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焦點話題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J 粒子的發現-《科學的人文》
2021.03.16
J 粒子的發現-《科學的人文》
作者 / 陳敏
471期
我第一次見到丁肇中博士是1967年在史丹佛大學的高能物理學會舉辦的國際電子光子會議(Electron and Phot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當時我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即將完成博士論文,特地來參加會議。而丁肇中...
量子電動力學電動力學相對論科學物理學人文
新研究指出,擁有抗體可降低感染COVID-19的風險
2021.03.16
新研究指出,擁有抗體可降低感染COVID-19的風險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1期
去(2020)年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許多研究仍在進行中。
COVID-19抗體癌症疫苗新冠肺炎
哪家新冠疫苗好?短期恐怕沒有答案
2021.03.16
哪家新冠疫苗好?短期恐怕沒有答案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1期
「我們應該在非洲施打效果較差的疫苗嗎?還是應該尋找加強低溫運送的方法?」位於奈及利亞的非營利組織——非洲國際衛生青年領袖的研究主任阿德比西(Yusuff Adebayo Adebisi)於接受Nature期刊採訪時問道。
新冠肺炎疫苗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病毒
新冠疫苗陸續在全球接種,那兒童呢?
2021.03.16
新冠疫苗陸續在全球接種,那兒童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1期
COVID-19疫情在全球已持續超過一年,儘管藥廠已開發出成人用的COVID-19疫苗,且也嘗試根據成人施打疫苗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兒童疫苗的臨床研究,但目前仍沒有供兒童或青少年使用的COVID-19疫苗上市。
新冠肺炎兒童新冠長期症狀疫苗免疫反應COVID-19
打破過去認知!大腦也受免疫系統監控?
2021.03.16
打破過去認知!大腦也受免疫系統監控?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71期
過去認為,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各司其職,功能互不干涉。中樞神經系統在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屏蔽之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的區域,意指不受免疫系統管轄,抗原無法被免...
中樞神經免疫系統免疫細胞神經疾病
兩立方衛星順利發射 中央大學成功解碼「飛鼠」
2021.03.16
兩立方衛星順利發射 中央大學成功解碼「飛鼠」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1期
今(2021)年1月24日晚間11時,由臺灣所開發的「玉山」(YUSAT)和「飛鼠」(IDEASSAT)立方衛星,在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獵鷹九號火箭(Falcon-9)的搭載下,順利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衛星飛鼠衛星電離層立方衛星
乳癌增生與轉移 DSG2表現量為關鍵
2021.03.16
乳癌增生與轉移 DSG2表現量為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1期
乳癌為臺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且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來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中,乳癌也名列前茅,是許多女性的夢靨。儘管隨著醫療進步,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下,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已有90%。
乳癌DSG2基因癌細胞癌症
生物材料新突破,以3D列印誘導神經細胞生長
2021.03.16
生物材料新突破,以3D列印誘導神經細胞生長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1期
未來再生醫學有機會在體外培養神經細胞,再將其植入受損的神經系統中嗎?
3D列印神經細胞生物材料
科研突破新聞像是「狼來了」?
2021.03.15
科研突破新聞像是「狼來了」?
作者 / 編輯部
471期
科研單位為求投入大量經費人力獲得的研究成果得以曝光,總不免得透過記者會、新聞稿等形式尋求新聞媒體報導。
科技新聞媒體資訊科研
進擊的病毒:變異如何影響疫情?疫苗效力會因此減弱嗎?
2021.03.15
進擊的病毒:變異如何影響疫情?疫苗效力會因此減弱嗎...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1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已逾一年。各地紛紛傳出在地的優勢變異株,進一步引起我們對變異株傳播力、疫苗效力的擔憂。本文將簡述較常被討論之變異株,闡述它們對疫情與疫苗可能之影響。
新冠肺炎變異病毒株棘蛋白疫苗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牛津疫苗嬌生疫苗諾瓦瓦克斯疫苗
從抗疫防護箱專利爭議,看臺灣新型專利申請制度
2021.03.15
從抗疫防護箱專利爭議,看臺灣新型專利申請制度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71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至今持續延燒,國際間抗疫政策仍然受到嚴峻的考驗。因應對抗COVID-19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常暴露於病患飛沫噴濺的風險,三位臺灣醫師:邱豑慶、賴賢勇與黃志遠,協力研發拋棄式的插管防疫...
專利智慧財產專利權新型專利制度
突破又來了?如何讓學研成果發表帶給民眾好感
2021.03.15
突破又來了?如何讓學研成果發表帶給民眾好感
作者 / 蔡孟利/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471期
近幾年國內的學研機構,開始流行將研發成果以記者會或是新聞稿的方式昭告天下,特別是自然、工程與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尤其常見。
科普傳播學研新聞學研
從網紅與醫生的網路論戰談科學素養
2021.03.15
從網紅與醫生的網路論戰談科學素養
作者 / 李岳倫/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國衛院「衛...
471期
由於資訊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爆炸,再加上最近全世界皆有民粹、反智識的趨勢,大家往往將就相信網路上快速找來的資料,更甚於專業正確資訊。然而,就算從網路上找到專業的資料,一般大眾是否有能力正確解讀資料並做出正...
資訊網路科學素養科普媒體
科學家為電磁波辭窮?先釐清可能、風險與福祉
2021.03.15
科學家為電磁波辭窮?先釐清可能、風險與福祉
作者 / 林基興/科學月刊社董事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
471期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電磁計畫(The International EMF Project)前主席雷帕喬利(Michael Repacholi)與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電磁波致癌物手機基地台風險
科技報導2021年3月號(471期)目錄
2021.03.15
科技報導2021年3月號(471期)目錄
作者 /
471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2021年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๑•́ ₃ •̀๑)
2021.03.02
2021年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๑•́ ₃...
作者 / 編輯部
614期
抽書書摘
要如何飛得翩然?實驗找出蝴蝶飛行的奧義
2021.03.01
要如何飛得翩然?實驗找出蝴蝶飛行的奧義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蝴蝶具有纖細的身軀搭配大片寬闊且顏色鮮豔的翅膀,穿梭在花叢之間,速度忽快忽慢。而牠看似優雅的飛行,也讓科學家們想更進一步探究其中。
蝴蝶風洞試驗無人飛機
新型原子鐘誕生,量子糾纏幫我們更精準定義時間
2021.03.01
新型原子鐘誕生,量子糾纏幫我們更精準定義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時間掌控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但不論是何種手錶或時鐘,使用久了都會逐漸出現時間誤差,因此必須時常進行校正。
時間原子原子鐘暗物質重力波
發現一顆高齡100億歲的超級地球
2021.03.01
發現一顆高齡100億歲的超級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日前,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28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年齡約100億歲,幾乎和宇宙一樣老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
天文學超級地球宇宙系外行星橙矮星
鱷魚是不是忘記演化了?
2021.03.01
鱷魚是不是忘記演化了?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目前存活的鱷魚種類約28種,並與白堊紀淡水生活的古代鱷魚長得非常相似。事實上,史前時代曾出現過許多種鱷魚,但現代的鱷魚種類卻沒有過去來的多元。
鱷魚演化史前時代間斷平衡偽鱷類外溫動物
從抑制酵素下手!新型抗生素可望消滅更多病原菌
2021.03.01
從抑制酵素下手!新型抗生素可望消滅更多病原菌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具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細菌已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公共醫學議題之一。
抗生素細菌抗生素抗藥性類異戊二烯甲基赤蘚醇磷酸免疫系統
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
2021.03.01
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
作者 / 張鎮華/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615期
今(2021)年的學測數學科被評為「史上最難」。事實上,數學科每年的難易度呈現出週期性震盪,一下容易一下難的考試,不只出題者傷透腦筋,考生更是無所適從。張鎮華認為,學測作為「基本學科能力測驗」,考題不能太過艱...
學測數學學科能力學科能力測驗超額篩選學系指考
海和天為什麼是藍的?
2021.03.01
海和天為什麼是藍的?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615期
我們這趟環球之旅,很少遇到陰雨天氣,特別是在紅海和地中海期間,晴空無雲,天藍得透亮,沒有一點兒雜質;海藍得像面鏡子,閃耀著藍寶石似的光影。
天空海洋顏色散射瑞利散射波長環球科學札記
科學需要科學哲學的理由之一:釐清科學概念
2021.03.01
科學需要科學哲學的理由之一:釐清科學概念
作者 / 葉筱凡/成功大學醫學院微免所與醫學、科技與社會(...
615期
當學校實驗室成為一種「學術工業」,學生欠缺提出「好問題」或「獨立、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時,我們如何能培育出擁有創新力的學子投入科學研究行列?釐清科學概念可以成為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透過概念分析,科學家...
科學哲學學術研究教育
不只3萬6千平方公里!利用斜率丈量臺灣本島表面積
2021.03.01
不只3萬6千平方公里!利用斜率丈量臺灣本島表面積
作者 / 羅翊銓/中央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
615期
自小學時起,地理課本就告訴我們臺灣地區(含離島)的總面積約3萬6千平方公里,自此以後該數字變成一個常識般的存在。但這個數字實際上只考慮水平面積,而臺灣多山且地形陡峭,實際上表面積要大得多,但卻沒有人知道確切...
臺灣表面積國土面積地理地形資料空間向量面積
蝙蝠該怎麼分類?是大翼手小翼手?還是陰蝠陽蝠?
2021.03.01
蝙蝠該怎麼分類?是大翼手小翼手?還是陰蝠陽蝠?
作者 / 鄭錫奇。周政翰。
615期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根據體型大小與外部特徵,在傳統分類學上將其分為大翼手亞目與小翼手亞目。但近年來分子遺傳學技術發展迅速,因此科學家也根據蝙蝠的分子遺傳學等資訊,重新定義出「陰翼手亞目及陽...
蝙蝠翼手目哺乳類狐蝠科保育類動物陰翼手亞目陽翼手亞目臺灣狐蝠
放眼系外行星的新一代望遠鏡:HabEx太空望遠鏡
2021.03.01
放眼系外行星的新一代望遠鏡:HabEx太空望遠鏡
作者 / 林彥興/EASY天文地科團隊主編, 清大理學院學士班,...
615期
觀測與了解系外行星是天文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由於母恆星的亮度高、距離行星又近,現在能夠直接觀測的系外行星相當稀少。未來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HabEx將透過它獨特的遮星板擋住母恆星的光線,然後以望遠鏡上頭的各種裝...
天文天文學行星系外行星HabEx天文望遠鏡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弱交互作用與費米理論
2021.03.01
弱交互作用與費米理論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科教...
615期
弱作用力是四大基本交互作用的其中一種,起源於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在19世紀末期,物理學家就已將元素衰變分為α與β衰變,但其中的β衰變卻讓物理學家傷透腦筋,現有的理論都無法完整解釋其產生機制。後續義大利物理學家...
物理費米交互作用弱交互作用β衰變弱作用力四大基本作用力
從數學解析愛情 用向量内積計算感情契合度!
2021.03.01
從數學解析愛情 用向量内積計算感情契合度!
作者 / 林家妤Shark Lin/因為數學成為斜槓青年,進行數學藝...
615期
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算算我和他/她之間的契合度?數學向量或許是個好選擇!首先建立一個座標平面,分別將你覺得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列在X軸與Y軸,例如在X軸兩端標上北部/南部,而Y軸兩端則是喜歡/不喜歡數學。根據實際...
數學向量向量內積
像鍬形蟲又像天牛 神祕的擬鍬形蟲真面目
2021.03.01
像鍬形蟲又像天牛 神祕的擬鍬形蟲真面目
作者 / 胡芳碩/中興大學昆蟲系大三,《臺灣研蟲誌》主編、網...
615期
你聽過擬鍬形蟲嗎?常被誤認為鍬形蟲或天牛的擬鍬形蟲,在2019 年以前的生態紀錄相當稀少。臺灣昆蟲愛好者林宗儒在人工環境下,成功飼養並繁殖蓬萊擬鍬形蟲,發現擬鍬形蟲幼蟲具有相當特別的肉食性,偏好高蛋白質的食物...
鍬形蟲擬鍬形蟲臺灣微樹皮蟲
  • «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