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文章專區
2024-07-15
臺大團隊發現大腦感知疼痛的神經機轉
511 期
Author 作者
資料整理|羅億庭
臺灣大學
痛覺
安慰劑效應
磁振造影
杏仁核
皮質
運算模型
神經科學
慢性疼痛
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痛呢?我們所認知的「痛覺」其實會受到個人的認知、情緒狀態所影響。而在心理學上,「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一詞,就是指患者明明獲得的是無效治療,但因為他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感覺到症狀緩解。也就是當我們深信服用可以止痛的藥物時,即使藥物本身不具有止痛成分,依然能感覺到疼痛減輕。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不具止痛成分的藥物,如何讓患者感受到疼痛減輕?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臺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曾明宗研究團隊,嘗試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實驗,找出可能的原因。
在這項實驗過程中,團隊會記錄受試者的情緒反應與痛覺評分。根據fMRI顯示的結果,當受試者預期痛覺將增加時,會產生焦慮情緒以調節痛覺,進而造成大腦杏仁核(amygdala)的活化;而預期痛覺將減少時,產生的愉悅情緒則由內側眼眶皮質(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負責處理。杏仁核、內側眼眶皮質這兩個腦區,會分別透過和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及海馬迴(hippocampus)的功能性聯結,整合個人對於痛覺刺激訊號的預期與實際感受,最終產生受試者所感受到的疼痛。此外,當受試者預期痛覺將增加時,前扣帶皮質的預測誤差訊號(prediction error signal)會被抑制,使受試者不會更新自己預期到的痛覺強度,因此維持預期而造成增痛效果。
總結來說,研究團隊發現當受試者預期疼痛將增加時,會使他們感到焦慮,並導致對疼痛的感受度增加;相反地,若是他們預期疼痛將減少,便會產生相對愉悅的情緒,進而降低對於疼痛的感受。此外,研究團隊還透過運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進一步發現,受試者過去的痛覺經驗及痛覺出現當下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緒,會參與大腦的資訊整合並共同決定最終的痛覺感受。
目前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國際神經科學協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所出版的《神經科學雜誌》(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中。這項研究解釋了人類大腦處理痛覺時的神經機轉,有助於解釋為何慢性疼痛患者常伴隨著異常的痛覺預期與情緒反應,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方式帶來另一道曙光。
(Adobe Stock)
新聞來源
臺大校訊(2024年5月22日)。
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曾明宗團隊
解碼人類痛覺的大腦機制
。臺大校訊,
https://host.cc.ntu.edu.tw/sec/schinfo/epaper/article.asp?num=1605&sn=27113
。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7月號/2024 第655期:災難生存學-請至博客來...
特別價
$266
科學月刊 6月號/2024 第654期:生物多樣性in臺灣請至...
特別價
$266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