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2023.01.16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3期
了解一個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有助於評估疾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並且能衡量防疫措施對流行病的應對成效。這也是為何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各國皆密切注意COVID-19的死亡人數。
COVID-19死亡人數統計數據流行病防疫措施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護30%陸地與海洋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COP15愛知目標臺灣政策自然正成長公民科學保育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2023.01.16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心血管疾病長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的前段班,溫差大的秋冬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即便我們知道動脈粥狀硬化(attherosclerosis)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 危險因子,但科學家目前對於心血管系統中的力學環境仍所知甚...
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血管血管分子生物工程紐蛋白分子標靶 磷酸化
以AI協助聽覺輔具的噪音處理  讓聽障人士不只聽見更能「聽懂」
2023.01.16
以AI協助聽覺輔具的噪音處理 讓聽障人士不只聽見更能...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諸多產業中都可以看到AI的身影。以AI、資通訊科技(ICT)輔助的智慧醫療領域長期受到關注,許多新技術也應運而生,例如近期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
人工智慧AI口語輔助溝通技術聽覺聽覺輔具聽障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白」是關鍵
2023.01.16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肥胖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地區成人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而肥胖也與許多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有密切關係。
胖慢性病口型蛋白脂肪酸預防醫學
核融合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NIF首度完成可控制的核融合實驗
2023.01.16
核融合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NIF首度完成可控制的核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12月13日,美國能源部發表了一項關於能源的重大技術突破——位於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中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首度...
核融合磁場控制核融合慣性控制核融合氘-氚融合實驗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
2023.01.16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你對聊天機器人的印象是什麼?還停留在它只能死板的回答簡易問題、提供最基本的查詢嗎?去(2022)年12月初,由美國加州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能讓你對它的印象大改觀—— ChatGPT不僅能翻譯...
AIChatGPT論文程式碼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2023.01.16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我們經歷了許多重大的科學事件。在天文領域,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年初發射升空,後續更為我們帶來 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太空照片……
2022年科學事件疫苗研發宇宙疾病月球任務CRISPR療法COP27阿茲海默症核廢料
冠狀病毒的重複感染,是福還是禍?《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2023.01.16
冠狀病毒的重複感染,是福還是禍?《從一個沒有名字的...
作者 / 何美鄉
493期
接種了疫苗,還是會被感染;感染了之後,還是會再被感染。這就是新冠疫情既定的現實,人類不願意接受也不行,因為一切都已經印記在新冠病毒那持續具有免疫逃避的變異基因中。你的抗體不足以中和下一個到來的新變異株,這...
冠狀病毒BA.1BA.2季節性冠狀病毒免疫重複感染公衛流行病
加密貨幣崩盤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2022.12.16
加密貨幣崩盤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2期
班克曼-弗里德自2020年初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後,開始提供大量的捐款給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防止傳染病大流行。除了成立基金會提供團隊或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工作,捐款投入的範圍還包括在公共衛生相關領...
加密貨幣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未來資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科學研究
氣候愈來愈極端,新出爐海象資料顯示熱帶風暴變多且變強
2022.12.16
氣候愈來愈極端,新出爐海象資料顯示熱帶風暴變多且變...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2期
颱風、颶風等熱帶氣旋的形成需要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當海水中的熱量與水分被轉移到大氣中,就會為熱帶氣旋提供大量的能量。
全球暖化熱帶氣旋氣候海象資料
COP27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 補償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國家
2022.12.16
COP27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 補償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在今年度的COP27決議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決議設置 「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提供那些排碳不多但卻飽受氣候災難所苦的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經濟援助。
氣候變遷氣候災害再生能源
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將有解方?陽明交大團隊找出相關的腦神經迴路
2022.12.16
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將有解方?陽明交大團隊找出相關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全球有近30%的人深受慢性疼痛影響。在慢性疼痛的狀態下,大腦感覺系統從身體不斷接收輸入的疼痛訊號,長期下來將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以及焦慮、憂鬱、社交問題,進一步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慢性疼痛憂鬱腦神經迴路體抑素細胞普瑞巴林
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公布 工研院三項前瞻技術脫穎而出
2022.12.16
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公布 工研院三項前瞻技術脫穎...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於美西時間上(11)月17日舉行。此獎項每年會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選出100項在該年具有重大創新意義與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的商品化技術,是在研發領域...
元宇宙智慧科技研發獎工研院3C產品前瞻技術
成大「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發射升空 將為往後全型火箭的發射鋪路
2022.12.16
成大「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發射升空 將為往後全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率領團隊執行此次計畫的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簡稱成大航太系)講座教授趙怡欽表示,這次成功發射升空的火箭本體設計具有多項特色,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節式火箭氣動力脫節機構驗證」以及「第二節300公斤級推力混合...
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全型火箭多節式混合火箭
聽見宇宙的聲音 「資訊聲音化」使天文學家更了解宇宙數據
2022.12.16
聽見宇宙的聲音 「資訊聲音化」使天文學家更了解宇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對於長期觀察滿天星辰的天文學家而言,宇宙可說充滿了各種視覺奇觀,從閃爍的行星到星系皆美不勝收,但這些體驗對於盲人、視力受損者來說就無法感受到了。
天文學宇宙資訊聲音化天文學宇宙數據
氫燃料被過度炒作 可能危害到淨零目標?
2022.12.16
氫燃料被過度炒作 可能危害到淨零目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氣候變遷議題逐年升溫,各國政府也爭先恐後地尋求可以改革能源系統,並履行氣候協議的方法。因此在這幾年間「氫氣」顯得格外重要,它也被視為大多數達成淨零排放的一線希望,預估到本世紀中葉,氫氣的產量將會成長至少五...
氣候變遷氫燃料淨零目標天然氣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的特定突變能在接種疫苗後產生更多抗體
2022.12.16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的特定突變能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疫情至今已延燒快三年,即便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獲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但人們還是相當好奇是不是真的有不被感染的「天選之人」存在。
COVID-19天選之人白血球抗原特定突變抗體HLA基因
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 2022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頒獎典禮
2022.12.16
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 2022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頒獎...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492期
除了肉眼所看到的人事物,你是否曾好奇過微觀世界裡的景色?顯微攝影(micrography)是一種利用配置在顯微鏡上的攝影裝置,使微小物件能夠因此被高倍放大成像的攝影技術。
百年文化大稻埕生活美學科學思覺失調症細胞大腦
AI演算法 讓你的隱私無所遁形?
2022.12.13
AI演算法 讓你的隱私無所遁形?
作者 / 編輯部
492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透過收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分析各項資料之間的規律性,建構出一套預測、決策系統——但若是這些資料牽涉到個人隱私該怎麼辦?
人工智慧資料決策系統個人隱私使用者服務條款資訊控管權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2022.12.13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
492期
隨著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的使用與開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逐漸蓬勃發展,相關技術及使用的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
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資訊個人資訊管控權個人隱私AI演算法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公共取用推廣歷史性的勝利
2022.12.13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公共取用...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莊...
492期
如何讓更多人可以自由享有學術研究的成果,是學術成果的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推廣〔註〕努力的目標,也是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涉及的眾多議題之一,長期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受到討論。
學術研究開放取用論文數位科學資料OSTP公眾取用政策
數位社群時代,讓人們更容易被仇恨言論煽動?《矽谷價值戰》
2022.12.13
數位社群時代,讓人們更容易被仇恨言論煽動?《矽谷價...
作者 / 吉莉安.C.約克(Jillian C. York)
492期
仇恨言論的複雜之處,在於它的影響範圍完全要看它所針對的個人或團體的社會地位,以及發表言論的人或團體是誰。
數位時代仇恨言論伊斯蘭主義恐怖主義威權獨裁群帶關係民主自由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2022.12.13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20年初開始大流行,疫情不只對於身體健康有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從疫情本身造成的擔憂與焦慮,到各國採取許多疫情控制的措施,如關閉學校與商業活動、要求維持社交距離等都影...
COVID-19心理健康自殺風險焦慮憂鬱傳染病社會
中山大學攜長庚醫院研究  證實長期吸入PM2.5恐致肝、腎病變
2022.12.13
中山大學攜長庚醫院研究 證實長期吸入PM2.5恐致肝、...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細懸浮微粒「PM2.5」是重要的空氣指標之一,定義是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懸浮微粒。
PM2.5肺臟致癌物肝功能指數腎臟早期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肝臟
改變耗能產業的「綠氫」,能否成為淨零轉型契機?
2022.11.17
改變耗能產業的「綠氫」,能否成為淨零轉型契機?
作者 / 編輯部
491期
淨零轉型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多種潔淨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技術也陸續被投入應用。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項技術之外,「氫能」的運用也正強勢崛起,現階段是如何產生氫氣?
淨零轉型議題潔淨能源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氫能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2022.11.17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作者 / 鐘國濱/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國家科技及技術委...
491期
面對地球的極端氣候變遷,世界共識為邁向淨零碳排的能源與產業轉型之際,臺灣政府於今(2022)年3月30日提出國家2050年的淨零碳排總策略。
氫能技術天然氣政策規劃再生能源鹼性電解固態氧化物電解節能減碳
基因編輯技術 在水產養殖生物精準育種的應用及發展
2022.11.17
基因編輯技術 在水產養殖生物精準育種的應用及發展
作者 / 龔紘毅/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臺灣水產學...
491期
農產品、水產養殖生物的「育種」,可透過傳統育種和新興的育種等不同方式。
基因編輯技術水產動物育種基因編輯水產動物遺傳技術法案精準育種
「排除條件」沒講清楚會讓專利失效?「負面限制」讓諾華製藥訴訟受挫
2022.11.17
「排除條件」沒講清楚會讓專利失效?「負面限制」讓諾...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91期
在專利申請的審查過程中,若遭遇對申請案的可專利性造成阻礙的前案時,引進負面限制(negative limitations)或以負面排除(disclaimer)的方式,修正申請專利範圍是常見的策略之一。
專利藥物負面排除多發性硬化症405號專利技術專利侵權訴訟負面限制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2022.11.17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91期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
次世代疫苗初代疫苗新舊次世代疫苗數據BA.1次世代疫苗雙價疫苗
  •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