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11.16
科學教案召集令|得獎名單公告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教案徵集小組
感謝所有老師們的熱情參與,在評審們的精心評比後,選出了火炬之光組、星星之火組第一、二名、優選及人氣獎的參賽隊伍!
教案
星火相傳
科學教案召集令
教案徵稿比賽
屏東大學理學院
科學教育
科學教案
2023.11.15
悠遊生物奧祕與人文影像的科普人
作者 / 曾惠中/東吳大學退休教授,曾任科月編輯、社委、總編...
503期
老江走了。 突聞噩耗,心頭愴然,為何他會遭此磨難? 今年初疫情稍歇時見到了第一次攝護腺手術後的建勳兄,氣色還是挺好的,他訴說術後的病況不佳,因防疫的阻延,治療一直不順,很可能要再度手術。老江期待康...
江建勳
人文攝影
科學教育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社
2023.11.15
二氧化碳轉化率達100%! 中山大學研發能以奈米結構減...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3期
由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國際知名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該研究首度成功開發了利用奈米結構光觸媒,將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奈米
中山大學
光觸媒
硫化錫
石墨氮化碳
三元金屬
2023.11.15
臺灣跨國團隊開發「機器智慧學習細胞晶片整合平台」有...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3期
近期,由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逢甲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李亦宸、清大醫環系副教授李亦淇,以及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陳柏彥的跨國合作團隊,共同開發了一種「機器智慧學習...
中興大學
逢甲大學
美國
生醫材料
神經系統
許旺細胞
電刺激
2023.11.11
星火相傳跨界合作!嘉義大學STEAM+E跨域雙語偏鄉志工...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
今年嘉大STEAM+E志工團隊因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而成立,透過組織動員發揮自己的專業,設計出具有跨域雙語的AI創意課程,並結合芬蘭最新的STEAM教學法,加上與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教育
科學
嘉義大學
USR
STEAM教育
AI
人工智慧
2023.11.01
拿別人的牙齒做假牙?八個有關牙齒與牙醫師的冷知識!
作者 / 林嘉澍/曾任基層診所牙醫師,現為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
647期
牙齒,是我們每天起床睜開眼後就會使用到(刷牙)、卻好像對它不甚了解的器官。你知道哪些有關牙齒的事嗎?如果一時想不到的話,現在就跟你說說八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牙齒/牙醫師小知識!
牙齒
牙醫師
人類密碼
拔牙匠
外科
麻醉止痛
假牙
心理健康
口腔醫學
2023.11.01
蛀牙為什麼要補?解密補牙過程中的科學
作者 / 謝宜潔/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學士、臺灣大學牙醫專業...
647期
蛀牙,是每個人心中有口難言的小祕密。當你終於鼓起勇氣進入牙醫診所,卻只見牙醫師在治療時動作熟練地將各種工具放進你的口中,一邊鼓搗著一邊說:「等一下會有點酸酸的哦!」、「來,咬一下這張紙。」、「蛀得有點深,...
蛀牙
補牙
洗牙
照光
光聚合樹脂
抽神經
牙套
2023.11.01
向前看齊! 矯正治療如何讓牙齒整齊排排站?
作者 / 余建宏/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
647期
齒顎矯正治療(簡稱矯正治療)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會利用矯正裝置,包含活動式或固定式,將牙齒或齒列的異常咬合(學術上稱為咬合不正)改善至最適當的狀況,達到理想的咬合關係。簡單來說,就是透 過...
齒列不正
矯正治療
暴牙
咬合不正
微笑練習
托腮
咬指甲
2023.11.01
回到案發現場!運用在犯罪偵查的鑑識齒科學
作者 / 李承龍/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博士,卡達警官...
647期
讀者是否對鑑識科學感興趣?這是一門結合了各種科技和專業知識的新興學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犯罪案件和身份認定的問題。鑑識科學的範疇非常廣泛,從指紋、DNA、火災、文書、槍彈、藥物到微物跡等,都有相關的鑑識方...
鑑識科學
鑑識齒科學
咬合
犯罪現場
人別鑑定
科技
DNA鑑定
2023.11.01
什麼是內爆? 從海洋之門「泰坦號」潛水器的悲劇談起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47期
半世紀前,人類登陸了38萬公里外的月球,現在更將探索目標定在2億2500萬公里外的火星。然而,若要抵達不過數公里深的海底探險,難度似乎比進入太空還高,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想要一窺深海奧妙的冒險家前往探險。但就在今年...
海洋之門
泰坦號
內爆
原子彈
水壓
槍式
核融合
2023.11.01
《奧本海默》中被遺忘的火星人 數學家馮紐曼和波利亞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47期
遊艇緩緩流動在分隔布達區(Buda)與佩斯區 (Pest)的多瑙河上,絲絨般的水波、柔棉沁涼 的河風,兼容哥德式與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匈牙利國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圓頂,在夕陽的烘托之下宛如紅寶石般...
奧本海默
馮紐曼
波利亞
匈牙利
猶太
數學教育
曼哈頓計畫
2023.11.01
不得不正視的生態危害 外來入侵種「玻璃魚」
作者 / 曾煒甯/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學生;丁禾/清華大學生...
647期
「已入侵外來種」一直都是臺灣生態環境的熱門議題,例如天上飛的家八哥、白尾八哥、黑領椋鳥、白腰鵲鴝,陸地上的綠鬣蜥、斑腿樹蛙、海蟾蜍,或是生活在水裡的小盾鱧(又稱魚虎)、鬍子異形、大理石紋螯蝦等,皆是近幾年...
玻璃魚
蛙副雙邊魚
雙邊魚
外來種
入侵
日月潭
小盾鱧
2023.11.01
南臺灣的空污比北部嚴重?從科學數據看 PM2.5 與酸雨...
作者 / 曾偉迪/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生;鄭芳怡/中央大學...
647期
科技與工業的蓬勃發展為人們帶來便利生活,但也造成環境污染與廢棄物增加。當工業、汽機車等排放的廢氣進入大氣,便會產生空氣品質惡化的問題。近年來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對空氣品質、能見度和健康皆產生嚴重危害,...
PM2.5
酸雨
工業
汽機車
火力發電
空氣汙染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2023.10.26
科學教案召集令|晉級複賽名單公告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教案徵集小組
感謝所有老師們前段時間的踴躍投稿,在每一份教案中,我們都看見了十足的教育熱誠與教學創意!在評審們的精心評比後,選出了火炬之光組、星星之火組各九組參賽隊伍晉級複賽!
教案
星火相傳
科學教案召集令
教案徵稿比賽
屏東大學理學院
科學教育
科學教案
2023.10.15
賦予碳價值能否加速全球淨零發展?
作者 / 李堅明/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
502期
蔡英文總統於今(2023)年4月宣布,臺灣即將成立碳權交易所(Taiwan Carbon Solution Exchange, TCX),第一時間股市中的碳權概念股,例如國內著名紙業公司的股價隨之飆升、引起國人關注。其實,碳權在國際上已不是新聞...
碳權交易所
聯合國
氣候變遷
效能標準
減碳
增匯
能源
2023.10.15
難辨虛偽和真實,Deepfake技術造成的AI倫理與法規挑戰
作者 / 許志仲/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助理教授
502期
在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發展中最具爭議和吸引力的技術,恐怕莫過於Deepfake了。近幾年,Deepfake利用深度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模仿真人的語音和臉部表情,可以製作出相當擬真的假影...
deepfake
深度學習
隱私
偽造
透明度
AI倫理
被動偵測
法律防治
社會教育
2023.10.15
選擇大學科系的削去法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502期
寓言一 客人愈來愈少,◯◯牛肉麵店的老闆決定把招牌換成××牛排館以增加競爭力。為顧及員工生計而不裁員;為樽節開支,因此不增加人手;為維持現金流量,所以牛排館與牛肉麵店無縫接軌。 顧客:「老闆,我點的是...
大學
系所
學位學程
專任師資
開課狀況
升學
2023.10.15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新警告
作者 / 陳文盛/陽明交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502期
CRISPR-Cas9為2012年美國生物化學家道納(Jennifer Doudna)和法國微生物學家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的合作成果,是目前最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把細菌負責剪切噬菌體DNA的CRISPR-Cas9免疫系統應用為...
CRISPR-Cas9
噬菌體
標靶基因
幹細胞
脫靶現象
RNA
2023.10.15
淡大航太系發射探空火箭Jessie 驗證學界小型科研火箭...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2期
今(2023)年9月11日,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簡稱淡江航太系)教授王怡仁帶領的團隊於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科研探空火箭「Jessie」。這也是繼今年6月「淡江一型」發射之後,成為該發射場啟用...
淡江大學
火箭
小型科研
航太
2023.10.15
成大團隊開發「數位化病理AI分析模型」 獲國研院研發...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2期
為鼓勵臺灣學者使用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的研發服務平臺進行科學研究,國研院舉辦「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獲獎名單於8月31日公布,特優獎由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詹寶珠團隊獲得。
國研院
成功大學
詹寶珠
國網中心
人工智慧
病理影像
半導體
2023.10.11
飛旋海豚・印象|臺灣囡仔太平洋寫作航班學生作品
作者 / 蔡定瑾/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那優美的身姿、華麗的轉體、顯眼的背鰭,告訴我們牠們的身世正與解說員說明的無誤:就是飛旋海豚!
科學寫作
賞鯨
寫作航班
星火相傳
花蓮
多羅滿賞鯨
花蓮
科普寫作
飛旋海豚
2023.10.01
動物防線或綠能阻礙?環評是保育與開發兼得的關鍵
作者 / 張學文/印第安那大學博士、中山大學退休特聘教授,專...
646期
人類利用自然資源已有長遠的歷史,最早以動植物作為食物、編織衣服,使用岩石、樹木建造房舍、道路,飲用淡水並作農業灌溉。從工業革命到今日,更開始在民生與工業上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為動力或用於發電,造成文明社會的...
環評
保育
開發
離岸風電
光電
紅外線攝影
環境部
石虎
2023.10.01
光電場不是石虎的庇護所 破壞生態的不當開發將造成石...
作者 / 陳美汀/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現任台灣石...
646期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近年來相對受到較多關注的保育類物種之一,石虎族群面臨威脅的相關議題也受到極大關注。其中,各種開發所產生的棲息地減少、破碎化和族群隔離是最根本也是影響最重大的威脅。此外,慣...
石虎
光電場
淺山區域
路殺
農地種電
自動相機
苗栗竹森案
圍網
2023.10.01
無價的食肉目動物 如果石虎消失,如何波及人類與生態...
作者 / 劉建男/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 資源學系副教授。
646期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及臺灣雲豹(Neofelisnebulosa brachyura)是臺灣原生的兩種貓科動物。其中臺灣雲豹被認為已經滅絕,石虎族群則推估僅剩數百隻,分布侷限在中臺灣的淺山地區,與人為活動區域高度重疊(...
石虎
台灣雲豹
食肉目
生物多樣性
內生性價值
嚙齒類
淺山地區
2023.10.01
以科技協助保育 避免石虎路殺的「路殺預警系統」
作者 / 蔣雅郁/臺灣大學機械系副教授。 名下六隻貓、四隻狗...
646期
在臺灣這座生態資源豐富的島嶼上,人類和野生動植物共享有限的生存空間。隨著都市的開發及人口密度增長,愈發密集的道路切割了動物的原生棲地,使牠們不得不來回穿梭在人類的住家、商店、工業區間覓食、求偶或遷徙。於是...
路殺預警
保護傘物種
工程科技
無線通訊技術
AI動物感測
聲光波緩速裝置
2023.10.01
人類終於實現室溫超導體之夢?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
作者 / 王立民/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超導...
646期
一直以來,實現「室溫超導體」就是人類的夢想。今(2023)年7月27日,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宣稱發現一種在常溫常壓下能產生超導體性質的材料「LK-99」,隨即引起全世界的振奮與轟動。此外,在理論計算上也顯示LK-99在適當...
常溫超導體
銅原子
密度泛函理論
低溫超導體
同位素效應
零電阻
完全抗磁
2023.10.01
可愛模樣背後的生存隱憂 水獺家族的演化之旅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46期
從近年在日本造成話題、轟動社群的寵物家族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圖一)到僅分布於臺灣金門,行蹤鬼祟神祕、保育呼聲四起的歐亞水獺(Lutra lutra),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對這群鬼靈精怪的水獺家族們產生好奇。透過一篇...
水獺
海獺
生殖隔離
異域種化
棲地利用
瀕危物種
2023.10.01
發現被黑洞反覆撕裂的恆星
作者 / 編輯部
646期
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天文學家最近在距離銀河系五億光年的星系中,發現有顆性質與太陽相似的恆星被黑洞反覆的撕碎和吞噬,此現象被命名為「Swift J0230」。
英國
萊斯特大學
恆星
黑洞
潮汐
2023.09.15
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遭遇卡關?臺灣再生醫療發展面臨的爭...
作者 / 廖秀蓉/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員;張至宏/亞東...
501期
再生醫療在臺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新興領域,主要透過再生醫療製劑和再生醫療技術,利用細胞的再生功能來治療疾病和修復組織損傷。為管理此類醫療實施,2019年修訂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
再生醫療
異體幹細胞
細胞庫
再生製劑
細胞治療
2023.09.15
「文章農場」造假氾濫,學術出版社集結對抗惡性商業模...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501期
今(2023)年5月,德國馬德堡大學(Otto von Guericke Universitity Magdeburg)的神經心理學家薩貝爾(Bernhard Sabel)在預印發表平臺medRxiv發表了一篇調查。他掃描5000多份2020年發表的學術文章,發現其中有造假嫌疑...
農場文章
人工智慧
學術出版社
偵偽系統
期刊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資料總數:168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