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4.01
丈量宇宙幾何: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
作者 / 林彥興/現就讀清大天文所,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28期
歐洲太空總署預計於明年發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歐幾里德」,用以研究暗物質及暗能量。宇宙誕生之初,宇宙的溫度、密度、壓力非常高,且物質分布均勻,僅有微小的密度差異。但在重力的影響下,有些地方的密度越來越高,形...
宇宙
暗物質
暗能量
歐幾里德
弱重力透鏡
重子聲學震盪
重力
星系
物質
能量
重力透鏡效應
2022.03.03
六極物理
作者 / 作者│嚴伯鈞。
627期
〈極快篇〉第三章講過一個概念,叫做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說,如果要徹底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就必須達到一個臨界速度,大約是11.2 km/s,也叫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逃逸速度不僅限於地球,任何一個天體...
黑洞
宇宙
第二宇宙速度
地球引力
天體
光速
恆星
暗物質
銀河系
向心力
電磁交互作用
2021.08.02
凝視宇宙的黑暗面 暗能量巡天計畫公布前三年觀測結果
作者 / 林彥興∕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努力於陰溝中仰望星...
620期
暗能量與暗物質一直是物理界的謎團。早在20世紀初期,科學家就已知道宇宙中充滿了大量看不見的物質,並以「愛因斯坦—德西特模型」解釋宇宙的演化和星系與結構的形成。但隨著觀測的進步,天文學家在1990年代加入未知的暗...
天文學
宇宙
暗能量
暗物質
暗能量巡天計畫
Víctor M. Blanco望遠鏡
DECam
DES
ΛCDM模型
2021.03.01
新型原子鐘誕生,量子糾纏幫我們更精準定義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時間掌控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但不論是何種手錶或時鐘,使用久了都會逐漸出現時間誤差,因此必須時常進行校正。
時間
原子
原子鐘
暗物質
重力波
2019.04.01
追尋暗物質的真相 原始黑洞理論出局
作者 / 編輯部
448期
【本刊訊】宇宙之中總是充斥著各種人們難以想像的物質與特性,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且難以捉摸的,便是暗物質(dark matter)。根據宇宙學家推測,暗物質占全宇宙中所有物質的比例約85%。而宇宙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狀態...
暗物質
黑洞
2019.02.01
會移動的暗物質 透過矮星系追尋真相
作者 / 編輯部
590期
暗物質(dark matter)的特性一直是物理學家不斷追尋的目標。近期由英國薩里大 學(University of Surrey)、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的合作團隊發表...
暗物質
矮星系
恆星
星系
2019.01.01
負質量流體 全新理論解釋暗能量與暗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589期
宇宙之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物質。但根據一種稱為Lambda-CDM的宇宙模型表示,宇宙之中只有5%的物質是可觀測的,另外的95%為暗物質與暗能量,則無法直接透過觀測所察覺。
宇宙
暗物質
暗能量
星系
2017.05.01
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暗物質-余欣珊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9期
臺灣女科學家新秀獎得主余欣珊,目前於中央大學物理系任副教授,她的研究領域主要在基本粒子實驗,目前研究著重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緊湊渺子線圈實驗(CMS)數據中,尋找暗物質。
暗物質
余欣珊專訪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物理
2017.04.01
從星系公轉速度測量中掀起-暗物質熱潮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68期
大多數人都認為西方科學始於古希臘的智者,這些智者可略分為三個階段,若以蘇格拉底做為分界,從西元前600 多年的泰勒斯(Thales)作為哲學史第一人,分別出現米利都(Miletus)學派、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畢達哥...
暗物質
星系
公轉速度
2016.08.01
生命之樹3.0—最新版地球生物譜系圖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60期
人類一直想弄清楚這個星球上到底還有哪些生物存在。從史前洞穴壁畫的作者想弄清楚附近有什麼樣的動物,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忍著暈船的痛苦繞了地球大半圈,帶回來好多新的、從沒見過的生物記錄和標本。
微生物
次世代定序技術
暗物質
基因
演化
單細胞基因體分析
2015.10.01
高能物理學之福爾摩斯探案發現新粒子!
作者 / 蔣正偉/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
550期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在2013年的夏天,發現了一個新粒子的存在。接著的實驗陸續檢查這個新粒子所參與的各種反應, 證實它極其符合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中希格斯粒子...
標準理論
宇宙
終極理論
共振態
基本粒子
夸克
希格斯粒子
合成粒子
暗物質
2015.05.01
大型強子對撞機重啟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設置在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已於今年四月初開始重啟程序,預計在五月後可開始進行對撞。
希格斯玻色子
質子碰撞實驗
暗物質
超對稱粒子
2015.05.01
暗物質新發現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英格蘭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天體物理學家馬西(Richard Massey),藉由哈柏太空望遠鏡和位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在偶然下觀測到,距地球13億光年遠的星系團中心,...
暗物質
重力
氫原子
宇宙學
大爆炸理論
2015.01.01
GPS 駛向暗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無論是尋找巷弄美食或者外出旅行,全球定位系統(GPS)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物理學家來說,GPS 也可能成為探測暗物質(dark matter)的工具。
全球定位系統
暗物質
原子鐘
2014.09.01
中研院發現最遙遠透鏡星系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國際團隊,藉美國航太總署(NASA)哈柏望遠鏡發現一個遙遠的透鏡星系(lensing galaxy),為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最遙遠的透鏡星系。
透鏡星系
星系
宇宙
暗物質
2014.08.01
臺大天文研究團隊提出暗物質新解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宇宙中有25%的暗物質(dark matter),天文學家致力於觀測研究此神祕的物質。臺大物理系薛熙于博士、天文物理所闕志鴻教授及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布羅荷斯特教授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對於暗物質提出新見解。
宇宙
暗物質
星系
矮星系
氫原子
孤立子
2014.06.01
暗物質與暗能量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
534期
在〈愛因斯坦的最大錯誤―宇宙論常數〉(《科學月刊》第438期)一文裡,筆者提到為了解釋為何現今的宇宙幾何是歐氏(平面)幾何,及為何宇宙在大霹靂後的70億年又突然加速膨脹起來,現今的許多科學家均相信宇宙中充滿了...
宇宙
暗物質
暗能量
以太
地球
2013.09.01
天文新利器 超高效率廣角相機
作者 / 編輯部
525期
中研院天文所團隊參與研發目前世界上觀測效率最高的可見光相機:超高效率廣角相機(Subaru Hyper-Suprime Cam,HSC)
可見光
超高效率廣角相機
天文學
暗物質
暗能量
昴宿
濾鏡交換單元
仙女星系
銀河系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