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6.16
讓小論文好看又好聽!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的知識轉譯課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9期
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導師林世穎,在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科普閱讀與寫作」課程,學生除了要撰寫小論文外,還要練習將相對嚴肅的小論文改寫成科普文章,最後製作成podcast節目來「說」給大眾聽。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溪湖高中
小論文
研究論文
科學講座
科普寫作
podcast
知識轉譯
2025.06.09
結合知識與創意,拍出獨一無二的科普影片!
作者 / 林品婕/專案負責人暨授課講師
667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課程「影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用知識預防慢性疾病」於下學期接力前往新屋高中和龍津高中,持續透過影片創作提升學生族群對於疾病的認識。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5.05.01
揭開艾雪球之謎 鑲嵌、無限與數學史的三重奏
作者 / 林家妤 Sharkie Lin | 喜歡創造新奇有趣的事物,著迷...
665期
從直覺上看,球面上有12 隻蜥蜴,我們或許會因此猜測它的結構與正十二面體有關,因為可以對應蜥蜴圖案的分布;然而,當我們仔細分析蜥蜴在球面上的對稱性與排列方式時,會發現有更多細節值得探索。
艾雪球
蜥蜴球
十二面體
幾何
2025.04.02
說出一口好知識!枋寮高中podcast實作研習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5期
「podcast節目製作」為星火相傳計畫長期推廣的科學表達課程,也是許多合作學期待帶給學生的創作經驗。屏東縣枋寮高中則是選擇以教師研習的方式,為自然科教師賦能。
2025.04.01
臺灣科學家如何打造沒有動物實驗的未來?方圓細胞生醫...
作者 / 撰稿採訪|羅億庭 生醫系畢業的打工仔,喜歡冷知識、...
664期
從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動物替代試驗仍在持續進化中。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科學家不再需要透過動物試驗來驗證新藥的安全性時,我們便能真正迎來「後動物試驗時代」。
3D細胞培養
動物試驗
動物權
器官晶片
2025.03.11
命從口入 八個關於嘴巴的冷知識 68 永續未來 帶你走進...
作者 / 林嘉澍
663期
口腔功能,實際上是提升健康福祉乃至維繫生命的關鍵角色,若說「命從口入」恐怕也不過分吧!希望透過以上幾則口腔趣談,能讓讀者稍微感受到百年來許多學者不斷探究口腔功能的努力與貢獻。
口腔
口腔生理學
中樞神經系統
敏感牙齒
2025.01.23
知識大廚的考驗——油廠國小線上閱讀課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3期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基礎,也是邁向自主學習的必要能力。2023年11月,《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受到高雄市立油廠國小的邀約,希望能藉由科普文章,帶領六年級學生探究文章重點,從閱讀中學習作者的寫作脈絡與科學思維。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油廠國小
閱讀素養
2024.12.26
用聲音傳播知識,podcast也能成為教學得力助手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1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自2022年起,每學期皆與枋寮高中合作自然科教師研習。而113學年度第1學期有幸邀請《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擔任講師,分享他離開教職投入新媒體產業的歷程,以及對於科學傳播的建議與...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枋寮高中
教師研習
podcast
科普
哇賽心理學
2024.11.27
三度攜手屏東女中微課程—帶領學生創作影片,用影像傳...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2期
自112學年度起,《科學月刊》星火相傳閱讀與表達計畫與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合作,藉由每學期開設微課程,嘗試帶入不同主題的科學表達課程。這學期(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則引入與德國製藥公司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屏東女中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4.11.14
開放儲存庫如何推動全球的科學進展?
作者 / 編輯部
515期
今(2024)年的會議在瑞典哥德堡舉行,超過40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共同討論如何透過開放儲存庫,提升研究的透明度、支持少數族群,以及促進環境永續等議題。
開放儲存庫
學術共享
知識共享
2024.11.14
2024開放儲存庫國際會議 直擊研究資料基礎設施的新進...
作者 / 李承錱/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資料寄存所技...
515期
開放儲存庫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Repositories,簡稱OR會議)是開放儲存庫(open repositories)領域的年度研討會,自2006年起已舉辦19屆。
開放儲存庫
學術共享
知識共享
國際會議
2024.11.11
撞到月亮的超級電腦? 寫下超級電腦運算里程碑的臺灣...
作者 / 黃榆蓁 | 國網中心推廣業務長工,推廣高速計算與相關...
659期
臺灣的超級電腦發展始於1990 年代,當時由於國內大專院校在氣候模擬、生物醫學、工程設計等領域的研究需求不斷增長,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變得至關重要。
超級電腦
CPU
GPU
浮點運算
2024.10.31
臺南女中自製短片,用知識預防慢性疾病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2期
慢性疾病是國人重要健康課題之一,為了提升學生族群對於疾病的覺察與認識,《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德國製藥公司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開發系列課程,帶領高中生創作慢性疾病小短片,成為知識型影...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科學短片
慢性疾病
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臺南女中
中風
心衰竭
慢性腎病
糖尿病
巴金森病
肺阻塞
2024.07.15
開放科學與SDGs 讓世界更美好需要科學的參與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511期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宣布《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是當代人權主張的重要聲明。《世界人權宣言》由聯合國代表團主席、美國代表埃莉諾.羅斯福(...
聯合國
世界人權宣言
永續發展
開放科學
科學權
公共知識計畫
學術文章
SDGs
人權主張
多樣性
2024.05.15
蓋茲基金會新政策停止支付APC 要求研究發布預印本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簡稱蓋茲基金會)由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共同創立,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也是全球許多生物醫學研究的資助者之一。...
蓋茲基金會
APC
預印本
OA
文章處理費
開放取用
學術公平
知識共享
2024.02.15
講出能源小知識!西港國中Podcast實作營隊成功結業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651期
今年寒假,《科學月刊》首度攜手臺南市立西港國中,舉辦「口說能源—潔淨能源podcast實作營」,用五個早晨的時光,一起深入了解能源、解釋能源。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podcast
科學閱讀
西港國中
潔淨能源
寒假營隊
2023.11.20
科學怎麼講? 屏東女中的Podcast與短影音實作!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受屏東女中之邀,於112學年開設微課程「科學怎麼講?Podcast與短影音實作」,帶領學生撰寫科普文本,製作科學類Podcast與短影片,實際體驗表達科學的不同形式,培養學生媒體及科學素養。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podcast
短影音
屏東女中
微課程
知識型影片
科學閱讀
2023.11.01
拿別人的牙齒做假牙?八個有關牙齒與牙醫師的冷知識!
作者 / 林嘉澍/曾任基層診所牙醫師,現為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
647期
牙齒,是我們每天起床睜開眼後就會使用到(刷牙)、卻好像對它不甚了解的器官。你知道哪些有關牙齒的事嗎?如果一時想不到的話,現在就跟你說說八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牙齒/牙醫師小知識!
牙齒
牙醫師
人類密碼
拔牙匠
外科
麻醉止痛
假牙
心理健康
口腔醫學
2023.10.01
可愛模樣背後的生存隱憂 水獺家族的演化之旅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46期
從近年在日本造成話題、轟動社群的寵物家族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圖一)到僅分布於臺灣金門,行蹤鬼祟神祕、保育呼聲四起的歐亞水獺(Lutra lutra),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對這群鬼靈精怪的水獺家族們產生好奇。透過一篇...
水獺
海獺
生殖隔離
異域種化
棲地利用
瀕危物種
2023.05.15
在ChatGPT風潮下,生成式AI發展的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497期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
AI
生成式AI
AIGC
人工知識
無真相時代
2023.04.14
星火相傳教師研習!剖析知識型Podcast錄製心法!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科學月刊》之科學深耕專案「星火相傳科學閱讀表達計畫」長期進行中,非常榮幸受到各方肯定,4月份更獲得臺北市國中圖書館教育輔導小組的邀請,前往東湖國中分享Podcast基本概念與內容企劃心法。
星火相傳
教師研習
科學表達
科普影片
講座
科學閱讀
科普寫作
閱讀
寫作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podcast
2023.04.01
利用「廢水」監測病毒、細菌的廢水流行病學
作者 / 黃韋菁(A.H.)/ 在猶如巨塔的科學知識前,做一個永遠...
640期
冠狀病毒具高流行潛力,因此1970 年代科學家進行「廢水監測」,監測地表水、廢水、泥漿、生物體以了解這類病毒。
冠狀病毒
廢水科學
廢水監測
歷史
冠狀病毒
廢水流行病學
汙水流行病學
伊波拉病毒
茲卡病毒
2023.03.31
ChatGPT風潮下 幾個值得重視的生成式AI發展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在著相當嚴重的後果。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慧
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倫理
OpenAI
AIGC
人工知識論信賴問題
2022.09.23
別鬧了,動物大人!
作者 / 瑟巴斯欽.莫羅(S é bastien Moro)
1970年代有一篇論文告訴我們,牛喜歡聽鄉村音樂勝過搖滾樂。純粹好玩講一下,說不定你哪天能派上用場,誰知道呢。
動物
趣味小知識
語音
情緒
豬
嗅覺
味覺
羊
雞
牛
哺乳動物
2022.09.01
葡萄酒愈陳愈香?酒商與侍酒師告訴你更多葡萄酒小知識...
作者 / 編輯部採訪整理
633期
舊世界指歐洲,新世界指的是近200 年才開始釀酒的地區,如美國與澳洲等地。新世界釀酒會運用科技分析葡萄種植的過程、紅酒的化學成分,以及酵母的發酵功能,並標準化製作流程。但過去舊世界在百年釀酒歷史所累積的經驗,...
酒
軟木塞
螺旋蓋
黴菌
葡萄酒
釀酒歷史
土壤
氣候
2022.08.15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助理研究學者。
488期
人們或許真的很希望像上帝一樣依照自己形象造人,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在今(2022)年四月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標題為「LaMDA有感知嗎?」(Is LaMDA Sentient?—an Interview)的文件,裡面是他與...
Google工程師
大型語言模型系統
LaMDA
人工智慧
隨機鸚鵡
涂靈測試
科學知識
哲學思辨
科學驗證
2022.07.01
打破男性主導的思維,原來陰莖遠不只是武器?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31期
無論你是誰、身處何方,即便在女性主義漸漲的現代,我們仍能從報章媒體、藝術創作,以及各項產品裡深刻體會到華人文化下父權主義的不對等氛圍。這件事情似乎和「陰莖」這項器官在生物交配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關。
女性主義
父權主義
陰莖
交配行為
攫握器
陽莖側葉
生殖系統
動物
生殖結節
2022.04.15
致力追求真實的科學新聞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
作者 / 採訪撰稿|林承勳/想泡在水池裡當隻熱帶河馬。
484期
不論是什麼領域,從國際公共衛生議題,如Omicron變種病毒突變出傳染力更強的亞型:BA.2;或遠方北極海有塑膠微粒聚集;還是和臺灣本身有關的開放日本福島地區食品進口政策,在許多科學議題發生時,都可以看到「台灣科技...
公共衛生
Omicron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大眾媒體
科學資訊
科學新聞
知識
人工智慧
多元資金
科學傳播
閱聽習慣
2022.01.15
博士班訓練為什麼重要?我們為何需要培養更多博士?
作者 / 編輯部
481期
「知識經濟」是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的經濟體系,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高技術的趨勢,而企業也會漸漸需要隨時獲取這些知識內容。
知識經濟
經濟
博士
教育
博士班訓練
2022.01.15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作者 /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481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
知識經濟
風險投資
創新
博士班教育
專題
學術界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9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