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古希臘人如何「量天測地」?從畫作〈雅典學院〉一窺古希臘的科學研究
2023.02.02
古希臘人如何「量天測地」?從畫作〈雅典學院〉一窺古...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38期
在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右半邊是描繪實證的現實世界,畫面中的數學人物包含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得、托勒密等人。……
文藝復興數學三段式論證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歐幾里得幾何學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矽二氧化矽矽晶體葉表皮細胞矽結晶禾本科植物矽酸鹽類二氧化矽卷柏植物體
老鷹的保育之路 幾近消失的黑鳶族群如何再次復甦?
2023.02.02
老鷹的保育之路 幾近消失的黑鳶族群如何再次復甦?
作者 / 黃筠傑/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助理,受《老...
638期
黑鳶曾經普遍分布於臺灣各處,然而農藥與老鼠藥的大量使用,讓作為頂級掠食者的黑鳶族群的個體數量快速衰減。
黑鳶動物棲地老鼠藥頂級掠食者加保扶
為什麼LED 會發光?螢光粉實現新一代發光技術
2023.02.02
為什麼LED 會發光?螢光粉實現新一代發光技術
作者 / 陳冠群。黃文澤。劉如熹。
638期
光,自古以來承載了人類對探索偌大世界的嚮往,從200 萬年前人類燃起火炬劃破未知的漆黑夜空,到中國古人車胤用口袋捕捉螢火蟲的小小微光以徜徉學海。100 多年前,鎢絲燈泡點亮日落後人們對工業發展的渴求。
螢光粉LED活化劑發光二極體
2023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2023.02.01
2023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抽書書摘
科學月刊2023年2月號(638期)目錄—現代育種學
2023.02.01
科學月刊2023年2月號(638期)目錄—現代育種學
作者 /
638期
【活動資訊】科學閱讀工作坊暨星火相傳計畫說明會
2023.01.18
【活動資訊】科學閱讀工作坊暨星火相傳計畫說明會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2023 年《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開跑了.ᐟ.ᐟ 活動邀請《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從閱讀出發,探究「閱讀理解」背後所代表的能力,並由《科學月刊》在課室裡的教學分享,讓你對於「星火相傳」計畫有更多的認識。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科學閱讀科學寫作黃國珍閱讀理解工作坊
改變傳統育種的基因編輯 各國如何訂定相關法規?
2023.01.16
改變傳統育種的基因編輯 各國如何訂定相關法規?
作者 / 編輯部
493期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genome editing)使科學家可以更隨心所欲的編輯基因,產生了多種應用的可能性。
基因編輯糧食生產農業
「基因編輯」屬於基改作物嗎?看各國法規如何影響基因編輯產品的未來
2023.01.16
「基因編輯」屬於基改作物嗎?看各國法規如何影響基因...
作者 / 潘怡君/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
493期
2012年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genome editing)的出現,讓科學家可以更隨心所欲的編輯基因。基因編輯技術有多種應用可能性,對各種生物產業包含醫學、植物、畜牧、漁業的未來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基因編輯植物育種DNA基因轉殖農業GMO
為角膜失明患者帶來新曙光—人工角膜
2023.01.16
為角膜失明患者帶來新曙光—人工角膜
作者 / 賴泓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角膜移植中...
493期
傳統上,角膜失明的病患可以透過角膜移植(corneal transplantation)重獲光明。本文將介紹角膜移植的基本概念與人工角膜的各種特性。
感官視覺角膜角膜移植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內皮細胞層人工眼角膜膠原蛋白生物工程技術
能源轉型的另一條路,以「氨」為燃料的優勢與特性
2023.01.16
能源轉型的另一條路,以「氨」為燃料的優勢與特性
作者 / 施聖洋/中央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國際燃燒學會會士。
493期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能源、燃料的使用策略息息相關,攸關著人類的生存與永續發展。本文將從使用氫和氨的無碳燃料技術研發的角度出發,簡介它的相關發展。
無碳燃料技術氫氨綠氨燃料氨燃料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能源轉型
成大團隊發表「臺灣巨木地圖」 找出臺灣分散各地的巨木
2023.01.16
成大團隊發表「臺灣巨木地圖」 找出臺灣分散各地的巨...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環境得天獨厚又有多變高聳的地形縱貫,孕育了廣大的森林巨木。農委會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 王驥魁組成「找樹的人」團隊,結合公民科學以及空載光達(...
公民科學空載光達巨木森林資源調查空載光達遙測
興大研發友善環境地膜獲得國家新創獎  期望增進土壤健康
2023.01.16
興大研發友善環境地膜獲得國家新創獎 期望增進土壤健...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在農地使用塑膠製成的「地膜」覆蓋地表,可以協助農田防水、透氣、紫外線隔離、加快收成。然而,這些塑膠地膜在淘汰後殘破的碎片會分解為塑膠微粒,造成環境汙染並危害人體健康。
地膜土壤健康生物鏈環境友善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2023.01.16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3期
了解一個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有助於評估疾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並且能衡量防疫措施對流行病的應對成效。這也是為何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各國皆密切注意COVID-19的死亡人數。
COVID-19死亡人數統計數據流行病防疫措施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護30%陸地與海洋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COP15愛知目標臺灣政策自然正成長公民科學保育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2023.01.16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心血管疾病長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的前段班,溫差大的秋冬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即便我們知道動脈粥狀硬化(attherosclerosis)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 危險因子,但科學家目前對於心血管系統中的力學環境仍所知甚...
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血管血管分子生物工程紐蛋白分子標靶 磷酸化
以AI協助聽覺輔具的噪音處理  讓聽障人士不只聽見更能「聽懂」
2023.01.16
以AI協助聽覺輔具的噪音處理 讓聽障人士不只聽見更能...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諸多產業中都可以看到AI的身影。以AI、資通訊科技(ICT)輔助的智慧醫療領域長期受到關注,許多新技術也應運而生,例如近期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
人工智慧AI口語輔助溝通技術聽覺聽覺輔具聽障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白」是關鍵
2023.01.16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肥胖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地區成人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而肥胖也與許多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有密切關係。
胖慢性病口型蛋白脂肪酸預防醫學
核融合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NIF首度完成可控制的核融合實驗
2023.01.16
核融合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NIF首度完成可控制的核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12月13日,美國能源部發表了一項關於能源的重大技術突破——位於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中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首度...
核融合磁場控制核融合慣性控制核融合氘-氚融合實驗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
2023.01.16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你對聊天機器人的印象是什麼?還停留在它只能死板的回答簡易問題、提供最基本的查詢嗎?去(2022)年12月初,由美國加州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能讓你對它的印象大改觀—— ChatGPT不僅能翻譯...
AIChatGPT論文程式碼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2023.01.16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我們經歷了許多重大的科學事件。在天文領域,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年初發射升空,後續更為我們帶來 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太空照片……
2022年科學事件疫苗研發宇宙疾病月球任務CRISPR療法COP27阿茲海默症核廢料
冠狀病毒的重複感染,是福還是禍?《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2023.01.16
冠狀病毒的重複感染,是福還是禍?《從一個沒有名字的...
作者 / 何美鄉
493期
接種了疫苗,還是會被感染;感染了之後,還是會再被感染。這就是新冠疫情既定的現實,人類不願意接受也不行,因為一切都已經印記在新冠病毒那持續具有免疫逃避的變異基因中。你的抗體不足以中和下一個到來的新變異株,這...
冠狀病毒BA.1BA.2季節性冠狀病毒免疫重複感染公衛流行病
科月哪裡買得到?
2023.01.04
科月哪裡買得到?
作者 /
科學月刊
2022年1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 ͜ʖ ͡• )
2023.01.03
2022年1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 ͜...
作者 / 編輯部
636期
抽書書摘
科學月刊2023年1月號(637期)目錄—印刷新科技
2023.01.01
科學月刊2023年1月號(637期)目錄—印刷新科技
作者 /
637期
科技報導 2023年1月號(493期)目錄
2023.01.01
科技報導 2023年1月號(493期)目錄
作者 /
493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極光如何譜出多變色彩?ERG衛星任務發現高空極光奧祕
2022.12.30
極光如何譜出多變色彩?ERG衛星任務發現高空極光奧祕
作者 / 張滋芳。江致宇。談永頤。王祥宇。
637期
對於科技已相對發達的現代,夢幻的南北極光不再是神祕或難以解釋的異象,而是許多人列為一生中必須親眼見證的自然奇景。更有許多以極光之旅為號召的國際旅遊行程,對於身處在亞熱帶的臺灣人特別具有吸引力。
極光地球磁場帶電粒子大氣光輻射ERG 衛星電離層磁層擴散極光分立極光逸損錐
以雞之名,詠讀歷史:讀《雞冠天下》
2022.12.30
以雞之名,詠讀歷史:讀《雞冠天下》
作者 / 賴亮宇/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九年級,喜歡擊劍...
637期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吃雞」如何能成為跨越時空連結拉斯維加斯賭徒與《絕地求生》(PUBG: Battlegrounds)玩家的文化元素,且讓資深的雜誌專欄作家安德魯.勞勒(Andrew...
雞紅原雞基因滅絕達爾文物種鬥雞文化動物保護經濟動物
深思熟慮的反叛:讀《反叛的科學家》
2022.12.30
深思熟慮的反叛:讀《反叛的科學家》
作者 / 林冠全/維多利亞實驗高中九年級,喜歡英文但更愛中文...
637期
你曾有過反叛的衝動嗎?據研究指出,人類在青春期時,最容易出現反叛的舉動,在這個兒童期轉變為成年期的過渡期間,青少年的不穩定情緒和嚮往獨立自由的渴望,往往使他們「反叛」。
《反叛的科學家》二戰新科技奈米科技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深淵中的最後一道光: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2022.12.30
氣候變遷深淵中的最後一道光: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作者 / 吳俊緯/目前就讀嘉義高中,平時喜歡看科學新知,增廣...
637期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這本書由《紐約》(New York)雜誌副總編輯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編撰,揭露現今氣候變遷最殘酷的事實,說服大眾正視氣候變遷的問題,能團結一心想辦法度過這個難關。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數據物種糧食短缺海洋垂死空污危機
  • «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