2024.01.15
臺灣的離岸風電如何在地化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05期
氣候變遷是當今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議題,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臺灣 當然也不例外。2021年,臺灣政府正式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在之 後公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期望推動產業走向綠色轉型,並帶動經濟成長。離...
離岸風電氣候變遷在地化淨零政策能源轉型
從專利角度看臺灣離岸風電的在地化發展
2024.01.15
從專利角度看臺灣離岸風電的在地化發展
作者 / 董詩凡/何美瑩專利師事務所專利師
505期
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臺灣政府正式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在之後公布一系列相關政策,目的在於引領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創新,推動產業走向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在淨零排放的四大轉型路徑「能源轉...
離岸風電歐洲專利國產化臺灣淨零排放能源轉型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2024.01.15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莊庭瑞/...
505期
若是想要了解科學資料政策、研究資料管理,以及相關資訊技術的發展趨勢,或是想和不同學科領域的資料專家討論各種前沿議題,那麼兩年一次的國際資料週(International Data Week, IDW)是不容錯過的盛會。為期四天的國際...
開放科學資料節慶國際資料週資料儲存庫FAIR原則DMPAI研究資料寄存所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