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10.01
Evolution 的演化
作者 / 陳文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榮譽退休教授
658期
1859 年初版的《物種起源》全名相當長:《論藉由天擇的物種起源,或生存競爭中有利種族的保存》,書名直接點出達爾文的理論要義。後人稱呼此理論為「演化論」,但是「演化」(evolve)一詞在這本書中卻只出現一次,就在...
達爾文
物種起源
演化
2024.08.01
動物大腦的演化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近期一篇刊登於《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動物的大腦與身體質量呈對數曲線關係,且不同哺乳動物的大腦質量演化趨勢也有所差異,其中僅有靈長目(Primates)、囓齒目(...
哺乳動物
大腦
身體質量
演化
靈長目
囓齒目
食肉目
系統發生學
人類
2023.09.05
《直立猿與牠的奇葩家人:47種影響地球生命史的關鍵生...
作者 / 陳賜隆/臺北市立動物園輔導員
這本書的作者艾爾莎・潘齊洛里(Elsa Panciroli),一位出身於英國蘇格蘭高地的女性科學家和作家,繼二○二○年出版的科普書《我們面前的野獸:哺乳動物起源和演化不為人知的故事》(Beasts Before Us: The Untold...
古生物
化石
演化
三葉蟲
前寒武紀
古生代
中生代
始祖鳥
新生代
猛瑪象
2023.09.01
極境生機 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
作者 / 黛博拉.庫雷莫(Deborah Cramer)
645期
將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訊息拼湊起來後,我們才知道,有機會留下生存紀錄的動植物相當稀少。有些生物具有堅硬的外殼或骨頭,可以承受歲月摧殘,但也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三能成為化石。時至今日,我們尚未發現過紅腹濱鷸的...
演化
紅腹濱鷸
化石
冰河期
亞種
鱟
2023.03.28
蛋殼化石揭露 古代巨鳥的祕密
作者 / 編輯部
640期
馬達加斯加島上曾有一種在陸地上行走、高達三公尺、體重超過500 公斤的巨型鳥類⸺象鳥(elephant bird)。
馬達加斯加島
象鳥
骨骼化石
古代DNA
演化
2023.02.02
生物如何適應環境逆境?遺傳多樣性的起源與應用
作者 /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638期
從撒哈拉沙漠到亞馬遜叢林、從熱帶雨林到溫帶針葉林、從臺灣的低海拔闊葉林到高海拔箭竹草原,自然環境具有非常高的多樣性,不同的環境也生存著適應當地的各種生物。
環境
生物
演化
核苷酸
生物多樣性
性狀
逆境
環境適應
遺傳
2023.02.02
為動物算命及改命 數量遺傳學與動物育種
作者 / 林恩仲/從小熱愛培育各種動物,後來在畜產領域學習、...
638期
一萬多年前,人類在歐亞大陸上將灰狼的近親馴化成現代家犬,隨著農業社會的發展及各樣需求出現,更逐步地馴化綿羊、山羊、豬、牛、雞、驢、鴨等家畜禽。
動物育種
數量遺傳學
野生動物
自然選拔
演化
性狀
近親係數
遺傳
2022.09.01
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
作者 / 陳貞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
633期
2019 年冬日,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巿場中瀰漫著一股另人不安的氣氛。12 月初,巿場員工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了不明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症狀包含發燒、乾咳、肌肉無力、呼吸急促、腸胃道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頭痛...
COVID-19
新冠病毒
類冠狀病毒
蝙蝠
冠狀病毒科
蹄鼻蝠
演化
基因重組
動物
2022.07.01
利用「三隻腳」攀爬的鸚鵡
作者 / 編輯部
631期
地球上未曾存在奇數附肢的脊椎動物,不過卻有些動物依舊演化出奇數步態的移動方式,例如鸚鵡。
鸚鵡
脊椎動物
鳥喙
演化
三足步態
靈長類
2022.07.01
象牙化石訴說一萬年前的遷徙故事
作者 / 編輯部
631期
化石是我們窺探過去最好的材料,而象牙不同於其他化石,伴隨雄象的一生,長期累積不同地理區域的同位素。
象牙
化石
雄象
同位素
美洲乳齒象
鍶同位素
氧同位素
演化
遷徙行為
2022.04.01
為什麼沒有物種 可以演化出超級能力?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和...
628期
► 由於受制於生殖成就,生物的演化作用體現在生物個體的整個身體,而不是在個體的某個單一部件上,為了不破壞身體的平衡,個體不會特別改良身體某個部件,以突顯某方面的能力。 ► 生物演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因此生物...
生物
演化
代價
成本效益
自然選擇
邊際分析
淨效益
機會成本
物種
演化包袱
2022.02.15
中興大學團隊研究多脈卷柏 解析植物小葉的演化歷程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2期
葉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們可以透過光能將水、二氧化碳轉變成碳水化合物。而生態系中的生物再通過食用,吸收植物中所儲存的能量,藉此在地球上生存。
植物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
生態系
生物
維管束植物
小葉
大葉
石松類植物
演化
2022.01.04
為什麼候鳥的羽毛顏色比較淺?
作者 / 編輯部
625期
鳥類的羽毛具有保暖、保護色等功能,有些鳥的鮮豔羽毛也能幫助求偶,而對於需要長時間飛行的候鳥來說,羽毛還有個重要的用處——散熱。
鳥類
羽毛
候鳥
氣候
演化
物種
體溫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11.30
奇怪的動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陳采言/曉明女中二年級。
624期
你是否想過,動物排尿的速度與什麼因素有關?答案是:與動物尿道的長度與寬度有關。雖然大人的膀胱容量大於小孩,但較快的流速和較大的尿道截面積,會使兩者的排尿時間趨於一致。而或許你可以進一步思考,動物形狀對驅動...
動物
物理學
動物行為
砂魚蜥
鯊魚鱗
演化
仿生學
生物學
科學
2021.07.01
達爾文不是最先使用「evolution」一詞的人!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19期
「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但最早使用該詞的並非達爾文。事實上,早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第六版出版的200多年前,就已有人開始使用「evolution」一詞。17世紀中葉的英國文學及哲學界,以「evolution」代表「歷史...
生物
演化
evolution
達爾文
哈勒
邦納
塞爾
錢伯斯
史賓塞
2021.05.31
達爾文與華萊士的功績與誤判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和...
618期
關於演化論的研究,達爾文已研究多年,但他卻一直未有將其出版與發表的準備。直到1855年,華萊士發表了一篇關於物種起源問題的論文後,達爾文才在朋友的催促與勸說下,於1858年的林奈學會共同發表兩人的研究。兩人獨力發...
生物學
達爾文
華萊士
進化論
演化
砂拉越法則論文
物種起源
華萊士線
演化筆記本
達爾文-華萊士獎章
林奈學會
2021.05.01
鳥類真的有括約肌啦!你們都誤會了!
作者 / 陳昱慈/威斯康辛大學生物系學士,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神...
617期
下半身擁有生殖、泌尿、排便三大功能分開的孔洞,是大多數哺乳類特有的演化特徵,其他的脊椎動物包括鳥類、爬蟲類等下半身都只有一個三合一多功能的洞,稱為泄殖腔。人類的肛門外括約肌由會陰的四層肌肉——皮下層、外層...
括約肌
泄殖腔
軸下肌群
演化
骨盆
鳥類
2021.03.30
破解動物忍術
作者 / 胡立德(David L. Hu)
616期
蚊子怎麼能在雨中飛?典型的雨滴大小和蚊子差不多,都只有幾毫米。可是,雨滴呈球狀,密度也高很多,因此,從天而降的雨滴是蚊子的50倍重,相當於貨車跟人類的差距。就連濛濛細雨的小雨滴也和蚊子的重量相當,而且移動速...
昆蟲
演化
蚊子
2021.03.01
鱷魚是不是忘記演化了?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目前存活的鱷魚種類約28種,並與白堊紀淡水生活的古代鱷魚長得非常相似。事實上,史前時代曾出現過許多種鱷魚,但現代的鱷魚種類卻沒有過去來的多元。
鱷魚
演化
史前時代
間斷平衡
偽鱷類
外溫動物
2020.12.01
你知道嗎?不愛「吃苦」可能是你的生存本能?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12期
由於植物並沒有雙腳,無法在面臨危險的時候逃跑,因此他們發展出了一項特殊的自衛手段──靠自身分泌出的一些特殊化學物質,作為天然的殺蟲劑或抗菌劑,甚至還可以告訴掠食者「我很難吃,不要吃我!」,例如馬鈴薯中的龍...
苯甲地那銨
演化
生物鹼
化學物質
橘皮油
黃酮類化合物
馬鈴薯
龍葵鹼
化學結構
2020.11.01
消失的基因─細菌和昆蟲的共同演化關係
作者 / 韓喬融/臺灣大學昆蟲系碩一,從昆蟲和微生物的角度看...
611期
共生菌在昆蟲體內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某些昆蟲若缺少共生菌則無法正常生長。由於昆蟲體內相較於外界環境來說較為穩定、安全且單調,細菌間的水平基因轉移機會下降,再加上共生菌DNA在複製過程中的基因隨機突變、基因...
基因
共生菌
細菌
演化
共生現象
沃爾巴克氏體
2020.09.10
靈長類動物的神經研究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想瞭解人類如何感知世界、思考以及轉化為行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研究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牠們在演化上與人類最為接近。在國外,靈長類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尤其是神經科學領域,從基本的感覺、運動乃至於認知、語言與疾病...
靈長類動物
神經科學
瞳孔
上丘
演化
獼猴
狨猴
腦波
2020.06.29
達爾文你來─用演化觀點改變癌症治療策略
作者 / 李岳倫∕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粒線體暨腫...
607期
150 年前,由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發表的進化論,當中所提及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相信也是現代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而自1990 年代開始,科學家將癌症的發生視為一種演化(evolution)的結果,並提出...
癌症
演化
癌症治療
2020.05.01
自然選擇不是演化的唯一機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05期
物種的演化過程除了自然選擇之外,其實另有其它機制,例如人工選擇、性徵選擇、基因流動與遺傳漂變。自然選擇可以讓物種某個基因普及化,並延續到後代;同理,人工選擇及性徵選擇也能達到相同效果。至於基因流動與遺傳漂...
自然選擇
演化
基因
對偶基因
等位基因
中性理論
人工選擇
2020.02.01
演化不只是一種淘汰機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02期
演化的主要機制──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 是以外在環境作用在生物身上作為篩選標準的力量,這股力量統稱為選擇壓力(selective pressure)或演化壓力 (evolutionary pressure),然而,物種間持續的互動其實...
演化
軍備競賽
抗生素
選擇壓力
物種
2020.02.01
哪裡是人類的起源? 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 德...
602期
人類如何起源?目前較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人類最初在非洲誕生,數萬年前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族群。
人類起源
演化
智人
單地起源
多地起源
遺傳
2020.01.01
沒什麼用途,藏起來也好? 不見得所有生命現象都是適...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微免...
601期
達爾文隨小獵犬號(HMS Beagle)抵達加拉巴哥群島 (Galápagos Archipelago),島上的鬣蜥、陸龜和芬雀跟南美洲大陸(其實都是來自南美洲大陸)有一定的相似度,這讓達爾文明白:雖然物種來自共同的祖先,但會因應環境...
生命
演化
基因
偽基因
性狀
2019.09.01
基因之上,演化之下從生物觀點雜談兩性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97期
1970 年代,在美國的臺灣留學生,將對學術知識的渴求,轉化成自身熟悉的文體撰寫。在一顆顆緊密排列的鑄字背後,轉印成 一本本的《科學月刊》, 記錄著當年珍稀的新知。 50 年後的今日,印刷技術不再是制式的活版印刷,...
基因
演化
生物觀點
兩性
性別
有性生殖
2018.12.01
2018諾貝爾化學獎—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88期
今(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其實很「生物」。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宣布將獎項中的1∕2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教授,另1∕2則由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史密斯(George P. Smith) 教授與...
諾貝爾化學獎
演化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5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