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15
颱風強度為何難預測?透過衛星揭開海洋熱浪與颱風的雙...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25期
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路徑上,每年夏季都時常會受到颱風的侵擾,但颱風的強弱為什麼有時候這麼難預測?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許伯駿協同博士候選人阮喬艷,共同針對「海洋熱浪」和「海洋熱含量」如何影...
遙測
颱風
熱浪
衛星觀測
2025.09.01
木頭也能做衛星?日本木衛星 LignoSat 重新定義衛星材...
作者 / 陳麒云 | 中央大學太空系及光電所學生,專注於太空望...
669期
只要選擇正確的材料和使用情境,木材也能在太空中使用。LignoSat 的設計和京都大學團隊的驗證實驗表明,儘管物理屬性導致木材無法完全替代金屬,但仍可能用作衛星機板材料,大幅減少金屬的使用率。
衛星
太空材料
熱膨脹
永續
2025.08.15
一個科學家的觀點:回應〈社會科學是科學嗎?〉
作者 / 林志忠/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休教授
本文並未直接回答:「社會(科)學是否是一門科學?」的問題。我的個人粗淺看法無寧是,一門學問如果體大思精,底蘊具足,則名稱應是約定俗成(乃至次要)的。反過來說,我們都生活在技術掛帥的時代,因此自然科學時常受...
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
量子力學
固體比熱理論
2025.08.01
觀看的原理 影像的形成
作者 / 焦傳金 | 熱愛教學與研究,專長是視覺科學與烏賊行為...
668期
我們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確實非常重要,它提供大腦所有需要的視覺資訊,但我們觀看世界必須透過大腦的視覺系統,只有大腦解讀這些視覺資訊後,我們才真正理解這個世界。
眼睛
視網膜神經
大腦
視覺記憶
2025.05.15
中央大學研究提出突破性理論模型 解密宇宙暗物質與太...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21期
我們所能看見和測量的物質,只占整個宇宙物質與能量的5%。暗物質占27%,暗能量則占68%。暗物質的特性是不與光及電磁波作用,因此無法被直接觀測到,但它會透過引力影響星系的運動。傳統的暗物質理論模式雖然可以正確...
暗物質
熱力學
光球層
日冕層
2025.05.01
癌細胞的生存戰略 犧牲能量換取生長的祕密
作者 / 林愷悌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副教授,熱愛研究...
665期
未來,透過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代謝體學等技術,整合代謝治療與其他療法的多元策略將更具潛力,並能更有效地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療選擇,進一步提升癌症治療的成功率和病友的生活品質...
癌細胞
ATP
肝醣
糖解作用
2025.05.01
不只風雨光 從臺灣地熱發電探索永續綠能
作者 / 牟鍾香 |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地熱辦公室專案研...
665期
地熱能是地球內部千萬年來蘊藏的寶貴資源,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可再生綠能禮物。相較於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擁有穩定性高、全天候發電、碳排放極低等優勢,尤其適合作為臺灣未來能源結構的重要基石。
減碳
地熱
綠能
永續生活
2025.03.11
地球內部不平靜? 從葉蛇紋石的熱導率解讀中層地震的...
作者 / 謝文斌
663期
目前地球科學家對地球內部複雜的岩石礦物組成、地震波速構造、熱化學構造與演化歷史等基本性質所知仍非常有限,還需要透過不同學科的通力合作,結合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地球動力學以及高溫高壓地球物質特性等專業,才能...
葉蛇紋石
地震波
地幔岩
板塊
2025.02.11
你的行動電源裡有多少電? 行動電源的儲放電與安全性
作者 / 蔡坤憲 | 交通大學電子物理所碩士。目前旅居紐西蘭,...
662期
壁插式行動電源的散熱設計格外重要,才能避免熱失控(thermal runaway)所引起的災害。
行動電源
電流
電壓
電功率
2025.02.06
電池如何帶動電動車的進化? 電動車電池的技術大突破
作者 / 程敬義 | 中央大學化工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博士、明...
662期
在可預見的將來,電動車的里程將能超過1000 公里,它的安全性更可超越汽車。屆時電動車的發展將再無障礙,21世紀即將成為電動車世紀。
電動車
鉛酸電池
二次電池
熱失控
2024.12.23
科技巨頭的低碳賭注 新一代的地熱能源挖掘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6期
世界上多個科技巨頭,例如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針對核能市場的交易引發諸多媒體關注。但其實包括Meta、Google在內的幾家公司,也在投資另一種低碳能源——新一代的地熱能源。
能源
地熱能
地質學
2024.11.14
外泌體治百病?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腫...
515期
外泌體(exosome)近年來成為生技醫藥產業焦點話題,這種由細胞分泌的微小奈米顆粒被視為生物標記、藥物傳遞系統、疾病治療的未來潛力之星,吸引了大量研究資源和產業關注。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11.14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攜手合作 臺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5期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由於地熱具有不受時間及天候影響的穩定性,是臺灣少數能夠自產且具備零碳排放潛力的能源。
地熱
環太平洋火環帶
零碳排放
2024.11.11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 「熱」
作者 / 川村康文
659期
大家應該都遇過瓶蓋或味噌湯碗蓋卡得很緊、打不開的情況, 其實這也是「熱」造成的。瓶蓋或碗蓋打不開,是因為裡面的空氣(或味噌湯、果醬等)變冷了。內容物變冷之後,瓶中的空氣也會因冷而收縮。
熱
大氣壓力
絕對溫度
2024.11.07
外泌體治百病? 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 |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
659期
全球外泌體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規模從2021 年的18.2 億美元,預計到2026 年將增長到55.8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5.12%,凸顯了外泌體研究和應用的巨大商業潛力。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10.14
昆蟲的不耗電降溫法 用仿生材料幫手機、房屋降溫!
作者 / 黃靖文 | 熱愛桌球的博士生,於萬教授指導下已發表三...
658期
銀蟻特殊的毛髮結構便是降溫關鍵。這些毛髮能夠有效反射絕大部分的太陽光,從而減少銀蟻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除此之外,牠們還有良好的中紅外線熱放射能力。
撒哈拉銀蟻
奈米纖維
超冷材料
2024.09.30
高溫、炎熱,如何催生下一場疾病大流行? 《熱浪會先...
作者 / 編輯部
513期
「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這種病毒最初到底在何處與如何從蝙蝠跳到人類身上,」普洛賴特說。畢竟,我們經過三十年的調查研究,才確認HIV可能在一九〇八年出現於喀麥隆。
蝙蝠
疫情
溢出事件
2024.08.01
海洋熱浪與颱風的親密關係
作者 / 潘任飛/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656期
熱帶氣旋(俗稱颱風)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之一。被它們「拜訪」的地方無不滿目瘡痍,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命傷亡。位於颱風「熱區」的臺灣,颱風與我們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颱風一方面為我們帶來可怕的...
海洋熱浪
颱風
臺灣
海水
巴威颱風
東海
Ieodo
韓國
全球暖化
2024.07.01
釐清核電廠的熱汙染問題 自然環境與冷卻水降溫的關係
作者 / 詹森/任教於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專長為海洋動力過程...
655期
去(2023)年底一篇發表在《永續》(Sustainability)期刊的論文,內容因為探討核電廠冷卻水(又稱溫排水)排放至海洋的永續問題,而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延伸閱讀1)。這項研究以30幾年的監測資料,分析台灣電力公司第三...
核電廠
熱汙染
冷卻水
墾丁南灣
大亞灣
海洋
溫排水
海洋暖化
2024.06.15
從治療糖尿病到減肥 認識熱銷美國的GLP-1藥物
作者 / THE BIOLOGIST|紐約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
510期
去(2023)年出現了一款超級熱銷的減重神藥,它的暢銷程度甚至讓研發出此款藥物的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市值超越了母國丹麥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讓丹麥國民可以用更低的利率來支付...
GLP-1
丹麥
減重
糖尿病
中樞神經
心血管疾病
帕金森氏症
藥物成癮
阿茲海默症
2024.06.01
最炎熱沙漠下隱藏的生物圈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最乾燥、炎熱的沙漠――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深入探索地下四公尺深的土壤後,竟發現了生命的存在。
德國
阿塔卡瑪沙漠
智利
地下
生命
放線菌門
微生物
石膏沉積物
2024.06.01
藏在發酵食品中的致命毒素 「邦克列酸」中毒事件
作者 / 洪健睿/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教授,主要研究...
654期
今年3月下旬,臺北市遠東百貨A13內的寶林茶室有多位民眾食用炒粿條後出現食物中毒,截至4月28日已導致四人因急性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兩人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以及28人輕症微恙。事發後,當局於死者和輕、重症患者的血液中...
邦克列酸
寶林茶室
粒線體毒素
支持療法
發酵
澱粉製品
熱穩定性
食源性毒素
2024.06.01
在太平洋與精靈相遇的瞬間
作者 /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士科普作家與書籍審定者熱愛...
654期
炙熱的夏季終於到來,自從筆者定居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花蓮市,看著旅者貪念大山與大海早已是稀鬆平常的問候與陪伴。然而,仍然有那麼一件事能洗脫夏日海風的黏膩、讓人樂意力抗毫不留情的紫外線。那是一場年度開展的盛事...
海豚
花蓮
賞鯨
鯨豚
長吻飛旋海豚
瓶鼻海豚
花紋海豚
虎鯨
2024.05.15
全球暖化衝擊山區生態 中研院團隊發現全球17個山區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9期
由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
全球暖化
山區生態
等溫線
中研院
生物多樣性
氣象觀測
熱力學
氣候變遷
機器學習
2024.04.15
將廢熱轉換為電能 提升能源使用率的熱電材料
作者 / 吳欣潔/陽明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教授;顏婉婷/陽...
508期
全球暖化的危機迫在眉睫,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與開發 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技術,例如太陽能、氫能、核能、熱電材料、能源儲存系統,是未來全球急需投入之處。而能源科學的發展,也應首重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技術,以達到...
能源
廢熱
熱電材料
物聯網
穿戴式裝置
工業廢熱
環境保育
2024.02.15
國衛院跨國團隊 發現登革熱新傳播模式
作者 / 報導整理|陳亭瑋
506期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主要由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線斑蚊(A. albopictus)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典型的登革熱會造成突發性的高燒、頭痛、肌肉關節痛等症狀,如果先後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更...
國衛院
登革熱
共用針頭
潛伏期
2024.02.01
最輕的固體材料 隔熱又防火的氣凝膠
作者 / 黃芷翎/高雄醫學大學基礎科學教育中心教授,永續...
650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用於探測火星表面的六輪機器人「毅力號」(Perseverance),通過火星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實驗(Mars Oxygen 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
NASA
氣凝膠
MOXIE
超臨界乾燥法
溶膠
水解
聚縮合
凍煙
水玻璃
2023.10.15
將無人車開進地下溝渠 精準消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2期
即便時序已進入秋季,但臺灣南部的本土登革熱疫情仍在持續延燒。高雄市衛生局根據歷史數據發現,高雄登革熱疫情高峰期會發生在臺南地區病例數達高峰的兩個月後,時間往往落在10、11月。為了防止登革熱疫情擴散,國家衛生...
無人車
登革熱
病媒蚊
衛生局
高雄市
環境病
國衛院
2023.10.01
動物保育路上澆不息的熱忱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石...
作者 / 張樂妍/本刊主編。
646期
野生動物的保育是為了確保物種的生存、繁衍和生態平衡,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是當仁不讓的使命。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近幾年來最為人熱議的明星物種,可說是最常登上電視、地方政府廣告和觀光景...
石虎
動物保育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瀕危物種
異地野放
軟式野放
流浪貓狗
生態系統
2023.10.01
諦聽宇宙深處的低吟 宇宙低頻重力波訊號代表的意義
作者 / 陳哲佑/任職於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專長為黑洞物理、宇...
646期
2015年9月,位於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成功偵測來自雙黑洞碰撞的重力波訊號(請見延伸閱讀1)。這個發現不僅再次驗證愛因斯坦(Albert...
重力波
雙黑洞碰撞
廣義相對論
多信使天文學
脈衝星
中子星
訊號差
«
1
2
3
4
5
6
7
»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總數:19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