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5-03「清零」或「共存」不是關鍵,有沒有打疫苗才是重點 COVID-19第三年,你準備好了嗎? 485 期

Author 作者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人堂專欄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喜歡虎斑、橘子、白底虎斑和三花貓。

今(2022)年4月,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的第三年,Omicron變異株突破臺灣的防線,單日本土確診破萬、屢創新高。而政府面對這波疫情的後續應對,所謂的新臺灣模式該選擇「共存」還是「清零」?先讓我們先看看別人家的情況。

 

病毒,才不管口號呢!

饑荒的上海

「大樓住戶對外大聲吼叫、直至深夜」、「確診的嬰幼兒,強行和親生父母分開」、「急診患者,被拒絕送醫而死亡」,今年3月底,流出的中國上海影片,令人怵目驚心。當地2600多萬名居民被嚴格封鎖在家中,禁止踏出家門的清零政策不僅摧毀了日常食物的獲取,更影響到藥品等物資流動。但再多影像、留言,也無法撼動中國政府動態清零的政治口號。

嚴格封鎖、禁止移動,確實能暫停病毒傳播,有機會達到零本土感染的目標。但單日新增數萬人的確診,數十萬人的行蹤調查、通知,再加上千萬人的封鎖,所延伸出的社會、經濟成本,可能遠遠超出疾病本身。

疫情邁入第三年,仍出現的荒謬景象,暗示了一個殘酷的跡象——「中國政府面對疫情仍未做好準備」。

美國公衛專家認為中國仍堅持「清零」,代表該國在疫情爆發的這二年以來,並未努力優先推動年長者的疫苗接種,也沒有提高農村地區的公衛基礎建設,因此國民在面對病毒的攻擊時,可能仍脆弱無比。而英國健康分析公司則推測,截至今年3月,60歲以上的中國人民約有19%的人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也在3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80歲以上的民眾僅半數接種二劑疫苗,接種三劑者更不到二成。

 

死亡的香港

再讓我們看看另一個離中國不遠的城市——香港。為什麼香港會從控制的典範,變成全世界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城市?

一張令人震驚的照片道盡了香港醫療崩潰的現實:三位香港年長病患躺在急診室,身旁有六具裝著遺體的屍袋。在今年3月初,香港醫院就出現了種種不堪負荷的跡象,例如年長者隔離在特定區域、長達二週無法洗澡、嬰兒和父母拆散入院,以及確診外籍移工被解雇、流落街頭成為黑數。今年1月底,香港的COVID-19累積死亡人數僅205人,但在經過崩潰的二個月後,死亡人數衝到7945人——這二個月裡死掉的人,是前二年的近40倍。而可怕的事實是,死者主要都是沒打疫苗的年長者。

香港年長者的疫苗覆蓋率高嗎?港府推動疫苗一年多,截至今年2月,香港年長者的疫苗接種比率約45%,遠低於新加坡(約95%)和韓國(約90%);若我們再看細一點,70~79歲族群的疫苗覆蓋率約46%、80~89歲更僅有29%。低的疫苗接種率暗示了人民對政府普遍缺乏信任,以及在推動疫苗時出現了問題,使謠言、假新聞在年長者心中造成了恐懼感。

雖然臺灣的疫苗接種情況比香港好很多,但相較於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仍有許多年長的臺灣人不願接種疫苗。臺灣65歲以上的疫苗覆蓋率約八成,若僅算75歲以上長者,則降至七成(表一)。

換言之,從香港血淋淋的例子裡可以看到,「若脆弱族群的疫苗覆蓋率不高,就沒有談『共存』或『清零』的前提」。你覺得臺灣的疫苗覆蓋率足夠了嗎?

 

 


什麼叫清零?什麼叫共存?

人類史上,只有「天花」被完全清零、消滅,可見要達到「完全沒有新病例」是多困難的事。若傳染病具備下述任一特徵,那要達到「零病例」,就幾乎不可能發生:

  • 無症狀感染、卻能傳染給他人。如:COVID-19

  • 存在非人類的動物宿主。如:登革熱、禽流感、鼠疫

  • 隱晦/負面觀感疾病。如:梅毒、愛滋病

  • 缺乏有效疫苗。如:C型肝炎

 

而COVID-19具備「無症狀傳染他人」和「存在非人類的動物宿主」等特性,因此可以直言,在全球範圍內「零病例」是不可能的。而臺灣為全球經貿往來中重要的國家,勢必也會遭到COVID-19入侵。簡言之,臺灣「零本土病例」是不可能的。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吵「清零」或「共存」?

 

迫不得已的話術—好懂但撕裂社會的二分法

重大災難襲來之初,簡化的口號可以幫助人民快速行動。

因此在COVID-19的第一、二年時,政府的口號可被切成二分法——「拯救生命/清零/封城」或「拯救經濟/共存/開放」。當災禍開始降臨而我們又缺乏有效武器之際,使用簡化後的口號就有其必要性。

但COVID-19已進入第三年,且人類手握最先進的疫苗,若政府的策略、口號仍過度簡化為「經濟」或「性命」的零和遊戲,可能會混淆民眾及地方管理者的思路,讓公衛政策淪為政客的籌碼。

 

疫情無法「根除」,但可以「消除」

雖然已經不可能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從人類社會裡清除殆盡,但我們可以減輕、消除COVID-19對社會的影響,讓「損失、死傷降低到人民、國家可以接受的程度」,比方說,每年因COVID-19而死亡的人數和流感造成的破壞相似。屆時,我們也許可以開始討論COVID-19大流行的結束。

既然如此,究竟該怎麼定義「新冠疫情結束」?以結核病為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定義某國「消除結核病」,是指每百萬人裡結核病少於一例;而某國「消除麻疹」的意思,則是指若出現本土麻疹流行,持續的時間短於12個月。

由於COVID-19還太新,對於什麼情況可被稱為「消除新冠疫情」,大家仍無共識。因此人民需要政府提出新的定義、目標,以明確告知民眾:「達到這樣,疫情就算結束。快好好地過你的生活吧!」。你覺得,什麼樣的標準才適合臺灣,讓大家能夠放下疫情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呢?

 

在「清零」或「共存」之前,所有的政策都是假設「你已經打了疫苗」

自COVID-19爆發以來,科學家猜測病毒的變異方向,應該要往「愈突變致死力愈低」的方向前進。而Omicorn變異株雖然擁有前所未見的傳播力,但似乎真的展現了較低的重症、死亡率,因此在Omicorn流行未退之時,仍有丹麥、英國、泰國等國家將全面開放提上時程。由此可見,在多數人接種疫苗的現在,較少重症的Omicorn,反而是讓我們走向「人類與病毒共存」的契機。

那在Omicorn的時代,我們應該關注什麼數字?首先,「每日本土確診數」已不再是重點,因為病毒不可能被根除。而「確診者足跡」的重要性也將不如以往,不應花費大量人力細查。而面對輕症/無症狀、高傳播力的傳染病,且每日新增確診者數萬名的現況裡,要調查出每位病人在所有時間裡接觸到的所有人,是不可能的。而在單日新增數萬名確診者的階段裡,「雕花式」的疫調只是操死衛生所的同仁而已,不如直接跟民眾宣布——「當作今天外出一定會碰到確診者」還比較直接、安全。

而在現階段最重要的數字應該是「重症數」、「各族群重症率」、「急重症床位」。由於醫院不是只照護COVID-19患者,尚有車禍、心臟病、癌症等急重症患者需要救治,而COVID-19重症患者會消耗醫護人力、排擠醫院對其他急症的關注力。此外,「各族群重症率」則可協助政府單位判斷是否該提供更多資源給脆弱族群,「急重症床位」則是一項能判斷該縣市是否處在醫療崩潰邊緣的重要依據。

但在臺灣政府逐漸調整防疫策略之前,民眾需要意識到——「政府所作的政策,都是假設你已經打了疫苗」。換言之,COVID-19疫情的結束、正常生活的開始,僅適用於打完疫苗的人。很殘忍,但這是真的。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

 

參考資料:

1. Dennis Normile (2022) ‘An undebatable political decision’: Why China refuses to end its harsh lockdowns.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q5612

2. Arisina Ma, Jane Parry (2022) When Hong Kong’s “dynamic zero” covid-19 strategy met omicron, low vaccination rates sent deaths soaring. the BMJ.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o980

3. Dennis Normile (2022) China quietly plans a pivot from ‘zero COVID’.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db1752

4. Anne-Sophie Jung, Victoria Haldane. et. al. (2022) From dichotomisation towards intersectionality in addressing covid-19. the BMJ.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2021-067500

5. David CG Skegg (2022) Defining covid-19 elimination. the BMJ.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n1794

6. Wafaa M. El-Sadr and Steven Shea (2022) Is Omicron Showing Us the Path Ahead?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JPH). https://doi.org/10.2105/AJPH.2022.30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