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天王星的複雜磁重聯
2017.08.01
天王星的複雜磁重聯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地球極區極光形成原因,與地球磁場重聯相關。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會隨著地球磁場進入南北極,而當帶電粒子碰到大氣時,與空氣中的原子分子碰撞放出能量形成極光。
天王星地球磁場帶電粒子
發現體積最小的恆星
2017.08.01
發現體積最小的恆星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由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天文學研究團隊,發現了截至目前為止體積最小的恆星,編號為EBLM J0555-57Ab。其大小與土星相近,其表面重力比地球引力大約300倍,距地球約600光年遠,位於銀河系中。
天文學恆星棕矮星
找出美國大泥濘河氾濫解決方法
2017.08.01
找出美國大泥濘河氾濫解決方法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美國密蘇里河(Missouri River)為密西西比河最長支流,其經過半乾旱的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 流入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的這一段河道,因為有著大量泥沙淤積,被稱作「大泥濘河 (Big Muddy River)」。
美國大泥濘河河流經濟洪水環境
「嵌合體」研究挑戰人類道德邊界
2017.08.01
「嵌合體」研究挑戰人類道德邊界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72期
嵌合體(chimera)原意是指一種希臘神話當中的神獸;同時擁有山羊頭的獅子配上毒蛇構成的尾巴,不過在生物科技研究上,嵌合體指的是一種同時擁有不同來源細胞所構成的個體。
嵌合體道德邊界
跟著動物征服陸地生活的小細菌
2017.08.01
跟著動物征服陸地生活的小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72期
在美國唸書時每隔一陣子總是會想念起臺灣的食物。雖然在國外各大都市都有中國餐館,甚至是台菜料理,但是進了餐館常常端上來的都不是自己想念的那個味道。
腸球菌腸道細菌
不測速的測速相機
2017.08.01
不測速的測速相機
作者 / 郭君逸/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主要研究方向...
572期
「十次車禍九次快!」為了避免民眾開快車、發生事故,所以在馬路沿路都會架設超速相機,防止民眾超速。而開車族為了躲避測速相機,就會在車上會裝反偵測雷達 (自 2003 年起已合法), 只要偵測到前有測速相機, 雷達就...
測速相機雷射測速餘弦定理
質量永遠是正的? 什麼是負質量?
2017.08.01
質量永遠是正的? 什麼是負質量?
作者 / 欒丕綱/中央大學光電系副教授。
572期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是中學生就知道的物理定律, 它告訴我們:一個受力的物體會在受力方向加速,而力F 與加速度a 的比值m=F/a就是這個物體的質量。根據這個定律,受力物體向著施力方向加速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因為物體的...
負質量共振效應
禽流感中的你,我,牠
2017.08.01
禽流感中的你,我,牠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 觀遺傳學、...
572期
「哈∼啾∼」,廣告中某個女星打了個大噴嚏。 「哩感冒囉!哩感冒囉!xx、xx」一隻鸚鵡大叫著,還大聲推薦著某感冒糖漿。
感冒禽流感
鑑識科學的利弊— 從昭雪專案談強化鑑識科學之道
2017.08.01
鑑識科學的利弊— 從昭雪專案談強化鑑識科學之道
作者 / 李承龍/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所畢業,國立清華大...
572期
「法律人」與「科學人」的思考模式差異甚大,所謂的「科學」,講求的是能夠反覆重現相同的實驗結果,也就是條件相同的狀況下,只能有一個標準答案,其餘的都不正確;但「法律」的思維卻非如此,條件相同的狀況下,可能出...
鑑識科學偵查證據
尋找其他的海洋世界
2017.08.01
尋找其他的海洋世界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72期
如果用一個字代表地球,那絕對非「水」莫屬,無論地表、大氣、甚至地下土壤,到處都是水;而水是滋養生命的要素之一,有生命的地方就需水,地球生命誕生於海洋。
海洋水太陽系
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
2017.08.01
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
作者 / 楊倩惠/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572期
饕客們嗜食的海鮮大致囊括魚蝦貝類,新鮮蝦類所製作出的料理,不但風味絕美且極具營養,熱量也較為低,常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我們常食用的蝦包括俗稱的蝦子、龍蝦及螯蝦等,都是經濟價值高的水產品。
蝦子器官骨骼
自然界中各式各樣的蝦類臺灣的甲殼類生物多樣性
2017.08.01
自然界中各式各樣的蝦類臺灣的甲殼類生物多樣性
作者 / 何平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教授。
572期
蝦類常與螃蟹一起被稱為「蝦兵蟹將」, 在四面環海的寶島臺灣,這些披著堅硬外殼的甲殼類生物,有一部分是很容易在市場及餐廳見到的經濟性種類,是大家心目中美食佳餚的主角,但大部分種類,不論是長相、生態習性,以及...
蝦甲殼類生物
美食當前,能看卻不能碰?蝦引起的食物過敏
2017.08.01
美食當前,能看卻不能碰?蝦引起的食物過敏
作者 / 謝奇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
572期
食物過敏當中,海鮮過敏的人最常見。在對海鮮過敏的人當中,又屬對甲殼類海鮮的蝦類過敏的排名第一。
蝦過敏甲殼類海鮮
羅竹芳專訪-從蝦白點病毒的研究到抗病草蝦的培育
2017.08.01
羅竹芳專訪-從蝦白點病毒的研究到抗病草蝦的培育
作者 / 李依庭/本刊編輯。
572期
從約4 年前開始,致力於病毒研究的羅竹芳,開始投入養殖蝦的育種,並且由草蝦做起。會有這樣的行動是看著臺灣從原本風光的草蝦業銷售大國,因為多次遭受蝦病毒危害,而當時臺灣養殖專家及業者尚未瞭解防疫及生物安全的重...
蝦白點病毒草蝦
賴玨光專訪-溫室養殖白蝦,養蝦場走訪
2017.08.01
賴玨光專訪-溫室養殖白蝦,養蝦場走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2期
臺灣在過去曾以「草蝦王國」稱呼風光國際,然因病毒肆虐臺灣養殖蝦業如今不如以往。《科學月刊》為了解臺灣養殖蝦現況,前往枋寮拜訪魚蝦養殖專家賴玨光。
賴玨光白蝦溫室養殖
承接學術、技轉生技醫藥產業的要角——甘良生專訪
2017.08.01
承接學術、技轉生技醫藥產業的要角——甘良生專訪
作者 / 李依庭/本刊編輯。
572期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evelopment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DCB),於1984年成立,從創立至今,在臺灣的生技產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於生物技術、新藥開發等都有顯著的貢獻,帶領著臺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生技醫藥甘良生專訪學術
王業豪專訪-水族箱中底棲鮮豔舞者,探訪觀賞蝦產業
2017.08.01
王業豪專訪-水族箱中底棲鮮豔舞者,探訪觀賞蝦產業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2期
水族館裡除了有著琳瑯滿目的觀賞魚外,還會販售色彩鮮豔的觀賞蝦,常見的觀賞蝦包含人工培育的水晶蝦、米蝦、蘇拉維西蝦,還有野生的海水清潔蝦等等。
王業豪專訪蝦產業水族箱
李世昌院士:如果AMS偵側到碳的反物質,意味宇宙有反物質組成的反星球。
2017.08.01
李世昌院士:如果AMS偵側到碳的反物質,意味宇宙有反...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陳其...
572期
1952年出生的李世昌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國內著名粒子物理學家,2010年獲中研院院士頭銜。《科學月刊》2017年7月號刊載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專訪,關於丁院士所主持的跨國計劃──阿爾法磁譜儀(Alpha...
反物質宇宙AMS 計畫
陽明大學研究出抗憂鬱症的新治療策略
2017.08.01
陽明大學研究出抗憂鬱症的新治療策略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憂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會使患者情緒低落、鬱鬱寡歡,對於以往喜愛的活動喪失興趣,嚴重時更會導致患者自殺。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的憂鬱症患者數已逐年升高。目前對抗憂鬱症的藥物主要有三環抗鬱劑、血清素...
憂鬱症治療腦部醣類代謝
國衛院發現腸道感染會使阿茲海默症病程加劇
2017.08.01
國衛院發現腸道感染會使阿茲海默症病程加劇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神經退化 性失智症。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罹患此疾病。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罹患此疾病。在現今高齡化的趨勢下,阿茲海默症已是許多...
腸道阿茲海默症免疫血球細胞氧化自由基
美國研究發現受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倖存者2年後精子內仍存在病毒
2017.08.01
美國研究發現受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倖存者2年後精子內仍...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種感染力極強的核糖核酸(RNA)病毒,主要經由體液傳染,遭受感染的患者會有上吐下瀉、全身痠痛、發燒等病症, 致死率高達50%以上,然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藥物或疫苗可以治療或預防。
伊波拉病毒精子
臺灣的海浪發電仍大有可為
2017.08.01
臺灣的海浪發電仍大有可為
作者 / 周鑑恆/任職於萬能科技大學,專長為物理教育與海浪發...
428期
根據歐洲海洋能源總署(European Marine Energy Centre, EMEC)之分類,目前發展中的海浪發電機大致可分為:水柱震盪式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點吸收式(Point absorber)、波浪衰減式(Attenuator)、越頂式 ...
海浪發電電能能量轉換能源發電機
房間裏的大象:PM2.5之社區污染源
2017.08.01
房間裏的大象:PM2.5之社區污染源
作者 / 龍世俊/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
428期
「房間裏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 是一個英文諺語,指一明明存在的問題,卻因不明原因而被人忽視的現象。本文聚焦的議題是常被忽略、目前並沒有嚴格管控的 PM2.5社區污染來源。此類社區污染源,可能造成民眾近...
PM2.5人體環境健康
生技領域,「人人」有責
2017.08.01
生技領域,「人人」有責
作者 / 陳映嘉/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博士,曾任...
428期
臺灣開始重視生技發展已有20年以上,至今仍是新政府主打的五加二產業之一,帶有全民的期待,但投資已久卻仍未見顯著的產值,到底臺灣的生技有沒有希望?
生技領域創業投資人才需求
中央大學透過觀測衛星掌握南極拉森C冰棚的斷裂
2017.08.01
中央大學透過觀測衛星掌握南極拉森C冰棚的斷裂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拉森冰棚(Larsen Ice Shelf),是位在南極半島邊緣的一個冰棚。而這個冰棚又被人為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拉森 A、B和C,其中又以拉森A冰棚(Larsen A Ice Shelf)最小,拉森B冰棚(Larsen B Ice Shelf)則因為地球暖化,...
拉森冰棚全球暖化獨立冰山環境議題
波士頓大學解剖美式足球員的大腦發現有明顯的創傷性腦病特徵
2017.08.01
波士頓大學解剖美式足球員的大腦發現有明顯的創傷性腦...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美式足球,又稱作美式橄欖球,是一種在美洲流行的的體育運動。由於在競技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衝撞、推擠,因此有多數運動員時常會在比賽時頭部遭受重擊。而最新研究發現,若長期進行美式足球比賽的運動員,腦部會被診斷出...
美式足球員大腦創傷性腦病神經退化性疾病
北卡羅來納大學發現能早期診斷嬰兒自閉症的方法
2017.08.01
北卡羅來納大學發現能早期診斷嬰兒自閉症的方法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 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其特徵是在2歲時會開始產生明顯的社會缺陷和重複行為。為了盡早且有效的治療並減緩自閉症的症狀,早期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
嬰兒自閉症磁共振成像早期治療
臺大團隊找到鳳頭燕鷗遷徙路徑
2017.08.01
臺大團隊找到鳳頭燕鷗遷徙路徑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固有「神話之鳥」之稱。也由於物種的稀少性,使國際上對其繁殖遷徙了解甚少。
鳳頭燕鷗神話之鳥保育計畫
明尼蘇達大學評估再生能源成本將低於火力發電
2017.08.01
明尼蘇達大學評估再生能源成本將低於火力發電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由於近年來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使能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快速。目前大部分的國家大多是使用火力發電或是核能發電,不過這些發電方式都會帶來環境的污染。
再生能源火力發電溫室氣體環境
澳洲團隊發現孕婦懷孕期間喝酒會造成新生兒面部產生改變
2017.08.01
澳洲團隊發現孕婦懷孕期間喝酒會造成新生兒面部產生改...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從先前的眾多研究顯示,孕婦若在懷孕時飲酒,可能會造成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並影響新生兒的健康。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大多數的科學家或都建議婦女懷孕時應該完全杜絕酒精,以減少新生兒產生胎兒酒精症候群(fetal...
胎兒酒精症候群新生兒面部懷孕
  • «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