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新冠病毒為什麼能誘發快速、急性呼吸道症狀?國衛院發現可能的影響因子
2022.09.16
新冠病毒為什麼能誘發快速、急性呼吸道症狀?國衛院發...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9期
目前仍持續延燒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迄今已超過六億人遭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主要是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
新冠病毒棘蛋白蛋白激酶GLK泛素化降解機制ACE2蛋白血清檢體
AlphaFold的蛋白質宇宙?人工智慧幾乎能預測所有已知序列的蛋白質結構
2022.09.16
AlphaFold的蛋白質宇宙?人工智慧幾乎能預測所有已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9期
由DeepMind開發的蛋白質結構預測程式AlphaFold,可以預測任何目前已具備序列數據的蛋白質結構——包含了來自約100萬個物種、將近兩億多種蛋白質。這幾乎涵蓋了地球上所有已知蛋白質的數據資料,且研究者能在DeepMind建立...
DeepMind蛋白質蛋白質結構AlphaFold胺基酸序列藥物
以無人機運輸包裹 可望減少碳排放
2022.09.16
以無人機運輸包裹 可望減少碳排放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9期
將包裹直接送到家門口的「無人機」,可能是一種能取代傳統配送的低碳運輸方式。
無人機低碳運輸方式溫室氣體COVID-19四軸飛行器永續發展環境碳排放
如同「電子版透明膠帶」的無線可穿戴式感測器
2022.09.16
如同「電子版透明膠帶」的無線可穿戴式感測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9期
隨著無線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可穿戴式感測器也因此無所不在。這些技術也讓人的血糖濃度、血壓、心律、活動量等生理數據能透過感測器,傳輸到智慧型手機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可穿戴式感測器無線感測器電子皮膚氮化鎵鹽分汗液薄膜配對人體生理指標
科技報導 2022年9月號(489期)目錄
2022.09.15
科技報導 2022年9月號(489期)目錄
作者 /
489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2022年8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ω^)
2022.09.05
2022年8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ω^)
作者 / 編輯部
632期
抽書書摘
先有花還是先有授粉者?
2022.09.01
先有花還是先有授粉者?
作者 / 編輯部
633期
「授粉」(pollination)一詞是指透過昆蟲或風等媒介傳播植物花粉的行為,不過近期在《科學》(Science)發表的研究指出,授粉者可能在植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
授粉植物等足目動物甲殼紅藻龍鬚菜陸生植物
人工凝膠比身上的軟骨更好用?
2022.09.01
人工凝膠比身上的軟骨更好用?
作者 / 編輯部
633期
你有膝蓋、關節痛的問題嗎?或許未來可以不必再擔心了!
膝蓋關節痛退化軟骨替代品凝膠軟骨磨損人工軟骨聚乙烯醇細菌纖維素
超級耐旱雜草
2022.09.01
超級耐旱雜草
作者 / 編輯部
633期
科學家最近在雜草叢中找到一種超級耐旱的植物,並重新定義了光合作用的類型。
光合作用C4植物CAM植物二氧化碳四碳化合物馬齒莧雜草耐旱性
拯救禿頭!控制毛囊生死的化學物質
2022.09.01
拯救禿頭!控制毛囊生死的化學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633期
近期發表於《生物物理學期刊》(Biophys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竟然有單一化學物質可以調控毛囊細胞的再生和死亡。這項發現不僅是禿頭的救星,更可能加快傷口的癒合。
化學物質毛囊細胞幹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傷口復原禿頭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監製王銀國專訪
2022.09.01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想要一隻像哆拉A夢的機器貓,本刊...
633期
試想如果有一天,你過世的親人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樣貌重新回到身邊,你會有什麼感受?
科普AI教育電影人工智慧AI影視作品《科學少女》人形AI機器人生命親子教育科學教育
在家也能釀酒?葡萄酒自釀之道
2022.09.01
在家也能釀酒?葡萄酒自釀之道
作者 /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633期
記得2018 年筆者在《科學月刊》上發表過〈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當時正值精釀啤酒風潮當道,一時之間有許多富有實驗精神的新創精釀啤酒問世。臺灣也出現幾家專門供應自釀啤酒原料與設備的網站或供應商,使許多人...
釀酒自釀葡萄葡萄酒啤酒天然酵母天然菌種混和菌種蘋果乳酸乳酸菌
2022年阿貝爾獎 連結「拓樸、幾何、動態系統」的先驅者-蘇利文
2022.09.01
2022年阿貝爾獎 連結「拓樸、幾何、動態系統」的先驅...
作者 / 高連庸/臺灣訓練,美國養成的數學家。現今是流浪美國...
633期
今(2022)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頒發給美國數學家蘇利文(Dennis Sullivan),以表揚他在拓樸、幾何、動態系統中的傑出貢獻。蘇利文的研究面向很廣,涵蓋了數學界中的好幾個領域。
阿貝爾獎蘇利文數學雙曲幾何複動態系統無漫遊域定理有理同倫理論
希格斯粒子十歲了!「上帝粒子」當年怎麼被物理學家發現的?
2022.09.01
希格斯粒子十歲了!「上帝粒子」當年怎麼被物理學家發...
作者 / 郭家銘/任教於中央大學物理系,研究領域為實驗粒子物...
633期
「標準模型」能用來描述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以及它們之間的基本作用力。希格斯機制是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格斯粒子也被喻為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
基本粒子標準模型希格斯粒子希格斯機制標準模型物理學
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
2022.09.01
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
作者 / 陳貞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
633期
2019 年冬日,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巿場中瀰漫著一股另人不安的氣氛。12 月初,巿場員工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了不明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症狀包含發燒、乾咳、肌肉無力、呼吸急促、腸胃道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頭痛...
COVID-19新冠病毒類冠狀病毒蝙蝠冠狀病毒科蹄鼻蝠演化基因重組動物
蛋殼、檸檬、醋加豆漿就能做出豆腐?藏在大豆製品中的化學
2022.09.01
蛋殼、檸檬、醋加豆漿就能做出豆腐?藏在大豆製品中的...
作者 / 王喬蒂。徐靖亞。蔡敏郎。
633期
大豆(Glycine max)是大豆科大豆屬的植物種子,在日常飲食中經常出現,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脂肪營養來源,同時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 群等,有增肌減脂、預防肌少症、強健骨骼等益處。
大豆凝膠機制酸性凝固劑血球凝集素甲狀腺腫素胰蛋白酶抑制劑凝固劑葡萄糖酸內酯硫酸鈣
SpaceX 星鏈衛星墜落 我們該注意太空天氣嗎?
2022.09.01
SpaceX 星鏈衛星墜落 我們該注意太空天氣嗎?
作者 / 林建宏/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專長為太空物理與人...
633期
夜晚我們仰望星空,充滿對宇宙的好奇,渴望了解地球以外的未知世界;不過一旦到了白天,太空的探索也只能止於興趣。但這一切隨著人類愈來愈多的太空應用而有重大的改變。
太空科技全球衛星系統火箭發展衛星福衛七號獵鷹重火箭SpaceX 星鏈任務星鏈衛星
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背後的發現之旅
2022.09.01
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背後的發現之旅
作者 /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編輯。
633期
由於想繪製出再生藍圖的想法,陳振輝踏上以多顏色標誌技術解構再生過程細胞行為的研究旅程。12 年間他面對各項挑戰,而實驗中一次意外的發現,竟在後來成為突破性的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陳振輝分享自己...
尾鰭再生基因彩色斑馬魚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皮膚細胞Skinbow細胞分裂
動搖國本!搶救釀酒業
2022.09.01
動搖國本!搶救釀酒業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33期
在上一集中,我們聊到了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aka 手作達人雷文霍克,以他那充滿手工溫度的兩百五十臺顯微鏡,以及一百七十二塊鏡片,為世人展示了「微型動物」(微生物)的世界。
微型動物微生物飲酒文化釀酒巴斯德消毒法釀酒業養蠶業醫療產業
科學月刊2022年9月號(633期)目錄—葡萄的不思議奇幻旅程
2022.09.01
科學月刊2022年9月號(633期)目錄—葡萄的不思議奇幻...
作者 /
633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人工智慧真的能具有感知與意識嗎?
2022.08.15
人工智慧真的能具有感知與意識嗎?
作者 / 編輯部
488期
今(2022)年4月,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他與Google的大型語言模型系統(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 LaMDA)長達20頁的對話紀錄。
Google工程師大型語言模型系統LaMDA感知意識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2022.08.15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助理研究學者。
488期
人們或許真的很希望像上帝一樣依照自己形象造人,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在今(2022)年四月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標題為「LaMDA有感知嗎?」(Is LaMDA Sentient?—an Interview)的文件,裡面是他與...
Google工程師大型語言模型系統LaMDA人工智慧隨機鸚鵡涂靈測試科學知識哲學思辨科學驗證
「先買後付」支付方式崛起,創新的軟體與商業模式能申請專利保護嗎?
2022.08.15
「先買後付」支付方式崛起,創新的軟體與商業模式能申...
作者 / 林殷如/專利師、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
488期
近兩年一種新的付款方式崛起,「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成為電商平臺的新寵兒。今(2022)年6月,連國內廠商PChome也宣布啟動「慢點付」的服務,而Apple也於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先買後付BNPLCOVID-19債權人Klarna交易風險專利權專利檢索系統屬地主義POS系統澳洲新創Afterpay商業模式風險評估模式
學術獎項該如何更平等多元?從檢視數字、公開透明開始做起
2022.08.15
學術獎項該如何更平等多元?從檢視數字、公開透明開始...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8期
學術獎項的頒發不但能刺激大家參與職業的熱情,更能樹立領域中的典範。不久前才公布得獎人的唐獎(Tang Prize),以及年底即將頒獎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等,都是世界知名、眾所矚目的獎項。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看這些...
學術獎項性別種族偏差種族地域科維理獎科學研究經濟學獎諾貝爾獎華人得主透明機制
利用3D病理影像全面提升精準診斷 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穎專訪
2022.08.15
利用3D病理影像全面提升精準診斷 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488期
「病理檢測」是癌症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診療環節,可以讓醫生確認患者的癌症期數以及後續的診斷方向,更是影響往後病患治療的關鍵。近年來除了醫院常用的石蠟切片等2D染色技術之外,醫學影像技術更是全球科研單位亟欲開發...
病理檢測癌症治療3D病理影像技術組織檢體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捷絡生技數位賦能3D光學影像醫療
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以AI分析腦白質,找出大腦的實際年齡
2022.08.15
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以AI分析腦白質,找出大腦的實際...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8期
「老化」是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課題。隨著臺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提升,如何因應、評估老年狀況更是重要的醫療議題。由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黃楚中、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以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
老化人工智慧演算法神經科學腦白質腦血管大腦老化心血管病變腦神經心智退化
葉表的超微小放大鏡:跨領域團隊揭密卷柏矽晶體光學
2022.08.15
葉表的超微小放大鏡:跨領域團隊揭密卷柏矽晶體光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8期
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SiO2)是玻璃、石頭的主要成分,但植物也會在某些情況下累積二氧化矽、製造矽晶體,例如芒草葉邊緣最銳利的部分就有矽晶體累積。
二氧化矽矽晶體卷柏科植物窗戶假說全緣卷柏異葉卷柏光合作用
機器狗小動物學走路,神經科學與機器人學新進展
2022.08.15
機器狗小動物學走路,神經科學與機器人學新進展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8期
動物是如何學會行走的?有些早熟型動物如斑馬、長頸鹿等,出生後不久就會跌跌撞撞地開始學習行走,並在出生幾小時之內就有機會與成年動物一同快速移動。從學習、絆倒到穩定走路的過程中,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怎麼運作的?
機器狗神經科學動物早熟型動物神經系統機器人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演算法貝氏優化Morti中央模式產生器
朝人造心臟更進一步,科學家重建心肌生長結構
2022.08.15
朝人造心臟更進一步,科學家重建心肌生長結構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8期
心臟作為多數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器官,與身體大部分器官一樣,受到外傷時沒有大幅再生的能力。因此如何模擬心肌的結構,甚至於製造出一顆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臟,是許多生物工程的研發目標,也對於未來心臟醫療的發展相當重...
心臟器官醫學工程心肌心臟醫療集中旋轉噴射旋轉心肌螺旋結構人造心臟心肌細胞同心圓
臺大團隊解析基因體三維立體結構,初步預測癌細胞的轉移特性
2022.08.15
臺大團隊解析基因體三維立體結構,初步預測癌細胞的轉...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8期
全球的癌症發生率日漸增加,根據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引述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的資料指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超過880萬人;而UICC也預估,在未來20年全球的死亡人...
癌症癌細胞轉移癌細胞腫瘤上皮間質轉化間質基因類間質細胞基因結構遠端轉移
  • «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