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2-01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 422 期

Author 作者 林曉慧/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育,尤其教育達十多年,歷經九任教育部長,熟悉教育政策與校園情況。
親自動手做、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色,而技職教育培養的無數技術人才,在不同時期, 推了臺灣經濟一把,不過民國84年之後, 臺灣推動新一波教育改革,技職專科紛紛升格科技大學,偏重學科、荒廢實作,而高職(技術性高中)被弱化,升學進路更為暢通,加上社會氛圍影響,逐漸走向升學導向,教育部統計,103年高職生升學比率已達86.6%,技職教育曾被批評走歪了20 年!如何找回技職教育價值,政府102年推動為期五年、總經費兩百億的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103年年底,研議近30年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三讀通過,而教育部規劃107 年開始將再投入百億,推動第三期技職再造計畫。技職教育走到現在情況如何,有哪些價值被找回?現場又有多少改變呢?本文主要從高職端與升學進路一窺究竟。
 

校園實作狀況

11月上旬周二下午,彰化秀水高工的學生們一如往常學習,川庭中庭,女教官示範如何安全打靶,教學大樓各教室,老師們教著國文、英文一般學科,上課時的校園其實頗安靜,唯獨實習工場內的機組持續運轉,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響,靠近時要講話,得放大音量。在這裡,傳統銑床、 進階的CNC銑床、全靠面板控制的加工機,都由機械加工科1~3年級的學生操做。 走廊上也很熱鬧,代表學校準備去日本,參加一年一度史特林引擎比賽的學生們,忙著測試,希望熱帳冷縮原理奏效,輪軸被驅動往前進。

「做好史特林引擎要2~3周時間,加熱管太細會失敗。」手拿著引擎興奮的向我解說的,是實用技能班機械科模具組三年級的賴同學。因為去年代表學校去日本比賽,這次是將自身經驗傳授給學弟們。被問起當初怎麼會唸高職,而且還是實用技能班,他說國中時因為老師提過高職銑床課程(國中技藝班),對技術產興趣,加上媽媽也支持就唸了,更重要的是,未來工作應比較好找。

學校與業界合作

實習工場再往裡走,是另一群機械科建教班的學生們操作全自動的加工機。秀水高工建教班採輪調式,也就是三個月在學校、三個月去合作廠商。二年級的劉同學說,當初選建教班就是因為學校有和廠商合作,可以學到業界東西。而一年級進來時,沒想到操作機台那麼危險:「以為機械嘛,不就按個鈕什麼都不必做,學了學才知道確實,自動式的確是只要按鈕,但若沒傳統手動操做的基礎,也不會知道怎麼操做!」

同時間,建教班另一批學生則合作廠商操做機台,不同的是,這裡有師傅或領班一對一指導。二年級的林同學說:「學校跟這邊學的都不一樣的東西,學校學的是車床,這邊是打程式,且程式又都不一樣。所以要問領班,不然打錯就弄錯了。」

中部地區是臺灣械工業重點發展的地方,位於彰化的秀水高工,北有臺中工業區南有福興工業區、東有南崗工業區,建教合作班至少有30年歷史,順德工業公司就是長期合作的廠商。

 

建教合作對我們最大的優點,是這麼多年來幫我們培養,可以認同我們公司文化的同仁。――順德工業公司人資處長楊玉玫


楊處長說,公司的核心技術是模具,模具是需要時間去札根,更重要的是,模具其實是工藝產品。在日本,都要有1、20 年以上經驗的老師傅才有辦法加工出一個模具,楊玉玫語重心長的說,每年和秀工合作十名學生,輪調過來時,期望以師徒制栽培技術,也讓學生受到關注,三年下來,學生才會有意願留下來,這麼多年下來,每年約有6個願意留下來,建教生留用率6成,算是很高。

彰化秀水高工校長曾錦章指出,民國 90年高中職多元入學實施後,秀工高三畢業生,平均有近5成升學,4成就業, 就業導向高的實用技能班與建教班,就業力落在60%上下。這個數字若和全國相比,高出不少。教育部統計,高職生就業率:民國96年14.7%,接著持續下降; 民國100年11.0%;民國101和102年略為回升到12.6%;民國103年時創下新低,只有8.2%。反倒是升學率逐年攀升,民國 96年76.5%,民國103年達到最高峰,來到 86.6%。

建教生的留用率6成上下,一般生幾乎升學,每年招募新人很吃力,以105年上半年來說,只補了1、2個人進來,機工處長張宏志感嘆,「現在應徵已經都找不到本科系人才,偏離主題太遠了,應徵到的通常是餐飲科、資料處理科的,但學生進來這塊很辛苦,業者也得再花時間從頭教起。」

人資處長楊玉玫進一步指出,家長對這行業的認知,也是找不到人的另一個原因。「面試過程裡,就算有本科系孩子,二分之一的人會因為家人認為這行業太辛苦、環境不好,但事實上,臺灣傳統產業精進了,產業特性不一樣了,所謂的黑手,勞力密集已然改變,就以工作環境來說,全為冷氣廠房,也不是家長所想還是在廠房內揮汗作業。」

 

為何不直接就業?因為學歷重要啊。 ――高職建教班李同學比起大家都有證照,至少大學證書是進入職場的門票。――高職建教班劉同學

企業進用人力仍以學歷為門檻

已具備基礎技術實力,繼續升學仍舊,是多數學生的想望,更弔詭的是,平均每位高職畢業生手上都有兩張丙級證照,少數還會拿到甲級,按教育部統計,工業類與商業類,檢定合格率逐年攀升,104年分別是73.94與65.11%。但用途還是利於升學, 如果當上國手,更能以技優保送進入國立科技大學。

全教總政策部主任張文昌,是松山家商資訊處理科的老師,他直言,目前大部分企業用人還是以學歷做為主要門檻,期待學生就業,證照應成為依據,也就是國家建立證照制度,即使他有一個比較高的學歷,不見得會比一個拿到某一個項目的甲級證照的學生更有機會取得更高的待遇跟更多的工作機會 ,專業技術才有可能養成。

就以技能檢定在勞動部,但高職職業類科專業實習科目所學的內容,幾乎無法對應,這個問題存在多年,依舊無解。於是在校園,學生為了考證照,拚命練習,反倒是該動手做的實習,卻有可能打混過去。而學歷膨風、有學歷沒能力、沒相對應的能力,在餐飲服務科系也是如此。

民國92~101年,高職餐旅群科人數從 7000多人增加到2萬多人,以民國105年全國四技二專統測來說,12萬多人報考,報名餐旅有2萬4千多人,去年5月,我在北市大安高工考場,隨機訪問兩個學生。

 

剛上高中時不會想到這個,因為當初畫畫也是興趣。――協和工商廣設科唐同學
因為我國中選科的時候,是分數上那邊,我就上那邊,我後來發現我比較喜歡這方面的事情。――內湖高工資訊科龔同學


餐飲科近日晉為熱門,技專校院紛紛開設相關科系,民國97學年唸餐飲的學生3 萬8千人,民國101學年已是6萬6千多人。 不想重蹈國中升職校的覆轍,高職升學的路上,似是不少人找到志趣跨考,但這裡面,難保沒人受環境影響,認為餐飲市場大有可為而選。我的一個好友長期在跨足餐飲某集團,擔任人力招募與教育訓練的主管,他最常抱怨的就是,每次好不容易找到人,做完訓練送到現場後,就會有人因為工時長、長期站著,又或是最開始薪水只有基本盤,無法忍受提早落跑。

 

技職學校找回實作力

動悉這些問題,技職校院和設有餐飲相關校系的普通大學,這幾年透過與廠商合作實習,又或是以臺灣首府大學為例,讓學生到董事會旗下的蓮潭會館工作,並把校內餐廳交給學生管理經營,在學時不致與業界脫節。

而不分學群,政府在民國95年開始推動產學攜手專班,從高職端連結到科大,十年來花費超過4億2千多萬,參與學生數從 596增加到5749人。

以秀水高工來說,參與計畫的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到中部的朝陽科大、建國科大,或往南一點的雲科大就學,同時也在合作廠商工作,兼顧升學與就業。目前唸建國科大機械工具組產學班二年級的林同學說:「因為家境不好,出來工作分攤家計,每天8點上班到下午4點,休息一下6點 去上課,上到9點多再回工廠。」問他累不累,他說當然累,但賺到錢幾乎存起來, 再過2年多畢業,有這些經驗,又有學歷, 就算不留廠,找工作感覺比較容易。

比實作力、談就業力,高職建教班與實用技能班還是技職校院的產學班,自然不在話下,但無論如何,礙於經費、廠商配合意願,要找回技職學生該有的實作力,這些班別並非主流,而既然考試會領導學習,教育部規劃,透過入學方式調整。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技專校院招生策進會主任委員姚立德指出,越來越多學校, 納入實務選才機制,102學年開始,技專甄選二階以面試取代書面審查,甄選比率可到40%與60%,民國106年開始,二階直接實作,比率更可到6成。在以統測成績為主的登記分發,目前除了設計,其他學群很難測出實作力,且顧慮不可能大規模在專業科目考試進行操做,姚立德說:「正與測驗中心商討,設計沒動手做,就寫不出答案的題型。」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認為,以政策引導,至少能改善學生不重視實習課,馬虎鬼混,只想拚升學的情況。

 

技專校院與普通大學 課程內容應區別

調整課程與入學方式,技專校院才能和一般普通大學做出區別,然而另一個艱巨的難題,是少子化衝擊高等教育,技職校院也難以逃過。在所謂105學期第一波大限來臨前,位於較偏遠地區的私立技職校院首當其衝。民國103年高鳳技術學院,永遠技術學院相繼退場;民國104年興國管理學院被教育部勒令下學期停招,在董事會改組由中信集團接手後,改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僅開設企管,財經與財法三個系,主打可到集團實習,將學生送至國外交換,提供獎學金給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 104與105年學年註冊率為100%。

民國105年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全國158 所大專校院各系所與新生註冊率,即便依舊沒有公布全校註冊率,依然從各校日間部學士班註冊率仍能一探究竟。國立大學註冊率超過9成,但有17校註冊率低於6成。

 

105 年大專日間部學士班註冊率低於 6 成。
(來源: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https://stats. moe.gov.tw/enrollweb/Default.aspx)

 

註冊率降低原因

教育部技職司解釋,這些學校註冊率低於6成,不代表學校不優,因為有些學校的辦學,條件水準都是在一定水準以上,純粹很多是因為交通。還強調,註冊率只是單一指標,而這幾年,學校若連2年全校註冊率低於6成,學生少於3000人,又或是曾有積欠老師薪水,校務評鑑不良的學校才會列入輔導觀察名單。

無獨有偶,註冊率公布後2週,教育部發出新聞稿,發布最新修正的專科以上學校變更停辦辦法,規定學生太少、評鑑差、重大行政疏失與財務不佳等四類由專科改制的技術學院、技術學院改名科大的學校,得命其改制專科,以符合校務發展規模,求學校永續經營。

比對大專觀察輔導名單指標與修正後大專變更停辦指標,其實就是同一個標準,技職司長楊玉惠說,目前有十所私立大專列入改善與停辦輔導,而且多半是技職校院居多,若學校要轉型,改招五專生也是一條路,原則上不會強迫改制。

教育部為目前有困境的學校提供另一條路,實際上,還是因應少子化衝擊,不得不提出的對策。105學年大專新生為25.5萬人,110學年為20.4萬人,111學年為19.1萬人,接下來一路下降,117學年又是農曆虎年的孩子,預估15.8萬人,大一新生驟減十萬人。

 

科大技院回辦五專 學校意願不大

按照105年註冊率,五專是各學制裡最高的,平均高達95.4%,可是並非如此就能提高學校意願。106年度大專校長會議在高雄舉行,我隨機訪問幾位科大校長與副校長。
 

只是把搶學生的戰場提前三年。――育達科技大學副校長莊謙亮


莊副校長說,改回五專,就必須招收國中生,得和高中職競爭,以現在一般家長的觀念,可能還是傾向讓小孩唸完大學,拿到文憑,將來工作比較容易。黎明技術學院校長周錦東則點出另一個問題,五專整體招生是不錯,尤其是護理,但特別在工科,沒想像中的好。以黎明技術學院為例,因為工專起家,改制技術學院後,配合政府政策,保留五專學制,但招生很吃力,以機械工程科五專部來說,104學年註冊率為60.0%,105學年則像像溜滑梯一 樣,只有27.27%。周校長進一步強調,雖然技術與職業教育法103年三讀通過,規定國中小得納入職業試探課程,但畢竟還沒真正大規模落實,在這之前,學生職校畢業再到技院或科大,接受4年養成,仍舊是絕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的想法,要再回頭比較難。

不過龍華科技大學長校長、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倒是提出另一個建議,如果產業有五專人力需求,是可以鼓勵辦的好的學校,在招生總量管制的前提下,擴大五專部的招生,若只是為了不讓學校退場而改辦,教育品質還是令人擔憂。

 

技職體系仍艱難

少子化對技職校院的衝擊,單靠改制無法解決,技職教育強調的實作、務實致用,在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的挹注下,略有改善!過去20年,專科紛紛改制,技職生重升學,當年種下的因,不可能在短期就收到改善成果,技職體系的處境,仍然艱困。

延伸閱讀
1. 教育部統計處,96到103學年高中職畢業生升學就業概 況。http://stats.moe.gov.tw/files/chart/高級中等學校畢業 生升學就業概況.html。
2. 職業科生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比率,http://stats.moe.gov. tw/files/important/OVERVIEW_H08.pdf。
3. 新生推估人數,http://stats.moe.gov.tw/chartweb/Default. aspx?rptvalu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