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焦點話題
精選好讀
重磅快評
生醫先鋒
科技智財
專訪時間
特別報導
動態時報
懷念科月人
資訊生活
學術趨勢
科技人文
科技前沿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4.09.23
器官晶片如何模擬人體微環境,使傳統動物實驗減量?
作者 / 編輯部
513期
器官晶片以微流體系統培養細胞,模擬人體器官的微環境、重現人體組織結 構,有助於替代傳統的動物實驗。
器官晶片
動物實驗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9.23
以Google搜尋趨勢分析傳染病流行及疫苗接種趨勢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513期
Google搜尋趨勢(Google trend)分析具有評估傳染病流行趨勢的潛力,若能確認這些數據與官方單位監測報告之間的相關性,將有助於我們以快速、簡便又經濟的方式預測傳染病疫情及流行範圍,為疾病的早期管制爭取時效,預防...
Google trend
傳染病流行
疫苗接種
2024.09.16
漁電共生能否成為臺灣邁向 淨零的綠能新策略?
作者 / 編輯部
512期
去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以光電為最高,而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在實現淨零排放方面具有優勢和效益。不過, 漁電共生真的能解決電力問題嗎?此技術當前的發展受到哪些挑...
漁電共生
綠能
再生能源
2024.09.16
「漁電共生」一地二用 實現淨零排放和ESG
作者 / 陳哲俊/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專案副研究員
512期
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是一種兼顧再生能源又維持養殖漁業生產的模式,在實現淨零排放和實踐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永續發展等各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
漁電共生
淨零排放
再生能源
環境保護
ESG
一地二用
2024.09.16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2期
現階段日本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研發安全性尚不明確的「基編水產品」。此類由稅收補貼形成的集體利益集團,被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團體戲謔稱為「基因組編輯共構集團」。本文接下來將討論這類做法牽涉到哪些爭議...
基因編輯
基改鮭魚
基因改食品
2024.09.16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作者 / 楊洪中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
512期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在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屢次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挑戰,「以自然為本/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
淨零排放
碳匯
NbS
2024.09.16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風...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512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之一。
阿茲海默症
APOE4
早期評估
2024.09.16
新冠病毒如何重塑我們對細胞與免疫的認 知?《細胞之...
作者 / 編輯部
512期
無症狀/症狀出現前傳播。指數成長。這兩個大流行的關鍵因素已經透過那份看似無害的報告確定。第三個因素很快就會十分明顯:不可預測的神祕致命性。到那個時候,誰還沒看過武漢那位勇於揭露首批病例的眼科醫師用手機拍的...
新冠病毒
SARS-COV2
免疫啞火
2024.09.16
即時反應身體運作可穿戴的超音波即將誕生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2期
超音波無侵入性且安全,是一種非常適合用於連續監測的穿戴形式。穿戴式超音波的一些關鍵技術已被克服,但前方仍有更多挑戰,包括讓這些設備更耐用、靈活和準確,使它在配戴上更舒適並延長電池壽命。
超音波
非侵入式檢測
人工智慧
2024.09.16
高雄大學團隊研發生成式AI預測臺股漲跌準確度達八成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2期
金融市場變化快速,投資人必須接收大量金融資訊,決定如何進行投資。然而,每個人對新聞標題的理解存在一定侷限性,難以準確評估對股市的影響。為了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利用微軟的Bing Chat生成式AI技術,分析新聞標題...
高雄大學
漲跌準確度
生成式AI
2024.09.16
中央大學發現蘇力菌藥理新機制有助於抗瘧疾藥物研發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2期
近期,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王健家研究團隊在基因轉譯領域取得了新突破,為抗瘧疾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線索,研究成果刊登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他們發現蘇力菌比其他細菌多攜帶...
中央大學
蘇力菌.抗瘧疾藥物
HF衍生藥物
2024.09.16
揭祕發育過程中的大規模細胞死亡 中研院團隊發現「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生物在生長、發育時,細胞會快速增生並分化為生物體內的各種組織與器官。但科學家自19世紀以來,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細胞增生的過程中會伴隨大規模的細胞死亡。近期來自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昇宏的研究團隊,發現...
中研院
大規模細胞死亡
鐵死亡觸發波
2024.09.16
成大團隊以自製設備實現「埃米」級半導體製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徐邦昱團隊,自行組裝設備讓細小的半導體分子能自動且整齊地排列在奈米溝槽內,可操作的精度達到埃米等級,開啟了半導體製程的埃米紀元,目前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分子》(...
成功大學
埃米
半導體
2024.09.16
神經細胞也愛揪團? 陽明交大團隊觀察到神經元集體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過去科學家只能依賴植入電極進行零星的電訊號觀察。林貝容在新聞稿中提到,觀察中間神經元就彷彿大海撈針,有時候一個月僅能記錄到一顆細胞,且也沒辦法研究細胞之間的互動。而團隊這次的發現,是科學家首度在活體動物的...
陽明交通大學
神經元
中間神經元
2024.09.16
工研院攜手日本東芝 共同以虛擬電廠強化臺灣電網韌性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2期
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全球的能源供給逐漸不穩定。由於臺灣地狹人稠的地理環境,在興建大型電廠上常遭遇到許多困難,開發多元化的電力來源和高效的電網管理技術變得至關重要。
工研院
虛擬電廠
電網管理
2024.09.16
臺大研究團隊以精準電刺激技術緩解原發性顫抖症症狀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從原發性顫抖症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本次研究團隊長期深耕於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並在有關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及頻率調控研究上取得領先世界的成果
臺灣大學
原發性顫抖症
生醫產業
2024.09.16
受昆蟲導航能力啟發 荷蘭團隊開發能自 主回家的微型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荷蘭臺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觀察了螞蟻如何以視覺識別環境,並將環境線索與步數計算能力相結合,最終得以安全回家的策略。團隊以此基礎為啟發,替微型、輕型機器人建立了一種自主導航策略。
微型機器人
昆蟲自主導航
視圖記憶
2024.09.16
推動負面結果發表 打破科學界抽屜困境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呈現負面或無效結果的研究往往比正面結果的研究受到更嚴格的審查,且人們普遍認為會出現這類結果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科學家在研究設計中的缺陷,這種想法增加了偏差的可能性。
抽屜問題
報告無效結果
註冊報告
期刊
2024.09.16
以天文學技術打擊深度偽造 檢測造假圖像的新方法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一張真實的照片應該具有「一致的物理特性」,例如人們在左眼球中看到的反射應該與右眼球中看到的反射非常相似,不過這兩個反射不一定完全相同。由於這些差異非常的微小,為了進一步分析它們,研究團隊採用了過往用來分析...
人工智慧
deepfake
CAS系統
基尼指數
2024.09.16
白令海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有毒藻華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知毒素會在蛤蜊和貽貝身上累積。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我們仍必須進一步了解藻華的毒素如何透過食物鏈傳播,毒素也很有可能累積在白令海峽地區的高階獵捕者。
白令海峽
有毒藻華
鏈狀亞歷山大藻
單細胞生物
2024.07.15
生成式AI的加入,能協助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嗎?
作者 / 編輯部
511期
今(2024)年3月在美國舉辦的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以及6月在臺灣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皆展示了一項名為「CorrDiff」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
GPU
臺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GTC
輝達
黃仁勳
生程式AI
CorrDiff
2024.07.15
生成式AI與傳統數值天氣預報的結合NVIDIA CorrDiff天...
作者 / 連國淵/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專長為數值天氣預報與資料...
511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2024)年3月在美國舉辦的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及6月在臺灣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皆展示了一項稱為「CorrDiff」(Corrector Diffusion)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輝達
CorrDiff
生成式AI
黃仁勳
天氣預報
中央氣象署
數值模擬
神經網路
機器學習
解析度
降尺度
RWRF
擴散演算法
2024.07.15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511期
1960年代的深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孤兒院裡,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大舉入侵。在當年接種了尚在試驗階段RSV疫苗的嬰幼兒保護力結果出爐:此疫苗不僅沒有抗RSV病毒感染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COVID-19
死病毒疫苗
T 細胞
冠狀病毒
棘蛋白
抗感染
基因工程
2024.07.15
法律管制深偽技術的關鍵 保障個人「社會形象」的隱私...
作者 / 劉子安/日本國立神戶大學法學研究科研究助手,研究專...
511期
目前臺灣有關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深偽(deepfake)技術不當應用涉及侵權的案例討論,主要聚焦在色情、金融詐欺或政治抹黑等事件。例如2020年網路名人以深偽技術惡意將女性名人臉部合成在成人片,...
人工智慧
深偽
隱私權
人性尊嚴
歐洲人權公約
個人社會形象
虛擬世界
數位分身
2024.07.15
開放科學與SDGs 讓世界更美好需要科學的參與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511期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宣布《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是當代人權主張的重要聲明。《世界人權宣言》由聯合國代表團主席、美國代表埃莉諾.羅斯福(...
聯合國
世界人權宣言
永續發展
開放科學
科學權
公共知識計畫
學術文章
SDGs
人權主張
多樣性
2024.07.15
藥品專利的商業遊戲 製藥公司如何延長藥物的獨占權?...
作者 / 比利・肯伯(Billy Kenber)
511期
對於製藥公司而言,想要處理即將過期的專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想辦法修改既有藥物的分子結構,並讓修改程度足以獲得新的專利。一點都不用擔心修改之後的藥物究竟具備何種程度的臨床進步,製藥公司只需要可以完成的目標,...
藥品專利
學名藥
FDA
專賣權
獨佔市場
智慧財產權
法律
專利保護
製藥產業
2024.07.15
為什麼有些人不易受感染? 解讀免疫系統遭遇新冠病毒...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1期
新冠病毒(SARS-CoV-2)從2019年開始在全球肆虐,但為何有些人容易被感染、有些人則不會?荷蘭癌症機構(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林德博姆(Rik Lindeboom)研究團隊,近期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對未...
新冠病毒
防疫措施
免疫學
感染
鼻咽拭子
先天性免疫
抗原呈現細胞
早期免疫反應
2024.07.15
使用LLM對抗LLM「幻覺」 破解人工智慧的編造內容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1期
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領域中,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工具,以模型生成文本可以提供知識並透過自然的對話與使用者進行交流。現階段LLM在藥物發現、材料設計...
人工智慧
大型語言模型
幻覺
編造
牛津大學
文字蘊含
語義
2024.07.15
光譜儀變得更小了! 臺大與國際團隊合作開發新型光譜...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1期
在許多科學研究與工業應用中,光譜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張慶瑞與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漢春合作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期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微型光譜儀。該光譜儀採用SnS₂/ReSe₂的特殊材料,可以...
光譜儀
臺灣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光檢測
訊號處理
邊緣人工智慧
機械視覺
圖像處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資料總數:143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