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iNaturalist—臺灣推展經驗
2021.07.12
iNaturalist—臺灣推展經驗
作者 / 林政道/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475期
林政道主要分享兩個部分,一是介紹公民科學的背景及在臺灣推動iNaturalist的原因, 二是目前推廣iNaturalist的現狀。過去在蒐集鄉民科學資料時,會先界定研究主題,透過鄉民以拍照及記錄相關資訊的方式協助資料的蒐集,...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iNaturalist臺灣物種名錄
如何解讀公眾參與的資料
2021.07.12
如何解讀公眾參與的資料
作者 / 詹大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475期
詹大千過往較多研究的是空氣汙染以及傳染病的監測。其中,傳染病監測本身較為敏感,資訊不能任意被發布否則會造成社會恐慌,所以他把資訊的傳遞對象改為診所醫生,透過看診的過程來進行資料的紀錄。詹大千也同步分享在第...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眾參與Google MapOpenStreetMap空間結合
共尋濕地中的凌波仙子—菱角鳥大調查
2021.07.12
共尋濕地中的凌波仙子—菱角鳥大調查
作者 / 展出單位|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
475期
水雉是棲息於淡水濕地的水鳥,會在浮葉植物上繁殖和育雛。臺南的官田、下營等地因種植菱角,成為水雉繁殖的環境。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濕地菱角鳥菱角鳥大調查
臺東知本福靈宮遷址避災
2021.07.12
臺東知本福靈宮遷址避災
作者 /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475期
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知本地區的福靈宮,最初是由在知本溪床上耕作的農民,在河床上立石祭祀土地公,後才於原地興建廟宇供奉,以求風調雨順、農耕順遂。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福靈宮福靈宮遷址
你跟牠熟嗎?你的蟲室友們
2021.07.12
你跟牠熟嗎?你的蟲室友們
作者 / 展出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
475期
昆蟲雖小,卻無所不在,也成為你我的「室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希望民眾可以好好了解這些小生物,知道牠是誰?吃什麼?平時躲在哪裡?壽命有多長?對人來說是害蟲還是益蟲?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昆蟲節肢動物
眾志成城—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
2021.07.12
眾志成城—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
作者 /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拾...
475期
「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網站(plant.tbn.org.tw)為蒐集臺灣植物影像、空間分布及物候資料所成立的社團,以公民科學調查方式進行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植物調查物候觀察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
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多元又共通的鄉民科學工具
2021.07.12
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多元又共通的鄉民科學工具
作者 /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475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建立全國性生物多樣性資料流通平台——「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生中心臺灣蛛式會社獺足金門臺灣爬行類回報見龍在田
利用公民科學資料 指認重要水鳥棲地
2021.07.12
利用公民科學資料 指認重要水鳥棲地
作者 /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475期
全球最大線上賞鳥紀錄資料庫平台「eBird」,為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所推出。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公民科學資料水鳥棲地eBirdeBird Taiwan
荒野棲地調查守護行動
2021.07.12
荒野棲地調查守護行動
作者 / 展出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475期
荒野保護協會創立於1995年,希望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接受委託或捐贈,取得荒地的監護及管理權,將之圈護,盡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復生機。關心一處棲地,了解其生物資源、進行生態記錄是基本且首要的工作,希望透過...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荒野棲地調查荒野保護協會
海廢與它們的產地:公民科學家的海廢溯源調查
2021.07.12
海廢與它們的產地:公民科學家的海廢溯源調查
作者 / 展出單位|澄洋環境顧問
475期
團隊招募了全臺32名公民科學家進行教育訓練,進行系統性調查以及相關訪談。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海廢海廢溯源調查
賞鯨船上的公民科學家
2021.07.12
賞鯨船上的公民科學家
作者 / 展出單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多羅滿賞鯨、臺灣大學...
475期
傳統鯨豚生態調查須組織專業研究者,租用專船在天候允許下出海,在人力物力的資源上所費不貲,不易長期累積鯨豚目擊資料。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賞鯨船鯨豚目擊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21.07.12
臺灣生命大百科
作者 / 展出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林務...
475期
臺灣生命大百科(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TaiEOL)計畫蒐集及整合臺灣已知物種的照片與解說等相關基礎與科普資料,公開給大眾使用。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臺灣生命大百科TaiEOLiNaturalist
都市綠地生態監測團隊
2021.07.12
都市綠地生態監測團隊
作者 / 展出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475期
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為臺灣第一座自然史博物館,過去藉博物學家的縝密紀錄啟蒙了臺灣現代知識。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都市綠地生態監測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
透過公民科學了解海龜面臨的威脅
2021.07.12
透過公民科學了解海龜面臨的威脅
作者 / 展出單位|海龜點點名
475期
「海龜點點名」為記錄臺灣周遭海域海龜個體的公民科學計畫,民眾將拍攝到的海龜照片上傳到臉書社團,記錄下觀測到的時間、地點、潛點、深度、目擊方式等資訊,供團隊進行後續的分析。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公民科學海報展海龜點點名海龜
不只是科學,更是美學 用顯微攝影抓住每一個精彩瞬間
2021.07.12
不只是科學,更是美學 用顯微攝影抓住每一個精彩瞬間
作者 / 羅億庭/《科學月刊》編輯
475期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顯微鏡下的世界時,是什麼心情嗎? 17世紀的英國博物學家虎克(Robert Hooke)利用顯微鏡觀察樹皮軟木層時,看見了顯微鏡下一格又一格,如同小房間般整齊排列的植物細胞壁,於是將這項觀察結果稱為...
科技報導顯微攝影顯微鏡Olympus2021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
科技報導2021年7月號(475期)目錄
2021.07.12
科技報導2021年7月號(475期)目錄
作者 /
475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解開極光生成之謎!高能帶電粒子隨阿爾文波「衝浪」進地球
2021.07.01
解開極光生成之謎!高能帶電粒子隨阿爾文波「衝浪」進...
作者 / 編輯部
619期
絢麗又夢幻的北極光(aurora borealis),一直以來都令人們著迷不已。科學家已經知道極光的產生原因,是由於太陽風(solar wind)噴發出的高能帶電粒子受到地球磁場吸引,雖然大部分粒子被地球大氣層所阻擋,但仍有少部...
物理極光極光生成高能帶電粒子阿爾文波太陽風電離層北極光磁場地球磁場
用「石墨烯相機」捕捉心臟脈動
2021.07.01
用「石墨烯相機」捕捉心臟脈動
作者 / 編輯部
619期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僅有單個碳原子厚的二維晶體,由於具有電阻極小、導電性良好、結構堅固等特點,許多物理學家嘗試將它用於光學、光電工程元件上。
科技光學石墨烯石墨烯相機電訊號神經細胞心肌細胞
近視也會造成睡眠障礙?
2021.07.01
近視也會造成睡眠障礙?
作者 / 編輯部
619期
根據調查,臺灣的近視人口比例相當高,約每10 人就有9 人近視,是嚴重的健康問題。而一項發表於《睡眠》(Sleep)期刊的研究顯示,近視可能會降低體內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影響睡眠品質。
睡眠近視睡眠障礙褪黑激素生理時鐘
能變形的「智慧」義大利麵
2021.07.01
能變形的「智慧」義大利麵
作者 / 編輯部
619期
你喜歡吃義大利麵嗎?義大利麵有各式各樣的形狀,除了細長型的麵條外,還有管狀、螺旋狀、貝殼狀、片狀等,它們除了口感不同,也有各自適合的醬料類型。但由於麵條的造型迥異,在產品包裝中總是會有許多空隙,非常浪費空...
義大利麵變形矽膠
科學月刊2021年7月號(619期)目錄—紅火蟻大軍入侵
2021.07.01
科學月刊2021年7月號(619期)目錄—紅火蟻大軍入侵
作者 /
619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須臾「渺」滄海,毫釐兆新機 渺子g−2實驗將揭露新物理嗎?
2021.07.01
須臾「渺」滄海,毫釐兆新機 渺子g−2實驗將揭露新物...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19期
物理學的發展常始於實驗觀測與理論預期的差異。在粒子物理學的領域中,「標準模型」一直作為粒子物理學家的指引,不過此理論仍有許多問題待釐清。其中,20年前由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進行的渺子g − 2實驗,始終困惑著物...
物理學渺子渺子g−2實驗g−2標準模型粒子物理學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費米國家實驗室
餐桌外的章魚、烏賊、魷魚 頭足類動物對神經科學研究的影響
2021.07.01
餐桌外的章魚、烏賊、魷魚 頭足類動物對神經科學研究...
作者 / 焦傳金/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科學博士,目前是清華大學...
619期
在20世紀的英國動物學家楊氏,發現魷魚擁有巨大的神經軸突後,這些頭足類動物,便對神經生物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霍奇金與赫胥黎利用魷魚巨大軸突,找出了神經衝動的作用機制。而神經突觸間的訊息傳導,細胞內物質的運...
生物章魚烏賊魷魚頭足類動物神經科學軸突神經衝動神經突觸神經細胞神經系統赫胥黎霍奇金
都市旁的火山如果噴發了,我們會經歷哪些災變?
2021.07.01
都市旁的火山如果噴發了,我們會經歷哪些災變?
作者 / 林正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大屯火...
619期
坐落於活火山旁的城市稱為「火山城市」。若火山不幸噴發了,過程中會帶來各種災害,包含火山灰、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泥流等,這些都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例如空氣汙染、岩漿破壞,甚至生態浩劫。而臺北的都會區緊...
地球科學地震火山火山噴發火山灰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泥流火山城市大屯火山大屯火山觀測站
從渾然天成到巧奪天工 香水令人回味無窮的「香」遇
2021.07.01
從渾然天成到巧奪天工 香水令人回味無窮的「香」遇
作者 / 陳晏嵐、林雅凡
619期
人們為了留住大自然中的芳香味道,藉由壓榨法、蒸餾、溶劑萃取,捕捉到了各種香味分子;在19世紀有機合成化學蓬勃發展的時期,更利用合成的方式,創造出比天然物更為馥郁、穩定、持久的分子,使香料化學更往上跨入另一個...
化學香味香水香味分子壓榨法蒸餾溶劑萃取
火蟻燎原18載,曙光乍現了嗎?
2021.07.01
火蟻燎原18載,曙光乍現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9期
紅火蟻最初於2003年隨著貨櫃貿易入侵臺灣。由於紅火蟻可藉由氣流擴散至各處,且初期的巢穴不明顯,再加上防治方式不確實,導致紅火蟻難以根治。所幸在各方的努力下,紅火蟻防治近年來還是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於嘉義、宜...
生物評論外來種紅火蟻入侵紅火蟻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沙克爾頓計畫紅火蟻防治
IKEA鯊魚是哪種鯊? 從8大鯊魚家族尋找線索!
2021.07.01
IKEA鯊魚是哪種鯊? 從8大鯊魚家族尋找線索!
作者 / 魚骨書籤/被囚禁在實驗斑馬魚房的小小助理,目前專攻...
619期
你知不知道IKEA鯊魚是什麼鯊?從古生代演化至今,鯊魚總共演化出8個目,分別是具有流線型體態、善於游泳的鼠鯊目;物種數最多的真鯊目;沒有臀鰭,背鰭前端有一枚有毒硬棘,能保護自己的角鯊目;吻部特化成細長扁平狀,...
生物IKEA鯊魚鯊魚鼠鯊目真鯊目角鯊目鋸鯊目虎鯊目鬚鯊目鰓鯊目扁鯊目
達爾文不是最先使用「evolution」一詞的人!
2021.07.01
達爾文不是最先使用「evolution」一詞的人!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19期
「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但最早使用該詞的並非達爾文。事實上,早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第六版出版的200多年前,就已有人開始使用「evolution」一詞。17世紀中葉的英國文學及哲學界,以「evolution」代表「歷史...
生物演化evolution達爾文哈勒邦納塞爾錢伯斯史賓塞
年輕人就是不講武德,血氣方剛的有夠討厭?
2021.07.01
年輕人就是不講武德,血氣方剛的有夠討厭?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19期
處於國小高年級至30歲前的你,看到這段標題肯定很難會心一笑。這個社會似乎特別會作弄我們這一輩分的青少年與年輕人,無論在學校或職場,都有太多不必要的標籤及過分要求的期待加諸在我們身上。
生物年輕年輕動物野莽期生物學社會學從眾效應
怪期診療室 牙齒爆炸、喝蛇糞治病、釣寄生蟲、生殖器上鎖……真實發生的離奇醫療案件大搜奇
2021.07.01
怪期診療室 牙齒爆炸、喝蛇糞治病、釣寄生蟲、生殖器...
作者 / 湯瑪斯.莫利斯(Thomas Morris)
619期
1894年9月,世界上許多知名科學家來到布達佩斯,參加第八屆國際衛生和人口統計大會。這是一場隆重盛會:在九天之內,有2,500名代表參加,發表了700多篇研究論文。匈牙利人熱情好客,一家期刊因而將整個活動描述成「愉快...
腳踏車自行車運動心臟病致傷性過勞鐵人環法自行車賽赫謝爾
  • «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