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2017.02.01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作者 / 季瑋珠/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系...
566期
臺大最近發生「前」(因為學校尚未收到正式辭職或自願退休申請,官網上還名列教授之中)郭明良教授「疑似」(他本人並未承認)論文造假事件,校長也在被質疑之數篇論文中,掛名為共同作者。身為臺大的一分子,看到這樣頗...
論文造假研究倫理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2017.02.01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作者 / 曹哲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
566期
這幾個月來,臺大多篇論文遭質疑圖片有問題,至今已有2篇撤銷發表。此事件引發不小的風波,案情至今仍在調查處理之中。科技部部長楊弘敦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會有造假是人性使然,古今中外皆有,因此應強化學術倫理教...
圖片學術倫理論文
畢氏定理與世界上最長的證明
2017.02.01
畢氏定理與世界上最長的證明
作者 / 游森棚/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566期
前陣子在一個研討會上遇到幾個國中數學老師,他們是《科學月刊》的忠實讀者。他們告訴我,看能不能專欄也寫一些用國中知識可以欣賞的數學。我說,這個不容易啊,這需要機緣。這個月機緣出現了。我應臺北市政府之邀擔任新...
畢氏定理數學直角三角形
摩爾定律已到盡頭?
2017.02.01
摩爾定律已到盡頭?
作者 / 張敏娟/輔仁大學物理系專任副教授 。
566期
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高登. 摩爾(Gordon Moore)在 1965 年提出的,他是這樣說的:「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 24 個月便增加一倍。」
摩爾定律半導體隨身碟量子穿隧效應
表觀遺傳學是什麼?
2017.02.01
表觀遺傳學是什麼?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66期
「你可以繼承DNA序列之外的一些東西。 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You can inherit something beyond the DNA sequence. That ‘s where the real excitement in genetics is now.)」華生(James D....
荷蘭飢荒公共衛生遺傳學
核災食品的問題是鍶不是銫─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該不該進口臺灣?
2017.02.01
核災食品的問題是鍶不是銫─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該不該進...
作者 / 王竹方/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566期
最近日本福島核災相關縣市的食品是否可以進口臺灣,已成為國內熱門的話題之一。日本食品是否安全應該從科學的角度來予以論斷,本文嘗試以客觀的數據來解讀,希望能做為普羅大眾的參考。
核災食品造血系統環境放射性核種
恆星世界紀錄-宇宙恆星之最
2017.02.01
恆星世界紀錄-宇宙恆星之最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66期
我任職所在的大樓電梯內有個天文新知專欄,「宇宙之最」系列源起於介紹浩瀚宇宙中極端的天體或現象,順便解說一些科學原理。內容既「新」也有「知」的部分,期能在電梯行程約一分鐘內覽其概況。
恆星宇宙
一首樂曲的誕生─ 錄音、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2017.02.01
一首樂曲的誕生─ 錄音、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作者 / 游士昕/英國肯特大學音樂科技研究所畢業,專長領域為...
566期
自 1877 年愛迪生發明了世上第一個可將聲音錄製與再播放的留聲機後,聲音的聆聽不再侷限於當下,這也成功讓人類對於音樂錄製技術的發展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關卡。
樂曲錄音技術音樂
掌控全場的技術─現場演出聲音處理
2017.02.01
掌控全場的技術─現場演出聲音處理
作者 / 莊博元/玩樂生活燈光音響老大。騷包、茄子蛋、天梯等...
566期
現場演出的時候常會聽到台上樂手說: 「PA 老師我的監聽大聲一些!」他們說的PA 指的是什麼?是Pofessional Audio(專業音響)嗎?好像很合理! 但其實PA是public address的縮寫, 即公眾音響系統,舉凡我們看演唱會、演...
聲音處理音響系統
聲音美感呈現─效果器初探
2017.02.01
聲音美感呈現─效果器初探
作者 / 曾毓忠/美國音樂藝術博士。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電...
566期
效果器提供音樂家或聲音工程師改變聲音,製作所欲表達的聲音美感或效果的重要工具。適度的效果器使用不僅增添聲音的效果,更改變音樂的美感內涵!
聲音效果器音樂
苦澀絕望的愁要用力的唱-草東沒有派對樂團專訪
2017.02.01
苦澀絕望的愁要用力的唱-草東沒有派對樂團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6期
「草東沒有派對」是來自北藝大的一群愁苦少年,穿著全身黑,嘴裡呢喃著對這個世代的悲憤。2016年獨立音樂的關鍵字非「草東沒有派對」莫屬。他們的現場演出票卷總是在幾秒鐘內售罄,場場爆滿。在表演時觀眾總是能激動大聲...
草東沒有派對獨立音樂
眼角膜上的力平衡
2017.02.01
眼角膜上的力平衡
作者 / 王一中。顏家鈺。施博仁。賴歆儒。
566期
眼睛乃靈魂之窗,人類約有90%以上的外界感覺訊息是透過眼睛來取得, 而眼壓,又稱之眼內壓(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為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壁所施加的均衡壓力,在標準安全的眼內壓環境中,眼底視網膜的感光視神經系...
眼角膜眼內壓感光視神經系統
李世昌院士:微中子實驗是在核電廠進行的本土研究
2017.02.01
李世昌院士:微中子實驗是在核電廠進行的本土研究
作者 / 林宮玄/本刊副總編輯。 陳其暐/本刊主編。
566期
1952年出生的李世昌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李世昌於2010 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中研院院士屬榮譽頭銜,表彰其學術成就,不一定要在中研院服務。高能物理實驗一般需要非常昂貴的設施,通常為國際合作,譬如集...
核電廠微中子
糖尿病晶片檢測系統更快速且精準
2017.02.01
糖尿病晶片檢測系統更快速且精準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占臺灣10大死因之一,若疏忽血糖控制,嚴重時會導致視網膜疾病以及相關的其他眼部疾病、腎衰竭引起的尿毒症、血管與神經病變以及非創傷性的手足截肢,是不可忽視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晶片檢測系統
人工智慧系統預測心臟衰弱與存活率
2017.02.01
人工智慧系統預測心臟衰弱與存活率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肺動脈高血壓」是因肺動脈壓力過高,導致心臟必須運用更多壓力,才能將血液送出,而當肺動脈壓力越來越高,對於心臟的負荷就會越來越重,最後可能造成右心室肥大並且隨著時間造成漸進性損傷最後造成衰竭,甚至死亡。
肺動脈高血壓心臟病人工智慧
同步輻射中心發現恐龍化石年代最久遠膠原蛋白
2017.02.01
同步輻射中心發現恐龍化石年代最久遠膠原蛋白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由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李耀昌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加速器光源,在1.95億年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 發現完整的膠原蛋白及赤鐵礦微粒聚晶 (Hematite),這是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
恐龍化石膠原蛋白分子指紋
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
2017.02.01
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
作者 / 林曉慧/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
422期
親自動手做、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色,而技職教育培養的無數技術人才,在不同時期, 推了臺灣經濟一把,不過民國84年之後, 臺灣推動新一波教育改革,技職專科紛紛升格科技大學,偏重學科、...
升學校園實作建教合作學歷少子化技職體系
電業法修正草案三讀審議通過臺灣能源轉型之重要立法
2017.02.01
電業法修正草案三讀審議通過臺灣能源轉型之重要立法
作者 / 高銘志/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電業法修...
422期
今(2017)年1月11日立法院三讀審議通過,50年來最大修正之《電業法》修正草案(簡稱:新法),以開放綠電先行原則,允許再生能源發電業與再生能源售電業進入電力市場,打破以往單一公司獨占電力市場之歷史。
電業法能源轉型綠能電業法案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
2017.02.01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
作者 / 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422期
2016年11月中臺大發生「論文造假」 事件時,筆者恰在美國開會,好友問:「怎回事?」由於公共衛生學院已於 1993年自醫學院獨立,一時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有多篇造假論文是在擁有最勤學年輕一代、孕育許多傑出生醫校友與囊括...
論文科學研究教研倫理選才制度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
2017.02.01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
作者 /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422期
2016年11月,臺灣大學郭明良教授與相關人員在匿名論文同儕審查網站PubPeer上,遭質疑論文圖片重複使用,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臺灣大學於1月13日針對郭明良等人違反學術倫理案,召開階段性記者會,由臺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負...
學術倫理論文圖片
臺大進行了什麼樣的造假調查──專訪張智芬教授
2017.02.01
臺大進行了什麼樣的造假調查──專訪張智芬教授
作者 /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422期
張智芬為臺灣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曾為調查委員會成員之一,於2017年1 月7日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委員會,本刊於1月13日臺大記者會後數日專訪張智芬教授。
臺大造假調查學術倫理
不當之研究行為該如何調查?
2017.02.01
不當之研究行為該如何調查?
作者 / 李威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成癮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
422期
一陣PubPeer旋風,吹出臺灣學術界的業障重重。面對已爆和未爆的學術舞弊案件,沒有實證就未審先判,絕對違反科學精神。然而,違反學術倫理的調查程序和個別科研人員是否有不當研究之行為的判定標準,在臺灣卻尚未建立...
科學研究學術學術舞弊
日本太空垃圾蒐集計畫失敗
2017.02.01
日本太空垃圾蒐集計畫失敗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日本百年漁網製造商合作,在2016年年底發射了太空垃圾搜集器,預計要利用鋼網將圍繞在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帶回地球大氣層後燒毀。
日本太空垃圾
抗癌藥物具有化療與光療效果有效殺死癌細胞
2017.02.01
抗癌藥物具有化療與光療效果有效殺死癌細胞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癌症治療,現今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將腫瘤切除、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等,依照著癌細胞的擴散程度進行不同方式的治療。
抗癌藥物光動力治療化學治療癌細胞
澳洲利用大豆油製成石墨烯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2017.02.01
澳洲利用大豆油製成石墨烯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2004年物理學家海姆 (Andre Geim)與諾渥蕭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 (Graphene),其優點包含導電性強、透明、可撓性等,為世上最薄且最堅硬的奈米材料,適合用於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半導...
大豆油石墨烯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2017.02.01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器官被認定為是身體一個獨立的部分,且有維持生命的特定功能,像是心臟為一個肌肉器官,透過此器官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血液中氧氣以及養分。
器官腸系膜腹部醫學循環系統
高壓物理新突破哈佛大學製出金屬氫
2017.02.01
高壓物理新突破哈佛大學製出金屬氫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物理學家杭亭頓(Hillard Bell Huntington)和魏格納(Eugene Wigner)在 1935年時,曾預測若是將氫氣置於壓力高於大氣壓25萬倍的環境中,氫原子核會失去對電子的束縛能力,氫氣將會變成金屬氫 (metallic hydrogen),...
金屬氫氫原子核電子鑽石高壓砧法能量
科學月刊2017年01月號(565期)目錄—薄膜分離技術
2017.01.01
科學月刊2017年01月號(565期)目錄—薄膜分離技術
作者 /
565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戰火下的千年古城─阿勒頗
2017.01.01
戰火下的千年古城─阿勒頗
作者 / 陳其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本刊主...
565期
自從2011年,由突尼西亞革命所帶動的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及、利比亞等地為追求民主體制,眾多人民起義推翻長久在位的政治強人,於是革命之火也延燒到了敘利亞,國內開始有示威行動出現。
阿勒頗革命內戰
隨身攜帶的節奏箱子
2017.01.01
隨身攜帶的節奏箱子
作者 / 文詠萱/沒有音樂不能活,本刊編輯。
565期
木箱鼓在西班牙文中稱為cajón,音譯為卡轟,在西班牙語中意思為木箱或是抽屜。木箱鼓的起源並無文獻記載,但多被認為可能起源自18世紀祕魯地區的非洲奴隸。
木箱鼓文化音樂
  • «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