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4-01為什麼沒有物種 可以演化出超級能力? 628 期

Author 作者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和USC,現任職於生技公司研發部。

Take Home Message

► 由於受制於生殖成就,生物的演化作用體現在生物個體的整個身體,而不是在個體的某個單一部件上,為了不破壞身體的平衡,個體不會特別改良身體某個部件,以突顯某方面的能力。
► 生物演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因此生物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特質不能無中生有,只會去修改既有的結構。
► 演化的過程中,任何變異都須通過胚胎發育才能顯現在個體上,進而在生存和生殖競爭後傳遞給下一代。且物種通常要遇到某些特殊狀況,才有可能迫使物種的演化朝向某個方向發展。

讀者有沒有想過要跟那位紅內褲外穿的超人一樣,擁有飛天遁地、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神功呢?好吧,不貪心,如果能擁有任何一位X戰警的特異功能也很好。但演化卻沒有這個能耐,讓任何一個物種發展出這類超級異能特質,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萬物不能違背物理定律對任何實體的制約,但背後卻與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原則有關。

代價與成本效益

首先,我們要認清楚一件事:演化的績效反應在生殖成就(reproductive success)上,也等於說演化作用是體現在生物個體的整個身體上,而不是在個體的某個單一部件(肢體或器官)。從物理學的角度去看,若身體的整體質量固定,個體若要改良某個部件去突顯某方面的能力的話,就得要挪用別處的資源,這等於要犧牲其他部位的發展,那就很有可能出現整體無法搭配的惡果,例如身體一些部位不再相互協調。若最後呈現出來的整體效果會使個體失去優勢,甚至危害到個體生存,就必然無法通過演化機制──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的篩選,那麼演化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趨勢。換句話說,自然選擇會以淨效益(net benefits)為前提,對每一個性狀(trait)仔細端詳和衡量,不會只專注於單一特質而不顧及整個身體。例如狩獵性恐龍短小的前肢(圖一),正是這隻巨獸投資在強壯的脖子肌肉、粗壯的後肢、尖牙利齒所造成的後果。

圖一:狩獵性恐龍短小的前肢。(123RF)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只不過這個成本不是金錢,而是能量、營養物質、時間。所以,當演化要著手調校適應性時,不會只想著得到好處而不考量「代價」,這個代價就是經濟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成本效益原則(cost-effective principle,代表預期的效益是否大於所需要的成本)。這個成本不只是單純的建構成本,而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所必須投注和放棄的總值,當中包括邊際分析(marginal analysis,經定量計算來實現全局最優化的一種方法),以及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被捨棄的選擇中代價最高的選擇)。

自然選擇會避免過度設計(over engineering),而即使某個性狀存在著一些瑕疵或缺憾,只要生物體還能運轉順遂,沒有嚴重到使其遭到淘汰,自然選擇就不會去修改這個性狀。這完全合乎自然的節約原則,加拿大裔美國心理學家平克(Steven A. Pinker)就曾這樣說:「大自然是個節儉的家庭主婦。」我們也可以說成:「自然選擇是個錙銖必較的掌櫃。」

在生物上每一項安排都有利有弊,這種結果是在某種選擇壓力下所造成的平衡狀態,也是自然選擇經權衡取捨(trade-offs)後的妥協(compromise)。若我們從演化代價的角度去審視一些生理現象,就更能明白箇中奧秘,例如人類因自體免疫失衡所產生的疾病,是我們要擊潰入侵者所要付出的代價;人體細胞異常增生所導致的癌症,是我們擁有身體組織修復這種能力所要付出的代價;物種會變老,是要使基因傳播率發揮到極致所要付出的代價;人類雌性停經這個在動物界罕見的現象,是維護既有子女利益所要付出的代價。總之,每一項好處的背後都有代價,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生物必須要為每一項適應能力付出代價,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先天的限制

其次,演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所以生物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特質不可以無中生有,絕不能從頭搞起,因此演化只會去修改既有的結構,不會(也不能)更動基本設計,這就是演化包袱(evolutionary commitment)。還記得我們在《科學月刊》第601期〈沒什麼用途,藏起來也好?不見得所有生命現象都是適應性的結果〉一文裡提到男性的乳頭嗎?男性的乳頭就是演化包袱的其中一個例子。……【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