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光脈衝控制石墨烯的光電效應
2014.09.01
光脈衝控制石墨烯的光電效應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石墨烯是目前在材料研究領域上最熱門的題目之一,但是過去許多研究團隊在研究石墨烯的光電現象時,所得到的數據彼此有明顯差異。
石墨烯光電效應電子導電度
宇宙射線對於小鼠精子的影響
2014.09.01
宇宙射線對於小鼠精子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日本山梨大學宣布,他們的研究團隊利用在國際太空站保存九個多月的真空冷凍小鼠精子進行人工授精,成功培育出幼鼠。
哺乳類輻射放射線精子宇宙
百種基因突變與精神疾病有關
2014.09.01
百種基因突變與精神疾病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科學家研究發現了一百種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增加思覺失調症(原精神分裂症,已於今年五月更名)和躁鬱症風險,此研究結果對於治療相關精神疾病帶來了新方向。
精神疾病基因思覺失調症多巴胺藥物
科學月刊2014年08月號(536期)目錄—微機電系統的應用
2014.08.01
科學月刊2014年08月號(536期)目錄—微機電系統的應...
作者 /
536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食品安全的把關者—公、民營檢驗實驗室
2014.08.01
食品安全的把關者—公、民營檢驗實驗室
作者 / 何國榮/任教臺灣大學化學系。
536期
「檢測」常是探討或瞭解各相關事件真相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例如血糖檢驗可提供糖尿病診斷的資訊,河水中有毒物質的檢測有助於河川汙染程度之瞭解。
食品安全食品檢測科技
Lissajous曲線
2014.08.01
Lissajous曲線
作者 / 游森棚 ∕ 任教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536期
全國科展的季節又到了。擔任評審多年,每年數學組都有研究軌跡的作品——在圖形中讓某些量變動,然後觀察某個特殊點的軌跡。
科展數學正弦Lissajous曲線
會變形的蛋白質
2014.08.01
會變形的蛋白質
作者 / 陳妙嫻/任教板橋高中生物科。
536期
DNA上的遺傳密碼,會決定構成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進而決定細胞內蛋白質的結構。
DNA胺基酸蛋白質酵素細胞輔酶
臺灣北方三島附近海域的冷水渦
2014.08.01
臺灣北方三島附近海域的冷水渦
作者 / 楊穎堅/任教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536期
近年來,政府有意將臺灣的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與花瓶嶼附近海域劃為海洋國家公園,保護該海域特有火山地質地形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
北方三島大陸棚黑潮宜蘭海脊海洋
我國古代的物候知識
2014.08.01
我國古代的物候知識
作者 / 劉昭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6期
我國最早的物候,見《詩經‧ 豳風》,可惜只記春日、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十月,其他各月皆未述及,而且各月僅見一條。
物候節氣
一手掌控的未來革命 微機電系統的發展與應用
2014.08.01
一手掌控的未來革命 微機電系統的發展與應用
作者 / 曲建仲/任職美商德州儀器公司。
536期
半導體製程技術推進了微機電系統的發展,更將未來推向微小化的趨勢,讓世界開始在手中轉動。
微機電系統胃鏡藥物內視鏡安全氣囊生物技術環境保護
誰把氣相層析儀變小了?微機電技術於氣體分析的趨勢
2014.08.01
誰把氣相層析儀變小了?微機電技術於氣體分析的趨勢
作者 / 簡日昇、呂家榮/任職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田維誠/任...
536期
利用分析化學原理與微機電技術整合所建構出的複合式微小化氣體分析系統,可望發展成為新一代環境監測與醫療檢測的儀器設備。
分析化學微機電系統積體電路晶片實驗室氣相層析儀
自己在家做醫生?微機電系統於居家健康檢測的趨勢
2014.08.01
自己在家做醫生?微機電系統於居家健康檢測的趨勢
作者 / 陳柏翰/任職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薛孝庭/任職...
536期
因應未來個人化居家照護之醫療需求,微機電技術運用於微分析系統已成為發展中的重要科技。
微機電技術科技醫療居家照護生醫檢測聚合酶鏈式反應離心法親和性分離法流式細胞分析儀
解開果蠅雙胸突變之謎
2014.08.01
解開果蠅雙胸突變之謎
作者 / 葉筱凡/國立中正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536期
人類發現果蠅雙胸突變現象至今快要滿一百年。約莫十年前,生物學家們透過突變研究,發現果蠅於胚胎早期基因發育的機制,獲得科學最高榮譽之諾貝爾獎。雙胸突變現象除了帶領一批遺傳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開創發育學的成就之...
果蠅突變生物學遺傳雙胸複合基因原腸化
數學二項式展開的一次近似及其物理應用
2014.08.01
數學二項式展開的一次近似及其物理應用
作者 / 張仁壽/任教國立基隆女中物理科。單維彰/任教國立中...
536期
本文闡述二項展開的「估計」用途,並指出它在數學、物理課程中的幾項應用,希望促進高中數學與物理教師彼此的協作。
數學排列組合二項式展開物理
微小世界的巨星 微藻與其防線突破
2014.08.01
微小世界的巨星 微藻與其防線突破
作者 / 陳綺慧、洪俊宏、郭子禎/任職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
536期
微藻所衍生的價值逐漸被應用於食品、能源、飼料、美容等領域,透過細胞破碎技術,提高有效成分之萃取率與利用率。
光合作用藻類微藻綠藻能源生質能源
給錯的諾貝爾獎
2014.08.01
給錯的諾貝爾獎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6期
本文要談諾貝爾獎的一件趣事,即頒獎後才發現錯了,此錯非因受獎人造假,而因當時大家均承認的說法,很快就被證明是錯的。
諾貝爾獎神經元酵素
鈷色菇香(二)
2014.08.01
鈷色菇香(二)
作者 / 何子樂/前交大應化系教授。
536期
冬菇、草菇、金針菇、鮑魚菇等不下百種食用真菌的商業化,供應現代人一列優良食材。特別可喜的是,它們的形與色分野大異其趣,往往增加人的食慾。
松露草菇MHC基因
突出的語音
2014.08.01
突出的語音
作者 / 徐統/前新竹清大材料科學工程系教授。
536期
圖書館是個要求寧靜的地方。雖然手機的普及,已經到了在任何場所都管不住的程度。圖書館也淪陷了,但是一般來說,圖書館究竟還是比較安靜的地方。
語音弧形橢圓
腦神經解密「注意!」與「別衝動!」— 中央大學認知所阮啟弘教授專訪
2014.08.01
腦神經解密「注意!」與「別衝動!」— 中央大學認知...
作者 / 廖英凱/泛科學專欄作者。
536期
阮教授所研究的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相當新興的領域,他說,「這是一個研究行為與神經機制最好的時代!」
腦神經認知神經科學精神疾病學習障礙視覺注意力
用水思源
2014.08.01
用水思源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36期
人類生存必需水,其他生物生存也必需水。但需要的不只是「水」,還須注意水的「質」與「量」。《科學月刊》535期頁552~558之拙作已談到全球缺水之趨勢,以及影響生活與衛生的一些情況。
水資源缺水降雨量氣候環境
唐獎大糖果
2014.08.01
唐獎大糖果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6期
記得以前在哈佛唸博士學位時,某日指導老師興沖沖地衝出辦公室,對我及學弟慕雷(Andrew W. Murray,現哈佛分子及細胞生物系教授)說,華生(雙螺旋發現者之一)剛剛跟他講,日本學閥的派性太強,分獎時吵得太厲害,因此...
分子生物學界科學獎唐獎學術
《靈機一動:發明家的啟示》── 小故事大發明
2014.08.01
《靈機一動:發明家的啟示》── 小故事大發明
作者 / 紀延平/任教萬芳高中物理科。
536期
說起人類文明的進步,可以說幾乎都是因科學知識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帶動,使得人類的生活型態大為改變。無論是機械、電子、化工、醫療、生物、飛航、藝術、經濟、社會等各個學門知識或應用領域,我們都可以看到自然科學與工...
科學科學家人類文明
DNA分解酶可增進農桿菌在寄主中的優勢
2014.08.01
DNA分解酶可增進農桿菌在寄主中的優勢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農桿菌」是一種在土壤中生活的植物病原菌,可經由植物傷口感染形成腫瘤般的腫塊或者毛根。在1897年,由義大利的科學家於葡萄藤的莖部與根莖交接處,觀察到有如腫瘤般腫大的現象,進而發現為細菌感染所致。
農桿菌植物病原菌細菌酶蛋白質DNA
臺大天文研究團隊提出暗物質新解
2014.08.01
臺大天文研究團隊提出暗物質新解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宇宙中有25%的暗物質(dark matter),天文學家致力於觀測研究此神祕的物質。臺大物理系薛熙于博士、天文物理所闕志鴻教授及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布羅荷斯特教授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對於暗物質提出新見解。
宇宙暗物質星系矮星系氫原子孤立子
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 治療新方向
2014.08.01
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 治療新方向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大腦中,MEF2的轉錄因子,與調控神經元的成熟及突觸的形成有關,MEF2基因的突變會造成各種神經退化的疾病,其中包含了阿茲海默症及自閉症。
MEF2基因神經元帕金森氏症神經系統大腦
可以鑑定各種菌類的新裝置
2014.08.01
可以鑑定各種菌類的新裝置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曾成功的利用滲透膜的方式,從自然環境中分離菌種,但由於自然界物競天擇的特性,使得一般實驗室內的分離方法,不易取得大量的物種。
滲透細胞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菌株
發現更多乾冰刻畫火星表面的證據
2014.08.01
發現更多乾冰刻畫火星表面的證據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來自美國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與亞利桑納大學的研究團隊,從2006年開始使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相機(HiRISE),觀測在火星表面溝槽中256個觀測點,其中有38個觀測點發現活躍的地表運動...
二氧化碳昇華重力火星
鋰電池中碳材料的模型
2014.08.01
鋰電池中碳材料的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建立一套稱之為描述因子的參數,用來研究鋰電池陽極材料的特性,包含材料的量子電容(接收電荷的能力)與絕對費米能階等參數,決定有多少鋰離子可以鍵結在電極上。
鋰電池鋰離子電極奈米碳管
新3D列印技術 盼幫助視障人士
2014.08.01
新3D列印技術 盼幫助視障人士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3D列印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一種結合3D列印技術與3D熱回流技術(thermal reflow)的使用,將使視障人士在使用這些觸控式物件上更容易,製作也更為簡便,這種技術不需要使用會傷害人體的材料,也不需要用塗料或化學藥物處...
3D列印熱回流技術
地衣的多樣性高出預期
2014.08.01
地衣的多樣性高出預期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地衣為地球上一種古老的生物,由藍藻或綠藻與真菌組合成的共生生物。
地衣共生生物真菌藻類光合作用
  • «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