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6.01
被企業壟斷的AI? 達成社會共善的 AI公共化願景
作者 / 王道維 |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諮商中心主任、人文社...
666期
AI 公共化可以創造多贏局面,既惠及大眾,也有助於政府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治理。透過AI 公共化,讓各領域的學者參與,將能紓解AI 發展下,法治面及產業界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AI公共化
AI資本化
版權
公共政策
2025.03.26
節能保育的水資源政策 環境部強化汙水管理與綠色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官方及民間長期執行汙水處理及水質監測的努力下,目前臺灣的河川汙染總長度已從2002年的396.2公里縮減為74.6公里,去年的嚴重汙染測站數更從66站降至7站,為歷史新低。汙水處理廠轉型工作開始執行後,期望未來能持續改善...
汙水處理
綠色轉型
厭氧汙水處理
減碳
2025.01.01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亂象是如何鍊成的?
作者 / 廖英凱 | 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
661期
量子的科技與未來特徵也常促成商人對量子一詞的誤用,進而催生出各種偽科學的產品,特別是各種標榜健康成效的量子產品頻繁出現。
量子科學
氾濫
普及
2024.09.30
日本學術振興會及日本學界近期的資料管理方案政策發展
作者 / 陳英翔/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實習生
513期
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是日本國內重要的獨立科研經費資助機構,它扮演的角色就如同臺灣的國家科學委員會,致力於推動科學研究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並支持研究成...
DMP
科學研究發展
資料共享
隱私保護
2024.08.01
碳費將改變經濟與生活? 臺灣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與挑戰
作者 / 葛復光/目前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主任秘書,主要研...
656期
因應全球淨零趨勢,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已於去(2023)年10月正式進入過渡期,表示歐盟廠商在進口CBAM管制產業的產品時,必須根據產品的碳排放量購買CBAM憑證(CBAM...
碳費
碳交易市場
排放交易體系
碳定價
碳稅
成本
消費者
通貨膨脹
排碳成本
能源
2024.07.15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511期
1960年代的深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孤兒院裡,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大舉入侵。在當年接種了尚在試驗階段RSV疫苗的嬰幼兒保護力結果出爐:此疫苗不僅沒有抗RSV病毒感染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COVID-19
死病毒疫苗
T 細胞
冠狀病毒
棘蛋白
抗感染
基因工程
2024.06.15
日本鮭魚愈來愈少 放流魚苗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0期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期,由於氣候和海洋條件有利、海洋承載量增加、加上人工孵化場技術精進,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借助鮭魚孵化和人工放流鮭魚苗,日本洄歸的白鮭(Oncorhynchus keta)數量呈指數性增加,到了...
日本
鮭魚
放流魚苗
日本白鮭
氣候變遷
人工孵化
野生魚苗
環境變遷
遺傳多樣性
適應性
2024.05.15
蓋茲基金會新政策停止支付APC 要求研究發布預印本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簡稱蓋茲基金會)由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共同創立,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也是全球許多生物醫學研究的資助者之一。...
蓋茲基金會
APC
預印本
OA
文章處理費
開放取用
學術公平
知識共享
2024.01.15
臺灣的離岸風電如何在地化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05期
氣候變遷是當今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議題,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臺灣 當然也不例外。2021年,臺灣政府正式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在之 後公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期望推動產業走向綠色轉型,並帶動經濟成長。離...
離岸風電
氣候變遷
在地化
淨零政策
能源轉型
2023.12.15
如何由政策面加速基礎轉為應用,讓科學研究更有影響力...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504期
科學一直以來都是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提升科學前進的速度、更有效率的運用研究經費、促進科學轉化應用成果,也就能增進經濟和社會的成長。其中,後設科學研究(metascience research)專注於提高科學研究...
後設科學研究
學理
應用科學
巴斯德象限
新創公司
象牙塔
產學合作
2023.09.15
中山大學成立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 盼推動淨零減碳技術...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1期
隨著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上升,國際間陸續設立了許多公約、機制以控管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碳權」(carbon credit)就是其中之一。碳權一詞代表「碳排放權」,以國際間第一個建立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二氧化碳
碳權
歐盟
碳交易
證券交易
ESG
2023.07.19
讓資料共享成為責任 簡介國際近期的科研資料開放政策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499期
研究資料的開放攸關研究成果的可再現性、透明度,並可進一步促成科學研究的共享與合作,帶來新的發現。但當研究人員試圖分享資料也時常面臨各類挑戰,包含不熟悉分享的流程或價值、過程繁複、資料量大、資料敏感、擔憂成...
資料共享
資訊倫理
WHO
CERN
NIH
開放資料
開放科學
2023.07.07
生成式AI 的起飛,凸顯科技治理的轉型危機?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43期
生成式AI大規模地被使用在各種情境,使得過去一些針對AI發展衝擊的討論再次備受關注。特別是適用於GAI的倫理、規範的制定、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生成負面內容的預防或管制等科技治理需求,已不再屬於過去學者呼籲產官學界...
生成式AI
GAI
法規
Open AI
科技治理
科技倫理
科技法
2023.06.01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42期
春末夏初之際,溫度逐漸上升,人們也漸漸脫下了口罩。看著恢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城市樣貌,我們的生活似乎已回歸疫情前的日常,彷彿那場災難性的傳染病未曾出現。
COVID
口罩
防疫政策
後疫情時代
國際
社會
2023.05.16
淨零轉型政策下,交通運輸部門的減碳解方?
作者 / 鄭祖睿/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
497期
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去(2022)年12月28日召開了「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記者會」,會中除了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更宣布12項淨零關鍵戰略的具體行動與措施,期望能達成2050淨零願景。
碳排放
二氧化碳
運輸部門
貨物運輸減碳
人本綠色運輸
淨零轉型戰略
淨零綠生活
淨零
2023.05.02
動物便便大調查!糞便微塑膠研究與環境汙染倡議
作者 / Jenny Yeh/擔任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研究員,擁有環境政...
641期
調查研究一直是推動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據,綠色和平科學研究部門(Science Unit)針對不同環境議題嚴謹地研究分析,發布研究報告揭露環境問題,進而向執政者與利害關係人提出訴求並制定解方。
塑膠微粒
公共政策
塑膠吸管
海洋動物
塑膠汙染
食物鏈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
COP15
愛知目標
臺灣
政策
自然正成長
公民科學
保育
2022.12.13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公共取用...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莊...
492期
如何讓更多人可以自由享有學術研究的成果,是學術成果的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推廣〔註〕努力的目標,也是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涉及的眾多議題之一,長期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受到討論。
學術研究
開放取用
論文
數位科學資料
OSTP
公眾取用政策
2022.11.17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作者 / 鐘國濱/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國家科技及技術委...
491期
面對地球的極端氣候變遷,世界共識為邁向淨零碳排的能源與產業轉型之際,臺灣政府於今(2022)年3月30日提出國家2050年的淨零碳排總策略。
氫能技術
天然氣
政策規劃
再生能源
鹼性電解
固態氧化物電解
節能減碳
2022.11.17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91期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
次世代疫苗
初代疫苗
新舊次世代疫苗
數據
BA.1次世代疫苗
雙價疫苗
2022.11.03
選區如何產生?又該怎麼劃分才公平?
作者 / 王保鍵/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教授,兼語言平...
635期
臺灣在今(2022)年11 月26 日將進行「九合一選舉」投票,不過究竟什麼是「九合一選舉」?基本上,民主政治強調統治者的產生經由被治者(人民)的同意,此同意的過程及方式,就是選舉。
選區
九合一選舉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憲法增修條文》
選舉制度
民意代表
2022.07.15
2050淨零排放新思維解析《歐洲綠色新政》
作者 / 王彬墀。周麗芳。盧芬絹。
487期
氣候變遷對全球帶來嚴峻衝擊,各國紛紛採行「2050淨零排放」因應策略。臺灣於今(2022)年3月30日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期望與世界共同邁向2050淨零轉型。
氣候變遷
歐洲綠色新政
歐盟
氣候目標
政策工具
排放交易制度
碳定價
再生能源
能源貧窮
循環經濟
產業
糧食系統
環境友善
2022.07.01
臺灣30年的淨零之路 能導向永續未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31期
今(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發會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宣示臺灣將在2050年時達到淨零排放,預計透過減少排放與吸收技術而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接近零。
淨零減碳
林業觀點
生態觀點
永續發展
天然氣
排碳量
燃煤
潔淨能源
核能
工業國家
產業
2022.06.15
第四劑COVID-19疫苗開打了,由以色列經驗初窺第四劑的...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6期
臺灣於今(2022)年5月16日起開放部分對象接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第二次追加劑,即俗稱的第四劑COVID-19疫苗。第四劑有效嗎?持久嗎?保護效力到底如何?
疫苗
第四劑疫苗
COVID-19
COVID-19疫苗
以色列
2022.05.03
「清零」或「共存」不是關鍵,有沒有打疫苗才是重點...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5期
今(2022)年4月,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的第三年,Omicron變異株突破臺灣的防線,單日本土確診破萬、屢創新高。而政府面對這波疫情的後續應對,所謂的新臺灣模式該選擇「共存」還是「清零」?先讓我們先看...
COVID-19
確診數
清零
與病毒共存
疫苗
上海
香港
2022.05.01
不再當四眼田雞!拯救近視眼的雷射手術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9期
你常覺得遠處的景物看不清楚,總是要瞇著眼看東西嗎?這些都是近視的典型症狀。近視通常在6 ∼ 14歲之間出現,多數人於20歲後趨向穩定。目前尚未釐清近視出現的原因,但戶外活動時間較長的兒童,近視的風險較低,不過仍...
近視
角膜
眼球
雷射治療近視
視網膜
微創角膜透鏡提取術
水晶體
光線
2022.04.01
狼心狗肺不是夢!將豬心裝進人的身體?人類對異種器官...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8期
17世紀,法國醫師開始嘗試將動物的血液輸入人體;19世紀時,則出現首次將豬的眼角膜植進人眼的紀錄,但以上嘗試無一成功。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有能作為白血球查戶口時的「身分證」。若白血球發現某細胞表面的身分證顯示...
動物
白血球
細胞
基因改造
器官
血液
腎臟
免疫學
靈長類
器官移植
免疫系統
2022.03.03
誘發中和抗體、活化記憶型淋巴球?疫苗與狡猾病毒間的...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7期
冠狀病毒使用其表面的棘蛋白做為鑰匙,進而感染細胞。若能以「棘蛋白」做為疫苗抗原,可誘發出中和性抗體。為了誘發出高效抗體,疫苗中的抗原應為天然、完整的蛋白質,維持正確的立體結構。
冠狀病毒
淋巴球
細胞
中和性抗體
蛋白質
病毒
細菌
寄生蟲
RNA
基因型疫苗
腺病毒
人體免疫系統
莫德納
高端
胺基酸
2022.02.15
較少重症≠可以輕忽,Omicron有哪些特性,又該如何防...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2期
每個人都希望疫情趕快結束,但希望和一廂情願是有區別的。
Omicron
變異株
COVID-19
Delta
科興疫苗
mRNA疫苗
氣管壁
白血球
胞內體
嗜神經病毒
神經系統
腦霧
T細胞
2022.02.08
日本福島「核食」禁令解除?應用「合理抑低」概念尋求...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2期
今(2022)年2月8日,行政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上,我國政府基於過去檢驗結果、檢驗量能與風險評估研究,以及呼應各國標準和去年的公投結果,宣布將現行以日本5縣作為管制的方式,調整為以「食品品項」作為...
福島
核食
栃木
茨城
群馬
千葉
日本5縣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8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