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6.09
結合知識與創意,拍出獨一無二的科普影片!
作者 / 林品婕/專案負責人暨授課講師
667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課程「影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用知識預防慢性疾病」於下學期接力前往新屋高中和龍津高中,持續透過影片創作提升學生族群對於疾病的認識。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5.06.01
創造雙贏局面 當AI 與臨床心理師相遇
作者 / 李昆樺 | 國家考試及格臨床心理師,畢業於成功大學健...
666期
AI 介入臨床治療時,為臨床心理師在服務個案上帶來許多便利和幫助,但也因為AI 技術的進步以及人的複雜性,讓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思考這些便利帶來的倫理和法規議題。
臨床心理師
心理治療
聊天機器人
決策樹演算法
2025.04.15
人工心臟讓病患存活超過百日 BiVACOR為心衰竭帶來新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20期
一名澳洲男子成為全球首位攜帶全人工心臟(total artificial heart)存活超過100天的病患。這項成就不僅展現了醫療科技的進步,更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人工心臟
心血管疾病
磁浮技術
轉子
2025.03.26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往許多以基因資料庫為基礎所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事實上都僅適用於大部分歐洲人,在因紐特人等少數族群身上,準確性只剩下一半左右,可以說這些人群的健康福祉長期受到隱性忽視,甚至可能曾遭受誤診。
演化錯配
瓶頸效應
因紐特人
隱性遺傳疾病
2025.02.04
禽流感病毒與牠們的產地
作者 / 陳貞志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662期
在野鴨的低密度族群中,個體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大多數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己經感染過禽流感病毒且產生了抗體,因此對禽流感病毒具有扺抗力。
禽流感
水禽
家禽
天擇
2024.11.28
慢性腎病知多少?新港藝術高中專題演講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2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有幸邀請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任弼演講,與學生面對面分享沈默的器官——腎臟相關慢性疾病!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新港藝術高中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演講
2024.11.27
三度攜手屏東女中微課程—帶領學生創作影片,用影像傳...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2期
自112學年度起,《科學月刊》星火相傳閱讀與表達計畫與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合作,藉由每學期開設微課程,嘗試帶入不同主題的科學表達課程。這學期(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則引入與德國製藥公司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屏東女中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4.11.07
從沒沒無聞到聲名大噪 外泌體的發現、命名與發展
作者 / 黃奇英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特聘教授兼副院...
659期
隨著外泌體的發展,科學家開始研究在疾病狀態下EVs 數量的變化,並探索物理和生化特性,也引起了研究人員對EVs 在生物學功能中潛在作用的關注。此類研究開啟了EVs 作為疾病治療和生物標記的應用前景,並為21 世紀初EVs ...
外泌體
微囊泡
凋亡小體
2024.10.31
臺南女中自製短片,用知識預防慢性疾病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2期
慢性疾病是國人重要健康課題之一,為了提升學生族群對於疾病的覺察與認識,《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德國製藥公司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開發系列課程,帶領高中生創作慢性疾病小短片,成為知識型影...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臺南女中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4.10.14
癌細胞長生不老的秘密 非編碼 RNA 與癌症、 遺傳性疾...
作者 / 朱雪萍 | 臺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專...
658期
由於DNA 定序技術的進步,大量的遺傳訊息逐漸被解鎖。然而科學家發現在人類基因體中,真正能產生出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只占不到5%,反觀能產生非編碼核糖核酸(non-coding RNA,簡稱非編碼RNA)的序列數量卻遠遠大於能做出...
非編碼RNA
TERRA
端粒
2024.09.30
高溫、炎熱,如何催生下一場疾病大流行? 《熱浪會先...
作者 / 編輯部
513期
「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這種病毒最初到底在何處與如何從蝙蝠跳到人類身上,」普洛賴特說。畢竟,我們經過三十年的調查研究,才確認HIV可能在一九〇八年出現於喀麥隆。
蝙蝠
疫情
溢出事件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7.15
解析細菌鉀離子通道蛋白結構 揭開抗生素與神經疾病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1期
「離子」在細胞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參與了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物質運輸等各種生命活動。如果細胞內外的離子濃度失衡,將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亂甚至危及生命。例如細胞內鈉離子濃度過高時會使細胞膨脹、破裂;當鉀...
離子
細菌
鉀離子
滲透壓
電解質
中興大學
中研院
電子顯微鏡
膜蛋白
2024.06.15
從治療糖尿病到減肥 認識熱銷美國的GLP-1藥物
作者 / THE BIOLOGIST|紐約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
510期
去(2023)年出現了一款超級熱銷的減重神藥,它的暢銷程度甚至讓研發出此款藥物的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市值超越了母國丹麥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讓丹麥國民可以用更低的利率來支付...
GLP-1
丹麥
減重
糖尿病
中樞神經
心血管疾病
帕金森氏症
藥物成癮
阿茲海默症
2024.06.15
以CRISPR治療罕見的遺傳性失明疾病 目前已初見成效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0期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已逐漸走出實驗室,在遺傳性疾病的治療上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在上(5)月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臨床1/2期試驗,嘗試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
CRISPR
遺傳性失明
LCA
基因編輯
臨床醫療
2024.05.15
興大跨國團隊發表維生素B1稻米 期望有助於防治B1缺乏...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9期
中興大學、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UNIGE),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 Zurich)的研究團隊,成功地提高了稻米中維生素B1的含量,且不影響產量。這項...
中興大學
日內瓦大學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
維生素B1
水稻
神經
心血管疾病
營養缺乏
2024.04.15
全球首例獲准應用於臨床疾病的CRISPR療法
作者 / 編輯部
508期
去(2023)年11月起,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 MHR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CRISPR
英國
美國
歐洲
鐮刀型紅血球
海洋性貧血
2024.04.15
科學家首次揭露人體內的塑膠微粒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8期
隨著大量塑膠廢棄物的出現,塑膠微粒(microplastic,又稱微塑膠)也如影隨形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食品包裝到我們呼吸的空氣,無所不在。在一項今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塑膠微粒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中風
塑膠汙染
2024.04.15
以硫酸雙醣分子減少神經元退化 中研院團隊提供ALS、...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8期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及肌 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稱漸凍症),都是好發於中年人口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且這些疾病的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清楚。為了找出這些...
額顳葉失智症
漸凍症
中研院
基因體研究中心
蛋白質錯誤摺疊
遺傳疾病
神經細胞
2024.04.15
FDA核准首款脂肪肝藥物「瑞司美替羅」 為MASH患者提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8期
脂肪肝患者人數近年來在全球不斷上升,更成為許多人出現肝衰竭、需要肝臟移植的主要原因。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首次批准了一種用於治療脂肪肝的藥物「瑞司美替羅」(...
FDA
MASH
脂肪肝疾病
瑞司美替羅
肝臟
纖維化疤痕組織
2024.02.01
改寫細胞的魔法工程 創造疾病治療新思維
作者 / 陳玟嘉/臺大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畢業,現就讀萊斯大學博...
650期
在近十年間,合成生物學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為社會帶來許多革命性的技術與產品,並在世界颳起一陣生物科技的風潮。舉例來說,CRISPR-Cas9為人類帶來方便、快速且客製化的基因編輯技術;人為植入基因操控生物合成青蒿素...
合成生物學
醫藥領域
CAR-T
替代性療法
生物迴路
大腸桿菌
奈米材料
2023.12.15
英國拔頭籌 CRISPR療法首次被批准用於治療遺傳性疾病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4期
CRISPR-Cas9技術是一種源自於細菌免疫系統的基因編輯工具,其中的Cas9則是此系統內重要的酵素,可以藉由嚮導RNA(guide RNA, gRNA)來辨識需要「剪開」的DNA片段。相較於過去多種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操作的技術和...
基因編輯
自體細胞療法
鐮刀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
基因剪刀
血紅素
脫靶
CRISPR
2023.12.15
臺大醫學院建立「臺灣腦庫」 為腦科學研究奠定基礎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4期
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腦庫主要由政府單位或學術界依據醫療科技政策需求成立,臺灣腦庫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源自脊髓小腦萎縮症等病友的捐贈與倡議。自1990年代起,包括病友、醫師及學界等皆陸續提議建立腦庫,但受限於大腦在臺灣...
臺大
醫學院
臺灣腦庫
神經退化疾病
脊髓小腦萎縮症
亞洲人
2023.12.01
找出人體的叛亂警訊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治療新...
作者 / 陳斯婷/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致力於人...
648期
戴口罩、檢疫、隔離、將食物煮熟等,這些文明的行為對於幫助我們免於病原菌感染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例如食物煮熟可以變得衛生又美味,口罩帶來的防護力對於減少特定傳染病則有一定的功效,這幾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紅斑性狼瘡
自體免疫
基因
抗體
抗原
淋巴球
藥物開發
2023.11.15
解開人類大腦的奧祕:歷史上最大的大腦細胞地圖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3期
人類大腦是最複雜的器官之一,仍有許多奧祕吸引著科學家們的好奇心。隨著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展,大腦細胞的轉錄、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功能等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近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大腦
細胞地圖
核磁共振
表觀遺傳學
神經疾病
醫學
2023.11.15
形似「握力器」的新型DNA奈米引擎 具疾病診斷治療應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3期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以及德國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跨國研究團隊,近期共同開發出一種由DNA製成的新型奈米引擎,它能以巧妙的機制執...
握力器
DNA
奈米引擎
仿生技術
奈米機器
2023.10.15
以AI分析視網膜將有機會協助診斷心血管與腦部疾病?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2期
在當今的醫學領域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正迅速崛起,為醫療診斷和健康監測帶來新方法。最近,倫敦摩爾菲爾茲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個名為RETFound的AI工具,...
AI分析
視網膜
心血管
腦部疾病
自監督學習
磁振造影
2023.10.15
DeepMind發表全新AI模型AlphaMissense可協助辨識DNA中...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2期
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新創公司DeepMind在近日發表了一款名為「AlphaMissense」的AI模型,能用於分類人類基因體中近7100萬個錯義(missense)突變,並辨識出其中89%可能致病的錯義突變與...
DNA
Google
AI
點突變
罕見疾病
遺傳
2023.07.15
迷幻類藥物 能治療憂鬱症或相關精神疾病嗎?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9期
迷幻類藥物(psychedelics)在過去已被發現是治療許多精神疾病的有效藥物,近期也有幾篇研究以細胞與動物實驗分析、討論此類藥物在治療憂鬱症及重塑大腦連結等能力。例如在一篇今(2023)年6月5日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迷幻類藥物
憂鬱症
精神疾病
神經可塑性
LSD
裸蓋菇素
關鍵期
2023.06.01
AI 呼氣偵測器「聞」出你生了什麼病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人類每次呼吸都會呼出1000 多種不同的分子,其中包含了關於身體狀況的許多線索。
呼吸
疾病
雷射
人工智慧
分子光譜
慢性病
癌症
AI 呼氣偵測器
«
1
2
3
4
5
6
»
頁次:
1
2
3
4
5
6
資料總數:15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