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2-16出版程序改為「先發表再審查」《數位生命科學》推出爭議性變革 494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去(2022)年10月20日,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宣布了一項重大改變,它們推翻學術出版例行的程序「先審查後發表」(review, then publish),改行「先發表再審查」(publish, then review)的機制。自今(2023)年1月起,所有經編輯接受的文章,不論同儕審查結果是好是壞,一律都會刊登,同時也會公開審查意見。《數位生命科學》也會附上針對該篇文章的評量,提供讀者該研究之所以重要的大略概念。

這項規則將在《數位生命科學》旗下所有期刊全面施行,成為研究者在《數位生命科學》發表研究結果唯一的方法。此外,在《數位生命科學》過去的系統中,投稿者需要支付3000美元的出版費用,施行新規則後則降為2000美元。在新規則當中,在文章發表後,作者可以選擇是否針對審查者的建議進行修改再回覆稿件給《數位生命科學》,或改投到其他期刊也可以。

更有趣的是,每一個修改的版本都能擁有獨立的一組 「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 也就是學術文章所獨有、由數字和字母所組成的編號。如此一來,研究發表修改的每個版本都存在永久紀錄,有一連串修改版本的DOI數字,稱為DOI傘(umbrella DOI)。而其中的任何一個版本都可以分別被之後的研究者引用,作者也可以選擇使用任何一個版本做為他們所認可的作品,這個效力就等同於傳統學術期刊上的最終發表版本。

《數位生命科學》在公開宣言中提到,新制度實施後《數位生命科學》將不再是學術出版社(publisher),而是提供同儕審查及公證文章發表的機構。

贊成者意見:新制度讓焦點回到研究品質

這個消息公告之後,得到學術界兩極化的反應。有不少人對《數位生命科學》這樣大膽的作為抱持正面看法。荷蘭顧問公司「芝麻開門科學」(Sesame Open Science)的分析師,卡默(Bianca Kramer)非常支持這個做法,他認為這將是學術出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轉換了同儕審查的角色,讓審查人從把關科 學內容的守門員,轉變成針對研究品質公開的評論者。

《數位生命科學》目前所採用的預印發表(preprint) 平臺為bioRxivmedRxiv,兩平臺的共同發起人賽佛 (Richard Sever)表示,這項改變將迫使研究者面對並重新思考學術發表制度,顛覆過往普遍認為學術研究品質等同於它所刊登期刊好壞的成見。新制度還可能阻止人們把時間浪費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比如為了期刊的影響因子點數(impact factor, IF)高低而計較個沒完。像是看到某人在《數位生命科學》上面發表了三篇文章,就認為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而要是發表在影響因子點數低一點的期刊,即使只是小數點下數字的不同,都可能造成人們對此科學家研究成果或能力的評價有所不同。這實際上確實是不太公平的刻板印象,研究者的實力並非簡單依據所發表的研究影響因子就能判別。學術界中不乏能力不足者,在強大的研究團隊中短暫停留,只因所處研究機構或指導教授的名聲與威望,即使研究報告品質不高,卻也能順利刊登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完全搭上該期刊其他研究者發表的高引用次數文章順風車,一起雞犬升天。

若其他學術期刊在《數位生命科學》的影響下,也跟進改變陳規,今後研究者們就不再能將期刊品牌視同品質保證,而必須真的去看這些研究發表,甚至連同儕審查的結果和意見都要看過,才能對該研究與作者的學術研究貢獻做出判斷。英國的生物學家卡蒙(Sophien Kamoun)在他的部落格表示,這個做法是將出版程序的控制權交還給科學家;《數位生命科學》還應該更進一步公開那些被編輯淘汰、沒被送去給同儕審查的投稿文章,並且公布它們沒被選中的原因,讓現在在期刊編輯室裡關上門做出的決定更公開透明。

反對者意見:《數位生命科學》學術品質將嚴重受損

不過,另一群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數位生命科學》的名望將因為不再依據同儕審查結果來拒刊文章而 一落千丈。紐約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 的病毒學家比尼亞斯(Paul Bieniasz)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表的專欄意見中寫 道:「《數位生命科學》現今的領導者毀了我曾經最喜 歡的科學期刊,本來《數位生命科學》享有的盛名,就 建立在他們挑選發表的高品質研究報告之上。許多實驗 室,包括我自己,都一度以文章被《數位生命科學》挑 選出來發表為榮。現在這美好的一切都即將毀於一旦。 我覺得自己像是被《數位生命科學》欺騙了,他們先用 響亮的名聲讓我上勾,又突然間改變遊戲規則,若是 《數位生命科學》的聲譽不再,我之前的發表也將連帶 遭殃。到現在為止,我已經在《數位生命科學》上有七篇發表,第八篇投稿正在審查中,我非常確定,這將會是我在《數位生命科學》上的最後一篇文章。」

來自加拿大的細胞發育生物學家塔南查普夫(Guy Tanentzapf)則認為,期刊如果失去了評價學術發表的功能,人們有可能反而會更看重學術作者所代表的機構或研究室的名聲,如此一來,對那些比較不出名的機構或是剛入行的研究者們就更不利了。

雖採取立即發表,仍有同儕審查與編輯評選

討論到前述的反對意見,卡默則認為研究者們會選擇在《數位生命科學》上發表論文主要還是看在這個期刊的品牌上,而學術期刊的品牌則建立在期刊同儕審查的品 質,不是期刊編輯挑選研究報告的能力上。《數位生命科學》的執行編輯帕丁森(Damian Pattinson)則表示研究者重視高品質的同儕審查及編輯評選,但以往都需要經過期刊投稿系統,現在的新制度讓研究人員無需等待投稿就能享有這些服務。事實上,這個創新的系統將大幅提升出版作業的速度,並讓作者們無須耗時數月等待同儕審查結果。

帕丁森在宣布這項措施的記者會當中表示,新的立即發表機制結合了同儕審查。他說道:「《數位生命科學》絕對不是先用傳統機制欺騙研究者上勾,累積名聲之後 突然轉向,《數位生命科學》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以創新為宗旨的出版社,目標在改革學術出版系統。在成立營運了十年之後,我們認為在學術出版界執行原本的系統 根本不會改變,只會在經年累月的過程當中更加鞏固。 雖然有革新的聲浪出現,而且愈來愈不能被忽視,但除非出現一個可行的替代辦法讓學術作者們有所選擇,這 行之有年的制度才有改變的一天。可惜直到目前為止,這樣的選擇仍然少之又少。」

其實,將同儕審查報告隨同學術文章一起公諸於世,並不是一個新的想法。《數位生命科學》早在2021年就開始,隨發表文章一同刊出審查意見。其他出版社,如位在倫敦的F1000 Research則是先將投稿的稿件先直接刊出,之後再加上審查者的意見報告。《數位生命科學》去年開始就強力支持先經過預印發表程序的文章。目前 為止,在《數位生命科學》上發表的文章當中有超過 70%的文章經過bioRxiv、medRxiv或是arXiv等預印平臺的發表。這些文章在預印平臺上公開接受讀者意見,由文章點擊和下載率也可以反應出該預印發表在領域的重要性。

革命性的新制度,催動開放科學進展

網際網路已是人類文明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它所提供的公開與便利性,學術研究成果沒有任何理由只能在發表之前接受一次審查。因此《數位生命科學》透過公開審 查結果,廣納多方意見,只要一份研究在領域中還有價值,就有繼續再被討論與審查的必要。

在開放科學的大傘下,公開透明的分享學術研究成果、 自由不受限的發表評論、可回溯的紀錄與討論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制度設計可突顯不同面向的價值比 重。《數位生命科學》所提出的實驗性改變雖然可能不是最完美的版本,但可以看出學術期刊對改革陳舊制度躍躍欲試的企圖。除了更趨向開放科學之外,降低投稿 費用的門檻,讓更多處於經濟弱勢的研究機構與學者皆能登上能見度更高的舞臺,也能加速文章出版速度、摧動學術發展的油門。此舉無論成敗,都已在學術出版革 命的路上豎立了一個里程碑。

延伸閱讀
Else, H. (03 November 2022). eLife won't reject papers once they are under review-what researchers think. Nature. https://reurl.cc/zrvY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