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5-09-01讓小論文好看又好聽! 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的知識轉譯課 669 期

Author 作者 林品婕(Amo)|本刊前專案經理

《科學月刊》創刊至今已出版 669 期雜誌,內容包括臺灣學研產業的最新科學新知與技術發展,將艱深專業的學術報告或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易讀的科普文章讓更多人看見,這個過程便是「知識轉譯」,也是星火相傳計畫期待能帶給學生的能力。

抱有同樣想法的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導師林世穎,在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科普閱讀與寫作」課程,學生除了要撰寫小論文外,還要練習將相對嚴肅的小論文改寫成科普文章,最後製作成 podcast 節目來「說」給大眾聽。

因應課程需求,星火相傳計畫安排三場客座講座,為學生的知識轉譯技巧增能。首先由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前泛科學總編輯雷雅淇以「科普寫作起手式」為題,分享社群推廣科學知識的挑戰,並點出科普文章如何從時事議題或科普熱點著手,讓文章變得更「好看」。

▲雷雅琪分享科普寫作要點。(林品婕拍攝)

 

接著,再由挑興文化編輯、同時也是 podcast 節目《音音有代誌》、《腦波酒坊》前製作人沙珮琦帶領學生撰寫 podcast 節目大綱、分享錄音及後製技巧,將看似乏味的小論文研究變成一集集生動又好聽的故事。

▲沙珮琦介紹podcast節目類型。(溪湖高中林世穎提供)

最後成果發表則邀請《科學月刊》執行總監趙軒翎擔任評審,給予學生作品回饋。全班總共錄製 14集 podcast 節目,主題涵蓋加州野火、土壤液化及色彩對記憶的影響等,節目標題和開場皆具創意且與生活充分連結,令人相當驚豔!


▲ 趙軒翎給予學生作品回饋。(林品婕拍攝)

知識轉譯不只能應用於科學領域,舉凡醫療、公衛、法律、歷史、政治、藝術等領域皆適用。期待學生未來能藉由課程所習得的知識轉譯技巧,將複雜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又創意十足的內容,在資訊蓬勃的時代成為知識的傳播者。

 
▲ 學生討論 podcast 架構(左);學生試錄 podcast (右)。 (溪湖高中林世穎提供)

 

🌟 科學的星火,已在各地悄悄點燃 🌟

 
若您對我們的活動有興趣,也認同「星火相傳」計畫,歡迎加入我們,成為點亮星火的人,將相關活動與計畫分享給教學現場的教育工作者,或是關注科學推廣的人。


👉 點我認識「星火相傳計畫

 
無論您是學校/企業/一般民眾,歡迎填寫合作意願單,共同為科學教育努力!

✏️ 合作意願單:https://forms.gle/8x39m4SYVATBhLHa6
💪 支持「星火相傳」計畫:https://neti.cc/d6lRVGW

聯絡信箱:scistar@scimont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